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竹筒的散文

文学1.06W

我以前住的地方,坐落于安静的小区内。整栋楼一共五层,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灰色的墙体长年被雨水和阳光“关照”。这一冷一热,仿佛人情冷暖。墙体已经出现了裂痕,蟑螂就曾在这裂痕中自由行走。我家在二楼,不大,小小的空间里弥漫着童年的味道。十八岁前,我就在这里生活。

竹筒的散文

我的房间靠北,每个夜晚,我都会坐在书桌前,在那堆积如山的作业中奋战。夜色朦胧,灯光透亮,手中的笔一点点缩短,恰如青春年华一点点逝去,眼泪和欢笑都写在一行行字里。但这样的生活并不无聊,因为每天晚上都会有一阵敲击竹筒的声音穿过茫茫黑夜,进入我的耳朵。当我疲乏之时,这竹筒声仿佛晨钟暮鼓,告诉我:别偷懒。

我一直不知道这声音是从何处传来。在这黑夜之中,还有谁不在家休息,来到这安静的小巷子里敲击竹筒呢?

那天晚上,天空下起了雨,一连串的雨点打在窗户上。雨不大,但打在窗户上却回响出美妙的声音。“咚咚”,在雨点和窗户的敲击声中,竹筒声准时来到,由远及近,渐渐融入了那熟悉的竹筒声。雨声和竹筒声交织在一起,互相应和,奇妙无比。这里雨点噼里啪啦两下,那里竹筒就咚咚敲击两下,然后又合奏在一起,一下又一下,整齐划一,形成和谐的韵律。一个是自然之声,一个是人工之音,两者在这一刻高度融洽,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我站了起来,想看看这动人的竹筒声究竟是何人发出。在微弱的灯光下,我看见一辆三轮车缓缓行驶。车身后安装了一个大大的木箱,形成一个小空间,里面装着锅碗瓢盆等用具,并有两盏电灯。热喷喷的馄饨在锅里欢唱。车龙头上安放着一个竹筒,车主一边缓缓地蹬着踏板,一边用手里的竹板敲击着竹筒,这竹筒的声音就是这么来的。

这声音总是在同一时间段出现,我也听了无数遍,然而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这卖馄饨的小贩所发出的。每晚总有因工作或学习而未入眠的人,一顿晚餐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这小贩的出现,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在每个深夜,人困体乏之时,这竹筒的声音一响,就仿佛发出了信号,告诉大家:夜宵来了。

我惊异于这小贩的智慧。在我印象中,吆喝是中国小贩的特点。他们嗓门大,吆喝起来如喇叭一样响亮,方圆几十米都可听到。以前小区里也有蹬三轮车卖米卖鸡蛋的,他们嗓门一开,“卖米啦”“卖鸡蛋啦”,整个小区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然后某个窗户打开,一个人头探出来,叫住小贩,一桩买卖就这样开始了。而这卖混沌的小贩竟然能想出这种温和的方式,实在令我佩服。有些人在这个时间早已安然入眠,如果放开嗓门吆喝,难免扰人清梦,惹人厌恶。这竹筒声恰到好处,不尖锐,不嘈杂,就仿佛礼貌的敲门声,既不会影响沉浸在美梦中的人,又能传达信息。我一直认为,这样的智慧,如果没有一颗柔软的心,是根本想不出来的。

突然想起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名为《木鱼馄饨》的文章。卖木鱼馄饨的小贩也是在深夜出来做生意,为了不影响他人睡眠,用敲木鱼代替吆喝,仿佛一位禅师传达佛的旨意一样。眼前这竹筒馄饨,不是和这木鱼馄饨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木鱼也好,竹筒也好,看上去不起眼,它们不像人类一样有三寸不烂之舌,但它们所产生的力量却比千言万语、千口万舌还要强大!

这智慧一直让我着迷。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道理不是相通的.吗?语言总有适用范围,有些话说出来,就和原来的意思大不一样了。和爱人说一句“我爱你”,只是简单三个字,但说话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并没有那么简单;向帮助过你的人说声“谢谢你”,但那感人的泪水又岂是易于言表的?同样,悦耳的竹筒声,不是比那吆喝声更美妙、效果更好吗?能够用平和的方式直达心灵的,才是最动人、最完整、最震撼的。所以禅宗提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就是通过这种“以心传心”的方式,让人们的心灵更加明澈,更加安宁。

就像一道光,这竹筒声照亮了整个夜晚。

如今,我已搬入新家,离开了那安静的小区,再也听不到那竹筒的声音,但那竹筒的智慧却深深烙在我心里。有时候只是一个眼神,对方就能明白我们的心意;有时候只是一个动作,就会使我们陷入沉思;有时候只用一个微笑,任何仇恨都烟消云散。我们不需要高亢的声音,不需要剧烈的动作,只用这种平和的方式,就让人与人之间心思互通。这种境界,才是高境界啊!

温柔,也能产生强大的力量。竹筒尚且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急躁的呢?

标签:竹筒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