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实施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

一、课题名称:

培养兴趣增强自信

二、课题研究背景:

1、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一种学习品质, 也学习的动力之源。有兴趣才有潜力, 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仅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养成爱学习, 善思考的态度时, 才难知难而进, 锲而不舍, 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态度、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 而情感与态度就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增强热爱学习的情感。

3、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和评价策略, 都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理念。可, 在我们的周围有一部分学生有厌倦的情绪,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的缘故, 学习兴趣易于转移, 稳定性差, 所以, 如何强化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稳定而持久的动力,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爱学乐学者, 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成为当代教育一大问题, 仅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兴趣最好的教师、兴趣成功的一半一切的一切说明学习兴趣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因素。兴趣来源于需要, 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2、个别学生之所以成为班级里的后进生,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连连失败、挫折, 对学生丧失兴趣, 甚至于产生厌学的情绪。基于此种现象,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先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3、如今社会对于学生的诱惑太多, 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 从而对学生也产生了厌倦, 逃学、网络游戏成瘾早已屡见不鲜, 给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要想让学生进的来也留得住, 必须要想方设法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必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4、当代望子成龙的思想让父母给孩子太重的心理压力, 各种学习班、补课班、提高班早已让年幼的孩子喘可起来, 让孩子对学校、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 到达了谈学色变的程度, 让孩子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叛逆心理, 迫切需要学校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内在需要, 并努力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了解兴趣和自信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了解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自信心的做法;

2、了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原因, 了解学生对学校、教师、家长的看法和提议, 并分析学困生、网游成瘾、厌倦学习、逃学现象的成因;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的新办法, 好办法, 吸引学生爱上学校, 爱上学习, 让学生安心学习, 乐于学习, 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资料:

1、让学校成为学生欢乐的团体之家。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与办学条件, 积极创设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外部环境, 丰富图书室, 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举办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 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大课间活动, 寓教于乐,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团体之中的欢乐。

2、让课堂成为学生愉悦的心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每一位教师以趣为题, 采用巧导入、设情境、造悬念、谈历史、说轶事、多举例、做实验、常练习、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施,理论联系实际等各种方式方法让教学过程到达课始, 趣生;课行, 趣浓;课尾, 趣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愉悦的心灵体验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1、学校努力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 构建和谐、愉悦的`育人环境;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文献资料, 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事;共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的新举措。

2、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七、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学校中一幅乐学爱学的氛围, 学生中厌学、逃学的人寥寥无几, 受到了预期的效果。

2、每一位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写出自我亲身感受, 写出一篇篇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

3、共同努力下推广一种好的培养兴趣, 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八、课题研究组成员分工:

1.课题组负责人:李萍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工作,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计划、申报课题, 制定相关课题管理职责、制度, 进行课题工作总结。

2.组内其他人员:刘顺平: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文件精神和《教研指南》, 并进行督促检查;李华荣:负责课内研究, 归纳总结经验, 撰写论文, 推广研究成果;沙养正:走访学生家长, 调查学生情景, 汇报调查结果;

九、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xx年8月25-9月20日):确定好课题以后, 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研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计划, 申报课题。召开课题研讨工作启动分工会议, 颁布相关的课题管理职责、制度。

2.实施阶段(20xx年10月--12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进行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实践,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运用多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自信心,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总结阶段(20xx年元月):整理课题相关资料, 进行课题工作总结, 构成结题报告。撰写研究论文, 推广研究成果。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2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科研部门的各种科研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课题管理来进行的。因此,课题管理是县(市)教研室(教科所)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规范、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是县(市)教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随着学校、教师科研意识的不断觉醒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县群众性的课题研究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课题研究的数量也有很大增长,仅20xx、20xx年度,我县就有各级立项课题44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包括省规划课题和省教研系统立项课题)28项,还有大量的市、县级立项课题,而且研究内容也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但与此形成很大反差的是,我县教科研管理的力量却相对单薄,目前县教研室仅专职教科员1名,虽然其他学科教研员也承担起了一部分教科研管理任务,但还是很难有效地承担起对实施课题的全程管理和针对性的服务指导工作。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的质量形成于课题研究的过程之中,有什么样的研究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研究质量。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真正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品位的提升、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提升课题管理和指导的质量,实现过程管理的优化。但在实际中,由于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监控、指导的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目前,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遇到的主要的问题和困难是:

1、很难对更多的立项课题实施全程的监控。由于无法比较原始、比较直观、比较全面地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仅凭终端性的检查和评估使一部分科研动机不纯的教师有虚可乘,甚至产生了重立项、轻过程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盗编、拼凑、伪造成果等非道德的功利主义倾向,对课题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很难对更多的课题实施有效的面对面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目前仅凭教研部门自身专、兼职教科员的指导力量,一方面由于时、空的限制,不能满足更多数量的基层教师的指导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专、兼职教科员自身研究领域的局限,个人的智慧和学识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课题的指导需求,也不能用有效的机制发挥本地区教师的集体智慧;同时,不能对课题的过程研究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时效性差,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科研指导的质量和水平。

3、很难实现课题研究的信息化管理。由于没有一个课题研究的信息化平台,各课题间,特别是相关课题间很难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的渠道,仅凭我们教研部门组织的几次有限的课题协作、交流活动,效率很低。因此,严重影响了各课题研究的活动动态报道和与外界的沟通研讨,不能及时发布相关研究信息资料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攻关,也影响了成果的及时推广。

4、很难有效地建立起清晰、丰富、动态的研究素材库。课题研究原始资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也设计使用过书面文本化的研究过程记录册,但由于书面文本自身特点的限制和设计的局限,影响了资料积累的丰富性和简易性,如资料的分类不够清晰,积累不够灵活随机,容易让一些点点滴滴的灵感流失,多媒体资料不能轻易呈现等,同时同一课题组成员间的研究心得也不能及时交流分享等。

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题动态管理机制,来解决上述我们在科研管理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

