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职场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职场1.08W

阻碍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篇1

摘要:会计电算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阻碍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问题;对策

会计改革和发展需要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正确、及时、全面、具体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减少了会计人员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了数据处理的广度,促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实务核算型转向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1、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由于玩忽职守,或操作不规范,对原始数据的录入、审核、确认容易产生差错,造成会计数据失真。况且,在许多单位内部制度执行不严,产生相互替代不相容工作职责,或者,同事之间不能严守口令密码,也会产生会计信息的失真,为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首先,在现有的计算机环境下,存放在磁盘或光碟的会计数据,可以通过适当的计算机工具修改,并做到无任何“痕迹”,而我们现在使用的会计软件大多只设一个密码,没有任何“关卡”,这对于想窃取或破坏财务数据的高手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其次,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很难保证这些磁介质不受外来环境或内在因素的影响,破坏其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且一旦坏损则无法修复。

3、在应用软件的研制过程中所考虑的问题不是十分的全面、科学,致使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与之不能吻合,容易出现差错。另外,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内部防范制度的薄弱环节,管理上的松懈,盗用计算机操作密码进行越权操作,从而达到盗用资金的目的,具有作案手段技术化、智能化、作案地点广泛、复杂等特征,此类风险最大,后果严重。

(二)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目前,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这样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

(三)财务及管理软件系统内部衔接性差

1、自动转换数据难。由于当前许多财会软件都着重开发账务处理与报表管理,主要解决记账和报表处理效率问题,对于其他诸如成本核算、市场预测等功能开发力度小,使得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先将财会管理的有关数据输出,经人工核算后再重新输入,就是说从一个处理系统(模块)到另一个处理系统(模块),不能自动转换数据格式,使得软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管理功效和预测功能。

2、各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当前,企业管理的内涵也在进一步的延伸,除了传统的企业财务、库存、销售、采购、生产等管理以外,涉及整个企业价值链的许多环节也被要求进入管理范畴。“呼叫中心”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呼叫中心也称为客户服务中心,企业建立呼叫中心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从而在销售和服务等方面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

(四)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软件的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五)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内部控制问题

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但像计算机信息失控使得数据破坏情况日趋严重,造成责任不明相互推卸等现象。由于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和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问题,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

三、解决对策

(一)建立新的内控制度确保信息资料的安全

1、建立和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审计监督制度。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必须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规范管理、实施有效的内部审核制度,并切实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安全。

2、计算机应用对会计岗位分工、数据存储形式、核算过程和方法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内控方法和岗位责任制,完全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需要。因而,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改变内控制度的重点、方法和措施,以保证会计事项被正确、完整、真实地记录、分类和计价,保证输出信息的正确可靠,维护财经制度和会计法规的严肃性。

3、严格执行计算机的维护制度。在业务操作上,对外来的磁盘,需经检查后才能上机运行,以防计算机病毒感染;从制度上,规定系统维护的审批和应完成的任务,建立硬件定期保养和检查制度,只有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才能切实防范会计电子化资金的网络化传输风险,确保信息资料的安全。

(二)财务及管理软件具有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及标准的对内与对外接口

管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与多样性,使得任何的应用系统都无法覆盖所有用户的所有实际需求,因此管理软件还应当有一个易于扩展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使得开发商今后对软件的维护和扩展变得更为容易,也使应用系统的客户化和二次开发变得简单。还可以为将来实现多种管理软件系统(来自于不同供应商,应用于不同行业)的彼此衔接,即所谓EAI(企业应用集成)打下基础。现行销售的管理软件基本上是已经完成的标准化商品软件,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下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和二次开发,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四)培养聘用高级技术人才

他们能够精通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知识,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其次,软件企业要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技术过硬的高素质队伍,来满足规模市场的定制工作,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真正向“管理型”、“智能型”、“网络化”转变。

(五)建立健全整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

1、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明确规定各岗位的职能及各成员的责任制,不允许任何失职越权行为,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

2、操作权限管理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对会计数据和信息设备的接触建立授权制度,使每个操作人员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范围和操作权限内进行工作。严格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置多级保密措施。

3、数据管理制度。首先确保会计数据输入输出的准确、可靠。其次是养成良好的双备份习惯,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以免发生一些不确定的客观因素和自然灾害等情况。最后是保密规程,设置不同的`密码,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可靠。

4、系统维护制度。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电算化网络软件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防止病毒对软件本身的破坏直到损坏硬件。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正常顺利的工作。

三、结语

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发展,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慧民,会计电算化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立信学刊,2000.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篇2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障数据安全等角度提出了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压 团队建设 释放压力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现在企业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距离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功能实现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不仅肩负着记账、算账、登帐等基本工作,而且还应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帮助经营者借助更加准确的财务指标做出正确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我国仅仅是初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总体来说尚处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账务处理系统以输入记账凭证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但只局限在财务会计范畴,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不密切,较少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

