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核舟记》读后感悟

校园7.71K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所接触的人和事而备受启迪,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写一篇感悟的文章来记录一下。那么,感悟文章到底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舟记》读后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舟记》读后感悟

《核舟记》读后感悟1

“尝贻一核舟,盖大苏泛舟赤壁云。”我在书房摇头晃脑的背着《核舟记》,陶醉在苏东波泛舟赤壁的意境中。恍惚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奔流的大江,月明星稀中一叶扁舟随波逐流,不时传来有‘潺潺’的水声。我揉揉眼,发现自己正在一个小桃核雕成的小船上。小船船壁很光滑;船舱两旁开了八扇窗户,窗子里面有船的扶手,上面雕刻了精美的十二生肖的图案,看见那些动物们雕刻的栩栩如生的。我转过身,手轻轻抚摸船篷,盯着那些动物,然后推开窗,向外望去。只见船在很宽阔的江面上行驶,明月映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

我正准备把手伸进闪着粼粼波光江水中,体验它的清凉的时候。突然从船头方向传来一个的声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不是苏学士《赤壁赋》中的句子吗?寻声望去,只见船头有一位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眼光炯炯有神的一位长者,在向我打招呼,我想他大概就是苏东坡了罢。

我激动地走上前,向他问好。寒暄之后,他把我介绍给他一起的朋友。一位朋友非常友好,跟我热情握手,另一位只冲我点了点头。随后先生和我们一起赏月,站在船头,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我不由得随口吟出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诗句。先生和那位热情的朋友们夸奖我积累丰厚,随后示意我坐在一张小桌子旁边。桌上面有酒、有肉、有馒头、有花卷……我们喝着小酒,谈文学,谈人生,气氛融洽。谈话间,我们都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的.感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当时世上的大英雄,眼前美丽的山水景色,以及佛教的、道教的、弥勒教的一些内容,聊得不亦乐乎。我感觉有个大文人做朋友就是不一样。

在我们把酒言欢的时候,桌子的旁边坐着一位敞着衣服,露着肚子和胸脯的出家人。他不言不语,不吃不喝,抬头望着远方,仿佛我们就不在在身边。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苏东坡拿出来一卷关于‘阿弥陀佛’的卷轴。金黄色的,显得神秘无比。东坡展开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佛经。我们眯起眼睛大声的吟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在的明月清风中畅快的大笑。只有在此时,他才插一句嘴“善哉啊,善哉”。我们也异同附和着“善哉”“善哉”,然后三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更是笑得前仰后合,没想到手把课本打落到地上。我瞬间回过神来,拾起了我的课本。

幻景破灭了,我却还久久地沉浸其间……

《核舟记》读后感悟2

《核舟记》的创作者是魏学洢。他是明朝末期人,他的父亲则是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宦官、想弑君篡位的魏忠贤进行了坚决激烈斗争的大忠臣。但弹-劾奸人不成,反而惨被下狱斩首而怨死。魏学洢时年仅二十九岁,就在他护送父亲灵柩回家的途中,又不幸悲愤而亡,真是英年早逝啊!令人叹息。但这位既不是大官,又不是名士,更不是著名诗人作家的“无名小卒”却凭借他的笔墨乍现,给后人留下了大名篇——《核舟记》。

魏学洢在他二十五岁时写了这篇文章,给他悲惨的人生点缀了美丽,增添了色彩。我对古文的喜爱,就在于不仅有景、物的描写,更能抒发豪情,表达志向。《核舟记》正是这样的文章。

《核舟记》描写的是一名艺人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个迷你小船。天哪,你想象得到吗?八分长的一个坚硬核桃,不知是什么样的工匠,居然能够用刻刀、画笔勾勒小船,居然能在上面做成小窗,有窗栏、窗户!还居然有八扇!箬蓬也是栩栩如生。一个完整的船舱,居然只有四分长,真是鬼斧神工啊!可是,这还不是主体部分哟!

船头厚仅二分,上面居然有三个小人!你说神不?!此舟点明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船必是苏轼的仆人驾舟了,东坡先生与他的两个朋友同游赤壁。黄庭坚与苏东坡共执一手卷,相互指点侃谈卷中之物,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置身于广阔天地间,胸襟顿开,浩瀚江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四周更是“山高目小,水落石出”。两次畅游赤壁,各异季节,带来不同景色,更是颇有一番情趣。佛印和尚袒胸露乳,犹似笑弥勒一般,想必是闷得慌了,到江上风多处乘凉,无比快活。总之,我就像亲眼看到三人如何开怀畅游,悠闲自在的豪迈气度和潇洒姿态。作者观察细致,下手更是妙笔生花,写得既有条理,又令人陶醉,惟妙惟肖,生动地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太令人叹服了!

舟子(撑船的人)两人不能算作主要人物,只能作个陪衬,但雕刻家王叔远仍将他们听茶声、作呼啸状刻画得入木三分,更体现了他们“泛舟”江上时的悠闲、豪爽之情。

这核舟长不过一寸,宽不过二厘,但窗格、茶具、船浆、五个人物却尽其所展,实是不可名状的惊人之作。难怪作者惊呼:“噫,灵哉,怪哉!”。

标签:读后感 核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