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心得体会

知权明责心得体会汇报

当阳市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操作指南

知权明责心得体会汇报

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依托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我市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借鉴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预警原理和分权制衡理论,积极探索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对腐败风险实行循环管理和预警防控,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腐败风险的发生。我们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过程分“风险排查、监督防范、预警控制、考核评责”四个阶段进行,并以此为年度周期进行循坏。为确保我市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取得实效,现将四个阶段的工作措施进行细化说明,请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确保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制定方案。根据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结合腐败行为的变化特点,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界定风险范围,以预防、监控和处置为手段,研究制定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办法,形成可行的防控工作方案

1、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对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负总责,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参与配合。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镇(处)、各部门(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分级管理、权责明确的要求,实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

3、界定风险范围。

(1)确定风险管理的对象:各镇(处)、各部门(单位)和所属二级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2)确定风险防控的核心:规范权力运行,重点是掌握审批权、决策权、经济资源调配权、组织人事权和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权的部门及其领导于部,突出压缩行政自由裁量权。

(3)确定风险防控的范围:根据教育、制度、监督到位情况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将腐败风险防控范围界定为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类风险”。

4、完善防控办法。利用各种措施和办法,调查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研究制定行为准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布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时刻督促提醒,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腐败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做到全面防控。

第一阶段 风险排查

风险排查,是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基础。根据“三定方案”,依据岗位权力行使的频率和可能发生腐败的机率,全方位查找风险,科学设定腐败风险等级,制定防控预案。同时推行公开承诺制,党员干部对照岗位职责,对廉洁从政、履行“一岗双责”、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一、清权绘权

(一)清理部门职权,列出权力清单(目录)。清理范围:

(1)行政执法权,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监督检查、非行政许可审批等行政权力以及其它行政执法权;(2)行政事业性收费权;(3)重大事项决策权,包括重大项目、资金分配、资产处置等重要事项决策权;(4)内部管理权,包括内部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物资采购分配权等;(5)其它依法实施的行政权力。各部门清理出来的职权,按最终决定权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类权力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或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定,B类权力由单位领导班子副职决定,C类权力由单位内设科室负责人决定。各镇(处)、各部门在对职权进行全面清理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编制本级本部门职权清单(目录)。

(二)编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权力运行流程图应按照实施该权力的`法律要求和工作要求,包括权力行使的条件、程序、期限等。权力运行流程图应符合行政权力运行规律和操作流程,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要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流程图;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要依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承办岗位、办理时限、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相同的运作程序,可只编一个流程图。

二、排查风险

(一)“三类风险”的界定

l、思想道德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因素,属于无形因素,是指公职人员思想道德缺乏、自律不严、品行不端、生活习惯不良等引起的风险,是腐败风险产生的动机。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

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

2、制度机制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是指制度缺乏、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操作程序不到位引起的风险,是腐败风险产生的机会。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措施。

3、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是指岗位权力相对集中缺乏制约、权力界限不清楚、越权失权引起的风险,是腐败风险产生的条件。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权力分配不清,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权力运行不透明,暗箱操作现象频繁;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涣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二)“三类风险”的排查

1、排查思想道德风险。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落实教育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自我约束力。要用法制教育人,用典型引导人,用案例警示人,用活动塑造人,不断开展寓教于乐,具有吸引力、感知力、影响力的活动,营造廉洁从政的氛围,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除非分之想,怀律己之心,思贪欲之害。

2、排查制度机制风险。对照原有的工作制度,边查风险边

完善。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工作实践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广泛听取干部职工意见,解答相关问题,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制度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重点对涉及人、财、物方面的制度进行排查完善,着力在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约束力和监督力上下功夫。

3、排查岗位职责风险。各单位要以清权明责和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工作业务流程为主要抓手,对各个岗位制定详细的业务工作流程图。根据工作业务特点,将决策与执行、审核与批复、调配与使用、调查与处理等各个工作流程分离,由不同业务部门(科室或个人)完成,形成各业务部门(科室或个人)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降低腐败风险机率。通过查找风险点,完善流程图;通过公开流程图,标出风险点。

(三)排查风险的办法步骤

针对“个人岗位、科室职责、单位职能”三个层面,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腐败风险-公示接受建议”的程序,采取“个人自查、科室互查 、群众帮查、领导核查、组织审查”的办法,全面查找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三类风险点。

一是全方位查找风险。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主要从环境、制度机制、权力、管理、人员素质、政策六个方面,全方位查找风险。查找出的各类风险信息必须在本单位利用公开栏进行公示,并广泛征求意见,力求全面、准确。

二是开门评价,找准风险。要通过内部评、班子评,特别是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等方法,在风险查找和等级划分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找准重点风险岗位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