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初中物理教科版知识总结

校园2.06W

初中物理教科版篇一: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物理教科版知识总结

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1.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课桌的高度约

2.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 (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4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特殊测量方法:

(1)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1. 机

2. 参叫参照物.

3. 运

4. 匀

5. 速

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公式:v?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7. 变

8.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9. 根v?s

tst sv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

第三章 声现象

1. 声

2. 声速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又比气体中快。

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

2S总?12vt总

5. 乐(1)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色,由材料、结构、做工等决定,辨别不同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不同。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2)(3)

7. 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声呐、金属探伤仪、B超、蝙蝠海豚能发出、接收超声。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核爆炸、大象等动物。

第四章 光学部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皮影)的形成;日、月食,排队对齐;瞄准(三点一线)。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m/s(最大)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⑴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⑵ 法线有“双重性”:既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又是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垂线。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三、光的折射

1.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光速传播快的介质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密度小的介质中的入射角(或折射角)要大”

说明:⑴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⑵ 光垂直入射时,光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成像(利用光的折射)及应用 1/f=1/u+1/v

⑴ 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有:照相机

⑵ 物体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

说明:2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转折点;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反之: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在原来光线的基础上向主光轴方向偏折)作

第五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和温度计

1 温度

2 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⑴.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 ⑵.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则没有熔点。

⑶.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⑷.特点: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熔点不变;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

2.汽化和液化

体积。常见的液化现象:雨、雾、露、“白气”、“冒汗”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物体液化成小水珠县浮在或附在 。

3.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常见的升华现象: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樟脑丸变小;碘升华;用久的灯丝变细;雪人、冰雕变小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小冰花(粒、晶)的形成、用久的灯光壁变墨等。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1. 质量(m)

2. 质量国际单位是:kg 3333 ug

3. 物

4. 质量测量工具:常用的工具还有: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秤、磅秤。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2)衡螺母,(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向右调平衡螺母,反之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从大到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2)(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ρm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m

V;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3kg/m3;

质量m的单位是:kg;体积V的单位是m3。

8. 密一定;密度与其质量、体积均无关。

9. 水的密度ρ33 意义: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mV就可据公式:??m

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 (3)求体积:V?m?。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快慢或方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力的示意图:只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

二、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

3、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F弹?k??x

2)使用: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三、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g=9.8N/kg,其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四、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F滑=u F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只要物体在运动,滑动摩擦力就不变)

4、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5、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 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磁县浮列车、形成气垫)。

第八章 力与运动

一、力的合成

1、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的作用,如果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即用等效法求出与几个分力效果相同的那个合力的大小。

3、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同大)

1)同向:沿司一直线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其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2)反向:沿司一直线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其方向与这两个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 (假设F1>F2)

4、注意有时要求作“合力”的图示,大家不把合力图示错画成分力的图示!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几种观点: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此观点是错误的)。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原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先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

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与其运动状态无关。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三、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同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四、力与运动

1、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F合=0)作用时,都会保持静止状态(原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先运动)。

2、物体受到一个力或非平衡力(F合≠0)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包括快慢或方向的改变)。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时,物体作减速直线运动;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将作曲线运动。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支持力都与受力面垂直)

水平面:F=G 斜面:F<G 竖直面:F与G无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标签:教科 初中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