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一、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别看到孩子不听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样只会情况更加恶化。这时候,家长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会在他平静下来后同他交流。这样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的漠视来自他不能被接受的行为,不是因为不爱他。当孩子平静下来后,家长要耐心与孩子交流。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二、为孩子准备一个选择在孩子坚持一个事物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为他提供一个选择的事物,如这一事物不是他想要的,那么你可以选择一些他平时很喜欢的东西,来改变他的注意力。

三、不要对孩子妥协孩子往往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妥协,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低三下四、畏首畏尾,或者是出于怜悯、同情、娇惯而屈从,最后以无条件地满足为结果,这实际上是纵容、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脾气就有可能越来越坏,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粗暴、任性,成为一个要挟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被孩子的脾气所要挟,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气。

四、隔离法对孩子最有效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懂事,在他们发脾气时可以采用隔离的方法。在隔离前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这样不对,然后隔离,每次隔离时间为三到五分钟,隔离后同样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为什么不对。还可以用奖励的方法,即当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发脾气,则给予红花、星星、贴纸等,每周一次小总结,可用一定数目的红花、星星或贴纸来换取一些他喜欢的东西。这样,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最渐减少、消失。

五、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眼看孩子要发脾气,父母迅速地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开是很有好处的。但父母的这种努力必须及早地进行才会有效。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另外,也 可以采用活动转移法案,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这时,家长一定要从爱心出发,耐心地用言语和行动安抚孩子,千万不要训斥职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六、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在消除孩子发脾气行为的同时,也要逐步教会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一些方法。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通过游戏掌握社会技能,学会沟通,同样游戏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如体育运动、角色游戏等,都可以帮助孩子疏导不良的情绪。

七、让孩子认错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坚持要求他认错确实是好办法。它标志着愤怒的终结,并有助于孩子恢复正常,而不是老绷着脸。认错还有助于家人之间关系的恢复。孩子认错时态度是否诚恳,语调是否正确并不那么重要,只要孩子认识到错了就可以了。家里的成年人若能在发怒和冲动之后认错、道歉,对孩子也有帮助,这就是对孩子的身教。在争论和发脾气之后进行调和,对于有关各方面都很重要,能使孩子懂得在不危及彼此关系的情况下,如何介绍争论。

八、在家里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孩子的发脾气,平时要以预防为主。预防主要是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首先,在日常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上,家长要有统一的意见和标准,使孩子从小形成对与错的观念。其次,要避免处处以孩子为中心,在生活中要教会孩子怎样对别人尊重、谦让,对孩子的要求可采取部分满足和有条件满足,避免孩子因要求不能满足而发脾气。

最后,还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承担不同的工作,从自己做自己的事到帮忙做家务,培养孩子的小主人意识。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2]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要订计划订要求,勤检查严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渐渐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