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工作方案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集合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集合15篇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

为了进一步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并根据村实际及灾害形式变化,特制订本预案。

村基本情况:

张李乡韩店村位于寿县西南60多公里,北靠淮河,西临淠河,与六安霍邱县隔河相望。该村土地以湾区为主,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便利、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苗木花卉、光伏发电等特色生态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全村现总户数1845户,总人数6570人。辖37个村民组,现有中共党员99名。

重点隐患地段:五号路存在道路交通安全。

重点防御的区域为七好小学路口,周岗大桥往韩店村驶入下大坝处。

我村现有村“两委”干部9名,村班子战斗力强。积极性高,增强了村班子的力量。村干部分工明确,开展工作扎实有序。本村村务、党务、财务定期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村设有避难场所一处(韩店村文化广场),总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人数1500余人。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群众和财产受灾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造成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应急救助反应。

一、组织领导

1、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救灾工作。

组长:赵义乐

副组长:聂松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利芹

成员:凤委刘良雪龙汝梅时光霞邓海涛时召燕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项措施的落实。

3、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村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工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的应急储备,强化管理,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备战状态。

5、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采取一切必须的手段,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灾后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7、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协调组、预警预报组、隐患排查组、后勤保障组、转移安置组、卫生医疗组、信息报告。

①应急指挥组: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受灾情况,组织、协调村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灾害灾情报告,在灾害发生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村民公布本预案。地点设置在魏岗村办公室。

②预警预报组:

负责灾害信息预警预报。

③隐患排查组:

负责村灾害隐患排查统计工作。

④生活救助组:

检查撤离路线、安置地点、报警设施、抢险工具、物资落实情况,对抢险急用车辆等交通工具进一步落实。加强与各行动小组的联系,迅速将抢险物资及车辆调运到指定地点。地点设置在魏岗村办公室。

⑤转移安置组:

负责灾情发生时,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

⑥医疗救护组:负责开展先期医疗救治工作,并向上级医疗机构报告或申请救治支援。地点设置在寿春镇中心卫生院。

⑦信息报告组:

负责防灾减灾工作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要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严格制定、评估、完善我村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机制。汇总和收集自然灾害事故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3、宣传、培训、演练。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能力和意识。采取多种样式,如纺织防灾减灾图表、书籍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每年组织不少于2-3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领导小组要检查、督促各单位和工作小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村民的安全疏散工作。

7、人员准备:明确村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落实村灾害信息员,成立村志愿应急救助队伍、抢险救援队伍。

五、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和预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村民的疏散转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村民家中和室外不乱拉乱接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消防责任制度。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及信息发布方式

村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指示及灾害具体情况,由村主任宣布启动预案,并通过手机、信息、通告、电话等多种形式通知村民,紧急情况下以警报声预警。村各救灾小分队各施其责,迅速开展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主动和相关部门联系。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上报,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确保通信畅通。

3、及时上报灾情,写清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措施和灾区的需求),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

4、灾情报告程序。农户-村民组长-网格员-村委会四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向上级报告。

5、要求。

(1)灾情初报。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1时。

(2)灾情续报。在重大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村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

(3)灾情核报。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上级部门报告。

5、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我村实际,安置场所按可容纳人员数量储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受灾群众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保障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如收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扩音喇叭报警等,落实专人专责负责发信号。

2、灾害发生后,村处于临灾第一线,应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相关责任人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组织所有在场的灾害信息员、村志愿者、抢险救援队伍等力量参加救援和疏导。

3、要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场所的所有人员,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而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人员情绪,并引导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区等待救援。村工作人员按照防灾减灾“明白卡”所明确的具体帮扶对象,协助脆弱人员转移安置。

4、紧急撤离时,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贪恋财物、迅速离开现场,听从组长指挥,互相照顾,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5、发出应急信号后,应打开所有撤离出入口,立即确保应急通道畅通。

6、在接到报警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并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指定位置。

7、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发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8、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灾后正常工作和秩序。

八、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其它;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灾情稳定后,对因灾害造成的民房、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设施的毁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制定灾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方案,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恢复重建。

3、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金额等,发放后再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2

为建立社区自然灾害紧急救助机制,提高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社区应对灾害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社区综合减灾有效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依靠居民群众、社会组织共同参与防灾减灾。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社区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本预案指导XX社区辖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并与XX街道应急预案对接。

三、组织机构

为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社区成立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协调开展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安置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领导小组组织情况及工作职责如下:

(1)传达、贯彻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指示,并组织实施;

(2)召开会商会议,对社区风险源进行会商和评估,研究提出对策;

(3)配合上级工作组开展工作,与社区有关部门保持联系;

(4)承办社区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协调事宜;

(5)负责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灾情收集组:由社区灾害信息员、负责收集灾情情况,及时将灾情向组长汇报。

治安交通小组:由社区民警和治安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实施安全警戒,维持现场秩序;治安员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疏导周边交通,开辟应急通道,保障应急处置人员、车辆和物资装备应急通行需要。

医疗救护小组:由社区卫生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开展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安全疏散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应急志愿者队伍组成,居委会主任为疏散责任人,负责引导疏散、转移受灾居民及受灾户安置过渡工作。按照社区疏散路径将受灾居民转移到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

综合保障小组:由社区居(村)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和物业公司(或管理企业)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负责为现场指挥部提供场地、办公设备和后勤服务保障;协助疏散人员,安置受灾群众,引导居民开展自救互救。

信息报道组:由社区居委会成员、组成,负责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及时向街道办事处发送灾情有关信息;对辖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四、灾害隐患

(一)灾害风险隐患清单

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自然灾害

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事故灾难

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公共卫生事件

x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社会治安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3

为做好我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及职责

抗洪抢险,防险地质灾害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镇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和9个组,指挥部机构设置及各组工作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工作职责:指挥、组织全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

下设办公室:主任:林碧渊(兼)

成员:陈燕茹、赖永镇、方桂花

工作职责: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救灾工作的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组织昼夜值班,随时掌握和分析气象、雨晴、水情、险情、灾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联络、协调、监督、检查各组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向镇总指挥部汇报险情、灾情。

(二)各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1.山围塘水库组

组长:刘文革

副组长:刘甲军

成员:欧阳婷婷、各村山围塘水库负责人

工作职责:负责全镇、山围塘水库的巡视检查,在强降雨过程中,实行全天候值班,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水情,如发现险情,及时组织群众撤离,组织有关人员抢险

2.地质灾害组

组长:肖上永

成员:黄锦钗、地灾点所在村地质灾害协管员

工作职责:负责观察各自监控的滑坡点,一旦发现险情,应准确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当地群众及早撤离。

3.重点户防御洪灾,地质灾害组

责任领导:各片正副片长(全镇分为东田片片长陈贵泉,副片长黄荣宝、蔡小建、陈明曦;山西片片长刘文革,副片长林碧渊、李少峰、吴志飞;桃园片片长陈哲群,副片长陈金柱、李朴生;蓝溪片片长肖上永,副片长黄静澜、吴冬芸、王大榜)。

责任人:各驻村工作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工作职责:负责填写告知书,发至各重点户(详见告知书样本),对辖区内的危房、傍山而建房、易受浸房屋进行24小时巡逻值班,一旦发现险情,应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组织群众撤离。