在寻找问题解决路径时,我们首先想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因为目前我们教研室依托海盐教育网(海盐教育城域网或海盐教育信息化),已经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海盐教研网,在网络教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经验。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又创建了海盐教师博客区和教研互动区,运行几个月来,人气很旺,也很受教师欢迎,技术也日益成熟。

因此,如何依托我们的“海盐教研网”,利用博客技术,创建一个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平台,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课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成了我们特别想研究和尝试的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博客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其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教师博客最大的功能是以其“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反思、交流反思、自我积累、知识共享的氛围,加速教师反思型特质的形成,而促进反思、交流、共享正是我们课题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能否在我们的教研网上建立一个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让每个课题都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从而作为我们教科研管理部门实现课题过程高效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呢?我们的理解是:

1、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该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研究进程、阶段性研究成果,真正实现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避免因终端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2、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实现跨时、空,即时有效的课题点评与指导,同时可以获得更多层面、更多教师同行的交流点拨,获取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克服因科研指导力量单薄而带来的指导低效。

3、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让课题组每个参与者都能及时快速地分享到其他同伴最新捕获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容易产生思想激荡,在交流中生成智慧。还可以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寻找新的研究点,避免重复低效研究。

4、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使研究者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分门别类、即时即地将研究的感悟、心得、案例、叙事、论文、课件等上传或发布(也可隐藏),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及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丰富研究素材。

5、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让研究者更直观、更便捷地回顾、追溯自己的研究历程,回味自己的研究过程,不断回溯、反思,积极修正,让反思提升研究的质量。

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通过课题博客系统的建立和运作,是可以更好地实现课题管理的目标,也可以开始实践和探索一种新的课题管理模式,甚至可以重塑一种全新的教师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依托海盐教研网,利用博客技术,研究和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较强管理功能的课题动态管理系统。

2、通过对该系统的实践运行,探索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的操作运行模式,提高课题管理的效能。

3、通过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新模式对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研究者素养、研究效益的积极作用。

4、重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新的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成果推广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初步设想

1、研究如何来建立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解决技术问题

目前信息化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许多地方也尝试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对课题的管理,有的是一个课题做成静态网页,有的是多个课题做成动态网站,但更新很慢,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网站制作和管理的技术原因,二是缺少论坛的交流反馈和激励功能,三是无法实现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

而我们试图以博客技术来实现课题研究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是博客是零技术,只要会WORD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区,二是博客具有评论和留言功能,在实践中反思研究,在交流中分享和提升是博客的核心思想,三是避免了网站中众多课题千篇一律的模式,博客可以定义自己的界面,设置自己的分类,随时可以发表文章也随时可以修改自己的文章,可以对外发布也可暂时隐藏等,实现了自我管理功能,可以是一个人管理,也可以是多个人管理,真正体现了团体协作的思想。

在众多的博客软件中我们选择性能较好的`OBLOG,基本ASP+SQL平台,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而且OBLOG除了方便的操作层面外,还有较好的管理层面。系统的构建大致是:

1、系统级课题立项分类(目前三级,支持多级):

2、系统级课题内容分类(目前四类,支持多类):

3、用户级课题内容分类:

进入教师自己的课题博客区,可以根据各课题实际需要,进行分类。

2、研究如何来建设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资源库,解决取材问题

课题博客是课题组所有成员基于一个共同主题和共同利益的集体操作。每个课题以课题名称为名注册一个博客,为课题组人员所共有,每个人都具有管理权,都可以通过共同的注册名和密码进入管理中心,然后可以发表文章、修改文章、回复文章等,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各类原始材料。根据课题研究的特点,呈现的资源类型设想分研究方案、研究动态、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成果等几个模块;呈现的资源形式可以是文本、图象、课件、实录、动画等。

3、研究如何来运行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解决使用问题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研究的内容是:①如何发挥系统的监控、评价、导向功能。设想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法,建立对研究资源上传的有效考核指标和评价办法,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予过程性的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的终端评价,把研究素材的积累并作为课题结题、评奖的重要依据,以此来落实课题的过程管理。并让博客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电子档案袋;②如何发挥系统的指导功能。设想建立以教研员、学校科研骨干为成员的专门的课题研究的导师团队,赋予他们管理员身份和管理权限,划分指导项目,以“回复”的形式开展跨越时空限制的、及时、有指向性的网上指导点评活动。③如何发挥系统的多方互动评价功能。设想建立必要的考评机制,发动和鼓励导师团队以外的更多教师以“回复”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进行点评,聚集群众的智慧,促进交流,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④如何发挥系统的成果传播与共享功能。设想建立相关课题博客群,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建立网上成果发表的奖励机制,引导课题组及时传播推广最新研究成果。

4、研究如何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方式的转变

通过开放的动态管理系统的运行和评价,根据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特点,逐步建立起在课题(主题)引领下,以活动案例、教学课例、学生个案、研究叙事、教育反思、主题研讨为主要载体的行动研究模式;通过网上论坛活动,倡导一种良好的、开放的、具有分享心态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通过博客资源的建设过程,培养教师善于学习交流、敢于发表展示、勇于反思积累的研究习惯和研究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基本步骤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修正行动计划,预期成果是: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课题管理系统软件、优秀课题研究博客案例、有关使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等。

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设计管理系统意图及其模型,开发系统软件,建立海盐县教研网课题研究博客区。

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运行和使用课题管理系统,研究资源建设和使用策略,出台有关使用和考核办法,听取学校使用意见、建议,组织该课题的研讨论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和管理办法。

总结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撰写研究总结和研究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评估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经费

预计1万元(不包括有关技术设备购置)。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

副组长:

指导顾问: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3

一、课题提出

《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子课题。

在“十一五”发展期间,小数组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和“小学数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共收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约三百个,教学经验约三百五十篇,形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集》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经验集,《无锡市小学数学学科有效课堂教与学规范条例》和《无锡市小学数学学科有效课堂教与学评价细则》(修订稿)。通过这些研讨活动,大家进行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了关于课堂教学设计一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新模式的学习,交流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研究了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广大教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教学反思和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

