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书信函

汽车企业合理化建议

书信函2.6W

记者在最近一周的调查中发现,合理化建议在汽车企业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一些业绩好的企业更是如此。合理化建议,这个从20世纪50年代就流行开来的管理方法,其作用在几十年来似乎被人们渐渐淡忘,为何近几年来又被奉为管理的“灵丹妙药”?

汽车企业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的内核:持续改进

我国企业的“合理化建议”是伴随着“工人是企业的主人翁”这句口号提出的。既然是主人,当然对工厂管理富有建议责任。但在几十年的实施过程中,这项责任很少落到实处。

随着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我国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式时,发现“合理化建议”原来一直被国外汽车企业重视着。

无论是丰田生产方式(TPS)、还是美国通用的精益生产方式,或德国大众倡导的KVP生产方式,无一例外都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丰田的一位高层曾说:“可以说丰田生产方式也是不断进行改进的结果”(丰田从1951年开始就创立了“创意建议”制度),而持续改进都是通过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方式实现的。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合理化”的解释:“设法调整改进”,这佐证了合理化和改进的关系。

国内一些汽车企业,比如一汽、东风、长安和五菱等,都是在学习了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后,改变了合理化建议的管理体系的。最根本的转变就是:从仅仅是一句口号变成了一种企业文化和一种管理制度;从以前某个职能部门的附属功能,变成了人力资源部的重要工作;从员工的个人行为变成企业组织行为;从一种偶然性的“业余”工作变成一种固定、持续的工作方法;从单纯的精神鼓励变成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

还有一些汽车企业,建立时就借鉴了世界汽车生产的先进经验,如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和奇瑞等,这些企业的每一点进步都包含了员工合理化建议的贡献。

这些企业都认为,与其他促进企业发展的方法如扩大投资、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相比,全员参与的合理化建议的成本小而收益大。

合理化建议的土壤:本职岗位

以前有一种误解,认为“合理化建议”的内容应该是针对公司发展的“宏论”,或是企业管理之道的'“奏本”。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强调的却并非如此,它们反复强调的是:提供建议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建议内容主要是对本职工作的改善。

一汽和上海通用五菱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于本职岗位的合理化建议最容易出成果,因为只有自己对本岗位才最熟悉,最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一位从技术员干到管理岗位上的人说,技术员对工艺的设计往往不能保证最优,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工人自己提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往往可以节省材料、提高效率。一些老企业说,将合理化建议目标定位在到本职岗位上后,建议的话题变小了,但成果却很显著。

合理化建议还有一个新特点,那就是标准化。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往往就变成了这个岗位新的操作规范或执行标准,这就使合理化建议的成果能够巩固下来。

合理化建议的共享和推广也使成果扩大化。很多企业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合理化建议在相似的地方推广应用,还有些企业利用内部网站进行推广。

合理化建议的无形收获: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很多被调查的企业都认为,合理化建议使员工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价值。一位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说:“合理化建议让我们感到了自己也是企业的管理者。”

很多汽车企业的老总,比如竺延风、徐和谊、沈阳、刘汉如等,都坚信“人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建立人人都参与的合理化建议管理体系,进而促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组织中的人对组织有了高度认同感,他们就会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

广州本田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它不仅给予员工更高的安全保障和更多的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要让员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五菱认为,合理化建议不仅可以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效果显著,而且还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合理化建议使员工有了成就感、归属感、责任感。”五菱的副总经理孙少立这样说。

应当说,中国企业在合理化建议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看到了合理化建议对企业的重要性,尤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合理化建议成本低而收效大的特点,愈发显示了其在质量竞争、成本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