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计划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精选11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但是工作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精选11篇)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文化课教改指导思想和“三以一化”专业课改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和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研训目标

1、充分发挥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对教师教学的支持作用——从解决问题到提升经验。通过校本教研,及时回应和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支持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从研究教学小现象,解决教学真问题入手,致力于使问题清晰明确、归因全面准确、措施针对性强,并落实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上。

2、充分发挥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对教师职业的提升作用——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通过校本教研开展经常性的反思活动,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形成教师的反思习惯,使教师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把工作过程变成研究过程,摆脱单凭自己有限经验进行简单重复教学的状况,使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使教师真正成为专业工作者。

3、充分发挥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对学校文化的重建作用——从制度教研走向非制度教研。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促使教研从制度驱动走向教师的自觉追求,使教师能带着研究意识去工作,自觉进行学习和反思,逐步在学校形成催人奋发、促人反思的文化氛围和探究、合作、对话的文化。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扎实开展教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1、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1)以自学为主,向专家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事学。

(2)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为教师们搜集各类有关新课程改革和自主学习的资料。在各种活动中或在qq群共享里与大家分享。

2、抓好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强化教研组建设

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要结合专题研究,重点放在“教与学方式转变”上,学习杨思中学的经验,推广“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抓好四个活动:

(1)、集体备课

每周主动参与学校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日”,使学校校本教研正常化。“校本教研日”可以是集体备课,重点是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重难点的剖析和实践的反思等。也可以是综合教研活动,重点是理论学习、课例观摩、专题研讨等

(2)、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式教研活动,是根据听课过程中感觉教师哪一个教学环节或是片段处理的好,把它拿出来与教师们一起分析研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在教研时,先让老师把自己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效果?”说出来,然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议

(3)、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适用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具有超前性的`,或者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新理念、新方法的认识与实践,要求任课教师人人有学科研究专题,强化教科研意识,培养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是对语文组的“语言交际”、数学组的“学案导学”、英语组的“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专业教研组“项目教学”等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收集齐各种资料,完成课题资料的整理。特别是语文组要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4)、教学反思

在保证认真完成每堂课的课后小节的基础上,还要要求教师将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事、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3、通过各层次的听评课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同时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邀请常州市职教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教师在教研组内部互议互评,以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情况,分析、总结经验,大胆推荐各科优秀青年教师承担“示范课”。

4、充分发挥校内名师资源优势,开展“名师引路”活动。每月安排一节由校内名师、骨干教师承担的“示范课”或“研讨课”,让青年教师、部分业务尚待提高的教师有机会领略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的风采,以达到培养学校教师骨干的目的。

(二)、对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的新课改的执行能力。

1、通过“独立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说课—上课—个人课后反思—集体评课”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依据课程目标执教现有教材的能力。

2、积极推进小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申报—现状的调查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构建新的模式—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一系列的实践,对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在专业课教学研究中贯彻“行为导向教学法”,职业情境教学等,

挖专业课程资源,强化学生技能;引导教师从重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

(三)、多做宣传,扩大职教教研的影响力

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没有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职业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非议。所以作为职教研训员有责任,有义务做这方面的宣传,说服工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出谋化策。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2

为了深入开展校本研训工作,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实施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目的,以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突破口,开展本学期的校本研训工作。通过研训来培养教师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突出一个中心:以提高课堂效益为中心;狠抓两种提升: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强化两种改变:教学模式的转变(继续推广六步教学法);转变教研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脱节的现象,在变中求发展。

2、坚持开展常规校本研训活动,继续搞好教师听、评课活动,教学竞赛活动等。

3、加强对已立项课题的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积极组织有究能力的教师申报新课题。

三、工作重点

(一)抓学习培训

1、学习培训以教师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主要在教导处组织下单周进行,以观看讲座、课堂实录为主。内容为:课程标准培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培训、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六步教学法培训等。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专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其它形式培训以教师自学、教研组内学习为主。培训内容为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从而提高从事所任学科教学的能力。

(二)抓主题研训

组织方式做到六定:定时间、定主题、定参加人、定组织者、定主讲人、定议程,

主题来源: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围绕主题上公开课或示范课,再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主题教研每周都要举行,三个教研组轮流进行。

(三)抓竞赛活动

本学期安排两次比赛活动:说课与做课大赛,通过大赛激发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比赛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四)组织好阶段性质量测试与质量分析会,积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在反思中求进步。

