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浅谈语文课堂能带给我们什么

校园2.27W

语文课堂我们教什么?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坛,以至于老是有老师发出慨叹:语文课越来越不会教!不要以为这是故作谦虚之态,也不要以为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夸大之辞。在2005年7月20日—22日全国中语会于XX市举办的第六届直辖市、省会城市中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上,有两种现象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一是老师们无不急于将自己所知道的课文写作背景简单地提供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诗文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目的;二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屡屡脱离文本,尤其是脱离了文本中的字、词、句乃至于思路、结构的分析与解读,在没有文本言语依据的情景下,大谈形象、情感、主旨,让人不知其是在教语文抑或是在教政治、艺术、哲学。这两种差别很大的教学现象似乎源于相距甚远的教学理念,不该同时出现在语文教师有着很多期盼的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大赛上,可认真想一想,两者其实都源于没有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从而不能完整地全方位地感知语文课堂该教什么的困惑。

浅谈语文课堂能带给我们什么

第一种急于教给学生写作背景的老师似乎很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实他对人文性的理解仅停留在整篇的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人文信息上,忽略了大量沉淀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沉淀于各种形式(包括思维方式)的传统中的人文信息,不仅其人文价值的取向过于狭隘,而且还忽略了隐含于人文性中的工具(如认知能力的培养、认知规律的掌握)的意义。

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现状,当教给背景的做法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定势时,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的老师普遍地离开了背景资料就不会分析文本。尽管我们知道,现代人对历史的认知相当一部分是依赖于文本的,也就是说正是那些各式各样的文本让我们认识了我们所不曾经历的历史。本应该教会学生读出背景从而实现会学的教学目标却成了奉送给学生现成的背景从而让其止步于学会的阶段。教给背景的做法虽然提升了课堂阅读理解的速度,但它扭曲了人们的认知与鉴赏规律,严重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第二种剥离了字、词、句而进行的脱离文本的解读,不仅失却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且不知语文的人文性常常神秘地隐身于言语之中。我们讲孔子的微言大义,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其微言所包含的大义,还要让学生明白孔子为什么采用“微言”的形式表达其“大义”,更重要地是要让学生体会如何用(尤其在思想环境、言语背景、主流意识、传统习惯等人文因素的制约下如何用)“微言”来表达“大义”。只有这样,我们对“大义”的理解才不会是痴迷的呓语(臆造的幻境),才不会是没有根基的浮萍,才有了言语的可靠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十分重视文本的阅读,尤其重视对文本语言的揣摩、品味,很好地传承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只是我们有些老师在学习新课标时,不能深刻地体会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叉渗透,不能辩证地看待(理解)二者在教学中的相互依存,人为地割裂肢解其内容与形式的相互联系,最终导致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片面理解,使一场严肃的教学大赛大量出现了“急于教给学生写作背景”、根本不用黑板板书及“剥离了字、词、句而进行脱离文本的解读”等诸多不该有的现象。

教书是要育人的,从这个角度讲教书仅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但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则以为教书育人表达的是教书的同时要注重育人。带着这个观念实施语文学科教学,教好书就成了头等重要的大事,育好人基本上是教好书的副产品。因此教师自然就把目光对准教材,教好教材也就成了教师智慧的焦聚所在。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学懂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学生只要学会,教师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似乎无关语文教学的问题却严重地影响着语文的教学,因为在育人作为教书的副产品的潜意识制约下,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人为本,而是以书为本或者以知识为本;而具化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则是把认知课文(表层言语及信息)作为首位,而罕有将表层言语后面所深蕴着的文化内涵挖掘铺展,让学生汲取深层的精神营养(享受)。于是就有了迫不及待地将作品写作背景拱手送出的课堂教学现象。

客观地说,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说读写,只是听说读写的水平不一样,初级水平即步入门径也许可以靠训练,可要达到较高水平即登堂入室则必须肚里有墨水,即一定数量的知识、娴熟的表达技巧、成熟的思想与智慧……而这样的知识、技巧、思想与智慧一定杂糅在融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的文化之中。所以语文教学不能置文化于不顾地单纯

讲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同样语文素养也不可能超脱于文化而抽象为纯粹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同样看奥运,有的人看的是金牌,有的人看的是文化,有的人在计算金牌数是多少,有的人则从中感悟在人生赛场上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只不过那美好的瞬间,只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同样看刘翔,有的人关心的是他得了多少奖金,有的人关心的是这面金牌凝聚了多少科研攻关的力量,中国能从这面金牌中收获多少科研的信息与成果。这样两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价值观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文素养是大相径庭的,仅仅从听说读写方面也可以判断后者远比前者来得高明。可这样的语文素养来自何方?就学习来说,工夫在诗外;可就教学来说,还源于观念的转变、认识的全面。

其实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教书育人”准确的解释应当是“教书是手段,目的在于育人”。因为只有先行知道要育什么样的人,才可知道要教什么样的书,所谓因材施教,既有因什么材的问题,更有育什么才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检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我们才会发现,喊了那么多年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却始终很难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症结,就在于不能透彻地明白“教什么决定于育什么才也决定了育什么才”这个极浅显因而极易被忽视的道理。为什么实践了几十年,语文教学改革仍还在坚冰的表层上滑行,无法穿透那并不厚重的冰皮撞出那冰核?是不知该怎么教吗?不,是不知该教什么!

素质教育无疑给语文教学一个很好的定位:“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的育人目标非常全面而清晰,可我们在细化这个目标任务乃至于每一堂语文课时,是不是有足够的觉悟与胆略认识到要把教什么的研究探讨放在首要的地位?“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做”还是不是语文教学的常态?教学生读通语句悟解思想,教学生揣摩语言品味美感,教学生读透文本读出背景,教学生感受诗意涵养心灵,教学生丰富学识积累智慧,教学生颖悟哲思传承文化,能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与能力是互通共存的。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是建构在幻境中的海市蜃楼;不将知识提炼、迁移、内化为应用的能力,那么知识也许就成了堆积于思维深处的阻碍人们思考的垃圾。反之,知识丰富了可以提升能力,能力提升了可更广博地吸纳新的知识。语文课堂上焉能重知识而轻能力抑或重能力而轻知识?

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堂课应该教什么,我们才有可能深入探究该怎么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师将很多精力花在教学设计上,追求把课设计得符合当前的潮流,符合某种的理念,而忘记了我们在课堂上该教什么。后果在第六届直辖市、省会城市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彰显得淋漓尽致,现在是回归本源的时候了。韩愈曾经对教师的职业做了这样的阐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位高三的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语文老师时,感慨道:“为人师,应如韩愈所说,传为人之道,授处世之业,解人生之惑,于有意无形中在人生的暗道上点一盏明灯,指引他的学生前行。”这不正是莘莘学子对语文教师的一种期盼吗?深入地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我们该教的内容,应该成为全体语文教师内化的共识。

标签:浅谈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