4.抗洪抢险组

指挥:洪世杰、吴火连

东田片责任人:陈贵泉、黄荣宝、蔡小建、陈明曦

东田村责任人:陈贵泉

成员:洪木法、陈雪清、村委会干部

西坑村责任人:黄荣宝

成员:江富美、村委会干部

南坑村责任人:蔡小建

成员:陈忠前、村委会干部

雪峰村责任人:陈明曦

成员:颜云峰、村委会干部

山西片责任人:刘文革、林碧渊、李少峰、吴志飞

山西村责任人:李少峰

成员:范国恩、村委会干部

汤井村责任人:刘文革

成员:林志勇、村委会干部

彭溪村责任人:吴志飞

成员:尤华明、村委会干部

岐山村责任人:林碧渊

成员:李昭阳、村委会干部

桃园片责任人:陈哲群、陈金柱、李朴生

桃园村责任人:陈哲群

成员:梁春泉、村委会干部

美洋村责任人:陈哲群

成员:刘甲军、村委会干部

湖山村责任人:陈金柱

成员:陈竞赛、村委会干部

格头村责任人:李朴生

成员:傅志超、村委会干部

蓝溪片责任人:肖上永、黄静澜、吴冬芸、王大榜

兰溪村责任人:黄静澜

成员:叶志强、村委会干部

丰山村责任人:肖上永

成员:陈强毅、村委会干部

介凤村责任人:吴冬芸

成员:林少煌、村委会干部

凤巢村责任人:王大榜

成员:范清义、村委会干部

工作职责:发现险情时,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将险情通知群众,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受灾群众及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

5.救灾安置组

组长:李朴生

副组长:方桂花

成员:巫敏敏、黄嘉华、陈圣东

工作职责:负责接收安置灾民,并登记造册。

6.治安保障组

组长:洪晓锋

副组长:陈宝福、黄金城

成员:派出所全体干警、执法队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抗洪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的畅通无阻。

7.卫生救护组

组长:林再福

成员: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在全镇设立若干个抗洪抢险医疗救护点,加强前方医疗救护与后方医院急救中心的联系,供应所需医疗药物器械,确保灾民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水源水质的检验和饮用水消毒,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8.电力抢修组

组长:谢辉煌

成员:供电所全体人员

工作职责:保障辖区内防灾、抗洪、救灾的用电以及镇指挥部办公室用电,对易发生触电伤及人员地区及时停电,灾后保障恢复供电。

9.生活保障组

组长:林碧渊

成员:王银城、方桂花、黄嘉华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住和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二、防洪、防地质灾害实施方案

(一)防洪、防地质灾害抢险方案

防洪、防地质灾害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

1.汛期(每年4月1 5日一10月1 5日),指挥部办公室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电信部门应予密切配合,确保指挥部办公室电话畅通。

2.指挥部成员及各组应按分工职责,密切注意和主动了解各种情况,及时做好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镇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当预计洪水上涨至警戒线、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情况下,全体人员进入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紧急状态,指挥部及各组按责职分工,组织抗洪、抗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切工作要服从救灾抢险。

(1)以救灾抢险为中心,全民动员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2)镇村、派出所立即行动,做好抗洪抢险、交通、治安保障工作,确保抢险队伍按时到达。

(3)指挥部办公室要准备车辆,集中待命,派出所要维持好交通安全秩序。

(4)救灾安置组必须遵循“保障供给,手续清楚的原则”,领取或调用抗洪物资应根据需要向镇指挥部汇报,领导审批,方可进行物资调拨。

(5)根据汛情险情由指挥部随时调动应急人员。

(6)防洪抢险的纺织袋等物品。由镇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储备、根据指挥部的通知,进行调拨,抢险用的锄头、铁铲、畚箕、扁担等工具由各村委会负责。

(二)安全转移方案

当出现万分危急和洪水可能出险且水位进一步上涨时,指挥部发出危险区域安全撤退的紧急指令。人员疏散主要往就近的高山地转移或投靠安全地区的亲朋好友疏散。做好低洼地段人员和重要物资的安全转移。旁山居住户遇强降雨天气,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特别是已建立台帐的重点户防御洪灾、地质灾害各责任领导、责任人应第一时间组织撤离,并按预定的安置办法进行有条不紊地安置,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4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因地震因素引发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应对防震减灾的体系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2、预防为主、科学高效。实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防震减灾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依法规范、协调有序。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防震减灾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各村、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资源共享,并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使防震减灾应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运转协调。

4、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根据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防震减灾实施分级管理。镇人民政府指导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

1、成立指挥部

2、镇指挥部职责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人员与应急队伍人员一致。主要职责:

(1)启动和终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为镇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和建议;

(2)负责防震减灾应急体系与设施建设,组织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并及时提供地震服务信息;

(3)负责调集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等资源,协调解决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关问题;

(4)指导和督促各村、单位开展相应工作;

(5)决定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3、成员单位职责

按照分工,各成员单位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防震减灾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并确定应急工作联络员,及时向镇指挥部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动态和灾情信息。

(1)党政办:参与镇政府地震防灾减灾决策,发布防震减灾预案预报信息,开展地震防灾减灾服务,承担镇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2)民政所:统一审核发布防震减灾灾情和救助工作;组织、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救助、救济和救灾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工作;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3)综治办:协助做好防震减灾的抢险救援工作,协助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参加重要设施和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

(4)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哄抢防御防震减灾物资和破坏防灾救灾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震减灾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负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秩序;防御防震减灾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协助提供部分道路实景信息。

(5)财政分局:负责防御防震减灾和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6)旌阳国土中心所:负责提供防震减灾时的地质实况,地质灾害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应急监测工作,并对防震减灾造成的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必要的应急防治工作,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

(7)供电营业所:负责保障应急重点部门用电的供应;及时组织电力受损线路的抢修,保障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8)卫生院: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提供地震灾区疫情和防治意见,组织医疗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9)学校:负责全镇各类学校防御防震减灾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10)文化站:根据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防震减灾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地震、灾情信息,做好防御地震工作的宣传报道。

4、日常办事机构

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防震减灾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机构。

主要职责:

(1)承担镇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市防震减灾防御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全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负责传达镇指挥部工作指令,及时掌握防震减灾及应急工作动态,编印相关应急简报;

(4)组织、协调各村、单位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防震减灾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鉴定、审核和上报工作;

(6)组织抢修被防震减灾损坏的自来水管道设施,保障自来水的供应;指导受灾地区做好灾后房屋和基础设施的修复等工作;

(7)镇指挥部要求的其他保障事项。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镇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和提供防震减灾防御以及损失等情况,在2小时内向镇指挥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及较大突发事件信息,镇政府向县政府或省政府报告。

2、响应启动

按防震减灾程度和范围,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类别,有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预案启动响应。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防震减灾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最高预警级别灾种启动应急响应。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防震减灾且均没有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经造成损失和影响时,根据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在综合评估基础上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3、响应机制

重大防震减灾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即可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微信群、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刊、电话、警报器、电子显示屏、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4、分级响应

