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生活经验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大纲

在校园里,因为人数众多而且很多学生没有安全的消防知识,所以容易造成火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大纲

一、 校园为什么易发生火灾

学校历来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防火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防火重点单位,不论是哪一类型、性质的学校,都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学校实验室及实验多,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电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老化的破旧建筑物多,在建的建筑工程多,人员密度高、集中而又相对分散,且习惯性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不够深入和普及,安全管理时有疏漏…… 等等这些均是火灾的成因。

二、校园常见的火灾类型

校园火灾从发生的原因上可分为以下类型:

1.生活火灾

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燃煤、燃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等。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违章生活用火严重,酿成火灾已成必然。有统计表明,生活火灾已占校园火灾事故总数的70%以上。安全使用生活火源必须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学生必须学会自防自救。

2. 电气火灾

目前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规购置的电热毯、热得快等电热器具。学生宿舍由于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3. 自然现象火灾

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然。雷电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行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产生的电弧可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低的一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对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三、校园火灾的预防

1、学生宿舍防火

学生宿舍(公寓)是学校的防火重点部位之一,全面做好学生宿舍(公寓)防火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生活用火是引发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

为了杜绝学生宿舍(公寓)发生火灾事故,同学们要做到十戒:一戒私自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缠绕在金属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间,避免接线板被可燃物覆盖。二戒违规使用电热器具。三戒使用大功率电器。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五戒明火照明,灯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灯罩,床头灯宜用冷光源灯管。六戒室内乱扔、乱丢火种。七戒室内燃烧杂物、点蚊香等。八戒室内存入易燃易爆物品。九戒室内做饭。十戒使用假、冒、伪劣电器。

2、公共场所防火

随着学校建设发展,教室、餐厅、图书馆等处,人员往来频繁、密度大。公共场所管理松散,部分师生防火意识不强,室内装修使用可燃物质、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空间大等诸多因素,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地方时有重大火灾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

因此,同学们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要具有见义智为的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的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3、消防安全宣传二十条

火险,随时随处可能发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以高度的消防安全责任感,科学的消防态度搞好火灾的预防,许多火灾都可避免。公安部消防局借鉴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消防宣传经验,依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从我国国情出发,专门编发了《消防安全20条》,现提供给大家参考。

(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

(3)室内装饰装修不宜采用可燃材料。

(4)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5)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切勿携带易燃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9)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

(10)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物品。

(11)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12)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13)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丝、铁丝代替。

(14)不能超负荷用电。

(15)发现火灾迅速打电话119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16)了解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困人员及易燃易爆危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

(1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18)必须穿越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前行。

(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20)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校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纵观高校火灾事故,令人悲哀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校园似乎总缺少预防措施,导致十分尴尬的困局。究其原因,一是在客观上,高等院校一般建校较早,一些一些老式建筑年代久远,防火技术不完善,且多为土木建筑、砖木结构。这些建筑还存在电线老化、用电超负荷等现象,普遍耐火等级低,发生火灾后,火势极易蔓延和传播。主观上则是由于部分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及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而造成的。

通过对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观上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和学生存侥幸心理,认为火灾离自己远,不会在自己身边发生。学校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时,没有认真参与学习、领会,有的甚至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事情;有的老师和学生在参加安全教育时,没有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而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得满不在乎。特别是有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把消防安全问题放在脑后、不闻不问;有的老师和学生甚至认为消防工作是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

二是存在违反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高校内违章使用电器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和学生为图方便省事,经常违规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热器,导致电线超载引起火灾;有的人私自乱接电源,随着学生宿舍热水器、电脑等用电器具的逐步普及,增加了线路负荷,加上使用的大多是低负荷的软电线,长期超负荷运行后出现绝缘老化,极易导致火灾发生;高校内胡乱丢弃烟头的现象在男生中比较普遍,烟头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有时肆意焚烧杂物,使用明火最易发生火灾,明火是正在发生的燃烧现象,一旦其失去控制马上便会转化为火灾,有的同学有时随意在宿舍内焚烧废弃物,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擅自使用炉具的现象也不少见。

三是消防知识贫乏。有的大学生不了解电气基本知识,对基本的'电气知识不了解,如有的大学生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照明灯距离蚊帐太近、充电器长时间充电等都可埋下火灾隐患;火灾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为大火的。火灾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成长、猛烈、衰变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造成火灾危害的关键。有的大学生不懂得灭火常识,初期火灾是最易扑救的,有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消防知识,火险火情一旦发生就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以致于火势发展蔓延成火灾。

火灾是不可避免的,但火灾损失通过防范工作是可以减轻的。经过分析近年全球各地各类学校发生的火灾事故,深深感到学校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十分薄弱。因些,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全面树立和培养教育战线广大职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彻底消除校园内各种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在学生方面应该做到:提高道德水平,积极增强消防知识。

第一,增强安全用电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要意识到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其他同学的利益也关乎自己,在想使用违章电器时要联想到其他同学的安危,然后果断停止使用。

第二,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明明白白地了解学生公寓安全用电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有利于在平时时间中,对比自己的所作所为,严格要求自己。如“严禁使用电炉、电火锅、电饭锅、电烤箱、热得快等生活用电加热器具”、“严禁超负荷用电、偷电、乱拉乱接电线”等。

第三,学习消防知识。当学校有经济条件提供消防设备和消防教育时候,要积极地学习,并且掌握各类消防知识;当学校没有经济条件提供时,学生本人应该多问多查,从生活和网络中搜集“自救”知识,掌握“逃生”和“营救”的本领,这其实也是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第四,加大传播效应,惠及他人。不仅自己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了思想意识和责任观念,而且运用多种方式,把这些知识和想法传播给周边的同学,“一传十,十传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同学们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真正做到服务于同学们,维护同学们的根本利益。

在学校方面:根据《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正确认识自身方面的责任重大,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有关操作程序等。逐级落实,层层落实,明确学校、院系、办公室、年级、班级等的消防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到位、到岗,进一步完善消防责任管理机制,明确相关职责。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学校安全管理、保安消防员管理、宿舍安全管理等制度。针对经常性使用电、气、火、油等部位,加强安全疏散通道管理、灭火器材、应急照明灯具等消防器材的维护与管理。根据学校实际,加强校园火灾隐患排查,彻底清查隐患,严格制定安全用电、用火、用油等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另外,有关学校可以参照政府有关方法实行签订有关消防责任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过错追究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真正做到安全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校园消防安全逃生原则

学校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为避免在发生重大火灾等突发事故时出现严重伤亡,广大师生需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火灾逃生救灾知识。

1、如果身上的衣物,由于静电的作用或吸烟不慎,引起火灾时,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但人体被火烧伤时,一定不能用水浇,以防感染。

2、如果寝室、教室、实验室、会堂、宾馆、饭店、食堂、浴池、超市等着火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逃生: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2)遮盖护身法。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门帘子、毛毯、麻袋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法。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可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织物封死,防止受热,可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法。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多层楼着火逃生法。如果多层楼着火,因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水溜子、雨蓬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也可用床单撕成条连接代替,但一端要紧拴在牢固采暖系统的管道或散热气片的钩子上(暖气片的钩子)及门窗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6)被迫跳楼逃生法。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3、火场求救方法当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阴台、房顶、屋顶或避难层处,向外大声呼叫,敲打金属物件、投掷细软物品、夜间可打手电筒、打火机等物品的声响、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为逃生争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