(五)抓好“易地研训”工作,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与勾通,结合我校实际,同兄弟学校共同研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课题研究讲实效、出成果

1、课题研究注重过程化。教导处要加强教育研究管理,统筹安排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定期举办课题研究讲座,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课题组要根据制订的实验计划切实有效地展开研究工作,注意资料的积累归档,并不断总结经验,撰写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

2、课题研究讲求实效性。根据学校已经形成的《课题管理制度》等规定,教导处要加强对课题组的`管理,与教师在研究中平等对话、共同研究案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参与整个研究过程。课题组负责人要积极有效地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确实发挥作用,带领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交流、反思活动,自觉探索课堂教学规律,重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五、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教导处要参与各教研组和活动,并进行交流,加强指导,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具体落实好各种学习培训、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等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

4、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5、同事间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六、教研活动安排:

甲村中心小学校本培训活动安排表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3

一、研训组整休分析:

本教研组主要是由音、体、美和信息技术等技能学科组成,组内教师共16人,平均年龄较轻,青年教师占多数,部分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市、区级的学科骨干或优秀教师;另外本组各学科教师虽然教学任务相对比较繁重,但对校本教科研活动都比较热情和积极,所以本学期本组将在“学本课堂”、“有效作业”等方面予以研究,形成本组的特色。

二、具体措施

1、“学本、拓展课堂”教学研究方面:

着力抓好校本研训,强化“学本、拓展课堂”理论学习,各学科组活动要立足课堂,做到研究主题、内容、时间到位,做到互听、互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使研究活动落在实处。通过写教学随笔、个案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反思能力,使每位教师通过努力都能较好地做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2、学科竞赛方面:

本学期重点组织好文体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艺方面的特长或技能,在全校形成一个浓郁的体育和艺术的文化氛围,继续实施篮球校本课程开发,推动篮球特色学校建设,认真开展文体2+1活动,承办校体育节(篮球节、田径运动会等),为各级各类竞赛培养人才,继续力争在区级及以上的竞赛中再创佳绩。

3、科研训活动方面(校本主题化研训):

学研并举,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基于学本、拓展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为主题,落实以学定教、学生本体、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理念,形成“共同研讨、共同成长”的`氛围。坚持学经验、求方法、看实效;坚持剖不足、挖潜力、谋创新。注重新课标学习、注重课题实践探究、注重教学反思、注重解剖课例,在提升课堂效益实施课题研讨中做到重实效,不摆花架子,较好地把课改工作引向纵深发展、横向发展,真正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教师自我提高。

4、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建设方面:

很据学校情况和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开展与本阶段课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

5、集体备课组方面:

教研组分备课组和集体备课组,做到有中心发言人,分析相关课程、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和进度安排,备课组合理安排各组员的备课工作和任务,按时召开备课组活动。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4

本学期我们数学组围绕“简约、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继续加强“常态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努力探索“常态课”教学优质、高效的途径和方法。精心策划活动,通过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课例研究、专题研讨、学科培训、网上研训、校际联动等活动,帮助教师切实解决课堂目标的达成和落实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全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有了很多收获的同时也有了一些想法。现将本学期的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以周六校本研训为契机,围绕“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研究,致力于小单元难教内容的研究。8月25日,县教育局张局长为我校教师作了《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的讲座,从大课堂观的角度引领教师前进,并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9月17日,研训中心周主任为全体教师作了《功在细节,赢在执行》的讲座,提出从常规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们受益匪浅;9月24日,韩校长带领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学习研讨,通过学习,教师们进一步加深了认识,明确了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方法;10月22日,黄文魁老师带领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解题大赛培训,全镇数学教师通过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对解题大赛的要求和形式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12月3日,研训中心邢主任为全体教师作了《个人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的讲座,给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2、我组教师主持的市第五期、县第四期个人课题均已顺利结题。目前市结题名单尚未公布,县第四期个人课题我校共有7名教师顺利结题,其中有5个良好、2个合格。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老师们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研训活动,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县各级奖项。

3、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尽可能多的为广大教师提供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本学期我组教师参加了南京市教研活动、三地连片教研等活动,观摩了多名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

