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2017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前提分练习题(附答案)

  考前提分练习题一:

2017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考前提分练习题(附答案)

1. 解剖牙冠是指

A.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

B.牙体被釉质包被的部分

C.牙体被牙骨质包被的部分

D.牙本质分布的部分

E.牙尖与窝沟分布的部分

答案:B

解析: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对牙体的划分,涉及牙的组成,要求掌握、记忆。

2. 牙髓中的细胞成分不含

A.成纤维细胞

B.成牙本质细胞

C.成牙骨质细胞

D.组织细胞

E.淋巴细胞

答案:C

解析:牙髓组织中包括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而成牙骨质细胞则位于牙周膜中。此题是口腔组织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髓内的细胞组成。

3. 以下病变不会造成牙外吸收的是

A.根尖周肉芽肿

B.根尖周囊肿

C.牙髓息肉

D.牙周炎

E.成釉细胞瘤

答案:C

解析:牙髓息肉常造成牙内吸收。此题是口腔病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体吸收及其形成原因。

4. 关于乳牙盖髓术正确的是:

A.适用于轻度牙髓感染的患牙

B.适用于龋源性露髓的患牙

C.适用于冠折露髓的患牙

D.适用于牙髓轻度充血的患牙

答案:D

解析:牙髓感染、龋源性露髓应采用牙髓摘除术,冠折露髓应采用牙髓切断术,只有牙髓轻度充血可采用盖髓术。

5. 下列有关髓石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A.多位于根管内

B.由钙盐层层沉积而成

C.可能影响根管治疗

D.可附着在髓腔壁

E.可见不规则牙本质小管样结构

答案:A

解析:牙髓钙化包括髓石和弥散性钙化两种形式,其中髓石多见于髓室内,弥散性钙化多散在于根管内。此题是口腔病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髓钙化的表现。

6.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特点,哪一项不正确

A.发病年龄从青春期至35岁

B.病损累及大多数牙

C.部分有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病史

D.菌斑的沉积量极大

E.严重及快速的骨破坏

答案:D

解析:牙石菌斑量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牙石菌斑量较多,也可很少。

7. 关于牙槽骨的吸收,正确的是

A.上下颌骨保持原有形状和大小

B.不同个体牙槽骨吸收结果相同

C.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牙槽骨吸收结果不同

D.牙槽骨的吸收与全身健康状况无关

E.牙槽骨的吸收速率与是否修复缺失牙无关

答案:C

解析:牙缺失后,牙槽骨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形状和大小。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牙的原因、时间及骨质致密程度有关。牙列缺失后,骨组织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吸收,在不同个体,其吸收结果不同,在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剩余牙槽嵴吸收的程度也不同。

8. 由牙乳头形成的结构是

A.釉质和牙本质

B.牙本质和牙骨质

C.釉质和牙骨质

D.牙骨质和牙周膜

E.牙本质和牙髓

答案:E

解析:牙胚中的成釉器形成牙釉质,牙乳头形成牙本质和牙髓,牙囊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此题是口腔组织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胚的组成和所形成的组织。

9. 牙内陷最严重的情况是

A.畸形舌侧窝

B.牙中牙

C.畸形舌侧尖

D.畸形舌根面沟

E.锥形牙

答案:B

解析:牙内陷分为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其中牙中牙是最严重的一种。

1. 关于牙列缺失导致的软组织改变,错误的是

A.肌肉张力平衡破坏

B.肌肉失去正常弹性

C.软组织萎缩

D.黏膜感觉迟钝

E.黏膜变平

答案:D

解析:牙列缺失后由于肌张力平衡遭到破坏,失去正常的肌肉张力和弹性,亦由于组织的萎缩,黏膜变薄变平,失去正常的湿润和光泽,且敏感性增强,易患疼痛和压伤。

11. 牙列缺失后与形成衰老面容无关的原因是

A.唇颊部内陷

B.上唇丰满度降低

C.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

D.面下1/3缩短

E.咀嚼功能丧失

答案:E

解析:牙列缺失后唇、颊部因失去软硬组织的支持,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面容明显呈衰老状。面容改变与咀嚼功能丧失无直接关系。

12. 牙列缺失影响较小的是

A.面容

B.神经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咀嚼功能

E.颞下颌关节

答案:C

解析:牙列缺失对患者的面容改变、咀嚼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是一种潜在的病理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继而引起牙槽嵴、口腔黏膜、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和神经系统的有害改变,对患者心理也造成巨大影响。

