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演讲稿

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演讲稿2.75W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步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市民中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85%、70%和83%。

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一、多措并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摆在公共服务的优先发展位置,努力夯实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底。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根据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我市先后出台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多个相关部门配套文件,明确了各有关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夯实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基础,有力地推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2006年,全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次达到361万,同比增加32%。

(二)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之中,坚持政府举办为主,打造方便市民就医的15分钟服务圈。利用旧城改造调整和医院转型等方式,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9个,加快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构架。同时,科学编制2005至2020年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留足社区卫生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增加到212个。

(三)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房屋标准、识别标志、基本设备、功能设置、制度规范、信息管理、慢性病防治、考核评估办法“八统一”要求,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规定每个新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600平方米。按照基本标准配置基本设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备配置达标率达97%以上。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全科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配置率达到98%,武侯区运用“电子病历”对慢性病患者等重点服务对象实施连续性健康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典型示范引导。鼓励起步早、基础较好的武侯区、青羊区先行先试,在调整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转变服务模式、深化运行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进社区等方面,针对关键瓶颈,突破重点难点,创新措施办法,并建成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了19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通过典型示范,全面强化了中心城区5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内涵建设,加速郊区市县城镇所在地2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转变,巩固了全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网底。

二、打造特色,着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

我市在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贴近社区、贴近居民的服务模式,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生命力。

(一)推进小病医疗进社区。一是让居民就诊首选社区。率先把贫困医疗救助首诊放到社区,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守门人”作用,经过社区转诊,贫困居民可以得到医院的医疗救助服务,提高了城市困难群体医疗救助的可及性。二是引导参保职工小病医疗进社区。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慢性病患者在社区使用乙类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自付15%费用的规定,病人由社区转诊到医院,起付费只补差额,由医院转回到社区不再收起付费,并将社区住院起付标准降低为200元,家庭病床起付费收取次数由每年4次降低至2次。三是让居民就诊放心首选社区。建立分级医疗服务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我市的64家大中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对口支援8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派419名专家定人定时到社区服务。2006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医院转诊疑难重症患者5954人次,由医院转回到社区的康复期患者3693人次。每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背后都有了一所大中型医院支持。

(二)创新社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强化部门联动,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均衡营养、慢性病防治、残疾康复、中医药服务、骨质疏松防治“六大健康社区行”公益活动。免费向3万户中老年人家庭入户发放大众健康教育材料,编制发放均衡营养手册21万册,前移预防关口,普及健康知识,并由411个责任医师团队划片包户,通过健康档案、爱心门铃多种方式,关注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和诊并用药、康复全过程。市残联为6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康复设备和器材,强化了社区康复的阵地;卫生与计划生育部门联手,在4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促进了计生服务下基层;劳动保障部门为社区聘请了350名营养师担任健康指导员,人性化的服务使居民倍感温暖,也使社区卫生赢得更多市民尊重。

(三)推行社区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掘我市中医药资源优势,普及社区中医药服务。一是积极鼓励5家二级中医机构以转型、领办等形式,扩大社区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全市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配置了中医诊室和标准中药房。二是确定15家中医机构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工作。在同类常见病诊疗中,中医药费用便宜50%以上,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成以上的就诊患者首选中医药服务,青羊区被评为全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区。

(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疗救助中的基础平台作用。我市把保障贫困居民公平享有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作为实现卫生公平的底线,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对城市贫困群体的医疗服务保障功效。在全市建立起由财政部门筹集救助资金、民政部门摸清救助对象、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服务、相关单位和辖区街道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监管规范的城市医疗救助机制。通过在社区健全门诊救助,实施住院救助和一次性医疗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救助对象在社区就医,实行免收挂号费、健康档案建立费和基本体检费,减收肌肉注射费30%、三大常规化验费20%的“三免四减”惠民医疗服务。进城农民工在暂住地社区,也可享受方便、价廉的社区医疗服务。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医疗救助服务141万多人次,减免医疗费用558万元,受到弱势群体的普遍欢迎。

