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生活经验

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长篇小说《家》,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余个,我今天来说说其中的高觉新。

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感到不满。他的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

高觉新具有美好的素质,才资优异,聪明好学,有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觉新自小就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这是一种合于传统礼教的孝子贤孙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宁馨儿“,却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致命弱点。他是成绩名列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也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但作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奉为行动的准则。虽然五四运动的新思潮对他有所触动,但他难以摆拖封建思想的束缚。觉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们的斗争,但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觉新的青春朝气和青年的梦想在沉闷的实际生活中渐渐消失,生活磨钝了他的感觉,但自身又无力摆脱困境,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

高觉新自幼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到过充分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是非常深刻的。“孝道”要求子女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的意愿,为了实现父母的意愿,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当然的。在祖父与父母面前,他必须要“孝”,父母死后,他必须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高觉新的父母早亡,继母周氏软弱无能,又不是高觉新父亲的原配夫人,而觉民、觉慧与淑华年龄还小,在整个高家都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样身为“长子”的高觉新就不得不自觉地承担起“长兄如父”的重担。由于顽固的封建势力和社会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觉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与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协与懦弱。他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五四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人们的精神特征。

觉新悲剧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为悲剧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为害人害己,却不敢也不想改变这灰色的命运。同时,无奈中制造他人的悲剧,所以也就觉得特别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使读者于强烈的震撼之后开始反省。高觉新做奴隶而不得的性格悲剧,则深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历史痕迹,同样警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进行更高的要求,文学形象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对生活评价的深刻性的统一。高觉新形象的价值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攻击。

高觉新这个文学形象在巴金先生有潜在的创作动因, 他代表着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即使对当代人, 这些精神特征也没有变得陌生,因为它的历史根据依然存在。

觉新人物形象分析 [篇2]

《家》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巴金,本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里,因从小失去父母,在家庭中受到他房长辈的欺压,所以能比较真切地感受到家庭专制对年轻人身心的摧残;推而论之,他对社会上一切压制人性,妨碍个性发展的专制制度都深恶痛绝。①他曾宣布:“我现在的信条是: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②这种“人类至上”的思想后来成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核心。他主要是反对专制和强权,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③在这种思想下,巴金写出了《家》这部小说。这部小说是巴金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收获.

长篇小说《家》写成于一九三一年,它所描写的是“五四”运动之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真实故事.故事发展的时间不长,不过就是从一九二○年冬到一九二一年秋的八﹑九月的时间,但却集中地揭露了封建家长的专制制度的血淋淋的罪恶,展示了在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掩盖下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的时代思潮所唤起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巴金对自己生活了十九年的封建家庭怀有极大的厌恶感,他通过《家》这小说真实地展现了"五四"时期一个大家族的生活图景和历史画卷,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民主势力急遽觉醒,封建势力日趋没落,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以宗法礼教第1页共9页 为思想支柱的封建家庭必然彻底崩溃。《家》重点描写的是封建家庭中叛逆青年同封建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一代青年在五四精神召唤下,逐步觉醒。巴金在《关于〈家〉》中说"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所以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④《家》情节曲折生动,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人物性格的塑造,

《觉新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标签:觉新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