13. 下列哪项不可能造成牙列缺失

A.龋病和牙周病导致的牙齿松动

B.老年人生理退行性改变,导致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

C.全身疾患

D.外伤或不良修复体等引起的牙齿松动脱落

E.氟斑牙

答案:E

解析:牙列缺失的病因除龋病和牙周病外,还有老年生理退行性改变,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形成的牙松动脱落,有时还可由全身疾患、外伤、不良修复体引起。

14. 补偿曲线为连接上颌

A.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B.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的连线

C.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D.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E.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

答案:E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牙体在牙列中的位置,要求掌握、记忆。

15. 尖圆型牙列弯曲向后起自

A.上颌中切牙远中

B.上颌侧切牙近中

C.上颌侧切牙远中

D.上颌尖牙近中

E.上颌尖牙远中

答案:B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牙列形状的区分,要求掌握、记忆。

16. 长正中是指

A.前牙切刃相对后滑回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至牙尖交错位的距离

C.下颌姿势位至后退接触位的距离

D.下颌前牙前伸的轨迹

E.牙尖交错位和后退接触位之间以前后为主无偏斜的位置关系

答案:E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颌位间的关系,要求掌握、记忆。

17. 下颌后退接触位是属于

A.肌位

B.牙位

C.韧带位

D.肌位与牙位

E.牙位与韧带位

答案:C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颌位的性质,要求掌握、记忆。

18. 牙尖交错位正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咀嚼肌处于松弛状态

B.部分后牙颊尖接触

C.关节韧带处于紧张状态

D.髁突位于下颌窝的中央

E.关节韧带处于松弛状态

答案:D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颌位的形成机制,要求掌握、记忆。

19. 下颌姿势位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A.面下1/3高度

B.髁状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

C.咀嚼肌的肌力

D.升颌肌的牵张反射

E.降颌肌群的收缩

答案:D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颌位的形成,要求掌握、记忆。

20. 牙尖交错位的依存条件是

A.双侧颞下颌关节

B.咀嚼肌的动力平衡

C.牙尖交错(牙合)

D.中枢神经的调节

E.牙尖斜面角度

答案:C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颌位的形成,要求掌握、记忆。

21. 尖牙保护(牙合)是指在侧方咬合的过程中,接触的牙体是

A.上、下颌切牙

B.工作侧上、下颌尖牙

C.非工作侧上、下颌尖牙

D.工作侧上、下颌后牙

E.非工作侧上、下颌后牙

答案:B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牙合)的形态,要求掌握、记忆。

22. 生理牙列前伸(牙合)时,除前牙接触外,尚有哪一牙接触

A.双侧前磨牙

B.双侧磨牙

C.一侧前磨牙

D.一侧磨牙

E.所有后牙均不接触

答案:E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牙合)的形态,要求掌握、记忆。

23. 恒牙(牙合)建立初期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

A.建(牙合)的动力平衡

B.种族

C.遗传

D.后天环境

E.习惯

答案:A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牙合)的形成,要求掌握、记忆。

24. 4~6岁乳牙(牙合)期间灵长类间隙出现于

A.上颌中切牙近中和下中切牙远中

B.上颌尖牙远中和下颌尖牙近中

C.上颌尖牙近中和下颌尖牙远中

D.上颔乳磨牙之间

E.下颌乳磨牙之间

答案:C

解析:牙列、(牙合)与颌位基础的内容,强调(牙合)的不同类型,要求掌握、记忆。

25. 下面哪一项不是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A.实验性龈炎观察牙龈炎症随菌斑量的增加而加重

B.流行病调查发现牙周病的严重程度和菌斑的堆积量成正比

C.机械去除菌斑和抗菌效果明确

D.菌斑生物膜具有较强抵抗力,其内细菌为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

E.实验性动物研究证明,无菌情况下不会产生牙龈炎

答案:D

解析: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包括:⒈实验性龈炎观察;⒉流行病学调查;⒊机械除菌或抗菌治疗效果;⒋动物实验研究;⒌宿主免疫反应。

26. 下列关于牙颌面畸形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牙颌面畸形患者必然存在错(牙合)

B.正颌外科是以研究和诊治牙颌面畸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C.常见的颌骨发育畸形包括发育过度与发育不足两大类