三、创新机制,保障社区卫生服务长效发展

我市注重推进社区卫生改革的综合配套,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投入机制。一是转变思路,把城市卫生投入重点转向社区卫生。2004年市、区两级财政向社区卫生服务投入751万元,2006年达到9332万元,占卫生总投入的比重由1.7%上升到13%。2007年1月至5月已对社区卫生投入9924万元。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由区(市)县政府免费提供,尚未达标的在2007年底前解决到位。二是建立社区公共卫生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我市对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按服务人口进行补助,中心城区的补助标准已从年人均5元提高到20元,其余区(市)县不低于年人均10元。三是拓宽筹资渠道。在坚持政府主导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建设,兴办了1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适宜运行机制。一是启动收支两条线运行机制改革。2005年先行在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7年扩展到4个城区,到2008年中心城区将全面实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收入上交、全额拨付的管理模式,免费向居民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坚持按政府指导价提供。二是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合理定编、全员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目前,三成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是通过公开竞聘上岗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三是加快药品购销方式改革。先行在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对450种社区常用药品实行统一采购、集中配送和零差率销售,改革后药品价格降低了15%至20%。

(三)建立社区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培养、考核、晋升一体化管理制度,加快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岗位培训。财政投入400万元,对1528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实施了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对护理人员实施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举办培训班20类55期,社区卫生骨干受训6200人次。二是将培训与晋升考核相结合。坚持把在社区服务的时限作为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晋升高级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社区卫生人员每年完成25个继续教育学分方可评聘职称。三是吸引人才。政府向应聘到社区的111名退休老医生发放津贴。青羊区对自愿到城乡结合部社区工作的城区医务人员增加3档职务工资,并给予每月80至240元补贴。

受益于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普遍覆盖,全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已达到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7%,83%的重点服务对象已纳入健康档案系统管理。受惠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公益性保障,2006年全市社区门诊、住院人均费用分别降到46元和1232元,仅为二级以上医院的45%和24%,改善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受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亲情般关爱,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减少,由此诱发的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得以有效化解。

以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

扎实推进首都社区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之二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

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结合实际,以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切入点,抓住运行机制改革这一主要环节,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城乡统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和功能定位回归,社区卫生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方面就是医疗卫生“头重脚轻、重治轻防”。大医院发展快,基层卫生机构发展慢;城镇卫生发展快,农村卫生发展慢;重视治病,对保舰预防等公共卫生重视不足,资源配置形成“倒三角”,导致90%以上的门急诊医疗服务集中在大医院,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是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基础和载体。加强社区卫生工作,一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能改变“头重脚轻、重治轻防”的现状;三能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突破口,撬动难点,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我市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坚决全面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切实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确保公益性质、政府主导、城乡统筹等原则,制定和实施了以深化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为核心的一系列促进首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推进社区卫生改革发展,加快“三个回归”

(一)改革运行机制,加快社区卫生公益性质回归。

一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改革方案,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药品等收入全额上缴区县财政专户,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由财政予以保障,从机制上切断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入的直接联系。目前我市共有社区医务人员2万余人,按每人每年4万元的工资额度计算,财政将拿出8亿多元支付人员工资。目前,全市18个区县中,已有7个区县对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他区县将在2007年年底前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是社区药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2006年底,遴选了治疗常见并多发病的312种(923个品规)社区常用药品,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这些药品按照招标采购的成交价格,在全市城乡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行零差率销售,从机制上解决了以药养医问题。

三是城乡统筹规划,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使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全体居民,我们在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实行城乡统筹,按照城镇、远郊平原和山区居民分别出行15、20、30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规划设置了3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室),中心对站(室)实行一体化管理。2008年6月底前,市、区县两级政府计划投入20亿元,完成所有这些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目前,已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室)达到了规划数的75%。