(二)政策、法规尚待完善。

由于规章的级别和执法力度不够,致使相当部分的会计人员根本就不知道法规的具体内容,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监管条例和专门的监管部门。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犯罪也逐渐显现,如何防范和规治这种高科技、新技术新型犯罪成为我国普及电算化进程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三)操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涉及计算机学、管理学、会计学、信息学多个学科的应用技术,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素养,深刻理解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原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他们年龄结构偏高,往往对会计业务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接受较慢,对软件的掌握仅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常常会束手无策,就更难涉及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设计、维护等复杂的工作了。

(四)安全、保密性差。

现今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大多还存在一些漏洞,致使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较差。众所周知,财务数据是一个企业的商业机密,窃取它或将威胁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程序在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保密隐患。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目前市面上的软件制造企业真正着力于研究数据保密、防盗窃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一般意义上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

(五)网络化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比方说企业已可以实现网上报税,申报信息通过IC卡无纸化传递,但仍要看到,企业和企业之间无法联网,企业与财政、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的联网也尚需完善。可以说,建立一套服务于企业,惠及全社会的财务信息传输网络,提高数据发布的及时性,节约中转成本,成为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对策探讨

(一)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电算化会计是一套关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有机系统,电算化软件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优点。有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电算化管理经验和规则条例,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监管制度的研究,尽早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富于操作性、实用性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针对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相关法规。通过准则类法规规范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重视电算化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上双管齐下。对于学校教育中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往往存在学时较少,课程安排过于基本,软件单一的问题。学生学完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一些日常业务的简单操作,稍显复杂的业务处理或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就知之甚少了。可见,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锻炼学生们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核算操作。对于正在从事着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短期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三)加强安全、保密性。

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第七,建立机房管理限制。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四)实现网络化财务信息管理。

1.传送数据网络化。企业可以将公布财务或审计报告等工作直接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节约成本,便捷高效。

2.实现企业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随着财务软件技术的深入开发,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的大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渐渐地从单项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的环境中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使企业的数据资料在网络上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的财会数据资料实现共享。

3.将企业的资金账户与系统挂钩实现网上收支。企业可以将局部网定向到银行的账户上,在网上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便于开展电子商务。

(五)加强软件的友好性和易用性。

考虑到会计人员的年龄结构、素质层次多样,为了使会计软件更加易于操作、易于学习,就需要软件开发人员能够设身处地为使用会计软件的从业人员考虑,使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界面亲和、易懂易用。如“采用自动转账凭证生成模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自动转账凭证生成模块,就是会计软件系统根据收、付、转和汇总凭证的格式,事先设置好摘要栏、借贷方科目、金额栏(借或贷)以及金额的计算方法,当会计人员把每一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输入系统时,系统自动生成所需的记账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可以有效地保证会计报表数据源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08.

[2]姚瑶.会计电算化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

[3]阎桂卿.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篇3

会计电算化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的记账、算账,以及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控制的过程。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化、规范化,免去了许多手工重复劳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易于核算出财务分析所需的一些复杂数据指标,并且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广度。

一、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职能不健全。会计电算化发展初期侧重核算职能,随着发展的深入,逐步过渡到“管理型”和“决策型”职能阶段,当今与企业整体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相统一的ERP阶段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但现阶段,我国的企业中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较少,采用ERP的企业更少。我国现在企业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距离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功能实现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总体来说尚处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2.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工作体系。我国财政部在1994年相继颁布《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文件,但由于规章的级别和执法力度不够,致使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并不知道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监管条例和专门的监管部门进行约束和管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犯罪也逐渐显现,如何防范和规治这种高科技、新技术新型犯罪成为我国普及电算化进程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3.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会计电算化对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素养,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他们对会计业务较熟悉但对电脑知识普遍缺乏,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便束手无策,很难再进一步进行的对系统分析、设计、维护等更为复杂的工作。

4.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现今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大多还存在一些漏洞,致使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较差。目前市面上的软件制造企业真正着力于研究数据保密、防盗窃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我国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保护存在隐患,缺乏操作记录功能,问题出现时无法追究责任。

5.网络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但仍要看到,企业和企业之间无法联网,企业与财政、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的联网也尚需完善。可以说,建立一套服务于企业,惠及全社会的财务信息传输网络,提高数据发布的及时性,节约中转成本,成为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对策探讨

1.电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电算化会计是一套关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有机系统,电算化软件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需要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优点。有关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电算化管理经验和规则条例,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监管制度的研究,尽早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富于操作性、实用性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重视电算化教育,实行竞聘上岗。培养一大批懂财务并精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会计电算化持续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上双管齐下。对于学校教育中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往往存在学时较少,课程安排过于基本,软件单一的问题。因此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锻炼学生们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核算操作。对于正在从事着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短期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3、加强财务安全、保密性。从外部来看,需要会计软件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新软件的同时加强对数据保护模块的研究;从内部来看,需要企业自身加强财务安全意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

4.加强软件的友好性和易用性。为了使会计软件更加易于操作、易于学习,就需要软件开发人员能够设身处地为使用会计软件的从业人员考虑,让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界面亲和、易懂易用。

综上所述,在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只要选择可靠的软件,建立内部完善的管理规范和操作控制制度,配置合格的操作人员,选购性能良好的硬件设备,按规范和制度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加上数字证书的应用,不但提高财务会计的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促进单位各项管理的完善,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医疗保险经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