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范文

校园1.86W

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侧,总建筑面积10.15万m2,占地4.8ha,是集展览、培训、科研以及一系列公共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公益设施。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仅供参考。

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范文

  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篇一

新落成的中国科技馆,外形就像一个巨型魔方,位于北京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馆内共分为“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设有公共空间展示区和宇宙剧尝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四个特效影院。

新馆一层,是科技馆“大型”展品最多的地方。从东门进入,参观的人们会看到科普长廊,由各种齿轮、连杆、气缸、活塞等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机械旋律”;从南门进入,是高47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塑“生命螺旋”……位于新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自豪”。华夏之光展厅,是目前国内唯一综合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展厅。整个展览运用了各种先进的展示手段和信息技术,将古代的科技文物和文献记载转变为可动模型和互动展品,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与操作中,了解古代发明的构造及其原理。陶寺古观象台、水力纺纱机等特色展品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祖先的创造,了解古代发明的构造及其原理。

新馆二层的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共有166个展项、220件展品,分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律、声音之韵等八大展区。与“门捷列夫”对话展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自行设计一个小球运动路线的“小球旅行记”;荡荡秋千也能学到知识的“共振秋千”……在体验的几个展项中,利用综合性多学科高新生物识别技术连接的展项“寻找自己”给参观的人们印象最深。展览以机械互动、视频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围绕科学探索的若干重要方向搭建展览框架,按照 “问题比答案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知识重要”的原则设计展项,采用多种展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探索与发现的科学实践情景。

科技与生活展厅位于新馆三层,分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桥,交通之便,机械之桥六个主题展区,约300项展品。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整个主题,配合多样化、情景化、艺术化的展览形式,不仅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善,同时展现人类为应对共同的挑战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让人们在参观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好处

挑战与未来展厅位于新馆四层,分为地球述说、能源世界、海洋开发、太空探索等七个展区,共138件展项。展厅依据“挑战-解决方案-未来”为线索,以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引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并通过从挑战到未来的整体架构和连贯性的展示,激励公众积极应对挑战,共创和谐未来。例如通过大型立体沙盘,让参观的人们直观地看到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变迁。

这一次的科技馆之行使我明白了很多这世界上的万千奥秘,真希望还能够再一次去那儿,了解更多知识。

  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篇二

早就听说科技馆新馆非常好玩,这一次我终于亲眼目睹了它的风采。7月11日,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新馆。科技馆新馆非常大,外观很宏伟。进到了大厅,在我的头顶上面有用绳子吊着的小球,一上一下的,有时像波浪,有时像一个三角形,还有时像一条鱼,不断变幻各种造型,好看极了。

我们买好了票,就开始参观了。今天来科技馆里参观的人非常多,有一些夏令营的老师带着很多学生一起参观。他们对科技馆中的每个项目都充满好奇,他们用专注的目光认真的看着每一项内容,可见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程度有多大。我也不例外,我看到不明白的就会问个究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手指推大厦”,就是手指轻轻一碰一个小的多米诺骨牌,竟然推倒了一个非常大的大木板,这真是太神奇了;还有爸爸发了一个短信,在现场的屏幕上就会显示出短信发的内容;还有一根直杆可以穿过一个曲线的狭缝,而且每次都那么精确,真让人费解。还有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参观了一整天,把我累得筋疲力尽,还没有全部参观完,可见新馆有多么的大。我以后还要再来,体验更多科学的快乐。

  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篇三

我们热工所党支部集体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中国科技馆新馆观后感。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国家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是展示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普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是体现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这次参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强了我们支部的.凝聚力。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坐落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紧邻鸟巢,周围环境优美,是极佳的科普教育基地。新馆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基建投资达到11.3亿元人民币,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设水平都远远超过了于1988年建成的老馆,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科普事业的高度重视。从外型上看,新馆犹如一个巨型魔方,建筑被划分为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特点,也象征着科学没有绝对的界限,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寓意。

我们参观了“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四大主题展厅。“华夏之光”展厅主要展示了我国古代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之前只在书本上了解到我国古人在科学技术上已有很高的造诣,这次通过各种实物展示,使我们更加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到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我国古代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而且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织布机,精妙绝伦的建筑、桥梁,天文历法等等,这些成就是古人在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体现,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西方人。当我们啧啧称叹我国古人的智慧时,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是起源于西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参观了接下来的几个展厅,并试图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的三个展厅,“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展示了近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它们以时间为序列,系统展示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三个展厅分别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探索与发现”展厅,我们看到了许多具有很强趣味性的实验装置,透过这些趣味实验,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其乐无穷。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西方先哲们思想中闪耀的理性光辉。在“科技与生活”展厅,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力量的强大,现代科学技术几乎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还发现许多展品与计量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让我们计量科技工作者倍感亲切,这也说明计量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挑战与未来”展厅,我们则体会到了科技的另一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强大的力量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同时它也有魔鬼般的力量将我们的地球毁灭。目前,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这一难题摆在了人类的面前。好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行动起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我们相信只要科学技术掌握在有理性的人类手中,人类的未来就是美好的。

参观完这三个展厅,我回过头来想到了先前的那个问题,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个问题其实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开放性假设,我们尽可以提出各种可能的解释。譬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偏重于技术和经验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西方科学技术的起源是以理性思辨为基础的。其实我们说的科学技术应该是两个概念,科学和技术,科学是理论层面,技术是操作层面。在最初,西方的科学和技术是分开的,但是之后科学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技术反过来又推动了科学发展,这种良性循环发展到今天,科学与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一体化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缺失了科学这一环,导致它没能进一步发展。至于为什么会缺失科学这一环,可能与文化、语言、文字等等都是有关的。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只能去重新审视它。

四个展厅的参观,我们只能说是走马观花式的,因为要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天的时间是来不及去细看每一件展品的。但是这次参观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收获,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激发了我们探索未知的欲望,促使我们在计量科研的岗位上做出更好的工作。不仅如此,这次活动对我们支部的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党员的科学素养。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党员应该保持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