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善学、乐学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一、把情景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贯穿始终。

通过创设情景呈现新知,让学生自创情景一起把知识融入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要想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表情达意,就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形式多样且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要努力实现“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生活化”。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语言交际方式,在说说、笑笑、玩玩、乐乐中实现掌握英语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在各种不同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机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全班等,如在第八册 lesson 11 this is good for you part 1 bones, muscles and skin, 教材设计了适合学生理解的图画,并且根据自己的身体说出名称,并且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能说,part 2 and part 3 为学生创设了更为广阔的交流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多种蔬菜和水果,让学生在联系的一部分的同时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第三部分更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引出了 what's your favorite... 通过这个句型,学生可以说最喜爱的人,最喜爱的颜色等等,拓展的知识很多,并且每一部分知识都有自己的一个情景,情景设计地真实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有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新语言材料的理解和吸收都应建立在学生已教师在讲之前,组织学生围绕课题或课文的主要内容展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主题。比如:在讲解冀教版第 8 册 lesson 17 season 时,教师可以复习一年 12 个月,之后组织学生说一说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怎样,尽可能的鼓励学生用英语说,教师再做补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设计表格,从不同的方面来补全信息,可以从 weather, clothes, do sports, animals and plants 等各个方面在学生的实际经历和课文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听录音要做事,不能只是听录音跟读的基础上,学生只单纯的听,学生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长期采取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没有新意,学生是否在听,老师也不知道。教师要让学生有事情可做,可以让他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或者听录音画画,排序等。我们要设计一些开拓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人物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如:听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听录音填空,补全信息;听录音连线;听录音排序等。每节课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题,让学生在课堂完成,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将游戏、竞赛引入英语课堂。利用多种教具,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录音等。让学生身处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习说话,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学中练。在学完单词之后,可采用单词接龙的游戏或者竞赛的方式,检查单词的掌握情况,训练了学生静听、快说的能力。

在课堂中,我尽量运用英语来组织上课。首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我尽量充分利用教材录音带。听之前,我结合挂图,扫除学生的听力障碍,然后出示几个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其次,巧妙利用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我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为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学生装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四、营造课堂敢说敢讲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冒险”。

冀教版《小学英语》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多为学生创造自编自演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去“冒险”,去展示,去表现自我。这时教师只有精心策划和组织教学,才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氛围。没有谁能不犯错误而学会一门语言,所以,我总是极力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勇敢地去做,表现自我,激发他们的表现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来帮助学生使用新词新语,并对学生所作的“冒险”表示祝贺。这是本套教材的一个亮点,透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学习语言的氛围,或者是一种学习语言的方法。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勇于参与,敢说。课堂上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在各种不同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谈的机会,频繁的让学生参与一对一和小组活动,激励学生最大限度的用英语进行交流,要求他们自编英语对话。学生实实在在的敢用英语说了,再由敢说到会说,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的就会很快。

《如何培养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