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防震减灾的种类、级别和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1)一般防震减灾应急响应(Ⅳ级)

发生一般防震减灾,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2)特别重大、重大、较大防震减灾应急响应(Ⅰ级、Ⅱ级、Ⅲ级)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防震减灾,镇指挥部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全镇防震减灾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支援请求。

5、分部门响应

当防震减灾发生时,根据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类别,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

6、现场处置

防震减灾现场应急处置由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组织营救、伤员救治、疏散撤离和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及时上报灾情和人员伤亡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查明并及时组织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灾害,组织公共设施的抢修和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7、社会动员

防震减灾事件发生时,各村可根据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防震减灾事件发生后,各村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审计监察部门对捐赠资金与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8 、信息公布

防震减灾的信息公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灾情公布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防震减灾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9、应急终止

防震减灾得到有效处置后,经评估,短期内灾害影响不再扩大或已减轻,地震部门发布灾害预警降低或解除信息,镇指挥部视情宣布终止应急响应。

五、后期处置

1、调查评估

灾害结束后,镇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对防震减灾造成的损失及防震减灾的起因、性质、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与总结,分析防震减灾应对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灾情核定由民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报送上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灾害的调查评估结果与应急工作情况应逐级上报。

2 、征用补偿

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应依法给予补偿或做其他处理。

3 、保险理赔

鼓励通过保险形式提高防震减灾防御和灾后自救能力。保险部门应根据灾情,主动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4 、恢复重建

镇指挥部制订恢复重建计划,尽快组织修复被破坏的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及交通、水利、供电、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使受灾地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六、应急保障

1 、通信保障

通信管理部门做好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及时采取措施恢复遭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施,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2 、交通运输保障

综合办会同有关单位保障人员转移以及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

3 、资金保障

财政部门负责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和抗灾救灾的资金保障。

4 、物资保障

各村、有关单位,特别是水利、民政、农业、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并督促做好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的专用物料、器材、装备、工具等的储备,加强生活、医药、防护用品类救灾的储备,加强农业救灾物资、生产资料的储备。

5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加强灾区和社会治安管理,做好重点部位的警卫和人员聚集场所秩序维护,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防灾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

6 、避灾场所保障

民政、水利等有关部门确定本镇各地的避灾(避险)场所,设立标志,确保防灾避灾的人员转移安置需要。必要时,可依法征用学校及社会公共场所,用于人员转移安置。

7 、电力保障

供电部门负责落实抗灾救灾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七、监督管理

1 、宣传、培训和演练

(1)各村、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对社会公众开展防震减灾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2)各村及有关单位要把防震减灾、预警知识、应急处置知识以及工作管理、救援人员上岗和其他常规性培训工作,纳入总体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的培训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应急人员的素质。

2 、奖惩

对在地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处置不力,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等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5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在水灾害形成前,通过严密的组织和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灾害发生,在灾害发生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科学有序地指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做好水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有效防范水灾,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一)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人武部部长任副组长,镇卫生院、党政办、民政、派出所、国土、农技、林业、学校等相关人员为指挥部成员。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处理日常事务。

各村相应成立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负责所属地域的汛期防灾减灾工作。

(二)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1、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汛期防灾减灾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传达由防汛、气象等部门提供的天气预报、洪水警报和上级有关汛期防灾减灾工作文件;督促各单位抓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供应、储备、调运和畅通保障等工作;做好汛情收集、上报与发布,协助做好汛期防灾减灾动员宣传等工作。

2、镇人武部负责组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参与防汛抢险工作。

3、派出所负责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在紧急防汛期间,按照镇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加强重点地区的治安管理;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确保运送防汛抢险人员和车辆优先通行;及时处理破坏防汛设施、趁灾盗窃、哄抢、挑动群众械斗以及利用迷信蛊惑人心、破坏抗灾救灾等案件,并予以坚决打击。

4、民政员负责协助灾区安置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归口负责汇总灾情,并及时与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络。

5、村配合镇上搞好镇防洪规划编制,负责村上的综合协调,并统一纳入全镇总体规划,使防洪排涝工程和解店建设同步进行。

6、镇农技站负责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等工作。

7、林业员负责管制沿河木材的堆放,避免汛期木材漂流,防止发生阻水事故,灾后植被恢复等工作。

8、土地管理员负责全镇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建立和完善预防预警体系,及时向镇汛期防灾减灾指挥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分布情况,及时设置塌方警示标志,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每年3月份配合县局组织有关部门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上报镇党政办和防汛办。

9、卫生院、农技站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做好全镇人员、动物卫生安全等预防与保护各项工作。

10、学校负责本校防汛防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学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好汛期学生学习生活安全保卫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1、汛情信息镇党政办应及时接收县气象部门或上级相关部门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党委、政府、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成员单位和各村、中、小学。

2、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洪涝灾害发生后,镇民政、村、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及时向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应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镇政府和县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报告。

(二)预防预警行动

1、暴雨洪水灾害预警根据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警报,及时向全镇发布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

2、地质灾害预警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密切联系县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相互配合,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四、防汛应急响应

(一)汛情分级

1、一般汛情日降雨量50-100毫米,可能导致垮坝险情和县重点在建水利工程出现超施工度汛标准洪水,或其他可能导致重要临时工程失事的险情等特殊情况,作较大汛情处理。

2、较大汛情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可能导致重要临时工程失事的险情等特殊情况,作重大汛情处理。

3、重大汛情发布暴雨台风紧急警报阶段;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二)防范措施

1、一般汛情镇党政办接到上级汛情报告,及时向镇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值班领导带队值班,并向各村(单位)防汛机构及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报汛情信息,根据上级要求下达防汛通知。

2、较大汛情镇办公室接到县“两办”、防汛办较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镇长汇报气象信息;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岗到位,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本镇情况,及时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变化情况,遇紧急情况随时汇报;下发防汛通知,部署防御工作;组织指挥全镇防洪抢险救灾工作。

3、重大汛情镇党政办接到各级重大汛情报告后,立即向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镇长汇报气象信息;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上岗到位,时时跟踪上级部门播报降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与本镇汛情;镇党政办下达防御紧急通知;成立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按本预案分组实施

(三)工作内容

1、组织指挥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具体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各村各单位、部门认真实施本预案。

2、信息发布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和镇党政办负责向全镇发布上级相关部门发布汛情灾情、防汛紧急警报、台风消息与警报、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本镇范围内有关汛情、灾情等信息上报。

3、预测预报接收播报县气象局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接收播报县国土资源局预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强度和时间。

4、水利工程调度强化本镇水利工程协调工作,配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全县水利工程实行统一调度。

5、物资、车辆调用发生重大汛情时,镇汛期防灾减灾指挥部有权在全镇范围内根据需要调用防汛物资、车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大局,主动配合。

6、人员物资撤离各村各单位部门要按防洪预案组织转移受灾地段人员和物资;对重要物品、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处理。

7、信息播报报道汛情、灾情必须及时、真实,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按有关规定审查后发布。

