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精品】思念故乡作文汇总7篇

作文3.18W

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念故乡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思念故乡作文汇总7篇

思念故乡作文 篇1

好不容易盼到了宝贵的假期,让我得以回到半年未见的黔江。 黔江,渝东南角落上的小城,我的家乡。

与主城区“雾都”截然相反,夏日的早晨,阳光就早早的把整座城市包裹住了。夏日的这个小城,被阳光抹上了清新的味道。

早上六七点钟,一个人踏着晨曦出门,走上了河堤。河水碧绿,隐隐约约倒映出河岸上的垂柳和房屋。阳光洒在路上,并不毒辣,反而驱走了让人感到丝丝寒意的风。依在栏杆上,还能偶尔看到几条小鱼,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就这样走走停停,把一整块上午的时间磨碎后,洒在了河堤的木板上。

中午太阳渐渐毒辣,夏日阳光的威力逐渐显示了出来。河堤上的树荫,足以让我叼着一根一块钱的冰棍,在木长椅上坐了下来。吃完冰棍,我站起身,换了个方向,继续往前走。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小学校门口的小巷。巷口那家文具店的招牌已经换了,但旁边的炸串店还是像六七年前一样,飘着味精与肉的混合味道。对于小时的我来说,这便是世上最好的美味。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奶奶早已准备好的饭菜飘出了香味,家里的一切都和以往一样,和那些小学时放学之后伴着夕阳回家的日子一样。只不过,时间流逝。

我如此轻易的将这座城定义为小城,是因为虽然它大到可以終人一生也不觉得腻,但它又小到盛不下一颗思乡的心。

思念故乡作文 篇2

故乡是每一个人的伊甸园,它给了你生命的源头,让你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我1955年夏天考到天津读中学。离开了家,才知道什么叫想家。出门在外反把家乡的千般好万般妙都想起来了,却已没有退路。若半途而废,将无颜见家乡父老。特别是后来的“遣送回乡”,变成一种严酷的政治惩罚,让人形同罪犯。久而久之,一般人对故乡的感情被异化,或被严重扭曲,一旦离开就很难再回去了。正由于此,至今60多年来,我做梦大多还是故乡的情景,特别是做好梦的时候。当然,那背景和色彩是我童年时故乡的样子。不仅故乡的形貌像刀刻般印在我脑子里,就连我们家那几块好地的形状和方位,我也记得清清楚楚……

我的老家是个大村子,南北狭长,村子中间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铺街,每隔五天有集市。即便不是赶集的日子,一到晚上,羊杂碎汤、烤烧饼、豆腐脑、煎焖子的香味便从主街弥散开来,犒劳所有村民的鼻子。如果我表现得好,比如在全区会考中拿了第一,或者在秋凉草败的时节还能给牲口割回一筐嫩草,老娘就会给我三分钱和一个巴掌大的棒面饼子,让我去主街上,或喝羊汤,或吃焖子,任由我意。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齿颊生香。

在村西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野猪林”。虽然没碰到过野猪,却不止一次见过拳头般粗的大蛇。有人放羊时躲到林子里乘凉,盘在树上的巨蟒竟明目张胆地吸走了羊羔。村东有一片深水,人们称它为“东坑”。据村里的老人讲,几辈子没见它干过,大家都相信坑底一定有王八精。村北还有一片水域,那儿才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在里面洗澡、摸鱼捉虾,冬天在冰上玩耍。只有在干旱的年月,这片水域才会缩小成一个水坑,然而水面小了又容易“翻坑”,鱼把水搅混,混水又把鱼虾呛得动弹不得,鱼虾便将嘴伸到水面上喘气,这时人们下坑就跟捡鱼一样。有一回我下洼割草回来,正赶上“翻坑”,把筐里的草卸下来,下坑不一会儿就捞了大半筐的鱼。

还有瓜地、果园、枣林、满洼的庄稼、一年四季富于变化的色彩……如果世上有天堂,就该是自己的家乡。有一年暑期因贪玩误了回天津的火车,只好沿着南运河堤走到沧州站赶快车。河堤上下均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清风习习,十分凉爽。古老的林带从沧州一直铺展到天津,于是我想好一个主意,来年暑假提前备好干粮,豁出去两三天时间,顺着森林走回老家。可惜第二年全国“大跃进”,我也要勤工俭学,不能再回家了。隔了许多年才有机会还乡,竟见识了真实版的“家乡巨变”:满眼光秃秃,护卫着南运河堤的千年老林消失了,我站在天津的站台上似乎就能看到沧州城。南运河在我的记忆中是一条童话般的长河,如今竟然只剩下干河床,里边长满野草,中间还可以跑拖拉机。

