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前进的动力。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相对于个人理想还是相对于社会理想来说,崇高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也就是努力奋斗的过程。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追求理想、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奋发向上的标志。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青年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用艰苦奋斗的汗水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 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各方面态度的核心,是调节和控制个人行为的最高层次,从根本上规定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 展现。“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两课”教师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其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中,要注意结合专业、学科特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品德的教育。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素养,对社会和人生有着美好的愿望。但同时,他们又缺乏人生阅历,生活范围狭窄,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主观、片面、自负。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他们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清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使命,构建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

第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它不仅直接体现着维护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实质,而且还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潜力充分展示的需要。个人的发展与人民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发展是最有前途的,这样的人生是最有生命力的。当然,为人民服务并不意味着放弃个人的兴趣、爱好与需要。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实现,依赖于个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因此,大学要鼓励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强调社会动机,同时也要重视个人动机。

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不是别的,而是使自己潜在的劳动和创造能力发挥出来,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刀大学生要站在集体主义的高度,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使命。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然,如果是假集体,如果集体利益代表不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作为集体中的个人要敢于与假集体的观念与行为作各式各样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仅不是背离集体主义, 而且是集体主义本身所要求的, 也是健全人格最突出、 最重要的表现。过去我们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过分强调集体,忽视个人。在集体中,人的需要和个性得不到尊重,抹杀了个人的独立地位。马克思讲的集体是全体劳动者的联合— “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马克思在承认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价值的前提下, 深刻地批判了虚假的集体主义这一思想今天仍没过时。 马克思指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而不是割裂的。个人只有为集体创造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个人的价值只有得到集体的承认才会激发个人创造性。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篇2]

理想信念是人生自身价值、人生意义和目的的集中体现。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大学生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党的也特别强调:“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因此,寻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成为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