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精华】中学生作文集合7篇

作文1.18W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中学生作文集合7篇

中学生作文 篇1

乘上了开往银瓶山拓展基地的客车,踏上了通往银平山的小路,走进了基地的广场,一阵阵充满军人气息的秋风向我们扑来,我们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军训生活。记得,在广场上教官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在这里,我们要穿军人的服装,要守军人的纪律,我们就是一个军人,是军人我们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一切听从指挥,而且要不怕苦,不怕累,像军人那样生活,像军人那样训练。”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挫折怎能获得成功?

仍旧昰纯净的天空,却肆意地放纵着烈日,让它毫无忌禅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地面仿佛被巨大的蒸笼罩着似的。每天训练十多个小时,烈日当空热气逼人,但我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训练动作,一遍又一遍歌喊着口令,我们用全身的力气吼叫着,却总不能让教官满意。腰酸了,必须撑着,背疼了,必须挺着,喊哑了嗓子,喉咙还要照样忍痛嘶叫。说实话,不是没想过要松懈,可是每当看到教官在大操场上的队列间来回奔波的身影,每当听到在队列中班长那沙哑但底气十足的口令,心中便又燃起了动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敢问,人生中能有多少个这样的六天呢?

在这六天里,日晒过,皮肤晒得能感觉到疼痛,我只是在休息时抹一抹头上的汗珠;雨淋过,冻的全身发抖,我只是在回寝室之后默默地把湿衣物挂在衣架上;腿酸过,脚痛过,每一步都很难受,我还是努力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日晒雨淋,我们的训练依旧,不论是流汗还是流泪,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止。铁一样的纪律无时无刻地约束着我们。在严格要求下,所有的一切,我们必须坚强的面对。因为我们身披军装,因为我们身在这绿色的`军营。

每当我觉得很苦很累时,每当我想松懈时,我会振作起来,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一样,就连教官也是由最基本的开始练的,他们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我们这点小小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常会因为没做好而被批评,但我总觉得应该做的更好,只要我努力做了,无论是被表扬还是被批评都是值得的。这次军训虽然辛苦但也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坚强的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通过这次军训,我长大了﹑懂事了,懂得了自制、自爱、自理和自强。我希望我所走过的每条路,都应该留下自己的足迹。我已经长大了,有必要去经受风雨的洗礼,在学习生活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实,才会幸福,否则我们的前途会是暗淡的,理想会是遥远的。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军训结束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里,因为在这里我们挥洒了我们为布心中学的第一份汗水,付出了我们为布心中学的第一次努力。我们会永远记得这里——银瓶山拓展基地。

中学生作文 篇2

第一次自己睡觉,很多人老师在恐惧中度过的。而我,则是在一只小夜灯的陪伴下安心入睡。

记得我四岁那年,我觉得我长大了,能够独自一人在房间睡觉。爸爸听了以后,趁我们不注意,把电闸关了,房间里陷入了黑暗的混乱。片刻后,灯又亮了起来,爸爸便嘲笑我:“连黑都怕,怎么可能有勇气自己睡。”在妈妈的建议下,我们到天河又一城逛夜灯小店。

我看中了一款以蓝色为主色的小夜灯。它小得只有拳头那么大,却装饰得极为精致:两三个小蘑菇,上面有一朵大大的紫罗兰;在柔软的草场上,一只兔子背着一个装满了蘑菇的背篓,神采焕发的它看上去因为满载而归所以一脸满足。

在众多光彩夺目的夜灯中,我一眼看中了颜色素净的它。它由硅胶制成,规格是25*25,可以使用两至七年,是太阳能的。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上半个小时,就能用上一个晚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终于以三十五元买下了它。

晚上的时候,把小夜灯打开开关,随之散发的不是血般的红光,也不是鬼火一样的绿光,而是淡淡的'、温馨的蓝色和粉给的光芒。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安心地度过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的“不眠之夜”,还做了一个个美好的梦。

从那以后,这盏小夜灯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我每星期都要用湿纸巾为它清洗它那件硅胶做的彩色外套。因此,它的身上总是很干净,就像是我刚把它带回家时一样,看上去是新买的。

直到现在,它仍然坐在我的枕边,陪我度过许多夜晚。

中学生作文 篇3

我的母亲她是一位好母亲,为了能盼我早日望女成凤,每日不辞辛劳,在工作的业余时间辅导我功课,连双休日也不能例外。每次看她为我熬红的双眼,为我而白的银丝,心中总涌过一种难以言表的意味。