(四)组织分工

重大汛情时,镇政府成立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决策指挥组、技术指导组、纪检督查组、抗洪抢险组、综合统计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各组按职责分工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决策指挥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镇汛期防灾减灾指挥部指挥组成。主要职责:发布抗洪救灾紧急动员令;决定重大险情的抢险方案;决定调用抢险队伍;负责请示上级政府调派物资、部队支援抢险;决定抗洪抢险的其他重要事项。

2、技术指导组由镇防汛办、国土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汛情、灾情汇总;负责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负责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根据灾情、险情提出防御对策措施。

3、纪检督查组由镇纪委书记及党组成员组成。主要职责:严格执行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抗洪救灾命令和决定,督促检查各村各单位部门领导及时到岗,全力做好抗洪抢险等工作;监督检查抗洪救灾资金、物资调拨到位情况;查处抗洪抢险救灾中渎职行为和违纪案件。

4、抗洪抢险组由镇办公室、人武部、民政、派出所、财政、国土、农技站、卫生院、学校、各村两委等单位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各类险工险段的抢险救灾;抢险救灾车辆的调集;抢险设备、物资的调用;党委、政府、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和重要防汛部门的供电、通讯保障;抢险、遇险伤病人员的救治;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化学物品的处理;及时组织修复水毁工程。

5、综合统计组由镇党政办、民政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掌握抗洪救灾动态,综合汇总情况,编写抗洪救灾简报;负责向县委、县政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汇报汛情、灾情、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各村各单位灾情的收集、核查和汇总。

6、宣传报道组由镇办公室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抗洪救灾命令、决定及台风信息、汛情公报等播报任务;及时报道县、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村等组织抗洪抢险活动情况和抗洪抢险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准确报道灾害情况。

7、后勤保障组由镇办公室、民政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安排;抢险救灾车辆具体安排;负责相关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五、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协调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按照防汛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电话、广播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对易出险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因险施策;当出现新的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并由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应满足抢险急需。情况需要应及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支援。

(三)应急队伍保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民兵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防汛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县组织建立的防汛机动抢险队和人武部组建的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

(四)供电保障

供电所主要负责抗洪抢险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五)交通运输保障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县交通局、公路分局等部门工作,积极发动本镇人力物力,优先保证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救灾物资运输;低洼地区受洪水威胁时,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地方车辆的调配;负责用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及时调配。

(六)医疗保障

卫生院、计生服务所及农技站主要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七)治安保障

派出所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八)物资保障

镇汛期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其他单位应按规范储备防汛抢险物资;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规范储备的防汛物资品种和数量,结合本地抗洪抢险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

(九)资金保障

镇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遭受严重水毁的工程修复补助,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补助。

(十)社会动员保障

防汛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的责任;镇政府应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防汛工作。

六、救灾

(一)发生重大灾情时,灾区村应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镇政府将派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二)民政办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争取生活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三)卫生院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四)各村各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七、灾后重建

(一)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镇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积极上报争取资金补助,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二)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三)各村各单位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特别要注重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重建。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6

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全校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方案,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并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疏散小组、通讯联络小组、预警小组、医疗救护小组、保卫组、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小组、后勤保障组。

二、各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工作职责:

1.应急疏散小组:

组长:耿方晓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

(1)负责本年级、班级学生紧急疏散及撤离秩序、安全管理,负责教室门口秩序,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负责带领学生撤退;

(3)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4)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学生人数。

(5)做好撤离后学生安全管理和情绪稳定工作。

2.预警小组:

组长:张克庆

成员:刘仕国、保安

职责:

(1)负责警报,一旦发现地震等灾情立即拉响警报预警,并立即向安全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随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灾情。

(2)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等易燃易爆设施,做好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

3.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杨德伟

成员:付伟、陈洁琼

职责:负责在发生灾害过程中对伤员应急救护,及时与120取得联系救护车及时救护,并向组长报告伤员人数和情况。

4.通讯联络小组

组长:方芳

成员:何联、王梦姣

职责:负责每天向上汇报情况,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及时向全校教师发出领导小组的通知,按要求发布有关信息和警报,并将收集到的情况向组长汇报,确保政令畅通。

5.宣传教育心理疏导小组:

组长:杨雪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在灾害期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恐慌,稳定学生情绪等。

6.后勤保障组

组长:邢远林

成员:张作刚、徐燕

职责:

(1)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三、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供电输电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纪律要求

1.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指挥部将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各种命令、指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命令、指示一经发出全校职工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凡发现不到岗到位者追究责任。

2.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方案一旦启动,全校教职工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凡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7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第xx个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通知》,切实做好我校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抗灾救灾能力。

二、活动内容:

地震报警、应急疏散、指挥协调、现场控制、演练讲评。

三、活动时间、地点、参演人员

1、演练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xx:00

2、演练地点:

3、参演人员:经管学院、师范学院当日上课全体师生,约400人。

四、组织机构

指挥人:

副指挥长:

成员:

五、演练分工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地震警报信号指示和演练总结评析(主要职责)、疏散到楼下的学生现场秩序维护(戴大华主要职责)。

2、楼道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两人主要职责:一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二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三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四楼引导疏散)

(两人主要职责:五楼引导疏散)

主要职责: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后,各班上课教师及学生干部应积极配合上述工作人员引导疏散,有序指挥学生从每层楼的安全通道有序离开教室,到达绣山B栋教学楼下广场,避免踩踏和拥堵。

3、安全警戒组

组长:

成员:保卫干部3名、校卫队员4名

主要职责:地震演练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疏散地震通道障碍物,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演练场地;学习结束后清扫演练场地,检查演练设施。

4、演练宣传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演练现场横幅制作、摄像、简报等宣传工作。

5、医疗救护组

组长:(校医院院长)

成员:校医院工作人员2名、应急车驾驶员1名(待定)、校卫队员2名、以及学生志愿者。

主要职责:准备医疗器械,对伤员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配合120急救中心抢救重伤人员,并将伤病员情况及时向总指挥长报告。

六、演练前期准备工作

(一)总指挥长召集相关人员部署演练工作:下达演练任务,落实相关部门责任,确定疏散线路,明确应急疏散演练各小组职责。为确保演练顺利实施,要求以下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保卫处做好绣山B栋教学楼的安全检查工作,制作疏散路线图;

2、学生处做好演练前学生组织工作;

3、各相关学院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要求师生明确疏散逃生线路,了解紧急疏散演练流程。

(二)组织相关教职工及学生干部进行前期培训。

1、明确演练项目:突发地震后的紧急疏散。

2、指定紧急疏散现场责任人: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

3、假设突发地震,正在上课的各班学生,听从上课教师指挥,以最快的速度、不挤不乱撤离到楼下空旷广场处。疏散引导组成员在各层楼道:告诫学生,“不要慌乱,保持安静,按顺序撤离”,撤离后到楼下广场集合。

4、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学生干部根据指示进入指定位置、学生呈疏散撤离状态。

5、紧急疏散要领:反映迅速、命令清晰、组织有序、全面监控,学生干部各司其职、主动配合、保护伤者、保证通行,师生员工执行预案、听从指挥、自我保护、有序撤离。

6、相关部门、应急机构、责任人员要明确职责、熟悉环境、充分准备、迅速反应、规范操作。

七、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一)防灾减灾逃生演练技术要领:警报声响起后,上课教师迅速反应,组织全体学生起立,离门最近的两名同学要及时将门打开,组织学生有序从前后两门疏散。疏散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疏散路线及疏散顺序(如逃生方向、从座位上起来如何疏散等),楼道中不要拥挤他人,人员众多时不要蹲下系鞋带等,提高警惕、防止踩踏。

