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资格证 > 社会工作者

2017年社会工作个案服务文书方法

记录服务文书既是社工提供服务的记录痕迹,是社工的工作范畴,是社工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社工的上级主管、主任、督导、评估专家检查、审核和评估服务成效的途径之一。 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个案服务文书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2017年社会工作个案服务文书方法

  1、个案评估表

初评:是社工与潜在服务对象的初次接触并初步收集资料阶段,一般而言,初次接触所收集的资料往往不够全面,所以初评记录表只需要简单记录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问题即可。

综评:是社工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收集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等相关群体关系的资料(从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资源、支持网络、曾经付出的努力等维度去收集资料),服务对象的需求明确,需求符合社工的服务能力范围,达到开案的条件。因此,综评是个案评估表,需要记录以下的重要信息:

家庭结构图或家庭生态图:能够直观了解到服务对象有关的家庭历史、婚姻、伤病等重要家庭事件、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互动等重要信息,帮助社工了解案主的家庭模式、服务对象在家庭中的位置以及家庭对服务对象的影响。(建议描绘出服务对象的家庭生态图,以能够直观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与网络互动情况)。

服务对象问题需求/陈述:社工应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再现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了体现社工对服务对象的客观评估,社工需要在记录过程中,引用服务对象需求陈述的语句,社工也需要把服务对象所陈述的需求进行总结与归纳、核实,找出服务对象的核心需求。(社工需要掌握服务对象真正潜在的需求还是表征问题哦,抓住核心需求提供服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抓住表征问题提供服务,会发现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赶来了。)

社工对服务对象的评估:社工围绕前期收集的资料,从服务对象生理、心理、支持网络、曾经付出的努力、资源等五个维度去描述。(社工需要多服务对象进行立体式的评估,即围绕服务对象与家庭、朋辈、邻里、社区等环境的互动。)

介入理论或治疗模式:

(1)理论是人们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事物和现象形成了相对确定的认识,对一些问题形成了相对一致的处理方法,从而具备了理论特征。理论的作用:解释问题作用,有依据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作出解释与判断;预测与判断作用,对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的预先判断,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出指引;确定干预模式和方法的作用,在运用的理论中查找干预的方法和模式,提供实践支持。

(2)个案介入的治疗模式是社工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设计专业服务程序和方法的重要依据。常用的个案治疗模式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每个治疗模式都有独特的.概念诠释、介入方法、治疗手段,只要社工熟悉每个治疗模式的概念,与服务对象的问题/需求正确“对号入座”,在治疗模式指导下,个案服务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社工需要选择一至两个合适的理论或一个介入的治疗模式来支撑你接下来的个案服务策略。社工应先简单讲述所运用理论或治疗模式的基本概念,再通过把理论或治疗模式结合到个案开展服务的策略,让理论或治疗模式贯穿整个个案的服务思路,体现理论的适合性与个案服务的逻辑性。(建议两年以下服务的社工使用理论,两年以上服务的社工使用介入治疗模式。)

服务目的与目标:

(1)目的是指通过个案服务需要达到某种状态的描述,例如“提升案主亲子沟通的能力”,在制定服务目的尽可能围绕正向表达。

(2)目标是指根据服务目的,运用SMART原则,围绕知识、感受、态度、行为等维度去描述,例如“案主掌握3种亲子沟通的方法”、“案主愿意尝试把掌握的亲子沟通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

制定个案服务目标,需要社工自检是否运用SMART原则中的可测量、可达成、有效性等因素去设计目标,并且评估服务目标设计是否科学有效。

介入计划:

根据每一个可测量的服务目标,结合所运用的理论或治疗模式,按照分层分阶段、先急后缓等原则去制定个案介入的措施。例如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制定的治疗计划:

1、运用情景模拟或角色互换,让案主发现以往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把案主遇到的问题放在‘过去—现在’的维度上理解;

2、整理旧经验,并与案主探讨沟通的技巧,并且进行训练;

3、与案主的女儿单独面谈,了解案主女儿的感受与想法、意愿;

4、整理新旧的沟通经验,让案主与其女儿分别把旧经验中的发现运用到现在的生活中,改善彼此的沟通;

5、邀请亲子参加家综的亲子互动活动,增加亲子沟通。

  2、个案面谈记录

很认同朱静君老师把个案面谈记录方法,根据社工的服务年限划分为“对话式”与“概括式”。

“对话式”面谈记录方法:较适用于非本专业毕业以及个案服务工作不足两年的社工。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或服务资历尚浅,采用对话式记录个案工作过程,可以从“对话式”的面谈记录中发现问题和需求,以及社工在面谈中所运用的技巧是否适当?才能够让主任、助理督导、督导在“对话式”面谈记录中给予社工直接有效的指导与支持。笔者曾经听到有人表示,“对话式”会把社工在面谈中的弱点暴露无遗,影响服务成效的评估!如果按这样的逻辑,那么,社工改进的措施在哪里?社工的成长何在?这跟掩耳盗铃没有什么区别!

“概括式”面谈记录方法:较适用于资深或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工,记录应采取简要、准确的提炼概括,掌握了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按照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分析和思考,可以提高社工概括服务对象的状况、需求、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文书工作效率。

个案面谈记录的要素:

第一,个案面谈的过程内容。以社工的角度去描述面谈中发生的事情,不需要完封不动地把所有内容和所有说过的话都记录下来,应在面谈结束后,回顾整节面谈中与服务目标有关联/重点的内容,分点列标记录下来。例如在辅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么解决的?

第二,关注服务对象的反应。社工与服务对象面谈时,多细心观察和留意服务对象的反应,并且给予合适的回应。例如服务对象面谈时哭泣,社工是递上纸巾,或者轻拍服务对象的肩膀安慰,还是让服务对象独自待在个案室十分钟放声痛苦?这些方法需要社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并且记录下来。

第三,社工在面谈中的技巧应用。社工根据服务对象面谈出现的情绪、语言和非语言等反应,社工是运用同理心、换位思考、聚焦,还是自我披露等方法回应。同时,可以适当把社工直接的感受对应记录。

第四,社工对面谈内容的专业分析。在回顾面谈内容的某些重点内容时,社工是如何运用理论或治疗模式相结合进行专业分析,以突显出社工面谈技巧的适用性,以及理论或治疗模式支撑社工服务的依据。社工在记录服务文书时应保持记录的完整性与客观性;同时,社工记录服务文书时尽量使用社工的专业用语,以突显出社工服务的专业性。

  3、个案结束服务表

个案结束表,一般是社工总结概括其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后的改变:个案发展的阶段、服务对象与社工分别付出的努力、初步收到的服务成效,以及个案结案后的巩固服务的成效计划等。

服务阶段的评估:按个案发展概括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社工使用了什么技巧和理论,遇到什么困难及解决方法?通过这样做达到什么效果?

服务目标达成情况:紧扣个案的服务目标,围绕服务对象接受服务前的状态和接受服务后的改变的对比进行记录,以评估服务目标的达成情况。

巩固个案服务成效的回访计划:针对个案结案以后,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约在一季度或半年的时期内,计划开展巩固个案服务成效的计划,是通过电话或上门探访或邀请案主到家综进行访谈等回访方式去了解服务对象的近况,并鼓励保持个案服务经验去改善和影响生活。个案回访计划既是巩固个案服务成效的途径之一,也是社工对服务对象、机构、专业负责任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