二、认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1、县级活动。

本学期于12月2日与砖墙中心小学进行了校际交流活动,活动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展示了我校小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成果。我校黄贤新老师、施玉琴老师和宗建平的课受一致好评。活动前精心准备,活动中研讨氛围浓厚,老师们畅所欲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动后及时撰写报道和反思,将活动成果进行推广。得到了研训中心领导和研训员的好评。12月22日,下关二实小与我校进行携手共进活动,活动中黄文魁老师执教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后两校骨干教师就学科的发展及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在研讨中共同得到提高。

2、镇级活动。

将主题研训和校优岗考核、课题进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以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体,通过典型课例的研究与评价,将理论学习与操作性示范有机整合,给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上的直接帮助,切实推进学科发展和提升。本学期开展小单元整体教学系列主题研训活动3次,分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开展,结合具体课例作了小单元整体教学的讲座,效果良好。

3、校内公开课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每周三一次的校内公开课活动,向教师展示有质量的“家常课”,引发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反思,帮助教师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过程质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达标率。每次活动后安排两名骨干教师进行点评,既提高了活动的质量,又提升了教师的评课能力,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研究。

4、周六校本研训。

认真组织安排周六校本研训,从教师的需要出发,组织了教师解题能力大赛赛前培训,平时进行研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

三、师生竞赛活动。

组织全镇小学生开展“我的生活与数学”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在校级评奖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县评比;组织全镇五年级数学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县级竞赛,目前评比结果尚未揭晓。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巩固、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今后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打下了基础,真正做到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发展特长。

四、其他工作。

1、认真组织质量抽测并做好质量分析、研讨及监控工作。

2、协助教导处抓好教学五认真检查等常规管理工作。

3、协助研训中心做好教师业务档案建设;期中、期末检测数据库建设工作。

五、反思与展望

1、打造自己的品牌,培养自己的名师。培养精品意识、团队精神。

2、在上好观摩课的同时,还要加强家常课的研究,因为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是要依赖于平时的常规课、家常课,以备课组为重点加大校内公开课的研究力度。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5

本学期,教科室根据《龙湾区中小学“学本课堂”导学指南开发的指导意见》,认真贯彻执行《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年科研训工作计划》,制定了学校校本研训计划,并认真贯彻执行,通过“团队联动”的形式推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完善继续教育管理、提高校本培训实效

1.定计划,严执行

及时制定2020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上传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根据计划,开好教研组长会议,加强了思想重视,各教研组按计划执行,确保每位教师每学年12学时校本培训数量合格。各教研组活动信息按月上传学校教育博客,采用“一月一整理”的形式,及时梳理活动照片、上课、评课、研讨等资料,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校本研训实效。

2.组织检查,及时反馈

组织了全校教师《研修记录本》检查。于期中、期末进行了研修手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发现闪光点及时共享展示,让教师们取长补短。

3.发通知,写报道

每次校本培训,教科室做好方案或文件通知、教师签到,确保人人都参加,新闻报道工作,让家长、教师了解学校动态。

二、提高服务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活动中见成长

本学期定期开展校本研训活动,通过同伴互助、任务驱动,促进团队成员的发展。先后组织了全员试课活动、普通话展示活动、教学周活动、读书沙龙活动、钢笔字书写评比、先进教师经验交流等活动。试课活动激励着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学本课堂对话。普通话展示活动,通过练习展示作品和绕口令,为教师提供了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进一步规范教师语言。钢笔字书写,练习与比赛相结合,练中规范书写,赛中展示风采。教学周活动,以小组活动为抓手,对话学本课堂,跨学科评课模式,碰撞出更多思维火花……

2. 评比中结硕果

及时传达区级各类活动、评比通知,积极组织全校老师参加各类评比,如:12月的新常规新设计和导学指南评比,我分别收到了11篇和5篇参赛稿,这是我接手一学期来,参与评比率最高的一次,在我们学校逐渐掀起了这种以同伴影响同伴的教研氛围,真好!这学期,我们学校老师在区级获奖率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王圣伟老师的读书征文获区二等奖。程海萍老师课程纲要获区二等奖,陈纬老师、季海琴老师课程纲要获区三等奖,吴经谷老师负责的课题获区一等奖,邵晓华老师执笔的课题获市三等奖;在这次学科素养比赛中我们七位老师参加课堂教学评比全部获奖并且全部获得学科素养全能奖,其中黄杨翔、张玉萍、邵晓华、季海有获得二等奖;周秀珍老师获得副校长赛课一等奖……通过评比参赛积极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获奖数量。