我的村子也秃了、矮了、干了,村头道边的大树都没了,几个滋润了我整个童年的大水坑也消失了……这让我失去了方位感,我不知该从哪儿进村,甚至怀疑这儿不是我梦牵魂绕的老家。最恐怖的是,紧靠村子的西边修了个飞机场,把村里最好的一片土地变成白惶惶的跑道,像一刀砍掉了半个村子。自那次回家后,我的思乡梦里就有了一道抹不掉的伤痕。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是很干净的,冬天一片洁白,到春天大雪融化后麦苗就开始泛绿,夏天葱绿,秋天金黄……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垃圾”的概念,生活中也几乎没有垃圾。无论春夏秋冬,乡村人都起得很早,而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将自己的庭院和大门外面打扫干净,把清扫出来的脏东西铲到粪堆上沤肥。而今还没进村子却先看到垃圾,村外的树枝上挂着丝丝缕缕、花花绿绿的脏东西,凡是沟沟坎坎的地方都堆积着跟城市里的垃圾一样的废弃物……我无法相信村子里怎么能产生这么多垃圾,抑或是沾了飞机场和沧州市的光?

这还是那个60多年来让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吗?如今似乎只剩下村名没变,其余的都变了。苍凉、麻木,无法触摸到故乡的心房,这让我觉得自己的所有思恋都是一种愚蠢。让我感到内心刺痛的还有家乡人的变化,有热情没有亲情,热情中有太多客气,客气里有拒绝、有算计。我有一个发了财的同乡,跟我商量要回乡投资,回报老家。我大喜,欢欣鼓舞地陪着他见老乡,商谈具体事宜。待到要真正付诸实现,始知连抬脚动步都是麻烦,已经谈好的事情说变就变,一变就是多要钱,乡里乡亲既恼不得也气不得,比他在别处上项目成本要高得多,效率也慢得多,而且估计最终难有好结果。同乡便擦干屁股,带着绝望逃离了故乡。

自那件事之后我也很少回老家了,这才知“家山万里梦依稀”不只是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心理距离。“不是不归归不得,梦里乡关春复秋”。每到清明和除夕,夜深人静之后,我便到一偏僻十字路口,给父母和蒋家的列祖列宗烧些纸钱,口中念叨一些不肖子孙道歉该说的话。有时话说得多了难免心生悲凉。今夕为何夕,何乡说故乡?其实故乡就是爹娘,有爹娘在就有故乡,无论故乡变成什么样子。没有爹娘了,故乡就只能留在梦里了。

但故乡是一定要回去的。活着回不去,死了也得回去。西方人死后愿意见上帝,中国人死后希望能认祖归宗。我此生如果还有心愿,那就是死后能躺在父母身边。少年丧母后离家,累父亲牵挂,长大后当兵未能尽孝,到有了尽孝的条件,父亲又走了。这是我一辈子的心结。真希望死后能有另外一个世界,能让我好好地陪伴父母。然而改革开放后农村重新分配土地,把有蒋家祖坟的那块原本属于我们家的地分给了一个外姓人,蒋家后人分得的地里却有别人家的祖坟。我不知道村里为什么非要这样分地。如果我一直没有离开过老家,不管那户人家愿不愿意,我死后都得葬在蒋家坟圈子里。现在可就难说了,要得到外人的同意,要看人家的脸色,要多方买好……

即便我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争取百年后能回到故乡,也会给我的孩子们带来无穷的麻烦,他们若想看看我、给我扫墓,又会重新面对现代农村的'潜规则……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故乡要么终生不离不弃,一旦离开,再回去就难了。有一天晚上读向未神游的诗:“生我的人死了,养我的人死了,埋葬了父亲等于埋葬了故乡!处处他乡处处异乡,从此我一个人背着故乡,走啊走啊看不到前面的路,蓦然回首也找不到来世的方向。”忽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情不自禁冲着故乡的方向跪倒,脑袋磕了下去……

思念故乡作文 篇3

甘肃省有个叫临泽的地方,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份有梨、桃、西瓜、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红枣成熟了。

红枣种在农村。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是枣树,一棵一棵的可多了。六七月份的时候满树都是绿意。绿色的小枣有拇指大小,在绿叶的衬托下烁烁生辉。到了十月份,远远的,枣树上已是星星点点的红,煞是好看。近处看,红枣犹如一颗颗珍珠,美极了。要是这时你到临泽的农村去,热情好客的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红枣让你吃个够。

收下的红枣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进行晾晒。如果泡成红枣茶,还可以补血。晒干的枣子嚼在嘴里甜甜的,回味悠长。

临泽的红枣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呢!

临泽真是个好地方呀。如果你来,一定让你尝尝临泽的红枣。你一定要来哟!

