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职场

校长研修学习心得漫谈

职场1.66W

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达州市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今天(4月14日)我们参观了北京市一0一中学,聆听了熊永昌副校长的经验介绍,还听取了北京市十四中校长、教研中心主任王建宗老师的《怎样提高办学育人的思想力》。我受益非浅,感受很多,思考很多。在学习期间,我一面认真听、认真记、一面认真想。说真的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贫困地区教育的落后,发达地区教育的先进。特别是王建宗校长讲授的内容受益匪浅。所讲的一些观点感受颇深,如:

校长研修学习心得漫谈

一是教育的反思与改变中讲到的为了学生的发展和生存生活:教育要为了学生发展打好人生基础,要抓住时代特征、社会发展趋势反应及时;社会推崇精神创造、技术创造的人才;在教育时间上要突显指向认知、劳力、心智、心灵,在学校内,在课堂上以心灵手巧为重,在系统结构上突显此重心。并以讲授冷字为例如何进行教学。教育的根本在心灵,思维灵动为始终。

二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观念——心灵手巧: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善良、高贵的灵魂;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记忆过的东西遗忘后,思想中还留下什么,是检验素质的尺度;在获得过的财富、地位失去之后,还留下了什么精神瑰宝,是检验心灵素质的尺度。 三是涉足深水区的课改理性思考:现在主要是外在性的改革实

验,对时间改变、空间改变、内容拓宽、方法手段技术性的要求多且活跃,做法多样,范例多多;内在的,内涵式的发展,在根本上实践才是真正的涉足深水区;内在思考是什么,即更多的思考知识本身的内在价值,知识养成素质的原理。并提出了思考:教学是什么?如何是?是蚂蚁(搬运工)、是蜘蛛(结网)、是蜜蜂(酿蜜)。什么是教学:日常、平常、超常?

四是理解课程是什么,教什么:课程是跑道;课程是靶标;课程是种子。并举例小学课本中的童话《三袋麦子》、《美丽的西沙群岛》的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取得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效果。 今天的培训,我获得了几点深切感受:

一、对校长在学校办学育人中的角色地位理解更深刻。从王建宗名校校长的专题报告,演绎了名校怎样一步步打造办学特色。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而奋力前行。

二、认清形势,明确了我今后工作的目标,心底踏实了。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更明白了独特的办学视角和管理思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校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校之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担当好改革发展等重要角色。

三、找到差距,增添措施。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深感我们的教育

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投入的不足与教育观念的落后,还有管理意识的粗放随意。

几点思考:

1.怎样做好学校课程改革及学校发展的设计

学校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在学校各项规划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校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些规划和计划其实就是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对教育的本质和育人功能的理性认识,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深刻理解。然而,校长决不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或一厢情愿去制订、设计学校规划,而需要充分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力量,群策群力去完成。校长不能把自己的既定想法有意无意地强加给老师,而是以和谐、民主、尊重的姿态去感召和激发教师的智慧,以自己先进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丰厚的积淀去引领教师的智慧,使他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学校规划的制订和设计中来,以集体智慧构建学校的发展蓝图。只有这样,学校的规划和计划才能被大多数教师所主动接受,才能成为激励大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行动指南。

2.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实践“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跑到其他跑道上去”。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作为管理者,我们究竟可不可以通过一种有效手段,

让教师反思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岗位,自己是否还应该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能否制定一套激励机制使我们的教师乐意的、主动地接受培训,将“要我培训”转化为“我要培训”。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形成终身教育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对学校教师而言,校本培训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培养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对学校管理而言,校本培训强调一切“以学校为中心”,学校管理有了更广泛的自主权,逐步由“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转变。使教师培训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而是一种使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学校变革、教师发展、素质提升的兴奋点,让学校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地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长研修学习心得漫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