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热点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精选12篇)

热点7.5K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精选12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处理收集到的数据,设计合理的秋游方案。

2.经历设计秋游方案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分小组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和数据。

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既合理又经济。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引入:秋游的日子快到了,这学期秋游我们计划去故宫和北海公园参观,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个合理的秋游方案。设计秋游方案前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引导学生说出:要了解秋游过程中的`各类事项,例如景点的门票每张多少钱?每个景点需要游览多长时间?坐什么交通工具去?车费多少?路上需要多长时间?景点开放时间是几点?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了解北京的交通状况(避开上下班高峰)。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提出活动任务:学校要组织61名学生到故宫和北海公园参观,需要多少门票钱?游玩的时间怎么安排?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秋游方案。

2.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设计方案,5人一组。

(1)按照表格中的项目把各小组成员分工。

(2)分小组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收集数据,景点信息:门票(成人和儿童的单价)、各种旅游车的信息。

景点信息:

旅游车信息:

路线图:(在纸上自行设计)

(3)各小组将数据收集整理,并设计出合理的秋游方案。全班交流设计的秋游方案,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4)集体设计方案。

秋游方案

①游览景点:

②出发时间:

③查找资料,画出旅游路线示意图。

④估计费用。

3.总结设计秋游方案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老师小结:

旅游是一项愉悦身心的活动,在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个人安全,确保旅途愉快。

4.全班交流设计方案,什么样的方案最合理?

5.选择其中一个小组的设计方案,组织全班一起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四、巩固练习

旅游设计师。342名同学和18名老师去游乐园。

(1)怎样租车最合算?

(2)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买门票需要花多少元钱?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一起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五、拓展提升

在一个停车场停车一次至少要交费10元。如果停车超过3时,每多停1时要多交5元,不足1时按1时计算。一辆汽车停了6.5时,在离开时应交费多少元?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

为全家人设计一个出游方案。

激活生活经验,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并设计出合理的秋游方案。

板书设计

设计秋游方案

1.准备工作

2.合理分工

3.设计方案

4.修改方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秋游方案,积累活动经验,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秋游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不能够对所有小组的方案一一评价、完善,是一种遗憾。

教学建议:经历“设计秋游方案”的活动,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教学新授

(一)教学例5

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网12网

1.教师提问

(1)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2)应该怎样解答?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解:

检验:把代入原方程.

左边=7x5+9x5=80,右边=80,

左边=右边

所以是原方的解.

3.练习

解方程3.6-0.9=5.4(要写出检验过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1—P42“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图形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的关键词是“空间”。在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使学生理解物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它是三维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这一概念的关键词是“容纳”。学生建立了体积概念以后,理解容积也将会变得轻松一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抓住这两个关键词来引导学生去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课件演示、实际操作和小组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土豆、红薯、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瓶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记得)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好吗? (播放课件)

师:故事听完了,那么乌鸦想的办法中蕴含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的。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体积”概念

1、初步体会“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我们再一次来到这里上课,看一看我们的周围,说说哪些物体比较大,那些物体比较小。(生答)

2、实验验证“所占空间”的大小。

(1)设计方案: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物体: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你认为哪个大呢?(出示形状不同但大小相近的土豆和红薯,让学生猜大小。)

生1:土豆大。 生2:红薯大。生3:同样大。

师:说法不一,看来光凭肉眼难以判断出哪个大哪个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汇报交流:

生1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而且都装满水,把土豆和红薯分别放进去,看哪一个杯子流出来的水多,那个杯子里的土豆或石块所占的空间就大。

生2:拿两个相同的量杯,量杯里装相同多的水,然后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进去,看哪一个杯子的水面上升的高,那个杯子里的土豆或红薯所占的空间就大。

生3:把土豆和红薯放在秤上称一称,哪个重那个就大。……

师:同学们肯定还有其它的办法,刚才说的这些办法哪一个更容易操作呢?

