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人教版四年级下《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校园1.61W

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更多教学设计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人教版四年级下《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8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注意“贯”字上半部笔画。

2、 学习围绕课题质疑问难,并从中感受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

3、 阅读课文,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的道理。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质疑问难,从中感受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准备:

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老师介绍,这是怎样一个人?

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

2、 再介绍,这又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闻名于世的《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是他的杰作。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那就是罗丹。听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揭示课题,初知大意。

1、 有一次,他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出示词卡,正音,指导读好人名)到他家做客,后来茨威格感叹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 这个词同学们不会陌生,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两篇课文都出现过它,一篇写的是法国有个科学家研究问题全神贯注,竟然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他的名字叫——(安培),另一篇写的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全神贯注地弹着琴,不时地要把手在水盆里浸一下,那篇课文的题目——(发烫的手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第32课——(板书课题,强调“贯”字的上部)

3、 对课题质疑。

4、 那么,罗丹全神贯注地干什么?结果如何?用一句话说说。(修改女像 忘记挚友)

5、 罗丹和茨威格可不是一般的朋友,虽然他们国籍、身份不同,但是他们对艺术的共同爱好与追求让他们成为了相当要好的朋友。这种亲密的关系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文中介绍他俩是——“挚友”(那可是最好的,亲密无间的朋友)

7、 加上国籍、身份,再说说。

 三、学习起因部分

1、在罗丹的工作室里,茨威格看到女像的容貌庄重,姿态优雅,这就是——(仪态万方),

在这座女像面前,茨威格和罗丹分别有怎样的表现?用直线和波浪线分别划出描写二人表现的语句。

交流出示:

◆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1)这座女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在茨威格的眼中简直就是——(杰作),理解“杰作”(超过一般作品的好作品)。大作家茨威格一看,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以至于情不自禁——

(2) 不是一件,是又一件”说明——(罗丹的杰作不只这一件)。这一系列情不自禁的表现说明了什么?——(交流:说明在茨威格的眼里,这座女像雕刻得非常出色)

◆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1)可是罗丹自己(出示卡片:端详)一阵后,却发现了毛病。指卡片,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谁愿意来端详一下自己的同桌?

(2)原来罗丹仔细端详后觉得雕像还有毛病。你能用上“虽然……但是……所以……”的句式来说说罗丹为什么要修改女像。

 四、研读重点,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时“如痴如醉”的情景。

1、端详了以后,罗丹有做了些什么了呢?来,自己多读一读第二节,哪些句子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

2、交流。

(1)出示句子: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出异样的光,又似乎跟谁在激烈地争吵。

A、理解“一会儿……一会儿……”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从动作表现他的全神贯注。

B、理解“叽哩咕噜”

◆罗丹在跟谁说悄悄话,想想会说些什么?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说:“___________”

C、理解“异样的光”、“激烈地争吵”

◆什么是“异样的光”?你觉得罗丹为什么会忽然闪出异样的光?

◆你看到争吵的人都是怎样的?

◆忽然罗丹眼睛闪出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________________”

◆“好像、似乎”下面加点,为什么要加这两个词语?这里的“好像、似乎、”,都不是在比喻,都说明不是真的。这是茨威格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联想。句子把罗丹的表现和茨威格的联想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写,给了我们读者更丰富的感受。

◆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的想象说话,帮助我们明白了罗丹那令人费解的表情、动作,谁来读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A“吱吱响”、“不停地挥动”看出罗丹工作时非常用力,表现出忘我的状态。

师引导: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罗丹的'手,是生命的跃动,罗丹不停挥动,创造的是生命的艺术啊!齐读句子。

(3)出示句子: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瀑布披在塑像上。

A、他是真的喝醉了酒吗?是整个世界真的消失了吗?

B、罗丹有一点是决不会忘记的,那就是——修改女像。只有什么和罗丹在一起?(生:雕像!)那就是罗丹的整个世界啊!这个世界的雕像会—— 说话,会交流,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C、指导读句子。

D、工作完成了,罗丹怎么还在痴痴地微笑?

◆罗丹仍沉醉在修改女像的工作中,那痴痴地笑的背后其实是深深地醉对于罗丹来说,此时似乎只有他和女像。

E、为什么吁了口气?

①做做动作,区分“吁气”与“叹气”的不同。

②不完美的地方被他发现,现在他修改好了,他松了口气,

F、这里的“披”换成“盖”好吗?

小心翼翼,表现出罗丹对作品的爱护,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G、罗丹的“醉”是喝醉的“醉”吗?

(4)作者他没有直接写罗丹全神贯注?我们是从他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茨威格的联想中体会出来的。还有没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全神贯注?

A、出示: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为什么作者要写一刻钟过去了,再写半小时过去了,不直接写一个小时过去了?

5、指导背诵:这段话抓住了罗丹的神情、语言、动作,把他工作时专注的样子,刻画得栩栩如生,如此精彩的描写,你能记住吗?借助填空与板书试试。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___________,嘴里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忽然眼睛 __________,又似乎_____________。他把地板___________……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 _________。他像喝醉了酒一样,_________——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第3-5节,进一步感受罗丹工作时“忘我”的境界。

1、师引读第三节: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他交谈,可谁知——(生读: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1)理解“径自”。(罗丹工作完毕,忘了客人的存在,自己直接行动走出门去)

(2)“径直”“随手”说明了什么?把词语放进句子中读一读,体会罗丹还没有从刚才埋头工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证明,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已经到了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齐读句子,再次感受罗丹的“全神贯注”,体会“竟”。

2、看到罗丹已经沉浸在工作中,甚至完全忘记了自己,茨威格可能会怎么想呢?

他可能感到惊讶。他可能感到奇怪。他可能感到意外。

师:书上用了一个词——莫名其妙。

师:谁能读出莫名其妙的感觉?

3、是啊,直待茨威格叫住罗丹,罗丹才——继续引读第4节。

(1)“猛然想起”说明了什么?

(2)“抱歉”说明什么?

(3)读好罗丹的话,读出罗丹的歉意。

(4)小结:罗丹工作情景的描绘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全神贯注,而工作完成后的这一段小插曲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工作时的忘我境界。

3、过渡:面对工作如此全神贯注的罗丹,他的挚友茨威格非但没有责怪他,而且还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后来回忆说——(生齐读最后一句)

理解:茨威格说的话里,有一句是最重要的,就是——,

在这篇课文里,罗丹认为值得去做的是?(学生接:修改女像)他认为应该做好吗?(学生接:是)所以就(学生接:全神贯注地做)

 六、 总结

法国科学家安培认为值得去做(学生接:计算难题),而且一定要把它演算出来,所以就(全神贯注),大音乐家贝多芬认为值得去做(学生接:弹奏乐曲),而且一定要让乐曲打动听众,所以练琴时(全神贯注)。让我们记住——(齐读: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