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2017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的2017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7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内科学》重点:腰痛

  【概说】

一、概念:又称“腰脊痛”是指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二、沿革

1、《内经》首先提出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

2、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了寒湿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

  【病因病机】

1、病因:分为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主要有外邪侵袭、体虚年衰、跌仆闪挫等

2、基本病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内伤多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3、腰为肾之府,欲肾之精气所溉,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所以腰痛病变与肾脏及诸经脉相关。

4、发病机理:外感——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内伤——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养、温煦;外伤——跌仆挫扭,影响腰部气血运行,以致气滞血瘀,壅滞经络,凝涩血脉,不通而痛

  【诊查要点】

一、 诊断依据

1、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3、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挫闪等相关病史。

二、病证鉴别——腰痛与肾痹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别腰痛为外感、内伤与跌仆闪挫

二、治疗原则: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辩主次轻重,标本兼顾。腰痛日久,虚实夹杂,治疗应掌握标本虚实,选用祛邪和培本的方法。一般初起以祛邪为主,病久则予补益肝肾,健脾培本,或祛邪与扶正并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三、证治分类

证型

寒湿腰痛

湿热腰痛

瘀血腰痛

肾虚腰痛

肾阴虚

肾阳虚

症状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气加重

腰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加重,活动后减轻,身体困重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能,重则不能转侧

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隐隐作痛,酸软无力,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尤甚,少腹拘急,面色晄白

舌脉

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舌暗紫,有瘀斑,脉涩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舌淡,脉沉细无力

病机

寒湿闭阻,滞碍气血

湿热壅遏,经气不行,筋脉失舒

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治法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代表方

甘姜苓术汤

四妙丸

身痛逐瘀汤

左归丸

右归丸

四妙丸:四妙苍牛膝,黄柏苡仁宜

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