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诗语的作文

作文5.22K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语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语的作文

诗语的作文1

光在罅隙中渐渐沉淀下来,经典的往昔便在古旧的回忆里折射出令人心悸的光晕。汉语,这滋养诗魂画意的语言,在狂野而混沌的社会中清凝地苏醒着,在斑斑驳驳的花墙上静静绽放着美丽。

汉语是什么?汉语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者的《兵法》,是受过宫刑者的《史记》,是为求一字捻断的数茎须……

一直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动人心弦的话语。它经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浸润和水深火热的磨练,读起来才能字正腔圆如珠玉落盘。千百年来,汉语在无数龙的传人的唇舌间辗转,也让它本身有了感情和灵性。我们珍视它又漠视它,而它,一如既往地在东方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铮然作响,向世界发出自己庄严的歌喉声。

在古埃及人信奉的众神中,有一位叫玛特,掌管真理、正义和法度的女神。她头上佩戴羽毛。人死后到了冥府,心脏必须称重,玛特便把她的羽毛放到天平另一端,用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

我喜欢这根羽毛。汉语就是这样一根大重量的羽毛,它或许填不了天,补不了龟裂的大地,但它恰恰足以称出一个民族文化沉淀的分量。

如此看来,汉语定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经》中那么多振人心魂的妙句,一定要用中国话吟诵,才会抑扬顿挫,感人肺腑。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城楼那庄严的宣告,也定要用汉语喊出,才实现了一个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我欲与君相识,长命无绝衰”的温婉凄美,或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情怀,若是翻译成英文和韩文,其中的神妙定会大打折扣。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即使曹雪芹先生在世,《红楼梦》完篇,也难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红楼梦》是太中国化的东西,唯有用汉语解读,才能品味其中的辛酸苦泪。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泰戈尔文似织锦的《飞鸟集》读起来却还是有隔阂,因为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取代中国语言一样,印度语言的奥妙也无可替代。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被视为本国文化,而中国的汉语大概是最厚重的。中华汉语,华夏文明之本,神州文化之根,汇集先人智慧,彰显国人精神。巍巍中华,泱泱大国,汉语沟通文化血脉,凝聚炎黄子孙。

我爱汉语,这如诗如梦的汉语,这在龙的传人的唇舌间辗转千年的汉语,我们听到它如诗的韵律:平平仄仄。

诗语的作文2

中国古代文人似乎都有悲秋的情结,他们为落叶而感伤,为万物的萧索而深感落寞,更是在秋的撩拨下写尽了绵绵不断的秋思。

在历史长河中首先出现的当是屈原。不得志的他虽挺着一身傲骨,却也写下了“娟娟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萧索冷落的诗句。为国孜孜不倦的操劳,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却时时处处面临着中伤,这样的忧愤也只有寄托于秋风落叶才能展现地淋漓尽致了。

沙鸥般的杜甫一生都在飘零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写尽了现实带给他的失望与痛苦。流落夔洲的他面对滔滔东去的长江,用血与泪吟诵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凋零的秋叶,汹涌的江水,漂泊的处境,多病的身体,怎能不激起诗人内心深处的苦痛与挣扎?

杜甫的悲是雄壮的,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写的又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悲”,借秋之肃杀表达一种凄婉缠绵的情,换来不知多少人的泪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飒飒秋风中,浓艳的霜林,竟是离人的眼泪染成,这奇特的想象更显现出离别的悲苦。

马致远的《天静沙 秋思》把游子羁旅他乡,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则写到了极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啊,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情此景,叫他如何不哀伤?!

欧阳子的《秋声赋》向来称为古人“悲秋”的集大成者,读来倍感凄冷。“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后人在这悲秋的极品中,尽享秋之味、秋之色、秋之情!

身处秋天,面对秋景,却也有人高声吟唱,秋的清冷悲凉被作者的主观豪情排遣,不见其踪影。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虽有几分无奈,也不失为一个屡遭打击,颇多坎坷的文人的乐观与抗争,在萧瑟秋天中给人昂扬的鼓励,堪为独树一帜的秋之颂歌!又使我忆起曹孟德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同样的'秋,不一样的情,富有雄心大略的曹操,萧瑟的秋风绝对压制不住内心涌起的浩荡“洪波”,这样的豪情向来为人钦羡!

秋天来了,街上的人少了,人们把自己裹在了厚重的棉衣里,我也沉浸在秋的氛围之中,回味着古人的吟诵,演绎着属于我自己的“秋”!

诗语的作文3

我曾听见,花朵绽放时甜甜的笑;我曾听见,白云睡着时浅浅的呼吸;我曾听见,水滴落石时清脆的叮咚……

人世浮生一梦,繁华纷扰浮沉,听见的声响迷迷乱乱。但——

我听见了,用耳朵用心灵感受到了,世间最纯粹的声响。

那是诗的语言,是诗的声音。

从产生于劳作中最早的诗歌,仅仅八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弹歌》,又经历历史之船的漫无目的的探寻,我们惊喜地收获了第一本,也是无可超越璀璨文化的结晶诗集——《诗经》。

畅谈男女爱恨,人民苦愁的巨作,就那样悄无声息的结合。尽管已经无从考证其究竟是何人所编,但是,我们无可否认它独特的历史魅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句可谓是朗朗上口,仅仅十六字就表现了君子美好少女的爱恋追求。其中字字的斟酌搭配更是绝妙!虽然最初编出这首诗的人很可能只是出身平民,但是在这首诗的光芒下,当今的众多“才子”们也只能黯然失色,实在是可悲可叹矣。

诗作为最精妙的语言,我们可以把它当做历史来解读。拥有“诗史”之称的杜甫便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从诗的字句标点之间,能看见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更能看出诗人当时所想,当时所望,从而推断出当时的文化风貌。即使不是杜甫,很多诗人一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作也是值得借鉴的,甚至包括一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小人物,都或多或少写过一点诗。这种情况在李世民改革科举,将诗经纳入考题之后,尤为显著。所以唐代及它之后的历史,我们可以挖掘出更多深层的东西。

我们学习或者鉴赏诗歌并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目的,有的时候语言就是那么奇妙,有的句子就那么触动心灵,而这之中很多就出自于诗。读诗、学诗我们不能只是浮于表面地写诗,写一些华丽辞藻堆砌而成的空架子。诗的存在也代表了很多东西。要想解读透一首诗,需要查明和它相关联的各种事实、人物经历等,同时这些记忆又可以成为我们更长久的记忆储备。而从诗里,我们可以借着诗人的眼睛看当时的社会。

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从诗中发现语言的变迁。

从甲骨文,再到金文小篆经历了很久的时光,但是当文字真正发挥了表明意思的作用后,诗词就如海浪一般席卷中原。诗词的字里行间之中,更是有着对文字的自我的理解,所以才会有不同文字的出现和演变,才会有语言的不同。

花开花落,自有起因结果,语言的出现和演变,我想也是顺其自然的产物。然而,诗歌却是特殊的,好似无数颗沙砾里璀璨重生的那一颗珍珠。

标签: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