三、 注重梯队培养,建设教师队伍

1.青蓝携手,同勉共进。

为加快新教师成长的脚步,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开学初,举行了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王建秋校长、周秀珍副校长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了4对师徒结对的神圣时刻。4对师徒郑重地签订了青蓝协议,师傅们纷纷表示会竭尽全力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给予新进教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徒弟们则表示今后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自觉磨练,尽快担当起教育教学重任。师徒结对活动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为进一步加快对我校新教师的培养步伐,我校会在新教师进校的一段时间后,举行“新教师展示课”活动。今年的10月语文组的其中一位新教师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磨课活动,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11月份语文组的两位新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所有新教师的展示课,师傅都会悉心指导,校长室和教务处也会到场指导和交流,进一步对新教师的业务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同时,师傅也会开出示范课,让徒弟们聆听、学习。11月中旬作为师傅的吕红颖老师开出示范课《难忘的泼水节》,15周教学周作为师傅的夏蓓红老师开出一节校级公开课《狮子和鹿》,徒弟们在观摩、研讨活动中对课堂常规明确于心,在今后教学中将课堂练习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以活动推进教学。青蓝工作室为新教师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潜力梯队,初露锋芒

以教研员工作室为契机,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我校的陈纬老师是数学教研员工作室成员,季海琴老师是英语教研室成员。教研室成员是区里今年重点培养的骨干力量,学校教研组安排这两位教师上课,季海琴老师的展示课善于创设学习环境,轻松诙谐,核心问题设计有梯度、有层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陈纬老师的展示课关注小组合作,关注课堂生成,扎实、有效、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教学。她们将先进理念、做法带入教研组,为教研组注入新鲜血液,为学校校本培训服务,领航学科发展。

3.骨干引领,教学相长

今年,学校新增区三坛3名,分别是教坛新秀的周秀珍老师、教坛中坚张玉萍、程海萍老师。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此次语文组的`团队赛课,新教师叶亚如老师三磨《秦兵马俑》,说课、评课的都是区、市教学骨干教师。两位教师发挥骨干风采,程海萍老师做了主题为《立足语用 从迷途走向突围》的磨课叙述,她从“突围一:语用点的挖掘——只想给你全部的爱;突围二:语用点的取舍——适合的,才是对的;突围三:语用点的落实——体验着,快乐着”进行阐述。曹海鸥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课: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2.读中学写,学以致用3.夯实了语文学习基础。她告诉我们一节课是否有效,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面向学生。周秀珍老师是龙湾区新体系小组的一员,她将新体系这种全新的理念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给学校一年级的同学带来音乐课《舂米》,让孩子们在“听、动、唱、创”的愉悦中获得音乐情感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张玉萍老师,带来了希沃使用方法的讲座,可以手机、电脑同屏,听后教师惊叹于多媒体手段的发达,纷纷表示要将希沃运用于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更高效。

四、 多渠道推进阅读,让书香润泽生命

1.阅读之星评选

本学期,继续推进校园“阅读之星”的评比,每一个月按时举行。班级先推选3名优秀同学的《书海拾贝》参加校级评选,通过3位教师的打分,低、中、高段各取前6名。将做得好的同学记录加以拍照,及时上传微信群,让其他老师学习、借鉴。老师们可以将优秀的记录展示给班级同学看,以便同学们学习,争取下次阅读之星评选获得好的成绩。教科室会及时发放评比结果通知,并按时颁发奖状、奖品予以鼓励。这种按时评比、及时奖励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阅读争章活动

听到不少老师反应,阅读之星的评选能激励好的孩子做得更好,那么进步明显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激励他们呢?于是教科室拟定了阅读争章活动的方案,学校制定了阅读章和成长章,各班级根据班级情况也制定了争章的计划。争到相应的章就可以去楼梯口的橱窗前兑换相应的礼物。自那以后,课余我们发现教室、书吧经常三五一群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学校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涨。

3.阅读芳华人生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阅读滋养。于20周,我校开展了“让阅读芳华人生”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5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观点。《芒果街上的小屋》、《异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爱心与教育》……一本本好书,让大家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一本本文质兼美的书籍,犹如阵阵春风拂过教师们的心头。阅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通过本次活动,全体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思想的碰撞、教育的智慧,更是生命的厚重!

