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如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校园1.79W

  数学课堂提问教学

如何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提高问题的设计能力。可以从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入手。设计的问题要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人点准确。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尽量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其次,问题难度控制要求适度合理。问题设计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二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可以提出激起欲望的问题,如教“用字母表示数”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式子只用一个字母,有的式子要用几个字母表示数?触发联想的问题,如圆的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那么圆柱体面积公式又是怎样得来的呢?引发争辩的问题,如大家试着求了这个长方体木块的占地面积,答案为什么不一样呢?启发智慧的问题,如学习圆的认识后问:怎样在一张圆形纸片上找出它的圆心?掀起头脑风暴的问题,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写时提问: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六位数、七位数和十一位数?带出新疑惑的问题,如在教学解决问题“5个乒乓球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800个乒乓球能装多少盒?”时,提出: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

第三,提高发问的技能。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数学动态生成教学

  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指导直观操作,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为顺应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教学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要提供具体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学习的支柱。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把自带的圆柱体包装盒的侧面展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展开的长方形与圆柱体之间的联系,一步步地把新知向旧知转化,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 长×高。

(2)精心设计问题,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水平低,不善于思考问题,所以在学生学习新知时,教师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说出推导过程后,教师可以引导:“今天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推导方法呢?”这样,学生思维敏捷,跃跃欲试。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将圆分成16等份,进行拼凑,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经分析半径、周长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抓住时机,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先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以疑激思。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变换角度,能够从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使学生循疑而进,思疑解疑,从而培养其创造性。笔者现结合“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片断来看一下这样进行教学的效果。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眼睛里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显得异常激动,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鼓励质疑教学比较成功。教材中对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进行分散教学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进行综合练习时,很容易把它们混淆,我尝试把它们集中起来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巧妙地利用一个条件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串联起来,学生在主动质疑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种分数应用题的结构,为解题埋下伏笔。再通过将几道题分类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它们系统地加以比较,发现了它们间的联系和区别,完善了知识的整体结构,同时发展了思维,体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思想。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思维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对于他们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数学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是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课堂提问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要切合课堂教学内容和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知识的练习和迁移,在巩固旧知识基础上引入新知,启发学生思考,灵活进入新知学习。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请同学看教室,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教室面积有多大?二是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少而精,选择能引起学生数学思考的节骨眼处提问;提问形式多样,设问、反问,师问、生问,特别鼓励学生提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三是准确把握提问时机。一般情况下,老师要抓住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思维处于较为狭窄时,知识迁移困难时,注意力涣散时的时机进行数学提问,这样学生就能注意学习和能够豁然思考、解答问题。四是控制课堂提问数量。在一节数学课中,我一般提问大约在20次左右,尽量控制提出问“对不对?”、“好不好?”等简单无用的问题。

  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数学问题情境并非只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在手段。我在教学中体验到: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观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去主动探究发现数学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有效,一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去创设数学情境。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的教学中,创设模拟生活中打折、购物返钱、买赠的商场促销方式,进行模拟学练习;二是创设易唤起学生想象的现实情境。用童话、故事、猜谜语等设计数学学习内容相关的语言情境有机地把数学知识与超现实情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以设置现场分苹果的情境,让学生动手、观察、思考、讨论,把孩子带入“认识分数”探索活动之中。三是创设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利用“开火车”、找规律、填数字、猜谜语等具有数学味的数形结合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学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

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