(二)打造“两个网底”,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回归。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以居(村)委会为单位,建立以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按照制定下发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责任制管理办法》的要求,深入到每个社区和家庭,提供“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二是重点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以常见慢性病社区防治责任制和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探索建立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与费用控制的管理模式。统一制定了高血压、糖尿并冠心并脑卒中等慢性病社区管理规范,印发了《常见慢性病社区防治管理手册》,同时启动为每位常见慢性病患者培养一名家庭保健员工程。

三是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在9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础上,从2007年5月份开始,启动了中医专家社区巡诊制,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中医专家门诊。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重点是干预亚健康状态、防治传染性疾并中医药养生保健等。

四是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和规范管理。制定下发了《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建床类型、建床与撤床管理规范,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

(三)政策联动,吸引患者就医回归。

一是实施“四个一批”工程。为了解决社区“看不好脖问题,针对社区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实施了“四个一批”工程。首先,“下来一批”,要求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医生每人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全年1万人次下社区,保证每天都有大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第二,“回来一批”,政府出资,组建退休专家志愿团到社区服务。2007年3月这项工作已启动,目前有460名退休高级专家报名陆续上岗。第三,“进来一批”,招聘医学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尤其是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第四,“出来一批”,对现有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到2010年,力争使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全部取得岗位合格证书。

二是实施对口支援社区,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目前,已确定93家二、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每家医院对口支援3-7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明确“双向转诊流程”、“急危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双向转诊管理规范”、“主要转诊参考指征”等要求,实现双方在机构、人员、流程等方面的顺畅对接。

三是调整医保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扩大医保用药范围,提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2007年上半年职工门诊大额互助报销比例由50%上调为60%。年底前准备进一步调高社区报销比例。对双向转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规定报销,退休人员社区慢性病干预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我市社区卫生改革,加快“三个回归”取得了初步成效。年初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人均药品费用下降了30%;吸引分流了大医院14%的门诊量,社区日均门诊量增加了3倍,由原来占全市日均门诊量的10%以下提高到20%。群众普遍认为,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所做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实事与好事。

三、完善改革措施,努力实现“三个率先”

2007年4月30日,吴仪副率领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视察了我市社区卫生工作,并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按照吴仪副的指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巩固“下来一批”的初步效果,抓紧推进“回来一批”、“进来一批”和“出来一批”。将大医院医生下社区与培训社区医生结合起来。同时,为防止收支两条线后出现“吃大锅饭”的问题,按照已出台的《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考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继续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从抓健康前端入手,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让人民群众少得并不得玻全面推行“健康奥运、健康北京”的“世纪健康行动”,广泛开展“控盐”、“控油”、“禁烟”、“限酒”;对妇女并慢性病等进行筛查;政府编辑出版《健康饮食指南》和《传染病防治指南》,每户发一本。同时,加快推进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中小餐馆卫生水平;全市每日定时发布疾病预防信息,充分利用多种媒体,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

(三)启动“民生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民生卡”集个人健康信息、社保信息、救助信息等为一体,是部门联动、政策协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系统工程。无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医生接诊时可以全面掌握患者健康状况,提高诊疗质量和水平;医院管理处方电子化和诊疗规范化,可以实现检查、化验等诊疗信息共享,减轻患者负担;社保可以实现监管前置,提高社保资金管理的安全和效率;患者可以实现医保即时结算报销,方便快捷。

下一步,我市将坚定不移地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工作,按照中央对北京市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三个率先”。一是率先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二是率先实现医保全覆盖。在城镇,我们将加快实施医保向居民转移。出台“一老一斜参加医疗保险的政策,解决城镇无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和在校学生、学龄前婴幼儿的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报销比例。明年我们将力争实现城乡医保政策的全覆盖。三是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的要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大医院疑难杂症治疗和科研教学为龙头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强化责任 加大投入 落实措施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之三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

一年多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坚持“三个纳入”,强化政府职责

我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责任,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纳入”。