本课题是无锡市《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和《小学数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深入的载体,也是教育科研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引领小学数学教研、促进质量提升的发展需要。目前而言,关于参与式的教育研究大多只是反映了一种宏大思维和宏观指导,一般着眼于师训、管理、德育和文化等方面,真正从“学习者中心”的视角出发,着力于小学数学学科研究课堂的成功项目并不多见,关于“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二、核心概念和课题界定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根据课题中核心概念及课题界定,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先谈谈对这些核心词语的认识。

主动,指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二是主动学习,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是以“学”中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引导以自觉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指导学习。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引发数学思考;要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效学与教,有效学与教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也是课堂上主体对话、共同参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差异性的主动发展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好数学信心。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在调研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并作归因分析的基础上,以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借鉴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强调协作学习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及“助学案”教学设计的结构模型和实施策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念、内容、策略和评价,积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业进步和生命发展,提升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术,促进新课程理念向课堂教学实践的转化,促进本地区素质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和策略,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1956年,布鲁姆出版《教学目标的分类学》,促进有效教学研究受到普遍重视,有效教学从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技术。1975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在整合plato的基础上,开发以肯普模型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课堂操作样式。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crede)于1998年提炼出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奥斯丁(ornstein,allanc。)著《有效教学策略》于1990年出版,列举有效策略达11种之多。坎贝尔(campell,l。,20xx)则为教师和学生总结出101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有效的教与学(effectiveteachingandlearning)不仅关注教师的教的效益,同时关注学生的学的成效。20xx年,坎贝尔总结出10条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有效教与学的策略。1998年,郑永柏、何克抗批判史密斯—雷根模型,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试图建构有效学与教的课堂教学模型。新加坡在有效教与学研究和实践方面进行了非常务实的探索,与我中心开展多次教研合作与互访交流,举办了两国(无锡)校长圆桌论坛。

1990年代,从有效的教与学进步为以“学”为中心的“有效的学与教”(learningandinstruction),是一种教育服务意识的确立,教学文化的转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委员会在《21世纪教育蓝图》中正式将“教与学”变更为“学与教”,把“知识的灌输”演变为“著重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多沟通、多协作、多参与、多尝试、多体验”。20xx年起,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了各学科不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及评估指引”,并建议学校采用。其中第四章和第六章的内容分别为“学与教”和“学与教资源”,专题指导学校开展课堂学与教活动,提高有效教学的质量。20xx年以来,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建立“课程为本学与教研究共同体”,实施“课程为本学与教资源库协作计划”,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成立“教与学伙伴协作中心”。

参与式的理念,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移植和扶贫战略,后来参与式广泛用于国际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80年代参与式教育引入中国。如今,参与式教学体现主动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大主流,“中国知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关键词为“参与式”的研究论文。“十一五”期间,上海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等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参与式教育”研究,试图调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数学教学的热情,构建比较完备的“小学数学参与式教育”体系。

自20xx年始,课题组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为子课题全程参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素材,为本课题的深入推进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研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吸纳国内外有效学与教研究实验成果,加强教学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探索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策略,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新技术和专业新发展。

研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以有效学与教的理念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效学与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技术策略和目标指数。

研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的助学案教学设计,引领主动学习,促进素质教育。我们进行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数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研究,取得了丰赡的科研成果,但教学反思和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

五、研究目标

树立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初步建构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论模型,包括“以《标准》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数学学科中形成若干可以在实践中推广的操作性策略,积累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和案例,提高广大教师的有效教学技术能力及新课程实施水平。

以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为抓手,来构建主动参与式的小学数学课堂形态,研制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引导课堂主体情感、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意义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策略和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开展文献和课例研究,调研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因素并作归因分析,吸纳成功的科研成果,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和成分显示理论等微策略理论,包括传统课堂对资源、注释、评论进行规划的建议,探索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生发点和创新空间。

2.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和模式研究。包括支撑性理论、支持环境、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课堂主体间性及“内部对话”、“助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观察的建议。

3.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学与教行为规范、策略及效度评价的研究。运用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包括教学准备、课程资源、传播媒体、学习问题的发现、差异学习活动设计矩阵、学习评价和辅导、实践拓展等方面的建议,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分学科开发单独的微型课程(minilessons)。研制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

4.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的研究。总结本市前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实践成果,以学为中心,研究设计基于问题、基于差异或专题学习的教学计划,激发学习内驱力,引领学生自主建构。

5.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课例和案例的研究。以观察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场的方式,在课题实验中积累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微格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建构有效的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

6.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实验教师现场培训的研究。在课题实验学校,根据课题研究项目及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建构的实践需要举办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场研讨会,邀请课程、教学论与小学数学专家深度介入课例教研活动,开展课题实验教师培训的研究。

七、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整合学术资源优质,规划课题研究实验,建立以我中心为领衔、各市(县)区教研部门和课题实验学校共同参与的研究网络,系统化地架构以学科发展、教研课题和教师专项课题为载体的子课题群,聘请并组建课题专家库,荟萃群体智慧,合作攻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想模型。

研究方法:加强教学论和相关文献的学习,主要开展教学自然生态环境下的现场研究,为确保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及现实性,拟选择文献研究、经验总结、行动研究、课例研究等综合研究的方法。

八、实施步骤

20xx年9月—20xx年8月建立课题组,提出课题假设,确定研究内容。

20xx年9月—11月整理并编著相关文献,做好课题文献研究综述。

招募课题实验学校,架构研究网络,组织理论学习和课题辅导。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规范,制订年度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0xx年11月—20xx年10月课题开题并实施。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市范围内的课题研究活动,收集优秀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形成《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助学案”》设计规范及教学建议,《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论文、案例汇编,《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研讨和课例选编,《主动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及考评细则。

20xx年10月—20xx年8月成果整理与提炼,课题结题鉴定。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本课题成员为:匡金龙、谢惠良、焦肖燕、伏晓峰、赵国防、尹志伟、孙敏、程继德、沈晓东、范艳华、钟国强、钱科英、钱阳辉、黄伟星、凌国伟。主持人为凌国伟、黄伟星。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4