总而言之,我们撒下汗水,播种希望;我们放飞梦想,收获喜悦。我们一直践行在教科研这条曲折而又幸福的路上,校本研修工作没有句号,只有逗号,让我们继续行走在学本的路上,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6

一、工作思路

依据县学前研训中心工作计划与幼儿园工作计划的思路与部署,以《亲子情境体能游戏的研究》课题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为手段,继续深化上学期的研训主题,提高全组组员的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帮助新教师掌握备课、上课的基本技巧。

(二)全面开展亲子情境体能游戏课题研究。

(三)进一步拓展并展示美术创意课堂教学。

(四)进一步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1、阅读幼教刊物,学习同行的`教学经验与教育心得,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学以致用。积极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反复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做到边实践边反思。

(二)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与教研常规

1、组织组员,特别是新教师,逐条对照教学常规,并落实常规。

2、根据本教研组、各班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各类计划。完善课堂反思、观察记录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1、帮助组员树立科研兴组的理念。只有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炼为课题,并认真实施课题,才能解决问题,提高组员的教育教学水平。

2、组织组员学习《亲子情境体能游戏》相关的理论文献及研究方案。

3、根据方案,分任务具体实施研究课题内容。并阶段性地组织讨论。并及时归档。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是全省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二年,我校以此为契机,以县、学区教研部门的工作要求为依据,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研究,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本学年教研工作重点是要围绕“四个立足”,做好“五项工作”。“四个立足”:一是立足课程设置;二是立足教学质量,三是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四是立足学生成长;“五项工作”:一是加强新教学新常规的学习和管理,二是大力开展经典诵读,三是完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推荐,四是开展中小学体育达标评估,五是深入开展“新常规·新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三、工作措施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完成学年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拓展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校本课程,包括人自然社会和经典诵读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和28门拓展课程。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教学规范水平,提高有效学科教学管理

抓实、抓细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学科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分组组织学习《永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规范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等。一要规范教师备课。按照温州市教学研究院制定的各学科备课常规相关要求进行备课。二要落实减负工作实施意见,规范学生作业的布置,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保证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评价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内。对于作业总量的控制,教导处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避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不得增加学生课余负担。三要完善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制度。保证每学期不少于二次全面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学期开学初查计划,期中和期末实行分项和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同时采用教学常规展评方法,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四要关注教学质量评价,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低年级采取“项目评价”,其他年级采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业检测。

3、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

20xx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重新提出课程的基本标准。同时,温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启动《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方案》(征求意见稿)。教务处要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项目方案》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教研工作。应以学科为单位采取不同形式,组织教师认真解读新版课程标准,强化学习目标的研究,了解新旧课标的相同点、变化点和创新点,把握其变化的本质,用新课标理念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常态课堂为抓手,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多学精教,教为学服务”教改理念,开展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变革实验,力求变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以校本研训项目为依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学年,我校开展以““新常规·新课堂”模式下的有效教学”为校本研训项目,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的基于学科特点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借助“同课同构”的模式,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促进有效教学,多层次、多形式、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方法。

5、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有效传承祖国灿烂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经典诗文,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学校要以“童之声”文学社团为载体,充分利用县教育局下发的'《小学生必读古诗词》的读本,通过诵、背、书、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为了促进“诵读”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各班务必做到“三保障”:一是时间保障。为了尽量不增加师生工作量和课业负担,本学期开始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把经典诵读设为拓展课,同时,利用“晨诵、午读、暮读”的方式,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特别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师资保障。每个班级的经典诗文诵读主要工作责任到语文老师,配合经典诵读任教老师,做到欲教先学,有备而教。三是平台保障。通过创建文学社团,开展读书节活动,举办校刊、班报、诵读考级等形式,为学生的优秀作品提供展示平台,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诵国学、画国学、践国学”活动的快乐。让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之光,照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6、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学科评比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学科评比活动,如:五年级学生“童心习作”比赛,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评比等。以创办校刊为载体,推进小学文学社团创建进程,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7、以各类评比活动为平台,强化科研意识促发展

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不同形式,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培训。强化制度保障,激励教师边教学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积极撰写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做好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课题的结题工作。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师徒结对等校本教研活动,或送教下乡、区域交流等多种形式,发挥名优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锻炼,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区间教师专业整体水平的均衡发展。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为学生的幸福发展奠基”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层面