一是将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自2004年起,我省就将社区卫生作为卫生工作重点,并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2006年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后,我省立即深入调研,抓紧贯彻落实,及时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政策扶持方面的责任,为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大民生工程。2006年底,我省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纳入12项民生工程,并细化了建设目标、经费保障等。自2007年起,用5年时间,每年安排1.3亿元经费,用于培训社区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修缮和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基本设备。到2015年,全省将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0个,覆盖全部城市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设备明显改善,功能健全,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民生工程责任书,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标准、要求和进度等。如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是:2007年到2015年,每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个,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4个,培训全科医生122名、社区护士122名、公共卫生医师和管理人员108名,省级和市级财政按1:1的比例落实建设经费。省政府要求,措施落实不打折扣,内容只增不减,范围只扩大不缩小,标准只提高不降低。

二、坚持公益性质,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质。我省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坚持政府主导,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政府举办为主,体现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积极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场地及业务用房,明确解决业务用房的主要责任在市、区政府,要求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并解决建设资金。对租赁业务用房的,市、区政府可通过购买、分期以租代购等形式,在5年内逐步实现政府无偿提供,对暂时无法提供业务用房的,由市、区政府补偿房屋租金。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督考核中,注重强化公益导向,公共卫生服务、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残疾人康复服务等公益性评估内容占50%以上。社区居民能就近、方便、免费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和成本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二是建立刚性筹资机制。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逐年增加了对社区卫生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了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规定,从2007年起,按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计算,每人每年省级财政按5元、市级以下财政合计按不低于5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目前,2007年省级5684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已下拨到各地。同时,许多市结合实际,增加投入,提高了社区卫生补助标准。如芜湖、铜陵市政府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元,马鞍山市为每人每年10元,淮北市为每人每年6元、并每年增加1元,到2010年达到每人每年10元。加上中央的补助,预计2007年至2015年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计投入达到7.3亿以上。

三是科学界定资金使用范围。我省明确界定了三级财政经费使用范围,即:中央经费用于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省级经费用于人员培训、房屋修缮、设备配置补助及开展试点与考核奖励等,市(区)级经费用于房屋基本建设、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特困人群医疗减免的补贴。还确定了省级经费补助标准:房屋修缮按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万元至10万元、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万元,设备购置费按每个中心20万元、每个站2万元进行补助。人才培养经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

四是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我省就经费管理使用等制定了一系列办法。省级经费分配原则按各市每年任务完成情况及经费投入情况确定补助数额;按照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兑现房屋修缮和设备配置定额补助;对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社区首诊制、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统购统配零差率销售试点的市、区给予相关补助。在经费划拨上先预留40%,待考核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拨付,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保障和导向的双重作用。

三、落实政策措施,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认真调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以来,省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在省内外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调研,在此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性文件13个,并注重宣传,汇编成册发至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卫生等部门还就如何贯彻落实上述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指导各地做好社区卫生网络建设、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全科医师执业注册、社区慢性病管理等工作,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更加贴近实际。

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2003年建立了省市全科医学培训机构,2005年建立了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全省统一考试制度,广泛开展岗位培训。2006年,全省参加全科医生岗位培训2693人,参加社区护士岗位培训1099人,其中通过全省统一考试的全科医生2294人、社区护士904人。以实施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管理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项目为契机,完成了市、区两级卫生局长的培训,完成了社区卫生管理干部培训1225人,高血压、糖尿病社区防控适宜技术培训1462人。启动了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工作,规定大医院医生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社区或农村服务1年。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队伍职称晋升制度,城市基层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职称实行单列单评,降低了对学历、论文、科研等方面的要求,注重了对临床实践能力、预防、保舰康复等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考核。开展了全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执业医师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在注册全科医学执业范围的同时,保留原执业范围。