时间安排:

20xx年6月12日

资料:

打电话

活动形式:

听课、评课a

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需求, 结合教学实际情景, 经过打电话这个综合运用就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 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 并会把优化思想运用在生活中, 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具体措施:

一、探讨最优方案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 经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 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 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 2、让生围绕这个题目, 设计自我的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案, 时间要最短。

3、交流学生独立方案→同桌互相交流→团体交流→汇报→小结

二、总结发现的规律

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教师的总数, 也就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内接到通知的队员和教师的总数。探研得到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的总人数就2n-1人。

三、应用规律

发现这个规律后, 能够让学生直接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了, 随着时间的增加, 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数分别为1, 3, 7, 15, 31----所以要通知完15个队员, 只需要4分钟。也能够让学生通知一个50人的合唱队, 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分析, 观察, 理解题目的意思, 怎样才能最好的缩短时间, 找出最优方案,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5

一、课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将读书活动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广大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审视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太令人乐观,在大力呼吁读书的同时,老师不知道该向孩子推荐什么书,家长们不知道怎样的书籍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捧着的书则呈现或缺乏价值、或缺乏乐趣的状态。

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从儿童的心理与能力出发,分年段地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与阅读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适应力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提出了阶梯性阅读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的书籍,并通过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

二、理论假设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童年的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成长的伴侣,意味着心灵的雨露,意味着精神的家园,意味着美的存在,意味着笑的源泉,意味着第二个生命。

儿童文学是人类专门为儿童写的,是儿童自己的“文学”,表现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适合儿童心灵的读物,因而也是儿童最愿意接受的。儿童文学让人善良,儿童文学增添人审美的意趣,儿童文学会让人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使他们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点,儿童文学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带领孩子走进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书籍,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让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阅读童书的活动,带领孩子走进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书籍,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让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2.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阅读当前优秀儿童读物,寻找鉴别优秀作品,从儿童哲学、儿童心理与教育目的出发,思考特定的儿童“应当读什么”的问题。

(2)、选择“共读”童书,组织和开展班级读书会,探索如何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引领儿童在阅读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发展。

(3)、借助家长与社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研究亲子共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意图在于通过童书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中将采用分年段推荐、阶梯性阅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童书阅读的中外研究资料及他人成功的阅读课、读书会的案例,借鉴其成功之处,同时进行不断扬弃,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研读童书,引领学生阅读童书,以阅读课为阵地,课内外想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理性和实践层面上总结、提炼童书阅读的具体方法与经验

五、实施步骤

研究时间是3年。

1、准备阶段(20xx.7~20xx.10)

(1)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儿童阶梯阅读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2)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童书的阅读、选择与推荐工作。提出若干儿童阅读的“主题”,并把它们分配到不同的年级中。

(3)总结分析学校近几年读书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引进童书,进一步推进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2.实施阶段:(20xx.11~20xx.1)按低中高三个年段,以阅读课为主阵地,结合读书节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童书的推荐、介绍和阅读指导,并由实验教师及时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3.总结阶段:(20xx.2~20xx.6)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活动方案、阅读随笔、读书报告、学生习作、论文案例集等),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组成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6

为深入开展“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年”活动,推进“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全校教师高效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带题授课”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着“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尝试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促进教师队伍内涵素质提升,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实现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双提高。

二.活动目标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接受并实践“问题即课题”理念,从日常教学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困惑入手,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寻找原因,制定措施,并在研究课上进行验证、总结、反思,从而解决困惑,回归到常态教学中,享受教学的快乐。

三.活动安排

1.员部署阶段

(1)召开动员大会。讲清活动的目的意义,动员老师主动报名参加“带题授课”实验探究活动,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原则上3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全员参加,35--45岁教师自愿参加,45岁以上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论证教师“带题授课”课题,确定“带题授课”小课题实验研究人选,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

(3)召开课题培训会。针对“带题授课”方略、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进行专题培训,做好开题、立项工作。

2.实验研究阶段

(1)组织教师针对立项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常态教学中进行验证、总结、反思,解决困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定期开展阶段性成果示范、汇报、推介活动

3.全校性“带题授课”展示汇报,总结,推广阶段。

在全校选树10名“带题授课”样板教师,举行特色鲜明的.展示汇报活动,以典型为引领,通过总结提升、经验介绍、示范展示等形式,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力争做到人人都有课题,个个都要“带题授课”。

四.具体要求

1.教师要注重观察、思考,及时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难点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探索,同伴交流互助,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2.教师个人要在学校批准实施小课题研究后,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在常态教学中进行“带题研究”。

3.“带题授课”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探索中积累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改进。

4.学校将定期组织“带题授课”典型课例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表彰和奖励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参加“带题授课”的教师将在学校职称评审、评优及骨干教师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

5.学校科研科承担本次活动的指导和推进任务,并做好协调交流和培训工作,学校将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相关指导。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特成立学校“带题授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科研科

主任: 副主任: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7

为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全市小课题主持人的研究精神,根据XX市教科所20xx年12月22日文件关于加强小课题研究的动态化管理,我校已上传小课题成果评审委员会名单,以加强小课题的过程化管理。

一、小课题研究方案检查时,有部分方案没有按时提交,本次征文我校所有的课题组均按时间要求及时上传(时间要求是20xx.11.13),小课题研究工作比较繁琐,但最后结题必须积分规定分数才能结题,衷心希望各课题组对有关要求认真对待,否则工作做了也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题主持人要认真阅读XX市教科所“20xx-20xx学年度XX市小课题研究时间表”,严格按课题研究时间表完成课题任务,年级组长,成员之间要随时相互提醒。教科室不再电话通知,参看学校博客及市教育科所博客。

二、为及时了解市教科所对小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请各主持人每天能及时浏览XX市教科研博客,内有详细的相关要求,更有利于各课题组工作。