生:(生2)的办法最好。

师:下面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做实验。

(2)实验证明: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一样大的杯子,杯中水面高度一样高。为了更方便大家观察,我在水面的位置做了标志。

师:我先将土豆放入第一个杯里,(不完全浸没)这样行吗?(不行,必须完全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上升了。

生:说明土豆占了水的地方,把水挤上来了。

师:土豆占了水的地方,我们就说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板“空间”)

师:我们再来看看红薯放入水中的情况。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也上升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红薯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就升高了。

师:观察这两个杯子的水面,你又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呢?

生:我发现了水面上升不一样高,放红薯这个杯子水面上升得高,说明红薯所占的空间比土豆大。

师:说的真好,看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板:大小)

师: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土豆的“体积”(板书:体积)

师:什么是土豆的“体积”?

生: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土豆的“体积”

师:什么是红薯的“体积”?

生:红薯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红薯的体积。

师:你还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物体”(板:物体)

师:那么什么叫作物体的“体积”呢?

(让学生自由表达,同时教师板书)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齐读)

师:谁来说一说土豆和红薯谁的体积比较大。

生:红薯的体积大,因为红薯所占的空间大。

师:我们说红薯的体积大,它的体积究竟有多大呢?

生:被红薯挤上来的水的体积等于红薯的体积。

师:土豆的体积有多大呢?

生:被土豆挤上来的水的体积等于土豆的体积。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哪些物体的体积小,为什么?

师:你能用体积的知识解释“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3、小练习

42页第1、2题。

(二)学习“容积”概念

1、初步认识容器能容纳物体。

师:刚才我们在实验中多次用到了杯子,杯子可以装水,也可以装饮料等东西,我们称它为容器(板书:容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容器?(生举例)

师:容器有什么特点?

生:能装东西。

2、实验验证杯子容积的大小。

师:(出示大小差不多的一个杯子,一个瓶子)

老师这里有一个杯子,一个瓶子,大家看一看,哪个容器能装的水多呢?

生1:……

(1)设计方案:

师: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汇报:

生1:可以把这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再分别倒入另外一个杯子,同时做好标记,看哪一个水面高那一个装的水就多。

生2:可以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然后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看哪边重,那个杯子装的水就多。

生3: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杯子装满水,然后再倒入另外一个杯子,如果满了并溢出来了,就说明正在倒水的杯子装的水多,如果没满,就说明正在倒水的杯子装的水少。……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真是了不起,你们觉得这些办法中哪一个最简单易行呢?

生:(生3)的方法最好。

(2)验证猜想:

师:就让他上来用他的方法来做试验,同意吗?

生:同意。

(一生做实验,师生一起观察。)

师:(满了)还能再装吗?

生:不能。

师:这个时候水占了这个杯子的所有空间。

师:(不满)还能再装吗?

生:能。

师:也就是瓶子还有空间水没有占有。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生:瓶子装的水多,杯子装的水少。

师:瓶子装的水多,就是水的什么大?

生:体积。(板:体积)

师:杯子装的水少就是杯子的水的什么小?

师:瓶子里水的体积大,我们就说它的容积大。(板:容积)

师:瓶子的容积指什么?

生:瓶子中水的体积。

师:(不满)这样瓶子中水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吗?

生:不是,必须装满。

师:瓶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就是瓶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板:所能容纳)

师:瓶子的容积指什么?

生:瓶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

师:杯子的容积指什么?

生:杯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是杯子的容积。

师:如果瓶子中装的是油,那么什么是瓶子的容积?

生:瓶子所能容纳油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

师:装细沙呢?

