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劝学诗》赏析

校园2.25W
《劝学诗》赏析1

古诗原文

《劝学诗》赏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翻译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解释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劝学诗》赏析2

孙权劝学

1、 解释加点词

当途: 但当: 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

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即更: 刮目:

2、 翻译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③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下列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吕蒙掌管要职,应该学习。

B、 孙权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说服了吕蒙学习。

C、 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指那些妄自尊大的人。

D、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出了学习对个人修养、对治国都有重要性。

山中杂诗

1、 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 诗中的哪一句表达出山中最有趣的山中生活。

竹里馆

1、 诗歌的前两句写了诗人的那些动作?

2、 诗歌的后两句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论诗

1、 诗中的“李杜”分别是指

2、 诗中的“风骚”分别是指 中的'“ ”和 (人名)的“ ”。后来“风骚”指 的事。这里指 。

3、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主张?

约客

1、“黄梅时节”在诗中的作用?

2、诗歌的写景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有什么特点?

4、 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峨眉山月歌

1、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作用是?

2、 写景的诗句是

3、 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夜洛城闻笛

1、 诗中“春风”与标题中的“ ”照应,“折柳”为离别曲,与结句中的“ ”照应。

2、 此诗表达出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从诗中那句可以看出?

江南逢李龟年

1、 诗歌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 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送灵澈上人

1、 全诗哪两句最能体现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2、 请用生动的语言,展开想象描述一、二句的内容。

逢入京使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诗中“龙钟”一句勾画出诗人怎样的状态,因何而泪流不止?

滁州西涧

1、 诗人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2、 末二句采用 手法,衬托 之景。

《劝学诗》赏析3

出自宋代诗人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赏析

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古代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求的就是一个出人头地。所以人们也就常用这句话鼓励别人或子女读书。

字里行间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

《劝学诗》赏析4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瞽者,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翻译: 晋国的平公(皇上)问师旷(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1.下面句子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雷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 D.游于是乎此

2.注解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A.恐已暮矣(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肃过寻阳()

3.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 晋平公担心学欠好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肯学的原由是____________.(不超出五个字)

5.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体,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开导?

答:

参考答案:

1.C 2.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比及,到

3.①幼年而学,就似乎初升的太阳。 ②我岂非想要你琢磨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4.年纪大 事务多

5.从酷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谦逊听取他人的公道创议等方面阐明即可。

《劝学诗》赏析5

原文

《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赏析

本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说明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人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借用前人诗句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这首诗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标签:赏析 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