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童年是一个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开发学生阅读求知潜能的最佳时期。格雷厄姆·格林曾说:“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既然阅读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本人结合自己十多年的语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不成熟经验,如有不妥之处恳求各位同仁给予指正。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适时施教,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激发同学们阅读兴趣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阅读环境,催生阅读兴趣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导他们开始漫步书林,催生阅读热情。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一种导向,是一种暗示,是一种引领,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应根据各年龄段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设立图书角激发阅读兴趣

由于我们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同学们的阅读量除了课本上的篇目以外很少再接触更多的阅读。常言道:“书非借不能读也”因此,我号召同学们每人从家里拿来一本自己的课外书籍,然后,把它集中在教室的图书角里,以供同学们来借阅。久而久之同学们的阅读量增大了,经过引导,同学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三,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课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篇2]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门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必不可少,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本文通过激趣阅读,指导方法,坚持阅读的设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及心理品质的成长,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设计

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怎样来看待课外阅读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明确指出“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孩子一生的向往。从“终生学习”的观念来看,传统的“一张文凭,终生管用”的旧观念已经改变,人的学习过程不会只在课堂内、学校里进行,大量有效的信息,大量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要通过人们未来的阅读来获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阅读的态度,对人生的信念,因此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成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指导课外阅读

一、 激趣阅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享受;有了兴趣,也就有了真正的参与。

(一)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二)畅谈读书感受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一)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二)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三、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我们可以把读书与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课外阅读小组、好词佳句比赛、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作文、日记、读书笔记展览等。通过诸多活动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写读书笔记活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你受益终生。再如,几个同学还可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在实践中,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我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从而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