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幼儿

幼儿园小班室内游戏类型

幼儿8.78K

小班,是中国汉语的一个词语,幼儿园里一般由三周岁(或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旧时称头等妓院为小班,还有小戏班之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小班室内游戏类型,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幼儿园小班室内游戏类型

入园前期:亲子互动类游戏

游戏思路:

处在入园预备阶段的低龄幼儿,非常喜欢友伴人数相对较少的、家长陪伴式的游戏。这归因于低龄幼儿朴素的探索需求和具象的情感需要。这一时期,教师为幼儿设置的游戏要体现家幼的“衔接性”。

因此,从暑期开始,我们就安排和组织了一系列新生亲园游艺活动。旨在通过亲子互动类游戏的开展,让幼儿逐步熟悉班级环境,淡化与家长的分离焦虑,初步消除幼儿对幼儿园人、事、物的陌生感。

游戏推荐:

一、穿越“沼泽地”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体验亲子活动乐趣。

2.借助室内游戏活动,熟悉班级教室。

游戏准备:

1.制作布网。将废弃横幅撕成条,以鸭蛋网兜打结的方式编成网格状,可系上铃铛,并用彩条稍作装饰。

2.将做好的布网系在四张小椅子脚上,布置好场地。

游戏玩法:

家长怀抱幼儿,用踏步方式一格一格走出布网,过程中以不碰响铃铛为佳。

二、宝贝投簸赛

游戏目的:

1.尝试向一定方向掷、扔物体,感受肢体动作带来的快乐。

2.借助亲子游戏活动的开展,淡化幼儿的环境陌生感。

游戏准备:

塑料方篓、彩色塑料球多个。

游戏玩法:

家长手持方篓,与幼儿保持一定距离。幼儿取球向方篓方向掷、扔:以球入篓为佳,动作不限;家长、幼儿可交换进行游戏。

三、奇妙山洞

游戏目的:

1.体验亲子合作游戏的乐趣。

2.通过游戏活动,熟悉班级室内环境。

游戏准备:

将彩条缠绕于中型塑料圈上进行装饰,利用透明胶带把塑料圈的底部固定在有一定重量的盒子上,使网稳固竖立。

游戏玩法:

鼓励幼儿用钻、爬等方式通过塑料圈,成人在终点处鼓励并迎接幼儿。

四、全家向前冲

游戏准备:

场地空旷、无障碍即可。

游戏目的:

1.体验亲子合作游戏的乐趣。

2.通过游戏活动,淡化分离意识。

游戏玩法:

以三口之家为一组,成人合作抬起幼儿,听到口令向前快速迈步;以配合默契、速度快为佳。

入园初期:无压力类游戏

游戏思路:

尽管前期开展的游戏让幼儿对幼儿园的“人”和“物”有了模糊的认识,但正式入园时,还是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分离焦虑比较严重的幼儿。此时室内游戏的定位应该是“过渡和缓冲”。

因此,这一阶段宜设置一些淡化日标的无压力类游戏。游戏项目以幼儿熟悉的、低难度的为宜。如玩具摆弄游戏、低阶音体游戏、低阶拼搭游戏。

玩具摆弄游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游戏。但是,对于处于入园适应期的幼儿来说,无压力的玩耍是舒缓情绪、转移注意力的最佳方式。因此,诸如洋娃娃、玩具汽车、玩具枪等幼儿十分熟悉的成品玩具就应该存在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游戏活动中。

低阶音体游戏。区别于教师意识中的传统音体游戏,不以教会幼儿运动技能或某项游戏规则为目的,其设置指向是为了提供幼儿随意蹦跳、晃动、听说的时间空间,为幼儿创造肢体活动和心理放松的机会。

低阶拼搭游戏,区别于传统意识中的建构游戏。低阶拼搭游戏是针对入园初期幼儿既不会规划、也没有规划意识的特点而开展的活动。其设置指向是为了向幼儿提供用纸盒、瓶子、罐子等摞摞、放放、推推的机会,以期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起来、参与进去。

游戏推荐:

一、玩具乐园

游戏准备:

1.洋娃娃、布偶、玩具车、玩具枪等各类型低幼玩具。

2.地面铺设地垫。

游戏目的:

缓解幼儿入园不安情绪。转移其注意力。

游戏玩法:

随意、自由地选取和摆弄玩具。

二、瓶罐碰碰乐

游戏准备:

1.已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的各类型塑料空瓶、罐、盒若干。

2.地面铺设地垫,

游戏目的: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借助堆、放等动作进行压力释放。

游戏玩法:

幼儿随意选取材料,自由摆弄、堆搭。

学期中段:操作类游戏

游戏思路:

经过前期的调整缓冲,幼儿已逐渐熟悉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步骤,最初的陌生感、距离感、不安全感渐渐消退。进入学期中段,以“宣泄、适应”为定位的前期无压力类游戏褪去主体地位,操作类游戏逐渐成为主角。

作为无压力类游戏的承接类型,小班第一学期选择的操作类游戏,要遵从既“浅”又“有”的原则。“浅”就是简单,这是在为游戏质量的“循序渐进”打根基。“有”指的是必须。这种操作简单的游戏不能随意换成其他的游戏类型。