思念故乡作文 篇4

思念,像一块外面包着的巧克力糖果,一层层苦涩褪尽后是小小的甜。但苦涩才是主味,那股甜只会稍纵即逝,太短暂了。

故乡,理论上说我应该是不会思念的,因为现在我居住的地方经济发达,想要什么就要什么。但是,在长期的物质支持下,我的内心渐渐觉得有一点空荡。不知不觉之中,我开始思念起故乡来。在这次的暑假,一次偶然之中我又一次走到回到故乡的路上。

故乡是什么样的呢?

记忆里的故乡,空气是那么纯净,没有丝毫的污染,呼吸起来感觉很舒服。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曾经退出我生活中的人和物无不让我思念。还记得夏日的夜晚,月亮照亮着大地,没有灯光点亮的昏黄的光,只有一群群如同游动的星星般闪亮的萤火虫。在萤火虫黄绿色的光芒照射下,一片片白日里原本是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浮动着墨绿色。那断断续续的光芒和月光一起照亮漫长夜晚,让人不得不沉浸在这一幅大自然纯天然美之中。

离开五年了,我还记得走的时候那时候树木低矮,头顶还很空荡,今年夏天回来一看到头顶上的很高处,树木就像孩子一样在时间的洗礼下变得越来越茂盛,长得越来越高。

思念故乡,只因我爱她。

思念故乡作文 篇5

这里,是多么美啊,鲜花为你点头笑颜,叶儿为你伴起舞姿,河水为你吟诵起一首欢快的歌,天空为你绽放彩虹,鸟儿为你扇扇翅膀,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么优美的旋律啊!

一切都是多么熟悉,又多么陌生。曾经的我,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奔跑、玩耍;曾经的我,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嗅花香、伴柳叶;曾经的我,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多少次在爷爷奶奶的怀中撒娇……可现在,心里又是多么的凄凉:这里的伙伴们,一一离我而去,她们的脸色透露着冷漠;这里的花草们,低头羞涩,装出不认识我的样子;爷爷奶奶也因为岁月的流逝,变得苍茫,眼睛无光,连他们最亲最爱的乖孙女都认不清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在异地的原因吗?

这一天,我再次与爷爷奶奶过除夕夜,再次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再次仰望天边闪烁的繁星。

这一天,我随着,父母的脚步,来到了长辈的屋前,带着真挚的感情,拜年。

这一天,我看到了,看都了堂妹的笑容,嗯,长大了。

这一天,我向那条可爱的鱼儿,诉说我的心声,描绘出美好的一天。

这一天,我伴着月光,看繁星点点的月空,偶尔,出现漂浮的光——孔明灯。

这一天,我遇到了全新的亲人,他,是我的姐夫。

这一天,我目睹了,哥哥对故乡的留恋,他哭了。

不知不觉,短暂的故乡生活,又结束了,我又该回到那里了。可这一次,不同往常,我哭了,或许是奶奶那满头的白发,或许是爷爷浓浓的期盼,或许是哥哥的情绪……

思念故乡作文 篇6

家,家是什么?家就是离你心灵最近的地方;家就是你心头萦绕的那份永远的牵挂;家就是当你遇到暴风雨时避风的港湾。

曾经,家以一种氤氲的姿势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可以说对于家,我从未有过一个完整、正确的定义。只知道,放学以后该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饭时该去的地方就是家,困倦时,可以让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

或许,我给了“家”一个太广泛的定义,以至于在即将离家读高中时,我对我的那个呆了整整15年的叫家的地方竟没有一丝的留恋。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住校生活的向往。家?处处无家处处家喽!

进入学校,生活完全偏离了想象的轨道。第一天就觉得我期待的这种生活太累、太累,甚至说吃下食堂里的饭对我来说都成了一件极为辛苦的事。这才知道,家,一个那么温馨的地方。

曾经,我认为我是个坚强,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可我错了。人只有在单独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我不坚强,真的,一点都不。当现实和想象有着遥远的距离的时候,我可以做的竟只剩下回忆。回忆奶奶的唠叨、爷爷的教诲,回忆叔叔送我上车后离去的背影,回忆弟弟身上香香的,痱子粉的味道。然后,以一种氤氲的姿势,站在风里,等待泪水的洗礼。最终,将回忆裁剪成最奢侈的烟火。

第一次打电话回家,听到奶奶那熟悉,仿佛就在耳边却又遥不可及的声音,我竟难过地、难过地哭了,电话那头,奶奶安慰的声音响彻耳边,电话这头的我早已泪流满面。急急忙忙挂掉电话。泪,像被冲垮的防洪堤里的水,止也止不住。于是,又想起离家时我认为不会留恋的人和事。记得顾湘在《西天》里说:“那些我们认为不会忘记的事,就在我们恋恋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是的,甚至说那些我们认为会忘记的事,也会在我们拼命遗忘的过程中,被我们深深印入脑海。真的,不管你到了哪里,家,都将是你永远的想念。

