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书信函

聋哑学校课程设置建议范文

书信函7.46K

聋哑学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课程设置上,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聋哑学校课程设置建议,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聋哑学校课程设置建议范文

  聋哑学校课程设置建议篇一

这是一个可爱而又寂寞的群体,上帝给他们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让他们在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体验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

当我们在口语课上尽情的侃侃而谈时,当我们陶醉在mp3中美妙的音乐中时,当我们受到小小的挫折而怨天尤人时,我们可曾想到那个无声的集体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那个寂寞颤抖的心灵……

不要让冰冷你的墙壁近可乐善良的心灵,我们要用微弱但又充满激情的心跳引发出世间无数爱心的共振,用这滚滚热潮,撑起绵绵真情。“关注残疾儿童,共创美好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融化那个冰冷的世界。

“用你我爱心,换人间真情。”让爱心充满每一个角落。

一.宗旨:关心聋哑儿童,传递人间真爱。

二.目的:给聋哑儿童带来快乐,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三.组织及承办机构:河北传媒学院红十字爱心协会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六.面向范围:红十字爱心协会全体成员

活动流程与介绍: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a:准备阶段;b前期阶段;c活动阶段;d后期阶段

a准备阶段

1:1)联系校方(聋哑学校),与其商谈活动事宜,定下活动时间内容等。

2)将此活动向广大师生宣传,吸收参与者。

3)选择公交车的方式去该学校

4)排练活动时,所需的文艺节目。

5)准备好纸和笔

2.注意事项及突发事件:

1:1)提前集合与公交车站联系,在总站提前上车,以免因此耽误时间影响计划。

2)组队进行各项活动,有各队组长负责,保证队员安全。

3)参与者出校后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积极融入集体,团结队友同学,避免与内部或与外部人员发生矛盾。如有发生由组长出面及时调解不能影响活动进程。

4)可事先准备自己的小礼物,如贺卡等,吃的除外。

5)文艺部排练节目必须针对聋哑学校情况,应多准备些舞蹈、武术、哑剧之类节目,音乐节目就不适合。

b前期阶段

1)7:30准时在校门口集合、点名。

2)8:00之前准时上车开始出发,如果人数太多可分批前去,估计8:30到达目的,要在聋哑学校附近的广场上集合,再次点名后有次序进入学校。

2.注意及突发事件

1)在我校点名时未到者将不再等待以免耽误行程,此规定也将提前通知。

2)由各组组长带领带领本组人员分批到附近的公交车站坐车。

3)注意车上不要大声喧哗,注意形象,与乘客处理好关系,不要发生矛盾,同时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各组组长负责各组人员的行动,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c活动阶段:9:00-10:00文艺演出,10:00-11:20自由活动,11:30活动结束(组织集合坐公交车回校)

1.1)到达后,在门口集合,清点人数,并分成小组分配各自行动任务。

2)与该校老师配合好,文艺部准备演出。

3)演出开始参与人员与师生混坐一起,交流感情,演出中注意互动,让他们和我们一表演。

4)演出结束后,可与他们自由活动,和大一点的男孩子打篮球,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一些舞蹈或武术。

5)可以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与他们交流,用这种方法和他们交流来增进感情。

2.注意事项及突发事件

1)不要随便给他们发糖果之类的食品,这样容易引起混乱。

2)交流时必须要有耐心,讲究方法,不要伤害到他们,要用整颗心去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位置想一想。

3)在自由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教他们做危险的动作,若有意外要及时向该校老师反映,及时解决。

4)若与他们发生冲突,要耐心解决,不能发火。

5)要多多鼓励他们,夸奖他们,让他们参加到我们的节目中,不要漏掉一个小孩,让他们倍感冷落。

6)临走时,可以送他们一些小礼物,让其留念,但不要接受他们的馈赠,更不要把他们带出校园。

7)拍照时,最好抓拍,才能找到感动,才能找到温暖的感觉,同时别忘了合影,给他们一份,给同学一份,还有给社团一份留做宣传。

8)进行某些义务活动,同时注意安全。

9)着装应得体大方朴素。女生,不能穿高跟鞋、化妆等。男生不要有奇装异服出现。

10)活动期间无负责人允许不可私自离开。

11)与他们一起游戏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能力,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注意安全,不可太过。