于是,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回报我的母亲!妈妈,犹记得那天,火辣辣的热,您发烧了。可您却坚持去上班,你可知道我有多心疼啊,那日您对我说的'话我至今不能忘记:“孩子,妈妈没事的,为了你们,辛苦些又有何妨,别担心,你要努力学习,可不能辜负了妈妈,咳咳!”听着您那粗重可却为了不让我担心而故意压制的咳嗽,我强忍着泪花,不敢落下。妈妈,我多想来到你工作的地方,为您沏一杯热茶,让您在工作中减轻疲劳。为您擦掉那豆大的汗珠,为您讲些引人入胜的笑话,为您……妈妈您可知道,我多么希望您能抽空,放松一下自己,和我一起游玩这美丽的大千世界。我们可以去观赏大海,看潮起潮落,品人生百味,在海边嬉戏,一起玩耍打闹,打造一个只属于我们的二人世界,没有烦恼,不用烦心与工作,多好啊!妈妈您又是否知道,我多么希望您能抽空,和我一起到山脚,等待日出,等待日出、迎接晨曦。和您一起,让清晨的曙光照耀在我们身上,温暖和幸福一起,伴随着我们。那么美好!妈妈您又知道吗?我多么希望和您一起,到树林,踏一条清幽的小径,听鸟儿把最美的音符送上蓝天,望着那似薰衣草般梦幻的蓝天,与蝴蝶玩闹,恢复您的童真,和我一起,忘掉烦恼。我要把您对我的恩情回报给您,您那如涓涓细流的母爱永远铭记我心,我将永远无法忘怀!

中学生作文 篇4

某年某月某日,某城市某汽车站,假文盲。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

当我走到熟悉的车站时,眼前的一幕情景把我惊呆了:

在“母子上车处”的棚栏前面,站满了身强力壮的男人们,而一位瘦弱的抱着婴儿的妇女,却被挤在外面,在路边的寒风中瑟瑟发抖。风无情的刮着,妇女用无助的眼神看着那些男人们,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但那些人却依然目不斜视。

这是我每天都路过的车站吗?这是我每天都遇见的人们吗?

他们都怎么了?一个个都站得笔直,闭着眼,对“母子上车处”标志牌上的字,视而不见。他们难道不识字,是文盲吗?不!他们不可能不识字,是假文盲!

你看他们的模样,就一清二楚了:你看,站在最前边的人穿着大皮袄,双手插在暖和的口袋里,脚下穿着一双闪亮的皮鞋,肯定是一位大老板;再看后面的那个小伙子,带着军帽,穿着厚厚的军衣,显然是个军人,他眉头紧锁,好像早已等的不耐烦了;第三个人个子很矮,身上穿着羽绒服,鼻梁高高的,还带着一副眼镜,腰微微的弓着;站在最后面的是个中年男子,他睁着眼睛,带着又厚又大的.口罩,装着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从他的衣着来看像是一位医生,整天拿着手术刀偏偏挥舞,救死扶伤,多么神圣的职业呀!如果他连一个人最应该具有的社会公德都没有的话,那他还配当医生吗?

眼看着妇女和婴儿,被挤在一边,而原本是她们的位子,却被你们强占,难道你们不感到脸红吗?不感到内心有愧吗?你们不就是想早点上车,找个好位子吗?其实,这一切情景,你们都看的一清二楚。你们真正没看到的,是自己丑恶的嘴脸!

我真想大声疾呼:“快睁开眼睛吧,看看你们声边的母子吧!请遵守社会公德,让我们的世界多一份爱吧!

中学生作文 篇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从我懂事起,爸爸妈妈就经常给我讲“卧冰求鲤”等24孝故事,爷爷奶奶是我们的长辈,他们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辛辛苦苦的经营着我们这个家,现在他们老了,需要社会和我们这些晚辈的关怀和帮助。爸爸妈妈都在各自的工作上忙碌着,他们既要肩负着自己的社会责任,还要承担起照顾老人以及抚养教育我的家庭责任,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必须将孝亲敬老谨记在心。

我生活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和睦家庭中。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很孝敬。虽然他们的工作很忙,可他们对老人从不怠慢。主动承担家务,经常和爷爷奶奶聊天,陪他们出去吃饭、逛街。教他们上网看新闻。受爸爸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我首先把自己的功课抓好,在学习上不让家人操心,早上起床、放学回家、睡觉以前我都主动和家人打招呼。我还是家里的开心果,经常帮奶奶捶背,帮爸爸压腿,给爷爷奶奶做蛋糕吃......我觉得孝敬老人就是从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任何一件事我都会考虑家人的感受,只要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

记得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旅游,爬山的路上妈妈肩膀疼,爸爸已经背了一身的装备了,妈妈不忍心让爸爸都背着,一直坚持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过去要把背包接过来,妈妈看到我非常坚决的要求着,就把包递给了我,在我拿到包的一霎那,我看到妈妈眼中幸福的.泪花,虽然旅途变的有些艰难,可我觉得我在逐渐成长,我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了。

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孝亲敬老这一美德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我们才得以构筑起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我们应当尊敬社会上每一位长辈,只有这样,才能问心无愧的对得起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中学生作文 篇6

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本应为我们祖国增添绚烂的一笔。然而如今一件件有辱中国文化的事件频频发生,“中国式”这三个字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治堵”……越来越多的国人不良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这些标签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也为中国“礼仪之邦”这个称号涂抹上了一大团黑点。“中国式”标签的流行,给予我太大的压力,敲响我心中的警钟,也让我反思我们的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是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过马路就过马路吧,还搞出个“中国式”,这不小题大做吗?可回过头来看看现实,似乎还真是这样——“红灯停绿灯行”,国人都知道,可每每在过马路的队伍中邂逅领头的勇猛之士,腿脚就不听使唤了。于是,多少次的“步人后尘”之后,“中国式过马路”的提法便应运而生。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中国式”?

