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最初,孩子被动地按照家长或成人的要求去吃、睡、玩,去处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游戏及其它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安排发展成一些较少变化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习惯。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但它一经形成,改变起来就非常困难。幼儿期儿童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培养好习惯比较容易,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也比较容易。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作用。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

一、 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表现在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上。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应该把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指的就是孩子在三岁时的一些品性,能看到他老了以后,所以我觉得,在三岁之前孩子的一些习惯还没有养成之前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3岁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时期,因为这时建立一定的条件联系比较容易。一旦形成的习惯也比较稳固,如果不注意培养,形成了坏习惯,再纠正就比较困难。孩子一天的生活内容要根据他的年龄特点、生理需要,在时间和顺序方面合理安排,使孩子养成按时作息,按要求进行各项活动的好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这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

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锁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实际出发,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居多,家长对孩子都特别宠爱,样样事情都包揽在自己身上,疏忽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绝不依赖父母,在一些自我服务的工作中,千方百计地促使孩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其实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之后,孩子的作息时间也有了一定的规律,孩子觉得开心,家长也觉得舒心。一些事情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细节,而这又恰恰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独立精神的发展,我们家长不能低估孩子完成某件事的可能性。但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持之以恒,同时对家长也提出了蛮高的要求,因为只有家长首先遵守了这样的生活习惯,孩子才有可能去效仿,去执行。还有的孩子由于是祖辈养育,他们的育儿方法更是跟不上时代,所以对于这群人我们更要注重对他们的指导。

我园处于乡镇结合处,但是由于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乡镇2--3岁的幼儿入托率不高,常常由父母或祖辈在家带养,而他们的自身的文化素质等诸方面的背景差异也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孩子各自的差异都很大。

因而几年来,我园一直致力于0--3岁的家教指导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改变陈旧落后的育儿方法,家长在纯粹认识、学习方面的方式、内容、思想在慢慢地转变,但是对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家长却有点听之任之,并不重视,有时就用小来搪塞,我们感到很着急,因为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对2—3岁这样一个年龄段孩子,即将要入园,如何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我们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包括良好的(1)卫生习惯、(2)饮食习惯、(3)睡眠起居习惯、(4)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1)卫生习惯包括: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乱掉饭粒、不随便坐地上、养成游戏后勤收拾的习惯,保持桌面的整洁等等。

(2)饮食习惯包括: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的习惯等等。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