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教育考试

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反思

  《笋芽儿》教学反思_篇一

二<a href=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反思" title="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描写春天的句子真美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课文描写的笋芽儿真幸福啊:“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勇敢地“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幼小的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努力,终于成长为健壮的竹子。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理解“撒娇”一词时,我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性格气质迥异,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悟和体验是不同的。我在倾听中指导读好“撒娇”,在对话中引导个性品读,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读得兴致盎然。

我还引导学生依据重点词句所表现出来的意境进行扩展性想象,如我引导学生抓住雷公公的动作,想象雷公公怎样呼唤着笋芽儿的?笋芽听了又是怎样想的?这样学生既可以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变不具体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让形象更鲜明,特点更突出,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帮助学生找准想象创造的切入口,“笋芽儿终于成功了,它会对帮助过它的`朋友们说些什么呢?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这一富于灵性的诱导,使学生心中想象的涟漪荡漾开去,思维的触角自由延伸,语言潜能得到开发,认知储备得到激活,情感世界得到滋养,使课堂高潮迭起。他们一个个浮想联翩,妙语连珠,很让我惊喜。在这里,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笋芽儿》教学反思_篇二

今天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课《笋芽儿》一课。本文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的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有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学《笋芽儿》一文时,一课时,首先是带领学生扫除了生字与生词关。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学习和讨论笋芽儿的成长过程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语言的优美。

感悟成长的快乐。

笋芽儿在春雨姑娘的呼唤中,在雷公公的鼓励下,在竹妈妈的关爱与束缚下,在自己的奋力拼搏中,终于钻出了地面,看到了美丽的春光,她勇敢地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从阅读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体会到笋芽儿的勇敢与坚强,他们都表示,要做像笋芽儿一样的人。

学习写景的方法。

在课文的第6自然段中,作者写到:“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么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在这段话中的“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是对美好春光的最好的诠释。我引导学生找出本段话中有关手描写春天的景色的句子后,出示了三幅能够反映春天美景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自由结组,交流观察所得,研究如何运用文中的描写春天景色的方法来写图片中的景色,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动手写一写,改一改。大约8~9分钟后,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完成自己的小练笔。先请他们当众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在读的同时我运用多媒体諀设备当场打出来,并对不适宜的地方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不仅文通字顺,而且能够运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习作水平,为将来到中高年级的习作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感到很高兴。

下面是几个我修改好的学生习作片断:

春天来了,我们来到公园里,看到草地上小草变绿了,绿油油的像无边的地毯,树木发芽了,叶子也长大了不少,小湖边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长长的枝条,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那边有一株不知名的树木开花,红红的花朵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翔。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我爱你,公园!

  《笋芽儿》教学反思_篇三

《笋芽儿》这篇童话故事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笋芽儿克服寒冷、石块当路等种种困难,趁着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读课文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由于课文中配有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加上真切的朗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也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细雨蒙蒙、春雷轰轰、万物复苏的美景,感受笋芽儿慢慢成长,直至变成竹子的过程。

二、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拓展文本。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抓住了“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这一句进行拓展。在初读这一句后,我问孩子们:“这里的终于能删去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喊:“不能。”那谁来说说为什么不能删呢?”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其中一个孩子很聪明,说:“因为笋芽儿是好不容易才钻出地面的。是啊,笋芽儿钻出地面的过程是很辛苦的,那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她在出土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都争着抢着回答。“可能笋芽儿的上面正好有一块石头压着它。”“可能会被路过的人踩一脚。”“可能泥土很硬,笋芽儿钻不出来。”……这时候,孩子们都把自己当成了笋芽儿,相信他们也从中感受到了笋芽儿钻出地面的艰辛,感受到了“终于”一词的用意。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语言比较单调,缺乏有效性,今后有待改进。


更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