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资格证 > 教师资格

2017年上半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

导语:备考教师资格证离不开做题提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大家可以参考练习,更多习题练习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年上半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4.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7.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8.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9.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缺)月间,(缺)人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第一次战争

B.第二次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写道:“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日子。”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 )。

A.形式上摆脱列强奴役

B.摆脱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

C.摆脱清朝的统治

D.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观念

1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望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12.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13.马克思在1857年的《波斯与中国》中写道:“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在这段话里,马克思( )。

A.赞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

B.斥责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C.肯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的斥责

D.认为英国侵略军具有骑士风度

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5.1960年起,《人民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16.周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17.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18.从法理上说,古希腊的城邦属于公民集体所有,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公民权便意味着参政权,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罢了。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主要受限于公民( )。

A.经济实力

B.家庭出身

C.文化水平

D.男女性别

19.“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20.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21.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2.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

A.使农民失去土地

B.增加了农民负担

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

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23.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开始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24.二战后,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为此,阿登纳( )。

A.积极谋求两德统一

B.主动推动欧洲联合

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

D.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25.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新课程不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式

B.理解式

C.自主式

D.合作与探究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局限。(10分)

27.简述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10分)

28.简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