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巴蜀美景抒情散文

文学2.8W

重庆市万州港乘船沿江而下,驶过巴阳峡狭窄水域,即可看到长江南岸,云阳县城对岸,楼台亭榭,矗立于一堵巨大的岩壁之上,红墙绿瓦,掩映在古蔓藤萝之中,水光山色,交映生辉。这便是号称“巴蜀胜境”的张飞庙。因张飞死后谥封桓侯,所以又称张桓侯庙。它始建于一千七百年前,后经历代修葺和扩建,逐渐形成一个占地一十四亩、建筑面积达一千四百多平米的建筑群,成为长江流域一百二十个重点文物之一。

巴蜀美景抒情散文

据历史记载,张飞是在阆中遇害的。阆中在川北,云阳在川东,其间相隔千余里,云阳又非张飞故里,何以在此为他建立规模宏大的庙宇呢?说来耐人寻味。

相传在蜀汉章武年间。蜀将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将杀害。其时,张飞驻守阆中,闻听噩耗,旦夕号泣,泪湿衣襟,限部下三日之内备齐白旗白甲,挂孝出征,为关羽报仇。末将范疆、张达深知张飞治军严格,苦于不能如期复命,便乘张飞醉卧之时将他杀害,取了首级去东吴邀功求赏。当时,吴王孙权得到了刘备兴兵伐吴问罪的.情报,为了保存实力,便派人与蜀国讲和。范疆、张达在云阳途中听到这个消息,惊恐万状,连忙悄悄将张飞首级抛到江中,奔逃他乡。当日,有个老渔翁在铜锣渡口捞起一个人头,以为是不祥之兆,随即抛回江中,不料那人头一直在船头回旋。这天晚上,老渔翁梦见张飞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说:“我立志匡扶汉室,与东吴势不两立,岂能抱着遗恨去见东吴人呢?请你将头颅捞起,埋在蜀国的土地上。”老渔翁惊醒,忙打捞起张飞头颅,含泪安埋于渡口侧畔的飞凤山麓,并邀请乡亲们筹资,背靠琵琶山,面向铜锣渡,盖了一个小小的祠堂表示纪念。此后便有了“身在阆中,头在云阳”的传说,张飞庙也由此而不断兴建扩大。

从云阳县城泛舟过江(现已修通长江大桥),老远便可见庙前临江石壁上“江上风清”四个赫然大字,每字有六尺见方,这是清代书法家彭聚星的手笔。离舟登岸,一条整齐的石级古道把游人引到张飞庙大门。庙的右侧,有一树皮盖的小亭,超然卓力,雅致精巧,名“得月楼”,杜甫咏“江楼”诗即在此所作。亭下,一道飞瀑自幽潭之上倾泻而下,如喷珠洒玉;潭上,爬藤盘错,小桥飞跨。清幽之境,令人叹绝!

入庙便到“结义楼”,它取意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说。从结义楼东行,穿过一道月门,可至“望云轩”;南行,便是正殿。望云轩是由雅室数楹组成的一个闭合院落,棕青竹翠,古藤缠绕,盆景生趣,岩泉余音,与巍峨宏丽的结义楼互映益彰。正殿以琉璃作顶,红漆染窗。殿中原有张飞涂金泥塑,另塑有两匹栩栩如生的战马,“四害”横行之日被砸毁。

出“正殿”东行,来到一座造型古雅的五角亭,曰“助风阁”。相传张飞曾大显神灵,保佑着往来于庙前的舟船,给他们吹送三十里顺风,故后人集资修了这座“助风阁”。“助风阁”落成后,舟人至此多登岸拜谒,祈张飞“助风”。有一日,一位专横跋扈的宰相回乡祭祖,行舟至此不肯拜谒,于是张飞给他吹去逆风三十里,以示惩罚。骄横的宰相“甘拜下风”,只好恭恭敬敬地前往拜谒。

张飞庙又有“文藻胜地”之称。据《云阳县志》载:“张祠金石,甲于蜀东,纸墨流传。常有日本贾人,饼金购致。江山文藻,称胜地矣。”庙内现存石碑、摹岩等石刻三百六十余幅,木刻字画两百一十七幅。其中石刻岳飞所书“前校正后,由工匠勾勒上石,经一年零五个月精雕细刻而成。因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有名之文,得岳飞刚劲之笔书之,又得名家之手雕之,故有“文章绝世、书法绝世、雕刻绝世”之誉。

饱览张飞庙的景色,缅怀先贤事迹,人们不禁对庙中的一幅对联连连称赞绝:

慕汉宋两完人,文章绝世书法绝世;

称巴蜀一胜境,琵琶有声铜锣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