D.畸形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E.错(牙合)完全可以反映和代表牙颌面畸形基本的病变特征

答案:E

解析:牙颌面畸形患者必然存在错(牙合),但错(牙合)不能反映和代表牙颌面畸形基本的病变特征。

27.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牙源性感染

B.腺源性感染

C.损伤性感染

D.血源性感染

E.医源性感染

答案:A

解析:牙齿与颌骨直接相连,牙髓及牙周感染可以向根尖、牙槽骨、颌骨以及颌面部疏松结缔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28. 对牙萌出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萌出的先后与牙胚发育基本一致

B.有比较恒定的萌出时间

C.萌出时间有性别差异

D.左右同名牙大致同时萌出

E.上颌牙萌出略早于下颌同名牙

答案:E

解析:牙齿萌出是下颌牙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此题是口腔组织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萌出的次序和时间。

29. 描述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局部因素错误的是

A.软组织撕裂

B.牙槽窝内残留牙片

C.牙槽内小血管破裂

D.牙槽突骨折

E.血凝块脱落

答案:B

解析: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可致术后出血而非残留牙片,故B错。

30. 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是

A.上颌骨的颧突

B.下颌骨的髁突

C.下颌骨的牙槽突

D.腭骨的蝶突

E.下颌骨的喙突

答案:C

解析:牙槽突为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其变化与牙齿的发育、萌出、咀嚼功能和牙齿的移动有关。

31. 以下情况会加大基牙的负担,除了

A.缺牙数目多,缺牙间隙长

B.基托下黏膜松软,移动度大

C.卡环与基牙牙冠表面接触面积大,卡环刚性大

D.牙槽嵴丰满

E.义齿欠稳定,咬合不平衡

答案:D

解析:牙槽嵴丰满,缺牙区软硬组织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持,可以减少基牙的负担。

32. 不属于感染性疾病的有

A.寻常狼疮

B.雪口

C.带状疱疹

D.寻常型天疱疮

E.手-足-口病

答案:D

解析:寻常型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余为感染性疾病。

33. 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混合型变态反应

答案:A

解析: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34. 可能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有

A.沟纹舌

B.血管神经性水肿

C.地图舌

D.口角炎

E.腺性唇炎

答案:B

解析: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病机制是Ⅰ型变态反应。

35. 下列属于悬锁卡环组成部分的是

A.邻间钩

B.单臂卡

C.(牙合)支托

D.铰链

E.小连接体

答案:D

解析:悬锁卡环包括铸造唇杆、固位指、铰链等结构,一般认为悬锁卡环不应使用(牙合)支托,以免增加基牙负荷。

36. 关于牙周病患者的全身病史,哪一项不准确

A.牙周治疗必须在全身疾病控制下才能进行

B.有助于牙周病病因的全面分析

C.全身疾病改变对治疗的反应

D.提醒医生对特殊病人采取特殊治疗

E.全身疾病改变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

答案:A

解析:需要充分考虑全身疾病的影响和治疗前的准备,以保证治疗安全,不是绝对的先治疗全身病后才能进行牙周治疗。

37. 下列哪一项不是乳牙龋蚀的特点

A.患龋率高于恒牙

B.龋齿多发

C.龋蚀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牙髓炎等

D.自觉症状不明显

E.修复性牙骨质形成活跃

答案:E

解析: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38. 拔牙创愈合过程中,新骨形成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A.24小时

B.3天

C.6天

D.4周

E.3个月

答案:C

解析:新骨形成最早在6天开始出现,4周时新骨即充满拔牙创,但要到3个月后才能完全形成骨组织。

39. 牙周膜主纤维束中数量最多的是

A.牙槽嵴组

B.水平组

C.斜行组

D.根尖组

E.根间组

答案:C

解析:斜行组是牙周膜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都是斜行组纤维分布的区域。此题是口腔组织学中的基础内容,强调牙周膜中的主纤维束。

40. 消毒窝洞理想的药物应该是

A.消毒力弱、刺激性小、不损伤深层牙髓活力

B.刺激性小、渗透性小、向深层组织侵袭

C.刺激性大、消毒力强、足以杀灭细菌

D.消毒力强、刺激性小、渗透性小、不使牙体组织变色

E.消毒力适中、刺激性小、渗透性小、不使牙体组织变色

答案:D

解析:消毒窝洞理想的药物应该是消毒力强、刺激性小、渗透性小,不使牙体组织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