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重点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的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重点,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重点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 促凝血药(止血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维生素K1

——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用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如:

①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

②香豆素类、水杨酸类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

③新生儿出血。

④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1缺乏。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

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出血和凝血时间缩短——止血。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氨基己酸

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止血。

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对慢性渗血效果显著。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

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的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5.蛇毒血凝酶

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能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Ⅲ,使凝血因子Ⅰ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

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

6.鱼精蛋白——特异性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

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和心脏手术后出血。

(二)典型不良反应

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

(甲萘氢醌、维生素K1甲萘醌亚硫酸氢钠)

①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黄疸和溶血性贫血。

②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急性溶血性贫血、肝损害。

③静滴过快----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或致死。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血栓形成。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快速静滴----低血压、心律失常、肌痛、软弱、疲劳、肌红蛋白尿,甚至肾衰竭。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

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出汗、面色苍白、精神紊乱;对癫痫患者可引起异常脑电活动。

5.蛇毒血凝酶——偶见过敏反应。

6.鱼精蛋白——心动过缓、面部潮红、血压降低、肺动脉高压或高血压。

(三)禁忌证

(1)血栓病史者、有血栓形成倾向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血液病所致的出血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两种促凝血药合用,应警惕血栓形成。

2.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凝血酶原复合物与氨基己酸、氨甲环酸合用,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二、用药监护

(一)注意监测血栓形成

(二)监测血凝酶的合理应用

(1)妊娠期妇女出血时,避免使用维生素K1和蛇毒血凝酶(前后对比:新生儿用维生素K1)。

(2)血凝酶应用过量,止血作用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