(二)疏散时,不出现拥挤,不出现间隔,配合合理,指挥得当,有残疾学生需安排专人主要职责:疏散。

(三)演练过程保持肃静,按要求列队依次快速下楼,注意不能拥挤、不能嬉笑、喧哗。

八、活动要求: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证。

2、每组人员必须服从组长安排,若有异议可找组长及工作组协商。

3、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场地。

4、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

5、活动现场要求全体人员维护好现场秩序。

6、活动前由工作组告知协会全体成员活动必须注意人身安全。

7、疏散下楼的所有学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整队集合,等待指挥人员对活动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有序回到各班教室继续上课。

8、所有参加本次演练疏散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于2:30前准时到场,做好一切演熟悉紧急疏散程序:地震警报发出后,上课教师现场下达紧急疏散命令,及时组织学生全体起立,安排学生打开疏散通道保安练准备工作。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8

为建立健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我镇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明确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作为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居安思危,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各村、相关单位要按照分工职责,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应对合力。

(3)强化基础,提高能力。把应对突发事件与日常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依靠科技,有效应对。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工作现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预警,及时响应、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防灾减灾工作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总负责、亲自抓。镇成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和工作组,职责如下:

(一)指挥部

总指挥:付斌

副总指挥:张钊

成员:

工作职责:指挥全镇防灾、减灾、避灾工作。

下设办公室:

主任:王海军

成员:陈步云李震丁力徐晓瑞谭燕青

工作职责:1.定期在村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增强村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2.贯彻执行上级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方针、政策、指令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及时统计辖区内受灾地区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困难户、低保户、五保户危房情况、山体滑坡隐患处并及时上报指挥部。

4.根据灾害预警和灾情,组织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汇总、通报灾情;申请救灾资金,提出救灾资金分配建议负责预防和配合事发地突发事件工作的`检查、指导、协调和调解,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人员配齐、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联络畅通、各司其职。

(二)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

1.各村防灾减灾工作组:

组长:联系点领导

成员:包村点长,各村书记

工作职责:负责各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宣传;负责各村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群众进行生产、生活自救保护;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灾情。

2.抢险应急工作组:

组长:王海军、李培华

成员:镇应急分队、武装部全体成员及民兵分队

工作职责:迅速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群众及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

3.救灾安置、生活保障组:

组长:王海军、陈步云

成员:党政办、安监办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灾民的食宿及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4.治安保障组:

组长:贾献梅、张召伦

成员:综治办全体工作人员、派出所全体干警

工作职责:负责抗灾抢险的治安保卫、交通保障,确保抢险通道畅通无阻。

5.卫生救护组:

组长:高建

成员:卫生院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供应所需药物器械,确保受灾群众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卫生防疫,对受灾区及时消毒和组织群众搞好环境卫生。

三、灾情信息管理

(一)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村、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间数;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

3.已救济情况包括: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数量、已安排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数量、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己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

(二)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事发后1小时内向指挥部报告初步情况。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5点前向指挥部报告,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镇在灾情稳定后2个工作日内核实灾情,向上级部门报告。

(三)灾情核定。

1.部门会商核定。镇协调民政、农业、水利、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专家评估。民政、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

(四)建立灾情台帐。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倒塌房屋台帐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在灾情核定后,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四、纪律要求

1.进入防灾紧急状态后,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命令、指示一经发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凡发现不到岗到位者追究责任。

2.在抗灾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一旦启动,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凡因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如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时到达的应向应急领导小组说明原因,违者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4.一经发生突发事件,应实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向防灾减灾指挥部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同时,做好事件发展的续报工作。因瞒报、漏报、迟报而导致处置工作被动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进行核实,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相关部门汇报。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9

一、目标任务

1、编制目的

为增强我办对自然灾害救灾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减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2、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指挥机构由街道党工委、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主席团主席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政府一楼。

总指挥:刘峰:党工委书记;

副指挥:孙延滨: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工作职责: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和稳定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3、预警信息

河流水位分别涨至6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当某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二、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街道需转移户人。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街道)避灾安置场所的,由有关村(社区)集中派车送达。

2、需转移安置到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家中安置的,自行前往。

三、避灾安置场所

本街道有3个集中安置场所(敬老院、滨北中心小学、北城英才学校),集中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00余户1000余人,156个村居、10个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62户1086人。

四、物资保障

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五、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街道民政所长随时和村灾情信息员保持联系,及时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及时填报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在街道政务公开栏内,公布发放到各村(社区)的救灾款物数额。

3、如有需重建倒房,组织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六、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

2、事前告知。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制,1个乡镇干部分片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

3、预案演练。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减灾宣传。街道、社区、村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0

为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市局有关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要求,切实增强我校广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学校的灾难事故,保护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特此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部门与职责

1、应急工作小组

组 长:黄和平

副组长:刘 宇 李 鹏 章毅刚 杨晓彬

组 员:刘 翼 陈南涛 曹 林 黄先文 吴 猛及班主任

2、工作小组职责: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工作小组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1)发生灾难事故后,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立即起动本预案。

(2)闵校长担任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处置的总指挥,全盘指挥学校灾难事故的防止与处理工作,对各块工作检查督导。

(3)刘校长学校灾难事故应急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和协调。

(4)李校长、杨校长负责班主任在学校应急工作小组的`指挥下带领学生分别开展疏散、救护、通信联络工作。

(5)章校长具体督导灾难事故的物资保障工作。

(6)刘翼、陈南涛、曹林、黄先文、吴猛具体负责学校突发灾难事故的调度工作及督导工作和受伤师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二、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凡在我校发生的:

(1)重大洪水灾害,冰雹、雪及雷电等气象灾害:

(2)地震等地质灾害。

(3)林木、学校建筑、商店及教学楼发生火灾和疫情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应急预案。

三、预防办法和措施

1、根据安全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管理制度,落实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

2、学校每学期举行防灾演练,切实加强师生员工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知识和技能。

3、学校的应急逃生通道和消防通道符合要求: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1)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电话“110”或“120”,向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学校发生灾难事故后,应当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相关部门报告。

(3)灾难事故报告的必要内容。灾难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事项。

(4)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取证。

2、事故处置程序

(1)应急处置程序

A、发生灾难时,立即拨打“110”和“120”报警和求援电话,关闭电源,迅速报告学校领导。

B、学校领导接警后,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同时指挥本校急工作小组开展疏散和救援工作,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C现场的教师,必须讯速打开通道,按照防灾减灾的应急逃生路线,迅速有序地疏散学生,设置临时安置场所,备齐物资保障。同时,要稳定学生情绪避免慌乱。

D、疏散引导人员立即到达重要部位和指定位置,做好学生疏散引导工作,安慰和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

E、若有师生受伤,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及时做好受伤师生的安抚及心理疏导工作。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1