三、所有博文如果上级没有特殊要求,请上传者必须按学校文档要求正确美观编辑,以免影响成绩。本次征文有的主持人打分较低与此有很大原因,要原创,不要抄袭。

四、为让各课题组成员了解小课题相关文档评分标准,了解自己打分情况,附表1和2是通报上次检查我校市级课题实施方案和小课题征文的得分情况。成绩不理想的请接受经验教训。

五、有的小课题组已上传多篇文章,为更方便市教所针对性检查,以后上传文档时,教科所要求上传的一定要在上传博文时,题目上标出,如本次上传时,可在最后上边文本框中定写“小课题征文”,下边正文中把题目与内容编辑完整。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8

一、课题名称:幼儿园游戏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探索与研究

二、研究目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题”,在开发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墨子曾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就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而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在幼儿园广泛地开展起来并深获幼儿教师的喜爱。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

区域活动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自行选择各区域的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生动性,促进儿童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幼儿自主性发展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

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说幼儿是在与材料的“对话”中获得发展,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学习的工具,是幼儿的第一本书。不同的材料会与幼儿进行不同的“对话”,体现其不同的教育价值。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指导是一项创新工作,教师如果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成长,就必须随时关注孩子,在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后,去创设更好、更贴近孩子的区域活动和教育内容,并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材料和指导,让孩子在不断探索、实践中获得经验,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必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领导,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不是“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教育不应是“灌输”,而是“分享”。每个幼儿按照他自己的“大纲”走下去,成人要做的,就是发现每个孩子的大纲规律,为幼儿创造环境,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其成长。本课题的开展将引导教师进一步理解新《纲要》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区域实践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研究儿童、观察儿童的技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展此项课题研究,顺应了我园园本发展的需要,能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

三、研究任务:

1.各年龄班区域设置及材料投放的研究。

2.如何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的教育课程。

3.研究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的形式和组织策略,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价值、功能。

四、研究内容:

1.如何通过投放材料使活动区发挥更大的教育效率。

2.研究投放材料的种类、来源。

五、研究思路:

1.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我们看来,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及活动后的评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然而,在这其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丰富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否满足幼儿的种种需求,是否给幼儿带来真正的收获。 此外,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强调教育环境,注重幼儿这一教育主体,侧重开放的教育要求”的活动,它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和调整,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利用的教育途径之一。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投放活动材料,提高区域活动的教育实效性。

2.区域活动——是指教师在尊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前提上,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适合的环境,让幼儿能在此环境下主动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此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指导者和准备者,其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还在于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活动时由幼儿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独立、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区角活动是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的整合,不仅能让幼儿独立、自主的探索、求知、并掌握方法,而且可在满足幼儿善于模仿的特性的同时学会交往。

3.材料投放——材料投放要有计划、有目的;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关键,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六、课题研究措施:

区域活动通俗地说是幼儿活动的小区域空间,它是通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的场所。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而

创设环境和材料提供则是开展的关键之关键。因此,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对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鼓励幼儿与材料交互作用,分析总结激发幼儿探究材料的性质、特点,进一步丰富区域活动,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有效使用“环境”的教育课程,为以后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提供依据。

1.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使材料与孩子阶段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2.在区域活动中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要兼顾个别差异,避免一刀切。

3.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丰富且功能多样性。

4.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补充材料。

5.区域活动材料的分类:如将材料分成成品材料、自然材料、废旧材料。

6.区域活动材料的收集、制作。如通过家长和幼儿收集、教师引导收集、制作

七、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八、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xx、09—20xx、10):

(1)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课题组成员培训,并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及实践资料进行学习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20xx、10——20xx、05):

(1)组织教师开展各班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投放情况的调查。

(2)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索,各班(大、中、小)区域活动设置及投放材料的活动,做好活动观察记录。

(3)开展一系列区域活动评比活动,班级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在区域活动设置中的经验。

(4)分析课题进展情况, 举行相关的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

3.总结汇报

(20xx、05——20xx、07):

(1)教师根据自己在开展区域活动中的经验及反思,及时总结小结,形成理论,并能互相交流讨论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

(2)收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组人员分工:

郭红利:负责课题的设计、实施、撰写研究报告。

甘冰绒:负责课题的实施、协调和资料收集。

詹 丽:负责中班组课题的研究实践和定期的总结。

许 莹:负责大班组课题研究实践,提供各种档案资料。

刘玉霞:负责小班组课题研究实践,提供各种档案资料。

二〇XX年九月十六日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9

一、课题名称:

xxx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培育一所好学校, 必须培育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如果把一所好学校比作一座漂亮的大厦, 那么, 优秀教师就支撑起这座大厦的栋梁。名教师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学校重要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之一。单单一个名教师, 也许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可, 对于一所好学校来说, 名教师就教职工队伍的引领者。所以, 在新课程改革高潮渐起的今日, 各个学校都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尤其对优秀教师的渴求。如何培育出更多的名教师和优秀教师, 并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模范引领带动作用, 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也本课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内外研究同一研究领域的概况

关于名教师,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尤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对名教师的内涵、名教师教师的思想品德、现代教育观念、法律意识、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良好心态、外在形象、教学艺术、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 不少学者进行了专门的.探索与研究, 并出版了《优秀教师全书》、《新课程优秀教师管理实用手册》等专著。美国学者还专门研究了美国成功教师的五个标准、成功教师的15条特征、成功教师八要素等, 对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走向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于学校优秀教师与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国内外也有所关注, 但并不很多。如有的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出发, 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 转而强调名教师与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引领示范和合作文化, 即首先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 以使双向学习, 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 经过互动彼此支持, 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 从教师作为研究者走向同伴互动。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有利于建设研究型学校,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激励教师自强不息, 超越自我, 实现自我完美的教育人生。

(3)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师伍建设, 推动学校管理改革, 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资料

本学期, 我校课题研究的资料名师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名师的成长环境、培养途径、作用与效益、与教师队伍成长之间联系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 贴近名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成长心路历程, 探索名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的主力军与引领者作用, 并且结合这个课题, 研究发挥名教师作用的途径与策略。