现在,我喜欢站在我们学校里最高的地方,举目向东看,一直向东,一直向东,我想看看故乡的向日葵开了没有。睡不着的时候,就出门看校园里黑色模糊的轮廓,偶尔散落在某个房间里昏黄的灯火。天亮的时候会抬头望天,想着那些移动的云朵会不会拼凑出一张记忆深处的面容,一瞬间可以让我丧失所有的语言,仓皇的、伤感的,田野里,有飞鸟扑闪着翅膀飞上高高的苍穹。

在他乡的土地上,我悄悄地在心里播下一颗叫“家”的种子,用我悠长的思念浇灌一个温馨的梦——将思念驻在心里,感受樱花伤逝和声声的家的呼唤……

思念故乡作文 篇7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特别浓厚。上下几千年,从屈原的“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乡愁”,思乡始终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到了南朝隋唐时代,诗歌形式日臻完善,思乡诗更层出不穷。其中,南朝江总的微山亭赋韵,唐代王维的杂诗和岑参的逢入京使特别有代表性。

微山亭赋韵中写道:“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这首诗的特色是“大中融斜而又“以小见大”。作者首先展开一片宏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来:但见南天一抹白云经不住带着丝丝凉意的北风的撩拨,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却为避寒秋而翩然南来。睹物生情,作者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故乡在辽远的北方,却为躲避战乱,寄居南朝,正如这南飞之雁;然游子思乡之情却因此而愈笃,如同北逝之云,可谓“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个“逐”字,说明思乡之切,欲逐南云而飞去,是主观上强烈的愿望,与下句“随”字相对照:“随”有被动无奈之意,写出他避乱南方的无可奈何。作者写的是秋景,南云飞逝,北雁南飞,都暗示北风已起,是“不写之写”,更写不尽凄凉。接着,笔锋一转,由大入小,写故乡篱下之菊,暗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写出对故乡闲适生活的眷恋。民间又有“重阳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诗人却只能寄身天涯,两相对照,好不凄凉。“今日几花开?”一问将思恋情结发挥至极,将意象浓缩到极小,着意于花,实是于极小中见极大。一问之中饱含不尽情思,使小诗戛然而止,但余韵无穷。

王维的《杂诗》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是一个精致的小品,与此类似的还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断抒发深沉的情怀。诗人截取了这样一个情景:故人从家乡来,诗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当知故乡之事,却不问家人,不问亲人,独独问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实则正是诗歌艺术剪裁的妙笔。所问琐事,读者自了,惟寒梅着花一事,说尽了诗人的细致,连这样的小事都问到了,可见他思乡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动,既添小诗之情趣,又表诗人之高洁。可以说“问梅”是一个十分别致的典型情节,成为了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绮窗前”、“着花未”更充满了生活情趣,衬出对故乡的不尽思念,“诗中蕴味,尽在其中”。

岑参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与前两首相比,岑参的这首诗显得悲戚而沉重。诗人已年届风烛,却还得驻守边关,他不再能有问菊问梅的闲情雅致。在一片苍茫的边塞风光下回望故园,但见长路漫漫无尽头,诗人老泪纵横,在泪眼蒙眬中看见京中来使,情不自禁,悲从中来,千言万语,亟须表达,却“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可见相逢之匆匆,“无纸笔”写出不尽的无奈之情,最后只能“传语报平安”。从古至今有多少分离与思念,却也有“鸿雁传书”、“鱼腹报信”之说,然而我们的诗人却为情势所迫,只得言语相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离乡多年,有千言万语,而今却只能报一声平安,显得十分凄楚无奈。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将边塞诗的悲凉融入到悠悠乡愁之中,更加感人。

纵观这三首诗,以王维《杂诗》生活情趣最浓,浓浓的乡思中有一种乐观情绪。《微山亭赋韵》写秋意,略显凄凉,然而这两首又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花作结,以设问完篇。司马迁曾称赞屈原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此处“称物芳”更是为了表现思乡之情的纯洁。最后用设问,更延续了诗的意境神韵于言外,将绝句短小的不足弥补了起来。岑参的《逢入京使》则极写悲戚,以苍凉之泪浇胸中块垒,以平安之语体现思乡之切,一改前两首的含蓄,感情外露而深沉。然而,尽管这三首诗各具特色,却都以思乡这根红线一以贯之,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是作者们不矫情,不造作,而以真情实意倾心投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