仔细想想,中国式咒骂,中国式喧哗,中国式购物,中国式踢球……当越来越多的国人群体性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时,人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行为方式真有那么“一点点的`不正常”。当然,如此的“中国式”多少有些以偏概全,但形形色色的“中国式”里,依稀可见每个人不约而同的“个人式”,正是因为有了亿万“个人式”的整齐划一,才成就了“中国式”的一炮走红。如今,“中国式”之于国人的最大价值,莫过于依照这样的路径,来反思个体的观念与行为。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占便宜心理、无规矩意识?……当这些人性中的丑陋,在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以多频次、无遮掩的方式大规模爆发时,任何一种无意识的习惯都可以蔚然成风。现实中,你已然陷入了由与你有同样行为方式的万千同胞共同构成“黑洞”里。正是无数个极具负面效应的“个人式”将“中国式”推向了深渊。

可话说回来,“中国式”的标签其实未尝不可以有,我们讨论的目的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去标签化,而是希望“中国式”的标签别再总沦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而希望其所担当的“式”的象征意味,能当之无愧地顶起大国风范,能顺理成章地展现权威庄重,能更多地彰显一个国度的魅力感与先进性,能更多地传递正能量……

但愿,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式”的符号意义里,有的是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荣光。而所有这些的实现,公民文明意识的觉醒和“个人式”的整体改观当是最迫切、最必要的前提。让我们洗净不良习惯的污浊,为做文明出彩的中国人而不断努力吧!

中学生作文 篇7

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观镜有感。

一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还有跳跃的鼯鼠,沿边是一圈小飞禽。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但我的一面并无海马,其实和名称不相当。记得曾见过别一面,是有海马的,但贵极,没有买。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后来也有模造或翻沙者,花纹可造粗拙得多了。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红花,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镜鼻是一个虾蟆,则因为镜如满月,月中有蟾蜍之故,和汉事不相干了。

遥想汉代的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代的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现今在坟墓上不待言,即平常的绘画,可有人敢用一朵洋花一只洋鸟,即私人的印章,可有人肯用一个草书一个俗字么?许多雅人,连记年月也必是甲子,怕用民国纪元。不知道是没有如此大胆的艺术家;还是虽有而民众都加迫害,他于是乎只得萎缩,死掉了?

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我曾在古物陈列所所陈列的古画上看见一颗印文,是几个罗马字母。但那是所谓“我圣祖仁皇帝”的印,是征服了汉族的主人,所以他敢;汉族的奴才是不敢的。便是现在,便是艺术家,可有敢用洋文的印的么?

清顺治中,时宪书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痛哭流涕来劾洋人汤若望的偏是汉代的人杨光先。直到康熙初,争胜了,就教他做钦天监正去,则又叩阍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数”辞。不准辞,则又痛哭流涕地来做《不得已》,说道“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然而终于连闰月都算错了,他大约以为好历法专属于西洋人,中夏人自己是学不得,也学不好的。但他竟论了大辟,可是没有杀,放归,死于途中了。汤若望入中国还在明崇祯初,其法终未见用;后来阮元论之曰:“明季君臣以大统疏,开局修正,既知新法之密,而讫未施行,观后感《观镜有感》。圣朝定鼎,以其法造时宪书,颁行天下。彼十余年辩论翻译之劳,若以备我朝之采用者,斯亦奇矣 ……我国家圣圣相传,用人行政,惟求其是,而不先设成心。即是一端,可以仰见如天之度量矣!”

现在流传的古镜们,出自冢中者居多,原是殉葬品。但我也有一面日用镜,薄而且大,规抚汉制,也许是唐代的东西。那证据是:一,镜鼻已多磨损;二,镜面的沙眼都用别的铜来补好了。当时在妆阁中,曾照唐人的额黄和眉绿,现在却监禁在我的衣箱里,它或者大有今昔之感罢。

但铜镜的供用,大约道光咸丰时候还与玻璃镜并行;至于穷乡僻壤,也许至今还用着。我们那里,则除了婚丧仪式之外,全被玻璃镜驱逐了。然而也还有余烈可寻,倘街头遇见一位老翁,肩了长凳似的'东西,上面缚着一块猪肝色石和一块青色石,试伫听他的叫喊,就是“磨镜,磨剪刀!”

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只有店号或“正其衣冠”等类的迂铭词,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似的向西洋主人沥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但我向来没有遇见过一个排斥玻璃镜子的人。单知道咸丰年间,汪曰桢先生却在他的大著《湖雅》里攻击过的。他加以比较研究之后,终于决定还是铜镜好。最不可解的是:他说,照起面貌来,玻璃镜不如铜镜之准确。莫非那时的玻璃镜当真坏到如此,还是因为他老先生又带上了国粹眼镜之故呢?我没有见过古玻璃镜。这一点终于猜不透。

标签:中学生 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