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初识焚字炉散文

文学2.78W

偶然间从好友美篇中发现了武乡松北村有一个焚字炉。从不想这么快就可以目睹焚字炉的风采。然而,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当你心心念念想念着一个人或一件事,很快,你的愿望就实现了。

初识焚字炉散文

周末下午,好友相约去松北村。从武乡县城出发,走外环路,约二十分钟左右,便到松北村。我得以亲见想念着的焚字炉。

焚字炉,就在松北村边。远远望去,它并不怎么起眼。像一支笔尖朝天的毛笔,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慢慢走近,它越来越清晰。在由约3米见方的石块砌成的底座上,便是砖石结构的焚字炉。焚字炉呈六角形,坐西朝东。沿着焚字炉下方这一条及其光滑和超短的小路,三两步便到焚字炉前。焚字炉高3。8米,平面分布面积15平方米。小路正对炉膛。炉膛像个没写规范的“吕”字。上书“焚字炉”三个大字。细看,上面的口像北方的窑洞口,穹窿形,下面的口正方形,炉膛内有焚烧过的纸片残骸,看样子纸片是不久前刚刚送进炉膛,上面并没有多少灰尘。可见,这个炉子尚在使用。

绕着焚字炉而行,在炉膛对面的炉壁上是一块黑色的石头做成的碑碣。落款时间为光绪庚子年四月十四日。岁月侵蚀,风吹雨打,曾经光滑的石头有了些许残缺。但上面字迹基本没有缺失。从碑文来看,彭公惜字,“彭公作会占鳌头,黄卷名流,墙檐屋下细寻搜,广出资收,状元可产,子嗣能修。往古来今,谁人不晓这个情由。”可见惜字积福,读书有成,福泽延及子孙。而相反的倘若像碑碣上杨公污字,“手搓脚践弃尘埃”,不懂得敬纸惜字,以至于身上生癞。最终因为污字而得到报应。两相对照,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看便知。这可以说是最朴素也是最见效的教育。

相传,书籍在老祖宗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有用过的经史子集,磨损残破之后,是不得随意丢弃的,要先将其供奉在字库塔内十年八载,然后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之后,再点火焚烧。

对文化典籍的珍视,对文化的崇拜,进而演变为对文字的崇拜。焚字炉的'出现可见人们对文字顶礼膜拜。哪怕是一块废纸,因了上面的文字,也格外尊贵起来,不敢随意丢弃。以免神灵责怪,相沿成习,后世子孙依样照做。尊重文化和文字,不敢稍有懈怠,这也正是另外一块红沙石碑碣所写的“天地命脉”。焚字炉一共三块碑碣,另外一块黑石,写着出资建造焚字炉的捐资人姓名日期。但日期与上一碑碣不同,为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比庚子年(1900)迟了八年。这个碑碣应该是建炉所造。另一块日期早点的该是旧的碑碣,重新安在此处。抬头望,砖雕的炉檐,炉檐上六面有六幅图画,在浅浅的果盘里放着石榴,桃子,西瓜等,是给焚字炉的供奉吗?不得而知。炉顶沙石宝瓶。焚字炉构造简单,但又极其精致。足见当时建造人的匠心。推究焚字炉的意义,在于敬惜字纸。敬惜字纸其实就是对字纸的处理方式要“敬”,怎么才是“敬”呢?明清时期主要的方式就是到焚字炉焚化,以免亵渎文字。修建焚字炉就为的是妥善处理字纸。为了尊重知识,崇拜文字,养成了崇尚读书的风气。为避免将写过字的纸或者残破的书籍纸张随意丢弃,更有甚者拿它做了手纸,所以修建了焚字炉,宁可烧掉也不能让书、汉字受到玷污。敬惜字纸,亦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文字似乎就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当一个人赋予文字极大的尊崇,文字的灵魂与他的心意交融。在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得以达成自己的心愿。

虽然崇拜文字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敬惜字纸,设立焚字炉的习惯是清朝以来才形成的。在清朝时侯,有人写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会被下狱。一边是写作诗文时的极端谨慎,生怕引来杀身之祸。一边是敬惜字纸,这中间是否有什么关联呢?无法推想当时的实际情形。有资料显示,焚字炉与文昌帝君的崇拜有关。

文昌帝君原本是唐朝人,名为张亚。出生于浙江,后来到四川梓潼县教书。张老师在当时应该是一位名师,他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升学率极高。当地的人因此特别敬重他。在他死后,修庙祭祀他,称之为梓潼帝君庙。后人渐渐把他神话为神,参加科考的人也一定要去梓潼帝君庙参拜,祈求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据说十分灵验。到了宋、元时期,皇帝给他加封号为“文昌帝君”。道教看他很受人们的崇拜,便吸纳他为道教的神灵,称他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专司人间教育之事。明清两朝、全国各地的学校大都开始祭祀文昌帝君。

受文字崇拜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为了表示对文化知识的尊重,清朝早期,有人假借文昌帝君的名义,写了《文昌帝君惜字文》、《文昌帝君惜字十八戒》,具体提出了许多不能污损字纸的若干规矩。这和焚字炉上所书一致,如果不敬惜字纸,科举考试也不能得中,严重污字者会有相应的恶报。而爱惜纸张,敬重文字者自然有会得到福报。于是,从那时候起,中国的官厅、学校大都建起了焚字炉。学校的教室里还有设置字纸篓的规定。在松北村这个小小的山村,建起了焚字炉,可见此地当初崇尚读书写字的风尚该是多么的浓重!

和焚字炉有相同作用的还有惜字塔。惜字塔,亦称为惜字楼、焚字库、焚纸楼。台湾多称圣迹亭,四川称字库、文风塔、文峰塔,客家地区称敬字亭。名称各异,功用相同。都讲究敬纸惜字。明末小说家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开篇诗曰“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这首诗的劝诫作用自不必说,文中王曾连中三元封沂国公也是因了他的父亲惜字纸积来的福,这岂不是人人可以做的事情吗?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这个王沂公的的故事也更加具有说服力些。

惜字塔依史料所载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惜字塔通常建造於场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边。有些大户人家亦在自家院内建有惜字塔。惜字塔也好,焚字炉也罢,他们的作用和意义都是一样的。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教化人们的作用。在焚字炉的捐资人中,我们看到了捐了底座的窦桂芳。我们在沙河头村找到了窦桂芳的故居。据民国十六年《武乡新志》载:窦桂芳天资纯朴,赋性孝友,早年失怙,兄弟四人率在冲龄,而桂芳年长,家中不赀,食指浩繁,俱赖桂芳一身操持,终岁胼胝,所获供母甘旨外,又节衣缩食,以所余作弟膏火之资,俾各攻儒业。嗣三弟桂馨、季弟桂五相继于学军两界,名著蜚声,而桂芳犹躬亲陇亩不少懈。一家融融,内外无间……从这里可看到当时窦家极其注重读书,兄弟们学业有成,最终声名显耀,也是敬字惜福缘故。如今窦桂武芳所住的三进院落已经易主,但那厚厚的土积墙,雕花的石头窗台,砖铺的院子里的柱石,都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辉煌。窦家子孙现在都在外地工作,极少回乡。他们有所建树,与良好的家风传承是分不开的。焚字炉,建在松北也就没有什么稀奇了。

焚字炉,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对知识的敬重,对文字的痴迷和执着将永远不会过时。愿这敬纸惜字的风尚能够继续传承,敬重知识,崇尚读书,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