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语录名言

中医针灸名言

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针灸名言

1、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2、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3、七情俱忘,六窗俱闭,元气浑沦,百脉皆畅.又何病焉

4、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

5、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6、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7、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8、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9、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0、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笔而识之。历今三十载,殊觉此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

11、禀赋有厚薄,年岁有老少,身形有肥瘦,性情有缓急,境地有贵贱,风气有柔强,天时有寒热,昼夜有重轻,气色有吉凶,声音有高下,受病有久新,运气有太过不及,知常知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园。

12、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

13、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5、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16、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7、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18、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1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0、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21、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2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23、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24、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25、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26、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27、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2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29、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31、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32、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

33、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34、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35、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36、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7、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38、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39、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

40、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41、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42、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3、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44、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4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厘。

46、医之临病,胜于临敌。

47、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4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49、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50、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5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52、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

标签:名言 针灸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