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策略,从而获得有效的自主能力。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人们永无休止的探索。教师不能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只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本文结合笔者在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使学生了

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历史经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有创造性学习的快乐主体,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选修模块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因如此。

2、高考对选修模块的考查特点决定的。从近几年新课程实施地区的高考试题命制来看,高考对选修模块的考查主要以情境材料题为主要题型,但试题不直接对选修模块的具体内容进行考查,而是依托选修课程作为学科背景,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考查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修习获得的学科能力和素养。这就要求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要尤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特点为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扬州大学的朱煜教授认为,高中历史的选修课具有专题性、针对性、闲暇性等特点。专题性是指在设计模块时在内容选择上都经过精选或浓缩,围绕集中而专一的主题加以组织,这种加工处理,使选修模块的内容显得比较清晰,适合高中生的口味和接受能力。针对性是指选修模块内容选择针对的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国内外热点问题或学生探究心理的专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闲暇性是指选修模块的选材注重基础,而且多选比较轻松的、或雅俗共赏的,可供学生在闲暇时间也有兴趣谈论的历史话题。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二、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1、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新课程观认为教材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历史的主干和经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看书,为此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用心、用脑去读。一般来讲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泛读,让学生去抓住教材的纲目快速阅读,使学生初步地、基本地了解教材内容。第二步是精读。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反复阅读,理解教材每一个知识点,并融会贯通起来,使知识化整为零。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民版,下同)模块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使学生了解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的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革命家、科学家的事迹及其评价,让学生对这一模块有一总体认识。然后在教学每一专题时又让学生翻阅教材,使学生对这一专题所选取的代表性历史人物有一总体印象。最后在教学具体历史人物时要求学生精读教材,把教材中一些次要的描述性的语言忽略掉,把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提炼出来,从而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识,然后根据这些主干知识对该人物作简要评述,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2、培养学生自编知识结构的能力。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发展线索、因果关系及相互内在的联系,是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及其体系,历史学科的能力的培养才有了物质基础和依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精心设计好的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做是有效果,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自编知识结构,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而且能清理教材思路,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将教材有关内容按从属或并列关系连接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发展的整体中来,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某一历史人物时,我都先要求学生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自编这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然后选取某同学的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与全体学生共同探讨该同学成果的得失,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