三是启动规范化建设工程,全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我省自2003年开展创建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来,也开展了省级示范区(中心、站)创建活动,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不断调整创建复核标准,安排专项经费予以奖励,把创建示范区(中心、站)作为推动工作、打造品牌的抓手,起到了积极作用。到2006年底,全省创建全国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2个、省级示范中心(站)79个,安排奖励经费300余万元。我们还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程,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主要功能、监督管理、社会效果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分5年完成200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制定了规范建设的考核办法,实行了动态管理,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对达不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且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将予以摘牌。通过创建活动和规范化工程,打造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精品,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居民的信任度,促进了社区卫生的发展。

突出公益性地位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之四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

我市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坚持“方便群众,放心吃药,药不加价,防不漏户”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注重实效,突出社区卫生公益性地位,稳步推进社区卫生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发展到47所,医务人员近400人,服务网络初具规模,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初步实现了群众、政府、社区医务人员“三方满意”。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府主办,突出公益性质。

我市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领域,制定了加快发展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卫生事业重点项目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确立了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性质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一是调整财政资金补助方式,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工资实行全额预算拨款,投入专项资金补贴房租、配备设备、进行内部改造。2006年,市财政投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达608万元,2007年,市财政安排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超过700万元。二是将社区卫生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制订施行了《银川市新建住宅配套设施交付使用管理规定》,要求开发商在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时,必须按规划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的建设。三是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偿机制,明确补助标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人每年补助9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元,自治区财政补助2元,市财政补助3元;实行按项目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确保计划免疫、妇幼保舰慢性病管理、家庭健康管理等公益性服务的开展。四是通过制订政策、构建体系、打造平台、完善功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重点由医疗为主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并重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卫生部门独自评价向卫生部门和群众共同评价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转变,补偿方式由注重人头向注重结果转变。

(二)搭建服务平台,控制医疗费用。

我市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大事来抓。一是改革社区用药购销机制。2005年,我市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目录》,实行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低加成销售的药品“三统一”政策。先后确定对两批共511种社区常用药品进行集中议价采购,按5%的加成率实行低加成销售,显著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价格。二是建立社区首诊、转诊机制。2006年4月,开始实施《银川市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试点实施方案》和《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诊疗手册》,在社区推行适宜的诊疗技术,引导群众就医到社区首诊。目前,全市4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5家二、三级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2006年共上转病人858人,接收下转病人159人,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深化内部改革,健全运行机制。

为了更好地激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活力,我市在落实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全额工资预算后,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入手,建立起全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实行风险责任目标管理,赋予其用人权及对全额拨款和经营性收入的分配权。较好完成目标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其年收入可以是职工平均年收入的2至3倍。对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适当扣减年收入薪酬。二是全面推行聘用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格定岗定责定薪,按核定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打破职工职务(职称)终身制,机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聘期暂定为一年,聘任期间按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医药费用控制等指标进行考核,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也作为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的依据。三是积极推行绩效考核,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和财政补助办法》,我市积极推行绩效考核,职工的收入与机构和科室的业务收入“双脱钩”,实行档案工资管理与搞活内部分配相分离,推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社区卫生工作人员收入与其岗位任务、技术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打破平均主义,拉开收入档次,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通过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人尽其才、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用人新机制。

(四)实施医疗救助,探索保障机制。

在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的支持下,我市决定充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这个新平台,坚持以预防为主,对原来只管大病的救助政策进行调整,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模式。一是关口前移,将儿童保舰孕产妇保舰家庭健康管理等预防保健内容纳入救助范围。二是小病早治,对门诊患者、慢性病病人进行救助。三是社区首诊、降低门槛,凡是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住院病人都给予救助。这种救助方式不仅减轻了贫困人群医疗负担,同时对群众的健康给予了全面关爱。截至2006年底,我市有14781户、36660名低保救助对象签约享受医疗救助服务,救助覆盖率91.6%,其中家庭健康系统管理3.67万人,门诊累计救助19.1万人次,累计管理高血压病例2628人、糖尿病病例715人;共提供住院救助709人次,其中首轮救助656人,实施二轮住院救助53人次。累计提供救助经费658.9万元,缓解了贫困居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二、经验体会

