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老家的咸菜散文

文学2.53W

前些天,同事送我几瓶玉堂酱园的咸菜。看到它,忽地想起了老家的咸菜来。

老家的咸菜散文

我的老家在豫东农村,那时的生活,好像家家饭桌上都少不了咸菜,可以说是吃着咸菜长大的。印象中母亲也擅长腌咸菜,像酱豆、糖蒜、萝卜干、咸鸡蛋、酱黄瓜等等,名类繁多。腌鸡蛋多在割麦前二十天左右,等鸡蛋腌好了,正赶上麦收。等蒜薹下来时,过不上几天就能吃到腌蒜薹;大蒜下来了,就开始腌糖蒜。腌蒜薹这个简单,新下的蒜薹,洗净,切成段,放进大瓷缸里,撒上盐,盖好,几天后,便可以了。腌糖蒜估计时间长些,糖蒜,关键是腌时放糖。等腌好后,捞出来,去皮,淡红的蒜瓣呈现在眼前,咬上一口,爽脆可口呢。只是,剥大蒜时有点粘手,是放糖的缘故吧。腌黄瓜多是酱黄瓜,将黄瓜洗净,沥干水分,须长剖开成两条(也可不切开)加粗盐拌匀压实,面上用干净大石块压住。腌制三四天后,将黄瓜捞出,沥干盐水;然后将腌缸洗净擦干,倒入沥干的黄瓜加甜面酱拌匀,按比例放入小尖椒、大蒜、姜、白糖、白酒、酱油、色拉油、味精、豆酱等配料,盖好缸盖酱制10天即可食用。当然,酱黄瓜做法不一,但脆爽怡人的感觉令人食欲大增。最深刻的是酱豆的腌制,一般在夏天,我们那里叫下酱豆得或是捂酱豆得。先是选豆,舀几瓢上好的黄豆,倒在簸箕里,簸去尘土;再仔细挑拣,坏的、干瘪的不要;然后是用锅将豆子炒熟,母亲时常把烧火的任务交二姐,让我去地里摘苘麻叶,捂酱豆用。炒豆用平日做饭的大锅炒。

等我摘麻叶回来,还没进院子就闻到一股香味,这道工序叫做炒料豆。炒好的料豆带有黑褐色的斑点,趁热吃,很香的。见状,我顾不上烫手抓一把尝鲜,母亲也不责怪。嘎嘣嘎嘣的,有嚼劲。等料豆凉透,倒进的大盆里用清水淘洗,捞出,沥干水,经水后的料豆子都起了皱褶,然后均匀地摊在锅拍(高粱秸秆制作的圆形的)上,拿苘麻叶一片片盖在上面,称为捂豆子。感觉那时老家的麻很多,记得它是开很小的黄花,叶子圆心型,上面有一层绒毛毛,感觉很柔软,现在不常见了。至于为什么要用麻叶,我也不知道,也没问过母亲,估计是就地取材了。由于它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小时候和小伙伴常用它制作小鞭子玩。在麻叶的呵护下,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半个月左右,锅拍上的料豆会长出黄绒绒的醭,有时与麻叶粘在一起,这时母亲会把它们端出来,搓进簸箕里,反复揉搓将醭去掉。接下来,就是下酱豆了,把它们倒进早已洗净晾干的坛子里,同时放进八角、茴香、姜丝、辣椒,还有盐,记得当时用的是粗盐,老家人叫大盐,颗粒很大,现在吃的都是精制盐。有的人家还按比例放入酒、香油、糖,我家做的好像没有这些。母亲有时也提前买个西瓜,将西瓜瓤随料豆一起入坛子里。最后,密封好坛子,放在阳光下,任坛子里的东西发酵。大概四十天左右,酱豆就可以吃了。母亲会郑重地打开坛子,把酱豆分装在罐头瓶里,分给亲戚邻居尝尝。

虽说制作酱豆比较麻烦,但那些年,母亲每年都要下一坛子酱豆的,可以说是保留节目。当然,母亲的酱豆也是很受欢迎的,饭前,弄一碟酱豆,滴几滴香油,无论是喝稀饭还是吃馍,那滋味美着呢。有时会吃到西瓜瓤,吸足了盐分和养料的西瓜瓤,凉凉的别有一番风味,咸是肯定的。也可以炒着吃,酱豆炒鸡蛋,味道蛮可以的。后来外出上学,也不忘带上一瓶母亲做的酱豆。上次,看央视《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做酱豆的情节,倍感亲切。

每逢秋末,母亲还腌过萝卜,洋芋头等,腌萝卜分红萝卜和辣萝卜,红萝卜洗净后整个腌制,辣萝卜一般切成条,晾晒半干,成了辣萝卜干,再放进咸菜缸里。腌洋芋头没什么讲究,洗净,放进缸里,撒上盐就行了。等红萝卜腌好后,从缸里捞出,可切成片,也可切成条,滴上香油,经过腌制,颜色愈鲜艳了,放进嘴里,脆而略带甜,堪比鱼肉呢。辣萝卜干比红萝卜有韧性,耐嚼,吃时最好放点十三香,更有味,洋芋头感觉比红萝卜还清脆。咸菜缸时间长了,上面会有一层白醭,有时还能看见大米粒大小的蛆在游动,可能密封不好吧,腌咸菜常见的事。一缸咸菜,随吃随取,能吃到第二年春天呢。虽说吃咸菜可以调节胃口、增强食欲、补充膳食纤维,但其中的健康隐患也不少。咸菜属于高盐食品,不宜多吃和长期食用,否则会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看来,这可口的咸菜也不能顿顿不离口呢。

汪曾祺在《老味道》里面提到“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文化”,仔细想有点道理,想想看,哪个地方没有特色的咸菜呢,像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涪陵的'榨菜等等。当然,还有酱菜,拿我老家来说,归德府的大有丰酱菜就很有名,创始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的生产经营历史,有“长江以北独此一家”之称,曾作为贡品进奉朝廷,有市人赞曰:“南有紫阳(指安徽亳州紫阳斋),北有玉堂(指山东济宁玉堂斋),中有大有丰,三家酱菜美名扬”,它也是老家唯一的“中华老字号”。这家酱菜厂我也曾路过,在老县城西南角。说真的,我最喜欢大有丰的豆腐乳,很香,感觉比王致和的地道。去年夏天,老父亲去桂林看望小学同学,捎带的礼物就有大有丰酱菜,老同学见了很欣喜,说是最难忘还是来自家乡的味道呵。

“家常饭菜,吃出至味;平凡日子,活出向往;归真返朴,满口生香”,眯上眼,就会想起老家的咸菜----有的嫩、有的脆、有的甜、有的咸,有的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众多口味融合成了老家的味道,难以比拟,难以忘记。

呵,老家的咸菜,在我的梦里,在我的心里,在我的记忆里……

标签:咸菜 散文 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