(二)预期目标

认真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并精心组织实施, 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 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名教师的成长、充分发挥名教师的模范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教职工队伍管理评价体系, 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在逐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分阶段构成研究成果, 最终构成《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获报告。

五、《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总召集人:李国伟, 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统筹、全程跟踪课题研究。

课题组长:杨建涛。具体主持课题研究, 总体构思、设计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步骤、研究方法, 协调组织不一样阶段研究工作, 汇集研究经验, 并最终构成研究成果。

副组长:虎二伟。负责本课题与学校整体教科研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和评价工作。

副组长:刘二定。负责组织课题研究, 处理研究材料, 进行研究指导。

课题组成员:刘法宪、杨春霞、魏丽霞、杨炎秋、张喜风、李世红。负责子课题研究管理、实践研究、资料搜集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xx年5月————20xx年5月。

1、20xx年5月————20xx年8月开题阶段:申报课题, 由上报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备案, 并通报学校教科室, 由学校教科室牵头, 课题负责人确定实验小组人员, 明确人员职责分工。研讨课题实验方案, 做好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2、20xx年9月————20xx年12月为第二期研究阶段:在此实验研究阶段, 主要研究名教师的培养途径成长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联系。

3、20xx年1月————20xx年5月为课题第三实验阶段:在此阶段, 主要研究和总结名教师在教师队伍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学校在名教师的管理使用方面的创新成果, 汇集资料, 优秀课例成果汇报。总结研究成果, 汇编资料, 完善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 为研究供给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名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 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 收集国内已有的影响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的研究的成功经验, 对其进行分析归类, 为研究供给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一样层次的优秀教师工作实践成长经历作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学科各年级优秀教师影响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

5、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 循序渐进, 不断反思, 不断修正, 探索最佳名教师培养策略

七、《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建立课题网络, 成立课题组, 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开展活动, 组员之间结成研究伙伴, 定期汇报、交流。每月月底举行课题组长例会, 经常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分析, 并指导下阶段工作。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 并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 校行政进行监督和管理。

4、筹集经费, 保证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5、与上级教科室领导多联系, 及时汇报课题研究进展, 确保课题扎实地有成效地开展。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0

组长:

成员:

执笔:

研究目标:

把积极心理教育的思想贯彻到学校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层面,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教学场,开发人的潜能力,激发人的活动,促进人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思路:

课堂教学都存在着“教学场”。“教学场”是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策略向学生传递有关的认知信息,然后经学生加工处理后,又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储存或反馈。围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则构成了一个“教学场”。

从教学的实际意义看,我校“十一五”课题“构建中学生积极心理场”这一思想,切准的正是当前教学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教务处把建设积极的教学场作为教学工作开展乃至评价的核心元素之一。《建设积极的教学场》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一、学校方面

根据新的课改方案和高考的改革方案,加大课改实施力度,切实纠正局部存在的学科上重理轻文的倾向。教务处要组织力量认真研究高考新方案,吃透精神,逐条分析,拿出具体明确的应对策略,并认真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

加大对各学科组作业布置、练习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减少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量大效低重复练习多的倾向,尤其是要杜绝抄练习答案就算完成练习现象的存在,要督促各学科组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切实解决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脱节、备课与上课脱节、上课与练习脱节、练习与考试脱节、练习与批改脱节、上课与课后辅导脱节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学针对性。

加大对备课组长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在学科组中的把关引导作用。

严抓教学“六认真”工作,特别是要狠抓精心备课、精心布置作业、精心辅导等环节,对不能完成“六认真”工作的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乃至严肃处理。

二、学科方面

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1、课程开足、开全,落实新课程建设的思想

新课程思想,其实就是引领学生追求“积极”地面对学习,获取成长的愉悦,就是以积极的心理拥抱读书时代,甚至以积极心态面对自己的一生。

积极教学场建设的基点,便是还给学生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离开这个基点谈积极教学场是空话,因此把课程开足、开全,既是落实新课程建设的思想,也是我们教学部门开展工作构建积极教学场的前提。

2、开设“一中讲坛·课程系列”

在保证规定课程的同时,我校还从学生的兴趣(学生来信)和学校积极教学场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丰富的课程文化。将面向全校学生开辟“一中讲坛·课程系列”,讲坛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自助型学习的理念,由老师自愿开设,学生自愿旁听,每个星期开设2-4场讲坛,而且同时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三、教师方面

(一)打造“我的课堂”

“我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宗旨是开展“打造学生合身教育、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办好百年一中的教育,并以“我的课堂”为新教育新课程的着力点,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活动的要求:“精心备课、精准教学、精简作业、精诚辅导”。

“我”指老师,“我的课堂”侧重对教师作出建设要求。教学要“目中有人”。当然,“我”也指学生,课堂积极教学场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精准、精简”,突出的是教师的使命感。职业与事业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使命感。教师对从事的职业有了使命感,也就有了积极心态,也只有教师有了积极心态,才能保证教师去构建积极教学场。

“精诚、精心”,突出的是师生间的“对话”。精诚,精心,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而且是师生双方、人本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体现的是人格平等。这使得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传统教育过程中因师生的角色差异而形成的教学专制,一种缺少真诚和爱、缺少信任与希望的教学范式。可以这样说,精诚,精心,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人本之间的精神相遇。

因此,“我的课堂”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文化性与发展性,追求的是积极的教学场建设。改变单一知识传授,实现教学的丰富价值,创设愉悦的教学场,必须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要十分讲究课堂教学方法,必须要注重加强师生感情交流,并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二)提倡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都存在着“教学场”。消极的“教学场”学生的思维被抑制,课堂气氛沉闷。积极的“教学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统摄力。“教学场”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每个教师都要从积极教学场的角度反思教学场的建设,反思自己。撰写教学反思或多形式交流课堂教学的反思,是作为教学规范落实到制度建设上的要求。

(三)加强教师建设

积极教学场的形成,教师建设是关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即课程。课程实施是一种教育实践过程,是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亦即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新课程实施强调“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新课程的实施,更多的还是依赖学校自己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青蓝工程