(一)认识到位是前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保障居民健康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健康权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我市认准了社区卫生服务这条路子,坚持抓,稳步推,构建体系,完善功能,成效十分明显,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二)财政投入是保障。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市建立了良好的政府投入机制。对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工资实行了全额拨款;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经费提供了保障;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实行政府购买;保证了全科医生、护士的培训经费;建立了对合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奖励机制。

(三)正确定位是关键。在功能上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做预防、保健和社区康复服务;在服务对象上以群体为主;在服务内容上另辟蹊径,深入医院难以涉足的社区和家庭,和医院形成功能互补,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卫生服务,引导小病医疗进社区。通过规范和引导,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守门人”的作用,帮助居民维护健康。

(四)群众满意是目的。我们将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在围绕“六位一体”功能提供的各项服务中,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了按规范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广大群众外,还推行亲情式的服务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朋友式关系,不仅解决群众的疾病痛苦,还在心理上给予关注,在生活上给予帮助。通过对个体的用心服务,感动了社区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深入推进卫生综合改革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之五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

我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启动了卫生综合改革,紧紧围绕“降低费用、提高水平、规范功能、加强管理”的目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切实改善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深入推进卫生综合改革

(一)坚持政府主导,完善体系建设,创新卫生体制。

1.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做到“三个保障”:一是财政保障。区、镇两级财政确保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做到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建设资金和大型医疗设备添置资金、预防保健经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经费、合作医疗基金等“五个到位”,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财政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制度保障。制定了《松江区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方案》等18个配套文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改革整体有序推进。三是组织保障。成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卫生综合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领导小组,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协调推进改革工作。

2.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卫生资源,优先建成区域医疗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夯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基矗建立区医疗急救中心,设立6个急救分站和急救点,缩短了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基本健全了区域卫生服务网络。

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我区对地段医院和镇卫生院进行改造并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卫生室)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和功能延伸,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组织管理、财务管理、药品管理和团队服务方面,由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同时,根据城乡不同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

4.联动改革医疗机构。成立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级医院的指导、管理和考核。按照“中间突破、两头延伸”的发展思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突破口,向上辐射到区级医院,向下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全区基本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垂直分工、双向转诊,让每一级医疗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二)坚持公益性质,改革运行机制,改善运行环境。

一是根据公立医疗机构转变趋利机制的需要,建立新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按照“全面预算、控制成本、体现公益”的总体要求,对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全面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支出预算管理,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对政策性亏损的部分由财政予以保障,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行。

二是根据公立医疗机构切断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收益直接挂钩的需要,建立以工作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为主的考核机制。以“改善服务、减少浪费、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原则,制定了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取消医疗机构对科室和个人的经济创收指标,建立了以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预防、保舰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并多发病的诊疗“六位一体”服务完成情况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体系。

三是根据公立医疗机构收入分配与服务质量挂钩的需要,建立服务质量决定收入的分配机制。按照“工作与利益脱钩、服务与责任挂钩”和“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各医疗机构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分配办法。做到适当拉开个人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全科团队倾斜,实施医务人员的工资向技能要、奖金向服务质量要的激励措施。

四是根据公共医疗卫生的基本服务需要,创新实践“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为重点,以团队服务形式全覆盖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区共组建112个全科服务团队。对社区居民实行户籍制、网格化管理,推行社区医生责任制和签约式家庭健康保健服务制度,为15岁以上户籍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1.27%。加强对预防保健管理对象和高血压、糖尿并心脑血管并恶性肿瘤、慢阻肺等患者的系统管理。

(三)加强基金管理,健全各项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医保经费支付与管理制度,提高保障覆盖率。在市有关部门支持下,对医保经费实行“一级基金、两级管理”和预付制,改进医保总额控制办法,建立“控制门急诊均次费用、控制平均住院床日费用、控制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复诊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减少浪费。全区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外来人口综合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了全区居民。

