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校园

《杂曲歌辞·秋夜长》原文及赏析古诗

校园1.28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杂曲歌辞·秋夜长》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杂曲歌辞·秋夜长》原文及赏析古诗

《杂曲歌辞·秋夜长》原文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雁南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凰,

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

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杂曲歌辞·秋夜长》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杂曲歌辞·秋夜长》鉴赏

这首诗以描绘秋夜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中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以银烛和秋光来描绘夜晚的寒冷和幽静。作者通过“画屏”一词,将夜晚的景象比喻成一幅画,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接下来的几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则描绘了夜晚的细微动静。轻罗小扇扑动的声音和流萤的闪烁,与夜色凉如水的景象相互呼应,使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静谧和凉爽。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他写道:“卧看牵牛织女星,便欲双归不自由。”这里的牵牛织女星是指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事物。作者通过这一比喻,暗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最后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则以黄河和孤城的景象来象征人生的辽阔和孤独。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景象给人以壮丽和辽阔的感觉,而一片孤城万仞山则给人以孤独和无尽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牵牛织女星、黄河和孤城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杜甫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