确定三年培养计划(市统一要求)

2.名师高徒工程

为进一步挖掘教师潜能,加速培养一批拥有江阴市级以上教学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并通过其广泛的带动、影响、辐射作用,整体提高学校教师素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我们特别制定了《江阴一中“名师高徒”工程实施办法》。通过双向选择,每一个市级以上教学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都带上1个或2-4个近三年内有望获取市级以上教学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师傅要进行为期三年的定向指导,徒弟要积极以高徒的身份,与师傅对话,并按照要求推进对自己的.建设。

3.上台阶工程

每一个教师对照自身条件,确定发展方向,弥补不足,多方位推进,力求一年有成果,两到三年上一台阶。本学期制定出方案,下学期执行。

加强队伍建设,是建设积极教学场的发力点。

4、转变评价机制——三满意建设要求

评价是一种激励机制,更是一种建设行为。为建设积极教学场,我们立足“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转变对老师静态性的评价,改为对老师强调动态性的积极性课堂建设追求,追求三个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同事满意。只有三满意实现了,积极教学场才会始终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拐点,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从积极教学场角度来看,做到三满意,即需要教师营造人文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了解了学生需要满足的情况后,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创建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管理要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的真诚尊重、关注和移情理解,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通过情感化的教学、科学设置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途径,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第二,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他健康品质。第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第四,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课堂是平等的,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甚至是影响到一生的,即是“我的”。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教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四、学生方面

(一)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观形成几个认识

1.让美好预言成就学生,不放过表扬学生的机会。

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

2.精诚沟通——励志教育。

3.帮助自己,形成学习上积极的暗示(考前心理辅导)。

(二)帮助学生寻求建设自己学习行为的几条途径

1.学生学习小组(各班级)

2.教师辅导答疑(中午和双休日)

3.座谈会和学生大会(各年级)

4.环境激励和学生表彰(每年对高三的动员)

5.潜能激发:李阳疯狂英语(一年一度);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潜能(李昌林)

6.领导和教师煲“心灵鸡汤”(激励):学习困难生的结对

“教学场”的构成不是几个相关因素的简单累加或随意捏合,而是由“教学场”的统摄力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整合成的一个整体。此外,作为“教学场”的两个方面,师生双方也是一个在情感、意志、精神上有相依、相融、共振、共鸣的和谐整体,任何一方的不到位都会影响“教学场”的整体。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积极“教学场”,才能使学生在快乐、兴趣中有目的的接受教学内容,使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展示。

研究进程:

第一阶段:探索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月)

第三阶段:研讨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1

校本课题是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由学校自主开发、自主实施和管理的科研课题,校本课题的研发,作为校本教科研的三大内容(校本培训、校本课题、校本课程)之一,既是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的基本思路,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走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道路,我校特制订校本课题研究管理和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题的开发

(一)校本课题的开发将从遵循如下原则和思路:

1、“校本课题”是针对我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而提出的、需要我们通过研究加以澄清和解决的问题;

2、主张能够坚持“理念先进、选题实际、便于实施、示范特色”的原则;

3、课题申报以科组为主,鼓励合作,鼓励个人申报,鼓励跨学科申报;

4、立足于学校现有资源,鼓励开发多种教学资源;

5、坚持“先培训后立项,边实施边培训”,在做中学。

(二)校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因此,校本课题的开发可从学校建设管理、教育教学、德育管理等几方面选题:

1、学校发展策略研究;

2、学校定位研究;

3、学校各职能处室制度建设研究;

4、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5、学校人事管理和激励机制研究;

6、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其评价研究;

7、教师考核及其评价研究;

8、学校高效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9、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研究;

10、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关系研究;

12、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技巧;

13、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14、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研究;

15、中学课堂组织和管理研究;

16、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17、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研究;

18、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作业研究;

2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22、常见问题学生帮教工作基本制度研究;

23、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

24、优秀学生的教育对策;

25、新课程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26、班集体建设和管理的个案研究;

27、新时期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28、家庭、社区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29、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30、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

31、一课一练作业研究;

32、班级管理模式与创新探讨;

33、教师与学生谈话艺术研究;

二、校本课题的实施

(一)实施准备

1、成立校本课题管理领导工作组;

组长:z校长

副组长:z

组员:z以及各学科组负责人

2、制定校本课题管理和实施方案;

3、宣传发动,面向全体教师,广泛征集教学问题和课题意向;

4、信息集中与筛选,意向访谈调查,可行性分析;

(二)实施开展

1、申请报名阶段,填写《兴永一中校本课题研究申请表》

2、组织评审课题立项;

3、举行开题仪式并进行培训;

4、各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要求每两周一次课题组活动,课题领导工作组按计划深入课题组,参与、跟踪、指导和监督;

5、各课题组上交学期报告;

6、组织课题结题评审;

7、组织召开校本课题研究结题汇报会。

(三)课题推广

学校根据课题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奖励;并向上一级教研部门推荐。

三、校本课题的管理

1、组织。学校成立“校本课题”管理领导工作组,教研室负责校级课题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其职责为制定校本课题管理及实施方案;颁布年度课题指南;组织课题实施培训;组织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成果鉴定、推广等工作。“校本课题”管理领导工作组,由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其职责为评审申请课题,提出资助金额建议,参与、跟踪、检查和指导,中期检查,成果鉴定与推广工作。各课题组由课题主持人全面负责计划和实施,年级组和学科组予以配合落实。

2、申报。每学年初“校本课题”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制订《兴永一中教育教学研究参考选题》,既要避免重复研究,又要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使课题研究能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本校具有教育研究条件的教研组和个人均可按规定与参考选题提出申请。申报校级课题以课题组或个人为单位填写《兴永一中校本课题研究申报表》,通过教研室和课题指导工作组审核方可立项。