二是建立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制度,降低医药费用。组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公共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平台”,实行“统一平台、联合遴癣集中签约”,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率达到100%。把医疗机构联合集中采购降低的成本让利给群众,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探索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三是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促进基本医疗服务下沉。为引导居民小病医疗进社区,2007年4月起,全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减免门(急)诊诊查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转诊免收挂号费,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医院的临床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四是推行技术资源纵向整合制度,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强化激励措施,设立首席社区医生制度。积极实施区级医院医技人员挂编流动、担任首席社区医生或全科团队长、晋升职称前在社区服务半年等措施,有力提高了社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卫生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通过合理检查和治疗、用药,群众的就诊费用明显下降。2007年5月与改革前的2005年9月相比,二级医院门(急)诊均次费用为131.01元,下降5.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均次费用为86.84元,下降15.49%。2006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均次费用98.76元,比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水平低14.99%。其中,松江区中心医院和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市同类医疗机构均次费用最低的医疗机构。

(二)方便了群众就医。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15分钟内“就医圈”。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点的就诊量已占全区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总量的63%,二级医疗机构及以下的就诊量已占全区各类公立医疗机构总量的94%,居民一般常见并多发病在居住区域内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上升。据复旦大学第三方评估,全区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0.5%,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站满意度达到90.9%,医患关系趋于和谐。

(三)增强了医疗机构的发展动力。由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与经济收益脱钩,医疗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改善服务、提高医技上,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改革以后,公立医疗机构的业务量继续保持增长。2006年,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完成门(急)诊量257.55万人次,同比增长7.33%,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99.07万人次,同比增长8.25%。

(四)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改革以后,由于建立了服务质量决定收入的分配机制,建立了医务人员收入稳步增长的机制,促使医务人员主动加强学习,接受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技能,更加注重服务,主动关心病人,主动要求下基层服务。

(五)基本形成了公共卫生体系框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五大体系,强化了区域医疗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卫生服务框架,健全了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管理的长效机制。

会后,我区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措施,力争做到“居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有动力、事业发展可持续”。一是进一步完善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运行机制。继续强化区、镇两级政府社区卫生经费保障责任,加强收支运行管理,坚持区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二是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区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人才、技术支援,继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吸引和稳定适宜人才到社区工作。三是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完善奖励分配制度,保持医务人员待遇稳定增长。四是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卫生服务站(点)的标准化建设,继续用适宜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可承受的负担,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强化绩效考核促进公平效率

着力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新机制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之六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

(2007年6月20日)

近年来,我区不断完善社区卫生建设,基本构建起网络健全、环境舒适、运行规范的具有下城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2005年,我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从2006年1月起,我区启动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部分基本医疗用药零差率销售”为主要内容、新型绩效考核体系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履行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

一是实施“中心提升工程”。将原有6家街道卫生院全部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1500万元用于改善服务机构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二是实施“站点覆盖工程”。按照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合理布设网点,设置了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覆盖。三是实施“经费保障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从2003年的2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250万元,达到每人每年30元,并以每人每年15元的经费标准覆盖到外来人口。另外,区财政又增加改革保障经费400万元,以确保“收支两条线”顺利实施。

(二)实行“三个分离”,探索运行机制。

一是实行“收与支”的分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全部上缴财政专户,参照政府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实行全额预算拨款,明确“收支不足政府补,收支节余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原则。二是实行“医与药”的分离。参照《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用药目录》、《浙江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确定17大类300种基本医疗用药,在全国率先实行零差率药品销售,政策性亏损由政府财政承担,切实解决“以药补医”问题。三是实行“收入与分配”的分离。取消原有以经济收入为主的考核分配办法,实现机构收入、科室收入与职工收入分配“双脱钩”。建立起以有效工作时间和工作效果为主的考核分配办法,实现“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