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生形象和“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2、教师层面

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二、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结构

我校实施并推进的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层面如下:

⑴校级层面的校本课程具体设计有两个课程:

①进一步拓展、深化和落实《我们一起学手语》课程的整体功能。

②创新建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方略》课程。成立研发小组:领导小组:

研发小组:组长:邵宏成员:张卫严黎明季晓兰曹伟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行动方略》课程总体思路:

⒈、与泰山小学联系,了解兄弟学校相关工作经验。

⒉、课程领导小组和研发小组成员及外聘的专家,分别论证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原则、策略、方法、手段,

⒊、具体分解研发任务,并分段实施。

⒋、对阶段性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优化课程。

⑵学科层面的校本课程学科内的校本课程:七年级英语:《口语交际》八年级英语:《口语交际》九年级英语:《口语与阅读》

七年级衔接教育《科学与自然》九年级物理《自然与科技》九年级化学《人与环境》

九年级政治《社会观察与实践》学科间的校本课程:

主要是在地理、计算机、语文学科之间整合《传统节日研究》

这个层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体要求是积累课程资源,形成课程雏形,要求有必要的课程实施计划、具体教学设计、阶段性教学展示或考核。

⑶基于学生兴趣激发和特长发展层面的校本课程

这一层面的校本课程活动设计以走班制的形式开展,学校做好项目设置与

师资配备工作。

附:走班制选课表

说明:

1、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常规管理工作具体由教导处负责,包括排课、方案检查、教学监控、绩效管理等。

2、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经验介绍,实施要求制定,实施情况调查、总结与反思工作。

3、综合实践活动穿插在校本课程中进行,并继续保持调查、远足、参观学习等大型活动方式。

五、选课方法

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

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4、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六、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学校遵循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原则。

一要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与体会。

二要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实践体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全面评价。

三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组织与学习环境。

四要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1、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2、教师评价

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

3、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合适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活动气氛活跃、愉悦;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在活动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

七、课程管理

1、教导处

1)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

2)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

3)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

4)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2.年级组、班主任和上课教师

1)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

2)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

3、教研组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八、教材建设

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

4、拓宽现有教材。

九、课程保障措施

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5、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尽管学校以前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经验,但不规范;尽管学校的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探索工作,但不系统;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学校把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行操作也不是很有把握。因此特别强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实施策略研究、过程管理的研究、评价与考核的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程实施实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的研究等等。

十、步骤与措施

1、准备阶段(开学前)

主要任务是启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好思想、人员、组织、教学的准备工作:

A、制订方案、健全制度;

B、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C、确定校本课程选题;

D、教导处选配校本课程教师;

E、教师挖掘教材资源,选择或编写教材。

2、实施阶段

A、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B、统计学生选课情况,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

C、教导处确定校本课程的形式,开课设节:

D、教师制订学期计划,上交教导处检查;

E、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F、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讨教材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G、定期检查、记录、测试,反馈实验情况,对出现问题进行调查与诊断;

H、教师按学期对教材内容、教材的使用、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

3、总结阶段

A、教师整理好讲义和全部实验材料;

B、教师写出校本课程分析报告,进行反思性评价;

C、教务处发放学生问卷,对教师进行评价。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xx年工作要点_导,结合全县小学研训工作实际,牢牢把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师资水平这一任务,以“关注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主线。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突出典型引领,注重问题解决,创新研训模式,切实履行教研工作主动研究、科学管理、扎实培训、有效指导、热情服务的职能,提高研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工作

(一)教研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推动教学走向减负增效。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备课研究与指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更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本着“为学习者设计教学”的新理念,高度重视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这两个_问题的设计,使教案真正成为教师导学的遥控器和学生学习的导航仪。本学期将深入基层薄弱学校调研备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导备课工作,提高常规备课质量。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上课研究与指导

纵深发展的载体,本学期在认真总结xx年以来构建高效课堂的典型经验基础上,确定典型学校和典型教师,要充分利用《xx教育信息》和xx教师研修网,宣传典型学校,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构建工作有序开展,要通过后续的高效课堂竞赛活动,培养更多的典型。以支持此项工作全面开花结果。

