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语录名言

孔子关于节俭的语录

一人知俭一家富。唐末道士,道教学者 谭峭

孔子关于节俭的语录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居丰行俭,在富能贫。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俭则伤事,侈则伤货。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代政治家 魏徵

金玉非宝,节俭乃宝。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

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北齐文学家 魏收

防奸以政,去奢以俭。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克:能够。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这两句大意是: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地操持家政。这是两句著名的格言,成语“克勤克俭”就本于此,意思是又勤劳,又节俭。现在常提的口号“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即是继承~而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因为我们国家目前还贫穷应该坚持它,就是将来我国成为先进富有的国家时也不应该丢弃它。

《尚书》 《尚书·大禹谟》温、良、恭、俭,让。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俭朴。让:谦让。本句大意是: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态度恭敬,生活俭朴,待人谦让。原话是孔子的学生称赞孔子所具有的品德的.这种品德有利于巩固封建秩序,因而为封建统治者所倡导,作为封建社会个人修养的典范。现在应该批判地继承,在对敌斗争中,在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制俗以俭.其弊为奢。

见宋·王安石《风俗》。制:纠正。弊:弊玻这两句大意是:如果风俗的弊病是过于奢侈,则应用节俭的风尚去加以纠正。苏轼认为:“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见《上神宗皇帝书》),对于那种追求时髦.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风俗,必须加以纠正。否则国家的安危就成了大问题。王安石认为纠正的方法是推崇节俭,恢复淳朴的古风。可以此二句说明以淳厚朴实的风俗纠正浮靡奢侈的风尚的.可行性。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风俗》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晋·潘岳《藉口赋》。图:考虑,谋划。匮(kui溃):缺乏,不足。俭:贫乏,穷困。逸(yi易):安乐。这两句大意是:在丰年富裕之时,就要考虑、图谋可能出现的匿乏不足;在安闲逸乐之时,就要提防以后的穷困贫乏。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们不应满足于一时的富足与安乐,而应居安思危,作长远的打算,才能防备“乐极生悲”。这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可用于论述节俭、积蓄的重要作用,也可用以说明人在顺境时,要考虑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

西晋文学家 潘岳 《藉口赋》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句大意是:爱惜衣眼就有衣穿,爱惜粮食就有饭吃。劝人珍惜物力、反对浪费时可以借用。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虽富巨万,服食粗弊。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虽然成了巨富,还是粗衣淡食。

唐朝三藏法师 玄奘 《大唐西域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战国·墨子《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辞过》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陈毅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标签:节俭 语录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