(三)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1.实施人员三级聘用制度。在合理定编基础上,采用定编不定人的办法实行公开竞聘,严格准入资质,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做到“因事设岗、按岗定酬、竞聘上岗”。按照能进能出的机制,实行“三级聘用制度”,即卫生局聘任中心主任、中心主任聘用科主任、科主任聘任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的考核每年不少于两次。对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其岗位或予以辞聘、解聘。

2.推行三大绩效分配制度。一是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轨制”。职工职称工资进档案,实际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社区医生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之比在1∶1.5-2左右。二是实行“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挂钩制”。按工作内容、工作数量和权重系数设定岗位工资,根据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确定绩效工资。三是实行“中心主任风险目标抵押责任制”。中心主任年前上缴风险抵押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卫生局全额返还,并按1∶1配套奖励;对考核较差的,按比例扣减风险抵押金;对综合目标考核成绩在总分70%以下的中心主任全额扣罚风险抵押金。

3.实行三级绩效考核制度。一是突出财政绩效,加强政府对卫生局的考核。区政府按照每年下达的综合目标管理要求,结合项目经费的使用效果和经费使用的绩效审计结果,对卫生局实行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内容为预防保健效果、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情况、居民满意度等。考核结果与卫生局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奖金挂钩。二是突出工作绩效,加强卫生局对中心的考核。卫生局按照“千分制综合目标任务书”和八大医疗质控标准,结合中心预算执行、卫材消耗比例、均次费用控制等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中心主任的收入挂钩,与中心职工绩效工资总量挂钩。三是突出服务绩效,加强中心对职工的考核。考核过程中,重点引入群众评价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街道、社区的意见征求会、座谈会,开展知晓率、服务利用率、服务满意率等测评,征求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意见,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二、主要成效

(一)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认同感得到提高。

一是公平可及性得到提高。通过将职工的收入与群众满意度挂钩,使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下移到社区和重点人群,实现“机关围着基层转、中心围着社区转、医生围着居民转”的服务模式,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改革前后的同期对比数据显示,下社区、进家庭服务人次同比上升1.37倍。医务人员下社区的有效工作时间同比增加了2.03倍。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满意率分别比改革前提高8.7、32.1、3.6个百分点。

二是医疗费用得到控制。推行了绩效考核与群众满意度密切结合的奖惩制度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已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统计资料显示,门诊均次费用从改革前的每人105元,下降到改革后的每人88元,同比下降了16.2%,康复病床住院床日均费用从改革前的209.1元,下降到改革后的173.4元,同比下降17.1%。2006年的试点探索表明,政府向社区卫生服务多投入100万元补助经费,居民群众就可以少支出医药费用400万元。

(二)职工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

通过建立新型绩效考核体系,社区责任医生下社区、进家庭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信任。同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劳动价值得到体现,从2006年人员收入情况分析来看,工资级差之比约为1∶2,凡是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员,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职工的安心度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政府满意,改革社区卫生服务预期目标得到实现。

改革以后,从体制上淡化了创收机制,根除了趋利动机,促使“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真正得到落实。通过建立新型绩效考评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前后同期对比,全年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同比上升4.65倍,签订保健合同的人数同比上升1.55倍,门诊人次提高了14.84%,康复病房床位使用率达到98%,糖尿并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分别提高了11%和32%,抗生素、激素、静脉输液和临床检查的使用更加规范,基本达到了改革的预定目标。

三、几点体会

下城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以来,基本达到了“群众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目标。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政府重视是前提。下城区把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体现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关注民生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具体实践,并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从而确保资金有效投入,配足、配好机构人员,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事”。

(二)群众参与是基矗服务群众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同样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我区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引入“三问四权”制度,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确保居民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得到实惠。

(三)制度创新是保障。实行公益性的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收支分离后,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容易出现吃大锅饭和养懒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实施改革的最大顾虑。为此,我区实施了一系列的聘用、分配、激励和评价制度改革,既化解了机构原有的为生存而创收的弊端,又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为居民忠诚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服务效率的全面提高,赢得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标签:发言 材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