4、继续落实教研员定点包校制度,提高指导和服务意识

要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在转作风上见行动,学科教研员要深入基层学校与包点校结成对子,参与点校教学管理与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研究的优势,对点校学科教师,特别青年教师备课上课进行帮扶,抓好典型教师的培养,确保研训工作脚踏实地、接上地气。其次对点校校本研训工作给以切实的指导,最终促进点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登上新台阶。

5、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对部分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加强指导和引领,精心挑选并组织各学科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送课上门,与教师零距离接触,在观摩研讨中体会新理念,新思路,在相互对比中明确自身的不足,真情引领和帮扶教师走出困境,要不定期组织学科教研员和县名师组成“本土专家”到北部山区学校进行巡回讲座,实施有针对性现场培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提高其执教能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培训工作

1、发现、培养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备力量。结合“xxx市教师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对青年教师开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竞赛,以赛促训,提升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对培训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青年优秀教师,将采取“创设优秀教师成长关键事件、连接小计交流学习、构筑互助共同体共同发展”等措施进行跟踪培养,为全县教师队伍培养后备力量。

2、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与管理,使其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首先是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珍惜各种学习机会,使各级骨干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二是充分发挥各学科各级骨干教师在教研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各级骨干教师使用,在教研和培训中,让他们承担重任,使他们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中坚力量,真正发挥出骨干教师的典型和示范作用。

三是要求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子,开展“师带徒”活动。省、市级骨干教师每人在新一年内要带两个徒弟,通过带徒活动,加强对教师薄弱群体的培训,使年轻教师和不胜任教师尽快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3、抓实教师全员培训,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1)继续做好“十三五”期间各项教师培训工作;做好我县特色培训项目--教材培训工作。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对三—六年级数学进行教材辅导,切实做到按需培训,突出培训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注重校本研修基地建设,深化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新机制,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和服务机制,通过典型引领、区域连片、城乡互动等方式指导校本研修工作,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为教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在培训中组织教师用研究的态度、案例的方式,通过教师互动,自我反思,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全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3)通过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及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本学期,结合优质课评选活动将组织开展语文、科学、综合实践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大赛,以赛代评、以赛代训。为全县各学科教师提供“优秀课堂教学”展示平台;以促进教师备课和上课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于期末组织一线教师新课标及教材教法过关考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三)优化检查评价方式,提高学科教学工作的监控力。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10

本学期,我校教科室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训活动,促进全校教师的积极学习,提升了教师的素质。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培训精彩纷呈

1、顾及教师需求

根据本校教师的需求,我们本着以人为本、调动被培训者的积极性、我们本学期充分利用了我校教师的优势,请黄晓乐老师组织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对于新兴事物“微课程”,现在时常出现的教师的周围,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教育。它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等特点。微课程是什么?该如何制作?为我校的教师解惑、引路。在黄老师的带领下,我校的教师积极制作微课程,并在龙湾区首届微课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2、 联盟捆绑成长

本学期我校联合元庄小学、上庄小学、横街小学,共四所学校的全体教师齐聚屿田小学五楼会议室举行状蒲片四校联盟教师备课技能”培训会。特邀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李新平主任主讲。李主任作题为《改变自己成就学生》的培训。这次培训节约资源,捆绑成长,强调学本课堂,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给状蒲片四校联盟教师的备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使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

3、读书分享智慧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正其如此,教师阅读的专业价值才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阅读,正构建着教师的专业精神。在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中多次获奖的虞海静老师本学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首先虞老师结合自己写读书征文的经历向在座的老师们推荐了《师者回眸》、《静悄悄的革命》、《爸爸去哪儿了》三本书,接着从和自然的约定,和世界的约定,和教育的约定三方面解读了郑锦杭的《始终》,道出了对教育的理解:童年就是人生的底片,教育者的世界观影响着学生看待世界的目光,教师对学生最大的意义不是改变了学生多少,而是教师的品格、性情、情操对学生产生了终身的影响……最后与大家分享了此书中的自然之爱、世界之爱、教育之爱,再次探讨交流读书的方法和意义。

教师再次认识到了教师读书的意义:读书改善我们的专业结构,生成我们的专业智慧,构建我们的专业精神,读书让人有博爱之心而无邪恶之气,有深沉之思而无浮躁之为,读书给我们的人生以智慧的启迪,读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专业价值。

