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校园6.62K

  教材解读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在水中,木头是浮的,石头是沉的;泡沫塑料是浮的,铁块是沉的……沉和浮是学生们都曾亲眼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所以,学生对于“沉和浮”有感性认识,但同时,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木头是浮的,木头做的船也是浮;在水中,钢铁是沉的,但钢铁做的船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呢?……在这里主要涉及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内容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中具体展开观察研究活动。

学生们观察研究物体沉浮的活动,从小纸片、小铁盖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开始。因判别小纸片、小铁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出现矛盾,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问题。这里,需要选择一种沉浮结果不容易产生分歧的观察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来观察各种物体的沉浮状况,这是后续研究活动的基础。

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试着做出一些解释或推测: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这里,学生头脑中的轻重、大小概念,是生活中的模糊概念,所以他们这种推测与实际的观察结果肯定会发生矛盾。当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恰恰是我们教学的最佳时机。

  设计理念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通过材料的选取和组合以及交给学生时的次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学具的发放有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在研究“沉浮和大小、轻重”的关系时,因为每组材料之间都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因此材料就必须分阶段发放。从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不断深入,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主动地发展和有效地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和发现物体沉浮与各因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推测——发现——否定——再推测——再发现——再否定——再推测”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能从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经验的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猜测,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探求导致物体沉或浮的几个因素。

材料准备:铁盖、水槽、泡沫塑料、胡萝卜、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头、石头、橡皮塞、同样大小但不同重量的球、同样重量但不同大小的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现象:在水中,木头是浮的,木头做的船也是浮;在水中,钢铁是沉的`,但钢铁做的船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这些现象有没有引起过你的思考呢?

你想到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研究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因此科学探究的内容要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以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因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贴近生活,并指向学习内容。]

  二、初步感知沉浮

1、出示铁盖

把铁盖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学生猜测)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观察是沉还是浮

①把铁盖放在水面。(浮)

②把铁盖放入水底。(沉)

为什么同一个铁盖放在水中会出现沉和浮两种情况?

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出现不同的现象。

3、选择方法

你认为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用铁盖引出不同的方法可以出现不同的现象。学生猜测铁盖在水中是沉的,教师先演示是浮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演示是沉的,让学生引起思考: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现象,与原先的判断铁盖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出现了矛盾,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同时,需要选择一种不容易产生分歧的观察,从而为本课的后续活动作好铺垫。)

  三、探究活动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认识各种材料并猜测沉浮

请你猜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猜测把物体分为三类:

①可能沉的 ②可能浮的 ③推测结果有争议的

2、验证

学生实验

你的推测结果正确吗?

3、交流

你是根据什么来推测这些物体是沉还是浮的?

4、猜测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

(观察泡沫塑料、胡萝卜等物体,学生开始猜测,这些材料有的会沉,有的会浮。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体猜测错误,让学生模模糊糊意识到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大小和轻重有关,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四、探究活动二(探究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1、根据前面学生的猜测把物体沉浮可能的因素分为两类:

①可能与大小有关 ②可能与轻重有关

2、比较:泡沫塑料与回形针

你们认为物体沉浮可能与大小有关,大的物体容易沉,小的物体容易浮,那为什么泡沫塑料大,反而浮,回形针小反而沉?这是为什么?

你觉得它们之间可以比较吗?为什么?

3、讨论:你认为怎么样的物体才可以比较?

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材料来研究物体是沉还是浮?

4、交流选择材料。

(通过两组对比实验,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沉浮好像与大小和轻重没有关系,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从而产生了矛盾和疑问。在进一步的讨论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矛盾开始步步深入,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因此自然而然引出了关于可比性和选择材料的讨论,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

5、研究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有关

出示一组材料: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4个球(这里有四个大小相同的球)。

比较轻重:用天平称一下4个球,比较轻重。

猜测:把它们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验证:学生分组实验,把4个球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物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越重的越容易沉,越轻的越容易浮。

6、研究物体沉浮是否与大小有关

出示一组材料:同样重量但不同大小的圆柱体。

推测:哪个会沉,哪个会浮?

验证:分组实验。

交流:你从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物体的轻重相同时,越大的容易浮,越小的容易沉。

[后续材料的分发,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矛盾开始步步推进,通过利用两组材料的实验,到最后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是有关的,形成非常清晰地关于“沉浮和大小的关系”、“沉浮和轻重的关系”的概念。]

标签:教案 物体 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