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人生不再重来读后感

校园1.01W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生不再重来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生不再重来读后感

《人生不再重来》一书,写的是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为了更准确的理解,顺便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来如此有名,好震撼。特别是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竟然是四位草根一时起意,做的一项类似公益的活动。当时应该没有想到会对后世有那么深远的影响,在思想上的冲击,更引起了全面的思索。

作者写出来的小说里面,从另一个角度来展开,从当时平凡而又普通的几位参与者:两位将要迈入大学的高中生,一位计划参军的年轻人,还有对应的爱人们、家人们,成长、成熟的经历来论述。

在音乐节上的经历,不仅仅促成了后来一对对姻缘,同时对几位主人公,在思想方面认识社会做了一定的铺垫,甚至可以说埋下了很多的伏笔。

主人公,是一位大学的教授,应该属于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巅峰之一,在妻子病逝之后,更进一步被迫离开热爱的教学工作,加之,心爱的女儿还没有结婚,朋友之间也生了一些罅隙,可谓百感交集。

原本对外开放的心房,不知何时关闭了,“钥匙”更不知扔到了何处。

经过两年的沉沦,偶然之间,因心脏的问题,不得不去看医生,并在走出去之后,逐渐发现自己已经带上了多重的面具、披上了的无形的铠甲,说出去的话语也是言不由衷。从根源上讲起来,应该是一种倔强和对抗,与社会的对抗,与真实想法的对抗,这些对抗,使得主人公身心疲惫。

慢慢的,良好修养和不忍放弃的意念站了出来,内心深处业已压抑了很久的东西,在不经意之间,再次被翻起来,心弦再一次被拨动。

身体和意识达成了共识,主动开始了治愈。灵魂开始自我疗伤、自我反省、自我审视之前所走过的道路。

逐步走出去,特别是与老朋友的接触之下,方才发现,错怪了他人。

一直秉持的观念,原来是那么的狭隘;一直以来的思考,更侧重的是自我的提升;之前以为的幸福,或许过于的片面;放不下的教职,更可能是对离开方式的不满意。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出,封闭是多么的可怕,击倒自己的永远是自我添加给内心的恐惧。

在剖析的时候,痛苦却又辛辣。原来在奋斗的路上,不自觉的走偏了,内心的想法被迷雾所遮蔽,此外,还沾染了一些不良的习性,忘记了很多,或者说选择忘记了很多。数次被酒精、垃圾食品所击中。

主动开始了又一次的觉醒之路,逐步开始了弥补和缝合之路。虽说道阻且长,但天助自助者,加油。

再次出发的时候,再次体会到友谊的力量、爱情的滋润,并将之前对家人的忽视,深感抱歉。

整部小说,作者用词老道,情节跌宕起伏,例如描写的巴克式的小人物,看似嘻嘻哈哈,对友谊却爱若珍宝,内心更是一汪清泉,明澈、真实、感动。可以说,付出极大,设计并参与了全过程。在主人公对所重新要走过的道路,稍微产生一些怀疑、有些退却的时候,总是可以站出来,给予鼓励,甚至是当头棒喝,如千钧的雷霆一般。

整部小说,一直在强调,工作并不是全部,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美好,有更多的选择和感动。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静静的面对面坐着,喝一杯咖啡,或者说,一起出去捣鼓两下子,平凡而又现实。

更本质的说起来,吃喝拉撒睡才是活着的根基,在这些的前提下,才能思考,才能回忆。

走出去,不啻于一种有效的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方式。

走出去,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就像留下的半杯水,对自己,用处不大,浇在小小的灌木上,过几天,会发现有了些新芽。

有些事情,一直在心头萦绕,久久不能驱散,那是内心的一种呼唤,平时的我们一般都不敢走出去,总是希望有人能够带动。

带动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人生不再重来,感动却可以常在。古人说:有余力,则学文。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恰恰相反,学文、看资讯好似不难,难的竟然是走出去,难的是可以四处看看,漫步目的的走上两圈。

在小说里面,“上帝之子”所说的旁人不知的小路,何尝不是一种欣喜,在寻觅和前行的道路上,何尝不是一种感动。

最后的最后,不忍看,不忍说的那句话,“再见,艾米莉”,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新生的期待。主人公已经将心房的钥匙找到,并在努力的去打开。

从过往中汲取能量,从旁人中增长智慧,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会与周围环境和解,走出去,发现美好,只要行进了,一切都不算太迟。

感动来自于点滴,点滴归结为构成社会的最基本要素——草根,不说阶层,是因为一起都有可能。

不喝手冲,来袋速溶也好。

标签:读后感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