为做好我镇防灾减灾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区减灾委员会要求,依据“救灾先救人”原则,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减灾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的主题,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推行“政府主导、村社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建立快速有效的防范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我镇防灾减灾公共管理功能进行进一步强化。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镇辖区范围内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大雪)、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

三、工作原则

1.依法管理,及时反应。对灾害的预警、报告、处置实施依法管理,依法追究对灾害处置不当的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灾害和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2.应急优先,整合资源。全镇上下要服从和服务于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围绕应急工作展开抢险、救援、保障等工作;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

3.以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灾害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重点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演练、演习,加强检查和监督,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防护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手段,统筹协调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加强资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及应急联动机制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

镇政府设立镇防灾减灾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镇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各类灾害应急工作。镇应急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各站所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卫生院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成员。具体职责是:统一决定全镇各类灾害应急工作重大问题;实施本应急预案;具体实施相关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法律规定的其他的职责。

镇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日常组织、协调、联络工作。

2.镇直各部门站所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

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负责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工作,做好灾区农业生产自救的指导工作;负责防汛抗旱、水库大坝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负责日常观测和储备防汛抗旱物资。

计生办: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负责其他应急工作中的卫生防疫、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受伤群众及抢险救援人员的医疗救治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派出所:负责烟花爆竹事故的应急工作;参与火灾、交通、民用爆破器材等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工作;负责其他应急工作中的道路交通保障工作。

畜牧站:负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工作。

林业站:负责森林火灾、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工作。

民政所:负责灾情统计上报,灾民安置,物资的准备工作。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有关应急工作。

3.村委会应急责任

村委会负责做好本村突发灾害事件应急工作,及时上报灾情信息,组织本村应急救援工作组进行救援、协调各方面力量,实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

(二)应急联动机制

在镇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灾害应急处置的各村、各站所及相关单位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五、信息监测与报告

1.行政监测。镇村两级及有关人员要对各种灾害信息进行认真监测、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存储和报告,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群众上报。任何公民、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电话、微信等)向各村委会、镇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突发灾害信息。

3.信息处置。有关人员接到突发灾害信息后,应当经初步核实后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专项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并进行分析评估。

4.逐级上报。有关人员收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应当进行核实与风险分级,并在1小时内分别逐级向上一级政府及相关部门。

六、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1.级别确定

突发灾害的实际级别,按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四级。具体划分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分级启动预案镇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当详细调查灾害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决定是否启动预案,确定需要启动预案的,立即启动。

3.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镇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①对本镇的应急工作负责;

②对本镇的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物资等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统一调度;

③必要时,直接指挥抢险救援现场;

④完成县应急领导小组安排工作;

⑤负责本镇突发灾害信息的统一发布。

村级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①对本村突发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负责;

②对本村应急保障资源进行调度,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③指挥应急救援现场;

④完成县、镇应急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

4.情况通报

突发灾害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人员应当在接到信息后1小时内逐级向上级报告,并同时向分管领导报告。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对报告的部门、时限、程序等具体规定的,除按本预案上述规定报告外,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

(二)指挥与协调

突发灾害发生后,镇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应急工作,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服从镇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

(三)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工作达到相应条件后,镇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并向上级汇报相关信息,同时继续做好后期处理工作。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突发灾害结束后,镇村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救济求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镇有关部门和村委会及时调查统计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和社会公布。

3.镇民政等部门要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安抚和救灾款物接收、发放的`管理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4.卫生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消毒和疫情监控工作。

5.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利用资源评估后,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恢复重建。

6.做好突发灾害现场的清理工作。清理过程中可能导致危险发生或清理工作有特殊要求的,由专业队伍进行清理。

7.做好突发灾害损害设施等的修复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信、供电、供水、排水设施等公用设施被损尚未恢复的,有关单位应迅速组织力量修复。道路、桥梁、水库大坝等被损及河流被堵的要限期修复。

八、保障措施

(一)信息与通信保障

1.信息保障

各有关应急部门、人员要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咨询提供数据等基础性资料。

2.通信保障

镇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应急救援队伍务必保证通讯畅通,24小时开机。

(二)物资保障

各专项应急小组应当储备与应急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并建立信息数据库,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应当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并实施定期更新和监督检查。

(三)应急队伍保障

进一步优化、强化以防汛救援、森林防火等专业化队伍为主、群众性队伍为辅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各村设立以村组干部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负责本村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听从镇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全镇设立以镇直干部、各村组干部为主的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由镇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

(四)抢险车辆保障

征集全镇钩机、铲车、大马力等抢险救援车辆,建立数据库,为及时抢险提供保障。

(五)医疗卫生保障

镇计生办要联系各村卫生单位储备必要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后救治;明确医疗救治和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确定参与应急医疗卫生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名单,人员不够时可向区级卫生部门申请援助。

(六)治安保障

灾害发生后,派出所民警、镇政府、村委会、要立即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持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

(七)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自然灾害需安置灾民的,采取非受灾户对口接收、投亲靠友等办法,逐户发动搬迁。紧急避难安置工作实行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安置为主、镇政府支持为辅的原则。

九、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公众宣传教育

把宣传突发灾害预防、应对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常见、多见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的知识技能,以及与群众个人生活、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的突发灾害的宣传作为重点,加强公益宣传。广泛宣传报警电话和应急求助电话,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防灾自救、互救的宣传和辅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业务指导。

(二)培训

1.认真学习应急总体预案和与分管工作有关的专项应急预案。通过学习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

2.把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平时也要请专业人员开相应知识的讲座。救援人员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救援队伍战斗力。

(三)演习

加强演习,提高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和各应急职能部门的整体协作、配合能力。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做到有针对性,重点演习现场救援、人员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安置、安全警戒区设立等抢险救援要求,检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各应急保障部门的协作配合能力,指挥机构的紧急指挥能力及动员能力。通过综合演习,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2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农村公路防汛抢险工作,加强汛期突发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全镇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为抢险救灾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输服务,根据平昌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公路汛期安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有备无患,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确保汛期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维护良好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应对的方针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联动协调、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镇人民政府特成立镇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本镇农村公路的'防汛抢险工作。

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认真落实汛期农村公路安全、保障畅通的要求。

(二)制定农村公路防洪应急抢险工作具体措施,及时作出农村公路防洪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工作决策和意见。

(三)在汛期发现农村公路险情、灾情时,按照职权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农村公路防洪抢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何垒担任。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值班人员与镇防汛值班相结合。

农村公路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负责汛期的日常防汛工作。

(二)传达和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督促、检查、指导各村委会防汛工作。

(三)研究农村公路险情发生的可能性、预防和应急对策,以及险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灾害评估等事宜,并提出建议上报县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四)组织好镇政府防汛值班和情况报告工作。

(五)负责镇、村公路水毁预防、水毁抢修工作,检查督促村公路的水毁预防、水毁抢修工作。

四、防汛应急措施

(一)成立防汛抢险突击队

队长:xx

副队长:xx

成员:镇机关干部

(二)救灾物资

编制袋1000条、防雨布150㎡、救生圈10个、救生衣15件、雨衣40件、雨鞋40双、砂石料40方、应急灯10只、木桩100根、钢丝钳20根、手电筒20个、电池30对。

