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汇报

综合治理汇报材料修

汇报2.33W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因此我校一贯重视综合治理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特别是以“保校园平安,促学校发展”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取得了如期效果。一年来,我校师生员工遵纪守法、秩序井然,保持无违法犯罪及其它治安事件发生,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育人环境,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综合治理汇报材料修

一、 学校基本情况

奎屯市第七中学前身为奎屯沙杨成才私立学校,奎屯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9月将其整体收购,挂牌成立为奎屯市第七中学。学校位于奎屯市喀什东路25号,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内。学校占地46642平方米,现总建筑面积16724平方米。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10人,其中住宿生238人;全校15个教学班;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xx人,中学高级教师xx人,中学一级教师xx人,中学二级教师xx人。多媒体教室2间。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从实际出发,成立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铁军

副组长:张剑虹

成员:何静梅、夏春丽、吕强、陈湘庭

张铁力、刘浩、王桃锁、张文涛

为确保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完成,学校建立了高效畅通的学校安全体系。在谢铁军校长的直接领导,以总务处、门卫、值周员、班主任、学生会为中心,

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信息及时互通、反溃认真。制定好学校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使工作层层落实到位,求得实效,确保校园平安。

三、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由谢校长负责,将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处室和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利用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学生安全责任书》,与住宿生家长签订《住宿生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尽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管理制度,以及课堂课间、进出校门、食品卫生、防火防洪、交通、上下楼梯、实验课、体育课等安全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学校成立了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组,建立了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制度。

5、学校建立了干部值班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每天晚上和节、假日都有领导值班,即使寒、暑假期间校领导也24小时带班、教职工值班、学生护校的安全保卫制度。做到学校时时有领导,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四、抓住防范重点,运用得力措施,提高综治功效

1、重点防范,疏而不漏。

为防范于未然,我校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是抓好大门的保卫工作;二是搞好教学楼、实验楼、体育设施、物品防范工作;三是建立昼夜值班执勤制度,杜绝闲杂人员在校内流窜和非工作人员在重要部位逗留;四是建立学生会安全

队伍,把及时开关电灯、关闭水电作为日常规范,定为制度,不给为非作歹者以可乘之机。

2、严格防范,确保安全。

学校平时对各处室的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限时改进,结合评优评先、年终考核奖惩,实行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一票否决制。有效的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保障了全体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进一步加强对教职工的教育、管理,不断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我校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教职工的教育管理。认真宣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从思想上提高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的重视和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并且使广大教师知法、守法、懂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廉洁自律、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4、重视硬件投入,完善防范设施。

我校因地制宜,结合学校条件,增添防范设施。认真检查学校所有场所的设备设施,及时查找隐患,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如微机房加防盗门、多媒体教室加防护设施、教学楼门加双保险锁、整修电路等。由于我校大门距离马路比较近,来往车辆颇多、是危及学生生命的主要隐患,为了保证学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我校加大了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使校园自然环境、治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综合治理汇报材料修》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