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校园1.76W

有效课堂情境教学

<a href=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title="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大部分小学生的共同特点,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与探究中收获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二)"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小视频:"天气预报中播报员说出了此时的台风中心,台风的速度以及台风中心与A市的距离、位置等"。然后我便让学生思考:"台风经过多久会到达A市呢?"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都想要快速地解答这个问题。于是我便逐步地引导学生:"要求出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呢?应该如何来计算呢?"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将已知与所求表示出来。接下来学生都积极地画图,并一边画图一边思考,最终将这个问题圆满地解决了。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教师要逐步地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的逻辑性,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体现。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良好的生活情境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圆"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如:天坛、摩天轮、象、轮胎、光盘、硬币等,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事物,他们压抑紧张的心情瞬间就放松了,他们也都积极地思考说出了很多圆形的事物,课堂中的学习氛围轻松而浓厚。然后我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圆,学生的学习兴致十足,操作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用三角尺中的圆形画,有的学生利用硬币画圆,还有的学生利用圆规画圆。多种多样的绘画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在这样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了趣味与意义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情境的创设要以教材实际为出发点

我们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用奇闻乐趣的故事才能达到目的。我们首先应该结合教材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所以教师要在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运用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学习的天地就多么广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尽量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数学就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三、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而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又只有2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做到珍惜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创设情境时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的思维才不会漫无边际地乱跑,才能直奔主题。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 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生活情境图。在这幅情境图中,学生正在起床,墙上挂着一个钟显示7时,并标明时针和分针;床头柜上有一个电子闹钟显示7时。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而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创设操作情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操作”是孩子的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操作时学生情绪高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带动大脑进行思维,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他自然会急于寻求解决的途径。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十”,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小棒一根一根的数,数到10时我问学生:“这是几个一?”当学生回答后,我又问学生:“10个一,也就是几个十。”在借助小棒的帮助下,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然后让学生继续数小棒,学生很快就数到了20,在直观教具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2个十就是20。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一方面加深对数的理解,另一方面为读数、写数打下了基础。这样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3 创设游戏情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由于很多孩子都会,所以为了让学生不厌烦,我采取玩扑克牌游戏的办法,同桌两人一副扑克,用扑克牌的数字相加、减,算对了扑克归对方。学生的兴趣很浓厚,一节课下来学生把10以内的加、减法练得很熟,下课了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这样把教学内容置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地合作,把枯燥的计算趣味化,既激发了学习热情,又学习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