生:瓶子所能容纳细沙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

师:那么什么叫做容器的容积?(生自由表答,师板书)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3、小练:(用容积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判断:

游泳池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游泳池的容积。()

P42—2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体积和容积”(板书:体积和容积)

(三)通过实物,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

师:体积与容积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就拿这个装着沙子的纸盒为例,谁能具体说一说什么是它的体积,什么是它的容积。(生答)

生:纸盒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是它的体积,纸盒所装沙子的体积是它的容积。

师:体积和容积的相同点又是什么?(同是体积)

三、综合练习:

1、判断:一个塑料袋,它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

2、填空:做一个长方体的木头箱子,要求用了多少平方米的木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 ),要求能占多大空间,就是求它的(),要求能装多少东西是求它的( )。

3、P42—4

四、看书置疑:

今天所学的知识是教材41页的内容,把书翻到41页看看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 大小 叫作 物体 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在学生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基础上,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又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及他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虽然学生也有分辨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但对于体积与容积这样比较抽象的概念,显然是相对陌生的,更莫谈对体积的计算了。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公开课《长方体的体积》优秀说课稿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首先安排了长方体体积和长方形面积的类比,由此启发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然后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中的一个量,比较体积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长、宽相等时,越高体积越大”,“长、高相等时,越宽体积越大”,“宽高相等时,越长体积越大”。究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教材接着安排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并记下长、宽、高等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数据,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难点是借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探索的活动,对学生数学思维加以有效引导,进而发展他们的思维及空间观念。

一、教法:

本节课教师要借助课件的辅助功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让学生脑手并用,组织学生进行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等实际的操作活动,采用直观、演示、猜想、操作、练习、讨论等多种教法交叉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多种感觉参与学习,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及空间观念

二、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采用猜测—实验—验证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进而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四、(一)教学设计理念

1、遵循“事物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及“实践第一”的观点,以学生自学观察、操作、探索、交流为主要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感知,体验,领悟,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又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能力。集中体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广泛性、积极性。

2、要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体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功能,体现教学活动的有序和高效。

3、课件设计要独具匠心,制作要科学合理,真正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学共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经验。

2、 操作实践探索,主动构建。

3、 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提升。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层次: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呈现一个鼓鼓的书包和一个文具盒,让学生比较他们体积的大小。学生凭借已有生活经验随口可答。紧接着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此时,就会难以分辨,就会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带者对问题的探索欲望进入本课。

2、让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学生尝试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猜一猜,给予学生猜测的机会,体现“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理念。

3、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变化长方体长、宽、高。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4、教师追问“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那么如何计算长方体体积呢?”让学生再次猜想,学生在后面的操作中不盲目进行。本环节设计用时分钟。

第二层次:

1、尝试操作,初步感知,师首先布置小组合作的任务:要求4人一组,用24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来拼摆不同的长方体,并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完成表格,从而发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验证探索,抽象概括。这一次的活动,让学生任意拿一些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些长方体验证上面的结论是否正确。

3、迁移应用,拓展延伸。首先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然后归纳计算方法,再交流讨论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并与长方体计算公式加以区别。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归纳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突破重难点。另外,在组织活动前,引导学生合理分工,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活动后指导学生汇报交流,从而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达到操作活动的预定目的,最后又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在计算体积上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自主的探索,能有效的发展学生操作的能力。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交流,碰撞思维,拓展认识,更大程度的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提升:

1、设计基础练习,深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又让学生体会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在填表的最后一列填出学生自己心里所想的长方体,给学生提供了想象机会,从而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

2、设计练习“我会摆”,再次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作了铺垫。

3、进行全课小结,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促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在今后的学生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17:33:20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教案《五年级数学《旋转》教学设计》。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第6页2题。第9页4题、

三、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领会割补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长方形框架、方格纸、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1、(出示教具)这是一个长方形框架,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所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2、如果捏住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这样拉,(教师演示)同学们看看,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

3、你还知道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出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4、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

5、(对认为面积不变的同学质疑)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

6、究竟这个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一齐来验证一下就知道了。

请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把长方形及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它们的面积)数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当半格计算。(通过学生数一数,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使学生明确拉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变少了,相邻两条边的乘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7、看起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索,迁移创造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出示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相等的一个长方形。提问:数一数,这个长方形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同吗?

(2)、小组讨论,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问完成表格。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3)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想到什么?