(三)救灾设备

抢险机动车2辆(镇政府2台),架子车3辆,铁铲30把,十字镐10把。

五、相关要求

各村委会接通知后:

一是要根据本村公路实际情况制订水毁抢修预案,落实抢险物资、人员。

二是积极发动群众疏通村道水沟、涵洞,做好水毁预防和水毁抢修,确保道路畅通。

三是加强汛期值班和上路巡查工作,发生水毁公路等险情,要及时处理并上报镇政府。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3

为做好我街道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应对各类灾害,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规范各类灾害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灾害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重点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演练、演习,加强检查和监督,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防护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手段,统筹协调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加强资源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2.应急优先,整合资源。全街道上下要服从和服务于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围绕应急工作展开抢险、救援、保障等工作;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

3.依法管理,及时反应。对灾害的预警、报告、处置实施依法管理,依法追究对灾害处置不当的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灾害和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及应急联动机制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

设立街道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街道各类灾害应急工作。应急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分管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各办负责人、各社区书记为成员。具体职责是:统一决定全街道各类灾害应急工作重大问题;实施本应急预案;具体实施相关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法律规定的其他的职责。

2.街道各办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

应急站:负责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服务中心:负责防汛抗旱、大坝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负责日常观测和储备防汛抗旱物资。

就业卫健办: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负责其他应急工作中的卫生防疫、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受伤群众及抢险救援人员的医疗救治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文明办:负责烟花爆竹事故的应急工作;参与火灾、交通、民用爆破器材等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工作;负责其他应急工作中的道路交通保障工作。

民政办:负责灾情统计上报,灾民安置,物资的准备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有关应急工作。

4.社区居委会应急责任

社区居委会应当协助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实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

(二)应急联动机制

在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灾害应急处置的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三、预测、预警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行政监测。街道社区两级及有关人员要对各种灾害信息进行认真监测、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存储和报告,建立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

2.群众上报。任何公民、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电话、传真、互联网等)向各社区居委会、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有关专业技术机构报送突发灾害信息。

3.逐级上报。有关人员收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应当进行核实与风险分级,并在1小时内分别逐级向上一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

(二)预警

1.接警。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街道应急管理站。有关人员接到突发灾害信息后,应当经初步核实后及时报告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公民和组织也可以直接向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突发灾害信息。

2.处警。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处警中心。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接警中心接到报告后,及时通报专项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并进行分析评估。重大情况,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及时向街道党工委书记报告。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1.级别确定

突发灾害的实际级别,按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四级。具体划分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的权限:IV级响应由事故发生地所在县人民政府确定,III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确定,II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确定,I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或报请国务院确定。

2.分级启动预案

各级应急办、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当详细调查灾害情况,提请同级应急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预案,预案启动和级别确定后,确定突发灾害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相应预案。

3.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街道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①对本街道的应急工作负责;

②对本街道的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物资等应急保障资源进行统一调度;

③必要时,直接指挥抢险救援现场;

④完成区应急领导小组安排工作;

⑤负责本街道突发灾害信息的统一发布。

社区级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①对本社区突发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负责;

②对本社区应急保障资源进行调度,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③指挥应急救援现场;

④完成区、街道应急领导小组安排的工作。

4.情况通报

突发灾害发生后,街道应急办公室及有关人员应当在接到信息后1小时内逐级向上级报告,并同时向分管领导报告。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对报告的部门、时限、程序等具体规定的,除按本预案上述规定报告外,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

5.特别情况的处理

①突发灾害跨本行政区域的,由街道办事处与有关联的区乡(街道联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②突发灾害跨部门的,同时启动相应预案,应急工作在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指挥与协调

突发灾害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街道应急工作,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各部门、单位要服从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三)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工作达到相应条件后,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行动结束并向上级汇报相关信息,同时继续做好后期处理工作。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突发灾害结束后,各级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救济求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2.有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及时调查统计灾害事故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和社会公布。

3.民政等部门要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安抚和救灾款物接收、发放的管理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4.卫健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消毒和疫情监控工作。

5.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利用资源评估后,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恢复重建。

6.做好突发灾害现场的清理工作。清理过程中可能导致危险发生或清理工作有特殊要求的,由专业队伍进行清理。

7.做好突发灾害损害设施等的修复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信、供电、供水、排水设施等公用设施被损尚未恢复的,有关单位应迅速组织力量修复。

六、保障措施

(一)信息与通信保障

1.信息保障

各有关应急部门、人员要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咨询提供数据等基础性资料。

2.通信保障

突发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任何时候不得关机。

(二)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各专项应急小组应当储备与应急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并建立信息数据库,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应当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并实施定期更新和监督检查。

(三)应急队伍保障

1.进一步优化、强化以防汛救护、防火等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网络。

2.配备常规性应急队伍,达到基本满足应急所需要求。逐步提高各类专业应急队伍的装备水平,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快速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确保队伍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3.积极组织、引导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各类社会化、群众性抢险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与抢险救援的积极性,组织引导民兵成立民兵应急连,作为抢险救援的重要后备力量。确定一批有相关领域抢险救援能力的单位作为抢险救援后备队伍,并掌握其装备、人员构成等情况。

(四)交通运输保障

1.加强应急交通保障建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交通保障数据库,确定保障车辆提供单位、数据、功能、驾驶员名册等。

2.交通管制。突发灾害发生后,及时对突发灾害现场和通往现场的重要道路实行交通管制。

(五)医疗卫生保障

街道卫健办要联系各社区、储备必要药品、医疗器械,负责后续救治;明确医疗救治和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确定参与应急医疗工作的医疗人员名单,人员不够时可向区级卫健部门申请援助。

(六)治安保障

1.灾害发生后,属地公安干警、街道、社区居委会要立即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持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加强对重点工地、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

2.街道、社区居委会要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

(七)物资保障

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培育和发展经济动员能力,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器材和生活用品供应。

2.建立基本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基本应急物资和粮食等有充足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

(八)社会动员保障

1.按照突发灾害是否需群众参与及参与的程度,相应确定动员的对象和范围。对需群众广泛参与或只有群众参与才能确保应对有效实施的,应深入发动群众,充分重视和利用好民力。是否进行动员及动员对象、范围,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

2.社会动员由街道和社区委居委会具体实施。

(九)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自然灾害需安置灾民的,采取非受灾户对口接收、投亲靠友等办法,逐年发动搬迁。紧急避难安置工作实行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安置为主,街道支持为辅的'原则。

(十)技术储备与保障

重视和发挥专家作用。充分听取专家的咨询意见,以便科学决策。

(十一)法制保障

1.加强执法,预防事故发生。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的执法,以及影响河道行洪的执法。

2.查处渎职行为。对执法违法、失职渎职、徇私舞弊以及应急处置中不服从统一调度的,坚决依法严惩。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加强紧急处置工作中的执法。严厉打击在突发灾害中制造事端、扰乱治安秩序的行为;严厉打击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民心的行为,为紧急处置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七、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公众宣传教育

把宣传突发灾害预防、应对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常见、多见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的知识技能,以及与群众个人生活、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的突发灾害的宣传作为重点,加强公益宣传。广泛宣传报警电话和应急求助电话,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防灾自救、互救的宣传和辅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业务指导。