4、记录见证美好

如何让平时的教学行为变成教学研究呢?记录无疑是很好的方法。 “记录,让我们的教育看得见”教师校本培训活动由诸东微老师主讲,结合本校教师的学本课堂教学案例,与大家探讨了怎样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做记录呢?又该怎样记录?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记录的价值,记录不但显现了孩子的成长轨迹,也凸显了教师工作的点滴,教育不再是无痕了,记录让我们的教育看得见!同时也给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素材。

5、练字提升内涵

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基本功,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我校教科室规定每位老师每星期至少练写1张钢笔。这样的活动得到全体老师的支持,在不断练写中,老师们提高了欣赏字体的能力,促进写字水平的飞速进步。

二、成果累累促发展

推广科研成果是教科室的工作职责,我总是及时把区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每个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各类教科研比赛,本学期获区级以上奖项以上评比达13人次占全校35人的37%,获区级以上奖项达27项。教科室更是给中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评比提供了“大舞台”,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本学期叶挺校长负责主持了一项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张显燕校长获区级以上奖项的有1项,郑忠飞老师参与的教科研项目2项,获区级以上奖项的有2项;诸东微老师参与的教科研项目8项,获区级以上奖项4项,其中市级1项;李徐锰老师参与的教科研项目3项,获区级以上奖项的有3项,其中市级1项;青年教师虞海静参与教科研项目8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6项;青年教师戴乐韵老师参与教科研项目3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3项,其中省级1项;青年教师周新新老师参与教科研项目2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2项;青年教师周笑笑老师参与教科研项目4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3项;青年教师黄晓乐老师参与教科研项目3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2项;青年教师朱辉老师参与教科研项目1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1项;青年教师倪蓉蓉老师参与教科研项目2项,获区级以上奖项达1项。教师们的教科研成果由教科室整理成了本年度的《教海拾贝》第六期。

纵观本学期的校本研训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组织带领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改革力度不够;教育科研论文等在省级获奖发表的面还不广。“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校本研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走校本研训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秋学期职教研训工作计划 11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动课程和评价改革,创新研训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转型与升级,更好服务于学校发展与师生成长。

本学期根据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我校情况,以深化课堂变革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落实xx市教学新常规为抓手,围绕着我校特色项目“基于关键任务设计与解决的学教方式优化”,结合同屏技术和智慧教室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等开展研究,促进我校各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和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措施

1.为各层次教师成长搭建活动平台

(1)为骨干教师成长服务

继续搭建和扩建教师交流和展示平台,让骨干教师有外出学习和研讨的机会;通过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全员素质的提高。

(2)为青年教师成长服务

以备课组为载体,每月两次在周一下午分备课组进行示范教研活动以及各教研组的特色活动,通过教研分享、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磨课、展示课等活动和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培养新教师,使之快速成长。

(3)为新教师成长服务

本学期有8位老师新入职,继续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及过程管理,促进本校新教师成长;通过基本功评比、校内外观摩等方式激发新教师的内驱力,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

2.继续推动教学、作业与评价改革

围绕xx市教学新常规,以我校特色项目“基于关键任务设计与解决的学教方式优化”为抓手,依托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对学情的进行诊断、分析与矫正,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及提升教师命题能力,探索我校特色项目“基于关键任务设计与解决的学教方式优化”的成功课例,打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引导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作业单、基于作业单的互助课堂提升行动的研究与实践;开展校级教学节基于关键任务设计与解决的学教方式优化展示课活动以及骨干教师示范课:获得区学科骨干及以上者需开出一节公开课。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立足本校实际,规范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校本科研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活动; 将“教学规范”活动和参与区“基于作业单互助的课堂提升行动”学科试点项目的'实践研究与研组、备课组的评优评先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外出学习、邀请校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和自学相结合等形式,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科研水平。

4.提升教师命题技术与把握目标的能力

通过开展校级教师单元命题比赛和参加区七八年级期中、期末命题检测活动,锻炼我校学科教师的命题能力;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级学科命题班活动,提高骨干教师的命题理论知识和命题能力。

5.大力推进“爱阅读”活动

借助读书交流组织---恒阅读书会,通过“同读一本书”、定期交流、反思写作、积极实践等,引领教师通过读书学习来提升自身素质,进而带动学生的广泛阅读。

6.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本学期学校积极参与区及区外“三小”实践课程及相关培训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