2、图形转换

(1)、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教师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不知道它的面积如何计算,能不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能)可以转换成什么图形?(长方形)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2)四人小组合作,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汇报上台演示剪拼过程)边剪拼边观察思考: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变了没有?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板书:平行四边形 底 高)

(3)(教师演示说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板书连接符号)

3、推导公式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公式)(教师板书:S=ah)

4、出示例1(课件),例1给出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呢?我们根据什么公式来列式计算,学生试做,并说说解题方法,指名板书。

5、提问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80—81页,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学生阅读课本和质疑)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三、层层递进,拓展深化

1、算一算,填空,(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米,高是5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分米,底是9分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2、用手势判断对错(课件出示),先读题后再判断,并说说错误的原因。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分米,高是4分米,面积是28分。(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高是4分米,面积是20平方米。( )

3、想一想 :(课件出示在一组平行线之间有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反思一下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7

教学内容:

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x0.3 、0.7x0.5 、0.21x0.8 、1.8x0.5 、1—0.82 、1.3+0.74、 1.25x8 、0.25x0.4、 0.4x0.4 、0.89x1 、0.11x0.6、 80x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x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x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x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x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x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x1.5=4.95、 1.78x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设定未知数,列出简单方程并求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一、课题讲解

1.方程的定义和意义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称物品

78=234

x-8=513-8=5

x÷6=742÷6=7

(8)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方程是不是一种等式?(是等式。)

②方程与一般的等式相同吗?你发现方程有什么特点?

③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先指名让学生说,然后师归纳总结。

明确: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9)练习巩固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2.解简易方程

(1)再次强调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00+x=250是方程,x=150是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师:回答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2)指名回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师讲解:方程的解指的是一个数,它表示未知数等于的多少时使方程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例如,当x=80时,20+x=100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演算过程。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求未知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出示例题:

①你能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列出什么样的等式?在你列出的等式中,x相当于什么数?

②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x应该怎么求?

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师讲解:首先要写“解”字,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及运算定律进行思考;

x+3=9,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所以x=9-3,x=6。运算的“根据”可以不写,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对齐。求出x的值后,还要进行检验,以判断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着,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且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4)解方程3x=18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师再次强调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以及验算过程。

(5)完成例题

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列出什么样的等式?在你列出的等式中,x相当于什么数?

②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x应该怎么求?

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板演整个解题过程。着重强调思考过程以及书写格式。学生自学例题4。

二、体验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知道了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先要看它是不是等式,再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数。解方程时,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再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9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 12-6.2-3.8 7÷0.25 5.6x1.01

1.7+0.4 3+3.3 5.4-2.5-1.47 2.8÷0.8

(1.25+0.36)x0.2 0.99+1.8 2.56-0.37

500x0.001 3.2÷1.6 3.9+2.03 7.5x2.5x4

0.36÷12 0.75x4 4.9÷3.5 1.2x0.4+1.3x0.4

2.14-0.9 6.25x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教学内容:

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

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布置活动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10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x3x6或者32x6

=9x6=9x6

=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牲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4人或6人小组,一个风车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变换,其实,图形的变换还有许多种,比如:平移,旋转等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旋转变换。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牲与性质。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谁能说一说是怎样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绕○顺时针旋转到30度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30度到“1”。

师:想一想,为什么指针从12指向1就旋转了30度?指针走1个字旋转了多少度?2个字呢?你觉得怎样的旋转是顺时针?怎样的旋转是逆时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从“1”绕○顺时针旋转60度到“3”。

③如果指针从“3”继续绕○顺时针旋转9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示钟表,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④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出示钟晴,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2)小结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牲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①师:这是什么图形?风车的旋转你见过吗?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风车旋转起来了)

②师: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旋转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

师:从图1到图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③师: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到图2呢?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旋转90度到图2。(板书)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2)继续观察风车的旋转。

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逆时针旋转到图3,风车旋转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呢?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位置变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点○的位置,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出示例4方格图,与学生一起明确画图要求;

2、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4、小结画法。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图形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不变,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可以首先确定对应线段,然后连线。

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1、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请欣赏第5页第1题,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图形的旋转。

2、利用旋转画一条小花。

学生自主画,然后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布置作业:第9页第4、5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