在这一时期,教师借助操作类游戏的设置,能够提供给幼儿练习操作活动中最基本的手部握、抓、抱等动作的机会,进而促使幼儿去和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对象发生关系、积累经验、调整完善手部动作技巧。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幼儿今后能够更好地去玩其他游戏:另一方面也推动着幼儿逐步形成自我的、朴素的游戏目的,如:“我把饭喂到小兔嘴里了。”“我给小娃娃贴上了眼睛。”

此时的小班操作游戏,多数是拟态、拟人、拟情境的,这为今后同伴间的真正合作打下了基础。

游戏推荐:

一、汽车对对碰

游戏材料制作:

停车场背景底版、车辆拼图若干。

游戏目的:

1.了解不同车辆的外部特征。

2.按照车辆的外观进行选择,尝试配对。

3.发展手部的拿、放动作。

游戏准备:

1.停车场:选取适宜大小的深色KT板。用即时贴进行线条分隔,表示不同停车位。

2.车辆拼图:将车辆图片贴于不同方格中,并用刻刀划刻,将每幅图片取下半张。

游戏玩法:

根据题板上部分汽车图形,选取相应的图块拼入。形成完整的汽车图形。

二、豆豆搬家

游戏准备:

豆类、装豆器皿、勺子。

游戏目的:

1.完善手部抓握技能。

2.通过舀、倒等动作,促进手部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3.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

幼儿选择使用不同工具来取豆豆,将豆豆运到另一器皿中即可:游戏中,可提供大小不同的勺子。以增加难易程度。

三、动物竞走比赛

游戏材料制作:

小动物卡片、塑料夹子、塑料篓。

游戏目的:

1.发展手部动作。

2.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3.愿意在虚拟情节鼓励下,进行操作活动。

游戏材料制作:

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多种动物图案制作成动物卡片即可(不画腿部)。

游戏玩法:

自由选取动物卡片,用塑料夹作腿,补充完整动物身体:手持动物卡片向前模仿动物走步:以能用夹子顺利夹对动物腿的位置和数量为佳。

学期后段:角色扮演类游戏

游戏思路:

在学期后段,幼儿形成了对班级游戏活动的直观看法,如将游戏与其他活动相区别、形成纪律意识、萌发时间意识、产生整理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会坚决遵照。此时,他们的规则意识并不明晰,游戏常规的建立和巩固成了本阶段游戏过程中的`一个教育重点。这一时期,在班上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类游戏,

其目的有二。一是将幼儿的个体化游戏方式,往伙伴式游戏方式引导,二是将幼儿对游戏的浅显直观看法,逐步内化为具象的游戏规则意识。

游戏推荐:

一、点点之家

游戏准备:

1.创设娃娃家的区域场景。

2.提供游戏辅助材料若干(布偶、玩具餐厨具、玩具床柜……)。

游戏目的:

1.乐意参与游戏,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2.初步了解娃娃家的人物角色,知道角色之间的关系。

3.遵守游戏活动中的简单规则。

游戏材料制作:

1.娃娃家壁灯:将半个空蛋糕盒同定在区域埔面,用彩色卡纸剪成螺旋条状粘贴装饰。

2.家庭照片架:将KT板分割成照片所需底版形状,用彩色瓦楞纸装饰边框

3.玩具床柜:选取合适尺寸空纸箱,外包彩色即时贴。根据需要适当装饰。

游戏玩法:

幼儿自由选择扮演娃娃家的各个角色:运用一定的游戏材料,模拟进行抱娃娃、吃饭等活动:可与同伴交换角色多次游戏。

二、丫丫小医院

游戏材料制作:

1.创设小医院的区域场景。

2.提供游戏辅助材料若干(玩具体温计、听诊器、玩具小床、自制的白色小医生服、模拟用药瓶、药罐、棉球等)。

游戏目的:

1.了解社区医院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懂得生病了需要看医生,听取医生指导。

3.有整理游戏材料的初步意识。

游戏准备:

挂号收费处:用刻刀将白色KT板上半部镂空刻出几个窗口形状,上方贴上窗口标识,下方贴上医院标志。可画出合适大小的卡通人物,固定在KT板上,增加童趣。

游戏玩法:

幼儿自由选择,分别扮演医生、求医者等角色:运用一定的游戏材料,模拟进行问诊、包扎、输液等活动:可与同伴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果果造型屋

游戏准备:

1.创设理发店的区域场景,

2.提供游戏辅助材料若干(梳子、自制吹发器、迷你发夹、各色发带、模拟用洗发水瓶等)。

游戏材料制作:

1.了解理发店和人们的生活关系。

2.会在游戏中选择和运用适当材料。

3.能够大方表达自己的活动感爱。

游戏准备:

1.发型加热器:将空蛋糕盒固定在区域墙面,用彩色卡纸剪成螺旋条状粘贴装饰。

2.电热水器:将水果保温箱的泡沫顶板固定在区域墙面,用彩色即时贴进行花纹、按钮装饰。

3.洗头池:将用于水果保温的泡沫箱固定,用彩色包花纸折叠出花边状粘贴装饰。

4.水管及龙头:废旧塑料弯管固定在泡沫箱上,顶端贴上小型纸盒当龙头。

5.吹发器:空饮料瓶两只,摆成直角状,以透明胶带固定。用彩色即时贴适当装饰。

游戏玩法:

幼儿自由选择,分别扮演顾客、发型师等角色:运用一定的游戏材料,模拟进行洗发、梳头等活动;可与同伴交换角色再次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