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们都了解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充分地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形成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建立数感。

如何在<a href=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title="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交流表达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三、在生活实际中联系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在生活中运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2]

所谓数感就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它使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更加精确。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会将一些事物与具体数量联系起来,如“今天的天气真热,有34度”,“这个月有30天”,“我买了3斤苹果”,象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符号感,发展思维。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和对《数学课程课标》的学习领会,谈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数感培养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理解数的意义。数是从具体事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来的符号,对数的理解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在教学认数时,先让学生看图具体地说说“1”可以表示什么,“1”可以表示一棵树、一座山、一个人、一条河……再让学生想想自己的身体那些部位可以用数字“1”表示,学生会说“1”可以表示一个鼻子、一张嘴吧、一只手……之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如:摆一根小棒、画一个圆。在教学《0的认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见到过“0”,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十分精彩,在电话上电视上见到过“0”,还有手机、尺子、温度计、车牌号、遥控器……这样学生就会深入的理解数的意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二、创设情境,比较数的大小。例如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来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谁来了。小朋友们很快数出有五只小兔子、三只小猴子、四只小鹿。再让他们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用圆片表示小兔,用三角形表示小猴,用正方形表示小鹿动手摆一摆。比较出小兔比小猴多,小猴比小兔少……从而进一步理解5比4大,4比5小。5比3大,3比5小。数的大小比较具有相对性,只有在具体情境中比较,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概念的意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奠定基础。

三、组织活动,交流数字信息。让学生学会用数字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在教学《猜数游戏》时,组织小朋友们玩猜数游戏,通过猜大了调小,猜小了调大的策略,使猜的.数越来越接近正确答案,从而加强对数序和数的大小的理解。

四、结合问题,选择正确算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算法,也是形成数感的具体表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样的算式,也会有不同的算法,为学生适当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数感的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