12)在11:20左右同他们告别,离开,负责人点名,不能有遗漏,若有人数不够的情况,找出名单,电话联系,确保其安全返校。

13)回校途中,注意安全,一切行动有序进行。

d后期阶段

1. 1)将照片洗出、分发,交至网络部传至网上博客。

2)对活动进行总结,张贴海报,宣传此次活动的意义。

3)可以走人校园,走人社会,进行募捐活动,将捐款全部用于帮忙那些残疾的儿童。

2.注意事项:爱心不是一时的感动,更不是一时的冲动,爱心来至长久的坚持和不断的奉献,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继续努力,努力将爱心之种散向每一个人心里。

  聋哑学校课程设置建议篇二

综观当今特殊教育,聋校(聋哑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开设了语文、数学、美工、体育、律动等课程,重点对聋生(聋哑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由于没有配套的健康教育教材,很少有聋校把健康教育提升到一个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对聋生进行健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流于形式,这严重阻碍了聋生的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聋生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谈谈聋生健康教育工作,关注聋生的健康成长。

一、生活自理,快乐学习

我校聋生实行寄宿制、月学习制和全封闭式管理,聋生每月连续20多天在学校。语训班、一二年级的聋生相比正常儿童,年龄普遍偏小,他们中年龄小的只有四岁多一点;同时,他们大多家庭贫困,家长卫生知识少,健康教育观念淡泊,造成他们个人卫生状况较差,卫生习惯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针对这种现状,学校教师重视和加强了聋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①利用学科教学为载体(特别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劳动课等),向聋生传授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聋生讲清洁、爱卫生。②加强聋生课余保育(生活指导)工作,指导聋生生活,培养聋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③对个别聋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矫正,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他们生活自理。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我校聋生在三年级以上就能够生活自理,独立、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二、锻炼身体,补偿缺陷

通过体育课、律动课教学实践,让聋生掌握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补偿运动缺陷,特别是速度、灵敏、反应、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逐步缩小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聋生由于语言障碍,说话少,他们的肺活量普遍比正常儿童小,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聋生的肺活量,为聋生接受口语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律动课教学,可以培养聋生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为聋生掌握聋人母语(手语)提供有利条件。

三、爱眼护耳,发挥作用

科学地讲,应该称聋生为听力障碍学生或听力损失学生,他们并非世俗眼中双耳不闻雷声的人。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残余听力,有的甚至仅在某一声音频率听力受损,有的即使双耳气传导完全受损,但他们内耳的骨传导同样会在感知声音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在聋生学习和生活中,我校教师加强了聋生用耳教育,引导聋生科学配戴助听器,最大限度矫正他们的残余听力,享受有声世界的快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聋生由于听力受损,他们视觉的代偿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了他们与外界联系的“第一渠道”。在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除引导聋生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以及注意用眼卫生外,教师还力争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把握好教学节奏,尽量缓解聋生的视觉疲劳,保护好聋生的眼睛。

四、心理危机,干预矫正

聋生由于听力受损,制约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嫉妒、自卑、孤僻、攻击和敌意等种种内隐和外显的心理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聋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还给聋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至于上述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里不作讨论,谈谈如何干预矫正聋生的心理危机:①要引导聋生进行自我矫正。正视自身缺陷,克服自卑心理,掌握科学的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力争培养一技之长,笑对一切,快乐生活。②要理解、尊重、关爱聋生。教师应言传身教,走进聋生心灵,加强沟通与交流,认识、了解、关心他们,为他们学习和生活排忧解难。同时,尊重聋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真心和他们交朋友。及时发现聋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尽早对聋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③引导家庭,呼吁社会都来参与聋生心理矫正工作。

五、关注聋生的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伴随聋教育的发展,聋生的青春期教育是摆在广大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聋生青春期教育应以性生理知识为起点,性心理指导为特点,性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为聋生的青春期教育做出努力,让聋生的青春充满阳光,活力无限。