(二)培训

1.认真学习应急总体预案和与分管工作有关的专项应急预案。通过学习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

2.把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平时也要请专业人员开相应知识的讲座。救援人员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救援队伍战斗力。

(三)演习

加强演习,提高抢险队伍的抢险能力和各应急职能部门的整体协作、配合能力,演习后对演习效果要进行评估并作好总结。专业抢险队伍进行抢险能力演习,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做到有针对性。重点演习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安全警戒区的设立及本突发事件特征所决定的特殊抢险要求,并不断更新演习内容。演习后要对技术方案和队伍的抢险能力进行评估。定期进行各项综合演习,检验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各应急保障部门的协作配合能力,指挥机构的紧急指挥能力及紧急动员能力。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4

一、孤山行政村基本情况及村民避难场所概况

(一)基本情况(添加面临各类灾害风险)

孤山行政村隶属于宿州市萧县白土镇。孤山村座落在白土镇北部,2007年底由孤东、孤西、老山口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下辖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人口5327人,耕地面积5100亩,山林荒地2800亩。S301省道穿村而过,距离G30高速路朱圩子出口3公里,交通便利。村共有避难场所2个,分别为村部活动场所和孤山学校。孤山行政村除地质灾害以外,我村易发,干旱、火灾、洪涝等自然灾害。

(二)孤山行政村村民紧急避难场所概况及应急疏散路线:

根据村情况就近规排,综合考虑人员要比较集中,疏散速度最快,交通便利、场所安全、设施齐全、易发现,易联系等因素,现将我村紧急避难场所划分为2个;

应急避难场所分布:

1.村部活动场所——物资储备区、指挥区(适用于地震、洪涝灾害等恶劣灾害情况的紧急避难场所)

面积:780平方米

可安置人数:2百多人

2.孤山学校(适用于地震、洪涝灾害等恶劣灾害情况的紧急避难场所)

面积:3千多平方米

可安置人数:2000余人

辖区村民应急疏散路线:

1.孤山行政村孤东、孤西自然村就近疏散至村部活动场所

2.孤山行政村老山口自然村疏散至孤山学校

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一)孤山行政村综合减灾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指挥:

成员:

孤山行政村救灾应急反应执行机构、职责:

1、风险评估组:

组长:

职责:组织、协调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隐患排查组:

组长:

职责: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检查河塘及其他重点防御对象的管理设施、供电情况及管理人员的救生措施。

3、灾害预警组:

组长:

职责:检查撤离路线、安置地点、报警设施、抢险工具、物资落实情况,对抢险急用车辆等交通工作进一步落实。加强与各行动小组的联系,迅速将抢险物资及车辆调运到指定地点。

4、预案编制组:

组长:

职责:负责召集村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各项救援维护工作,并随时等待指挥组长的调度,处理应急情况负责组织各村民小组临灾时的群众撤离工作。

5、应急演练组:

组长:

职责:负责灾害后的风险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的结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灾情报送组:

组长:

职责:负责把灾害巡查的结果快速、及时地向有关部门如实汇报。并继续做好各种灾害的巡查工作。

7、宣传教育组:

组长:

职责:负责把灾后的灾情如实、准确、快速地统计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8、人员培训组

组长:

职责:组织村党员、志愿者、各企业、学校等相关人员参加综合减灾培训,进一步提高我村综合减灾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培训综合减灾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全村灾害应急管理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

(二)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召开领导小组成员紧急会议,通报灾情,传达贯彻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抗灾救灾工作的各项指令,及时组织制定救灾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协调、检查本村的救灾工作情况;

(2)向镇党委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和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向受灾地区派出现场指挥人员,指挥现场救灾工作;

(3)及时掌握发布灾情,预测灾情发展趋势,视情况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援;

(4)根据灾害应急需要,请求在灾区实行或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5)其他需要领导小组决定的事项。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孤山行政村综合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村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室主任由朱克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要职责:

(1)向各救灾应急机构传达应急指挥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2)收集各救灾应急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

(4)及时收集、评估灾情,向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

(5)协调救灾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综合减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紧急避难情况分析

除地质灾害以外,我村易发干旱、火灾、洪涝等自然灾害。为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需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护。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村辖区内一旦发生大或特大灾害,即由村委会宣布启动本预案,受灾的村民小组预案同时启动,采取应急救助措施,确保3小时内各项救灾措施落实到处。同时通过村级微信群、村广播站广播灾情,紧急疏散村民。

五、预警系统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自然灾害时,立即加强与上级气象、水利部门联系,及时接受上级预警,同时加强村本身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通过村广播站进行广播、微信群、志愿者手中的口哨、喇叭进行灾情通报,引导村民疏散到村级应急避难场所,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7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六、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雨衣、手电、应急灯(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俞厚祥保管。

七、应急指挥

发生突发性灾害对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胁时,应急避难场所为临时指挥区域,由村综合减灾应急领导小组统战指挥,必须进行转移安置的,转移安置由村委会发出通知或进行动员,由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转移安置工作由村委会组织实施。一般采取就近安置,方法可采取借住公房、民房、租用房屋及搭建帐篷(包括简易棚)等,确保被转移群众有临时住所。按指定的路线进行转移,保证转移安置地的社会治安稳定;保障转移安置后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病能够得到有效救治,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要进行登记;对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困难问题要及时上报救灾领导小组。

八、紧急救援

1.组织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救助、抢险工作;确立临时救护地点:村服务站、杨楼镇医院。

2.组织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抢救;

3.根据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积极采取向上级争取和自筹相结合的方法筹备。救灾物资运输的工具、经费及救灾物资的管理、登记、发放、使用等均按规定程序办理;

九、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

(一)灾后救助。根据灾情,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并申请给予救灾资金和物资支持。发挥新闻媒体的媒介宣传作用,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救,保持灾区社会稳定。

(二)灾后恢复重建。灾情稳定后,对因灾害造成的民房、水利、道路等公益公共设施的毁坏,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制定灾民建房及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方案,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帮助恢复重建。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15

第一条编制目的。进一步加强学校地震应急工作,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制定本地震应急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根据《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潍坊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安丘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保证学校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适用范围。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处置我省及周边省份地域海域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启动条件。我省及周边省份地域海域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学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第六条组织机构及职责。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工作机构。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附件1,电话联系表见附件2。

第七条健全制度。学校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日常值班、灾情报告、应急检查与演练等地震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第八条明确责任。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处置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震时应急责任。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程序,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以及现场抢险等程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九条应急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认真做好以下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应急管理队伍培训会议上宣读,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指挥部办公室(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校团委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学校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在校师生广泛宣传,使其知晓应急疏散路线图。

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7.出现地震谣传时,校办公室、团委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

8.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等。

9.安排人员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用。

第十条应急演习。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每年至少开展1-2次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学校师生地震应急意识和在地震应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临震应急反应。学校接到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后,领导小组应及时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

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

1.召开校防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趋势,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应急工作组通报。

3.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4.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第十二条震时应急反应。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2.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师生按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3.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校区内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校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4.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5.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训室的警戒。

6.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

7.应急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响应终止。

第十三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