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文学

家庭贫富与孝道散文

文学2.3W

孝是中华民族的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仁心,孝是厚德,孝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谊。古往今来有很多有关孝的文章,有很多有关孝的故事,其中一些不孝之子,多出现在一些富裕家庭,真正的孝子则多出现在贫穷家庭。对这种现象我感到非常纳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家庭贫富与孝道散文

“家贫出孝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二十四孝》里面,记载的基本都是发生在贫穷家庭里的故事,唐朝的清官狄仁杰,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唐朝还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

上述两个例子,是家贫出孝子不争的事实。在我的'亲友中,我也发现大多数贫穷家庭,子女孝顺的的比较多,而一些富裕的家庭,子女孝顺的就很少。

家贫为何出孝子?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贫穷家庭的孩子,长期看到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他们,懂得他们长大成人不容易,有感恩之心;二是贫穷家庭的孩子,长期处在贫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出身贫穷的孝子,成为他们的榜样,他们很容易学;三是贫穷家庭的父母很重视对子女孝顺的教育,他们希望进入老年以后,在生活上子女能给他们以保障。

家庭富裕的子女之所以孝顺的少,也有三个原因:一是富裕家庭的孩子,物质来得容易,看不到父母的艰辛。二是家长对孩子过份的宠爱,孩子认为父母对他的关爱是理所应该。三是所处的环境中难有孝敬父母的榜样。孩子往往自我中心过大,父母在精神物质上对他稍有不足,对家人的亲情便冷淡得令人吃惊,他们不理解亲人的辛劳,更不用想他们去关心别人,长大成人后自然就不孝敬父母。

在当今社会,新生代活在物质超满足的时代,即使经济不是太好,但新生代得到的东西,相比我们或更早的世代多得难以比量,除物质来得容易之外,还有家长过份的宠爱,造成了今天的年轻人,孝的观念淡薄,导致了家庭关系的恶化。现实中,一些家庭的小孩因厌恶家庭而出走,以及一些家庭的老人被子女嫌弃,就是孝文化的缺失所致。因此,我认为要传承孝文化,一方面要吸取贫穷家庭教育子女的经验,另方面就要总结富裕家庭培养子女的教训,使子女从小头脑中有孝的观念,从小有孝的行为,养成孝的习惯,只有如此孝道的美德,才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