一般指对盲人和聋哑人进行的教育,又叫盲聋教育或盲哑教育。教育对象除盲、聋哑人外,还有聋、重听、弱视、聋盲等感觉器官有缺陷的人。

历史上,无论中外,都曾有人对盲人和聋哑人进行一定的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能自谋生计。其中有的人在受教育后还在文学、音乐、医术等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是专门的盲聋学校教育则是从近代兴起的。世界上第一所聋童学校(1770)和第一所盲童学校(1784)均建在法国巴黎。中国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盲童学校。名为启明瞽目院。清光绪十三年(1887)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县)建立了第一所聋校,名为启瘖学馆,后迁烟台。旧中国的盲聋哑教育十分落后,发展缓慢。至 1948年中国仅有盲聋哑学校 42所,学生2380人,教职员 360人。学校不仅数量少,而且多设在大城市,为有产者服务,广大劳动人民和农村群众的盲聋子女无法受到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逐步接管了私立盲聋学校。在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并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把盲聋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确定聋哑学校初等教育为10年制,盲童学校为 6年制。1976年以后,聋校初等教育多改为8年制,盲校初等教育为 5年制。有的学校试行 9年或10年制的带有职业训练性质的初等教育;有的农业地区实行5或6年制的超龄盲聋青少年的扫盲和职业教育。部分地区还有 3年制的盲聋初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如技术学校、按摩职业学校。到1982年,全国盲聋学校已达到 312所,学生33673人,教职员工9235人。1982年比 1948年的学校数增加近 6.4倍,学生增加 13倍强,教职员增加 24倍多。约有半数的学校设在小城镇,少数省和地区已做到每县有聋校。全国除宁夏、西藏个别省区尚未建立聋、盲校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设有寄宿制的聋哑学校或盲童学校。这样,就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盲聋教育的布局。根据规定,盲聋学校每班为12人,教师配备和各项经费均高于同级其他学校。为鼓励教师从事盲聋教育,规定在盲聋学校工作的教师加发原工资的15%。盲聋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部设有特殊教育处。但有少数学校归民政部门领导。国家注意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建立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该校学制4年,设置盲教育、聋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 3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各地培养骨干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在中国,盲聋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和对有感官缺陷人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关怀,为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组织他们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创造了前提。盲聋教育总的任务与普通教育一致,要使盲、聋哑儿童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使他们残而不废,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但由于教育对象的特点,使盲聋教育的任务有其特殊性,表现在:①为了完成总的任务,确定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式时要考虑到盲聋人的认识活动特点,既不任意降低要求,又要从视、听觉等障碍带来的实际困难出发来进行教育。②盲聋教育有补偿视觉或听觉缺陷的特殊任务,实现这个任务是完成总任务的必要条件。聋童入学时一般没有语言,所以聋校除一般任务外有形成和发展聋哑学生语言的任务;由于多数聋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以聋校又有进行职业劳动技能教育的任务。盲校的特殊任务是发展盲童的听觉和触觉,培养盲童熟练掌握盲字、学会协调动作、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掌握劳动技能。此外,还有保护和发展盲聋儿童剩余视觉、听觉和身体健康的任务。盲聋哑人通过政府提供的教育设施和劳动就业帮助,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少人在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有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还有的被授予工程师、副教授、艺术家、医师等职称,真正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中国,盲、聋学校的教学大纲和统一教材,是参照全日制普通小学的教学大纲和课本,并针对盲、聋学生的特点由教育部编制的。初等盲、聋学校课程设置基本上与普通小学相同。盲校课程有思想品德课、语文、数学、 体育、 手工、音乐、常识(自然、地理、历史)、劳动等;聋校课程有思想品德课、 语文、数学、 常识、律动、体育、美术、手工、劳动等。盲校设手工课,主要是为发展盲童触觉,增强感知能力,以补偿视觉缺陷。体育和音乐课时也比普通小学多。体育课,有培养学生定向、平衡能力等方面的任务。为了使学生学好由 6个凸起点排列组合构成的汉盲字,学会熟练使用盲文书写工具,低年级增加了写字课时数。聋校设律动课,主要是培养儿童协调动作,发展语言和剩余听力,弥补听觉缺陷。语文、数学的课时比普通小学增加较多。一年级语文课中约用一个学期利用视觉、触觉等知觉来教耳聋儿童掌握汉语拼音声母韵母的发音和拼音方法。语文课中还包括形成和发展聋童语言的日常用语会话课和作文叙述课。从一年级起就培养聋童逐步掌握看话技能,掌握用手指不同指式表示汉语拼音字母的手指语和通用手语,以此作为学习说话和识字的辅助工具。对有剩余听力的学生还进行听力训练。聋校高年级,增设生理卫生常识课程。 盲、 聋学校从五年级起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一般每学期二周)。到中学班后,一般每年至少有4周劳动技能实习。中学班的文化课程和内容基本与普通中学相同,使用初中课本。其中有些盲聋生不能感知的部分,有的略讲或删除,有的用一些特殊仪器或教具给学生加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