申请的课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研究方向明确,论证充分,研究方法可行;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和研究基础,切入点有价值;研究计划详备,经费预算合理;课题成果形式要明确;课题承担者具有按计划、期限完成课题的素质和科研能力等。要充分贴近当前教育改革前沿的迫切需要与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鼓励切入点小、有现实针对性与操作指导性的课题的深度研究,避免低水平重复、立题不当、切入点不明确等情况,每人同时参与的课题原则上不超过2个。

3、立项。教研室受理课题申报,由课题指导工作组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和条件对申报课题进行资格审核。通过资格审核的课题可以正式立项。

4、中期评估。课题完成时间一般为1—2年。课题负责人应按时、按质认真实施课题研究计划,作好中期检查汇报,在约定期限内提交课题成果。课题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完成,课题负责人应写明说明报告,申请延期完成,报课题管理领导小组批准。教研室定期检查科研课题的实施情况,召开课题实施情况汇报会,查找不足及时调整。

5、结题。凡立项的课题,结题时都需提交结题申请书,并对课题进展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写出结题报告(或实验报告)或按课题研究计划提交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立项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实验)情况、研究(实验)成果等。学校组织科研处及课题指导工作组进行结题,结题完毕后,课题组长应将完整的结题材料送交教研室存档。

6、推广与奖励。每学年结束,“校本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定期举行教科研汇报会,进行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课例及论文进行评优,并选送已结题的优秀课题参加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评奖活动,对于获市级以上奖励课题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进行奖励。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所有成果将作为聘任考核、评优评奖、职称评审或外派学习培训的优先条件。

7、经费。学校将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作为教师业务培训、参加会议、购买书籍资料、出版印刷、实验设备设施、成果奖励等方面的专项经费。经费使用由个人、课题组科研处提出申请,由学校统一审批,严格实行报销制度。

兴永一中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2

为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成长,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为依托,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提高教师问题意识和能力开始,在上学年我校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xx年9月开始,继续在我校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

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重在通过小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 研究意义

通过小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所从事教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质量。通过小课题研究,培养每个教师的课题意识,培养教师的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为今后承担大型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小课题领导小组

领导组长:巩向刚

副组长:李 慧 牟维和

组员:陈丽艳 于慧静 牛晓斌 刘丽萍 田桂芳

田继红

指导小组:

组长:牟维和

组员:巩象树 牛凤玲 王传玲

四、工作目标

1.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提高科研成效,创建合作、共享、创新的学校文化,创建教师发展型学校。

2.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实的问题。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3.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提高教育质量。扎实、高效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小课题研究的途径

小课题研究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六、 小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学校小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一学年。

(一)准备阶段(20xx年9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教师或学科组申报课题。学校科研处进行审定并批准。

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30日)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科研处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开展优秀青年教师沙龙活动,让青年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教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组织青年教师轮听课及赛课活动,结合学校的教学月检及公开课等活动,配合教务处抓好青年教师的研讨课。

(三)总结阶段(20xx年6月)

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学校开展结题鉴定。组织开展学校小课题研究评选,结合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活动,总结好的做法,树立典型。

七、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学科组或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学科组或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答辩等。学科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教师沙龙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科研校长牵头,科研处、教务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教研室、教研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

八、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行“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1、在小课题研究中,要求每个学科组或老师个人要有研究方案,科研处制定《小课题研究跟踪调查表》,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思路,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参加小课题研究课题组或青年教师的考核,学年末,将对课题等进行全面考核,将考核与评优等挂钩,并制定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3

时间

20xx-XX-XX

立项号

XXXXXX-XXXXXX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负责人

XXX所在单位XXXXX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各样的一些教学方法涌现在英语课堂中。游戏就是其中应用最多的一个。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游戏与知识的结合,显然设计与操作成了重中之重。游戏教学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它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辞海中是这样定义游戏的: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就是指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亲身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我们要用游戏这种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堂。而每个游戏的设计,也都要考虑到学生和老师两方面。就学生来说,要有趣,参与性强。对于老师来说,要好操作,活动效率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通过研究,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的多样性时效性。

2:英语教研小组内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讨,再次实践,再研讨,总结等方式,解决问题。

3:具体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身边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充分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阶段: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游戏。

第三阶段:及时进行反思,定时在组内进行研讨。

第四阶段:将行之有效的活动应用于课堂。

第五阶段:组内研讨

第六阶段:各人小结,组长进行全组小结,并撰写教研论文。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教学反思;

随堂教学随笔;

自制教学用具;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游戏的华丽转身》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1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结合生活情景创设、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全体的发展、在愉悦的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制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前能释放出来,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是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的'主动,学得轻松,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为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何抓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

1、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知识教学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掉教师过去一统课堂、独占减胎、蚁教案控制教学、以标准答案卡住学生思维的局面。

3、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让每个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课题的界定(小学1——6年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课堂中如何有效的探究新知。真正的使课堂实效性落到实处。

2、通过主体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3、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的学习。

4、培养学生翁体意识、探究意识、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五、实验设想

通过专题研究共同探究出真正抓住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探索法2、观察法3、实践法4、调查法5、实践法

七、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方法和措施

(一)准备阶段

共同商讨确定积极研究课题,明确研究任务,以所带年级为实验班。

1、研究时间:20xx年8月——20xx年12月

2、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抓好教学实效性。

3、实施步走骤:

(1)确立研究课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3)细化研究任务,使教学实效性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4)落实研究仍无,分阶段进行课题研究。

(二)意义

1、在教学中落实三为目标,注重学生解决生活的能力。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的体现,能撞我数学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能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教学方法要灵活,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实效性。

(4)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常识、实验。

第二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确定研究课题。

第三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活动有效性的验证。

八、实施阶段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新课程有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

2、对课题研究中有关的问题共同商讨。

3、根据课题进行实践探索。

九、课题研究效果分析

1、能用生活问题进行情景引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主体意识,探求新知的欲望,能力的培养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勇于发言、敢于问题、主动质疑、乐于交流、共同探索、解决问提。

2、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3、从合作探索知识,课堂评价等真正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好的效果……

十、研究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教师现未能在职,给研讨工作带来不便。

2、对个别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策略部内有效实施,使研究工作不能顺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