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以家为题作文3篇【荐】

作文2.98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家为题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家为题作文3篇【荐】

以家为题作文 篇1

时间慢慢的,慢慢的流过,当年那个头发凌乱衣着肮脏的小女孩开始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着干净的手指和洁白的手帕,小谢依然认为她不是这个城市的人。时间的长河冲刷过一切布景,将我们带到下一个布景时,偏偏把小谢留在了那个城镇。

小谢说,她定格在那个瞬间,再也不出来。

忘不掉的,便是在祖屋的天井里,爬上凉如水的石桌,看暮色四合,浮光掠影,细风慵懒地从指间飞过,微微发困间笛声悠然入梦。祖屋前的河里常停着的乌蓬船,渡人喜欢在无月无星的夜晚吹笛,笛声沉静苍凉,若是下雨,便更有一番情致。小谢软下身子,快入睡时,婆婆温暖的大手便接住了她,把她抱到很大很宽的红木床上。

小谢一直以为,那便是她一生一世的家,所以当父母将小谢接到这座城市,小谢很努力地摇头,想将自己摇醒,而这个梦,她是再也醒不了了,只有踽踽独行。

这个生硬的城市,找不到一条青石铺上地的曲折小巷,有肮脏的河水却没有吹笛的渡人,雨水落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没有一丝声响。小谢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也觉得这个无声的城市是个无趣的地方。

这些年来,小谢觉得自己便是那渡人,从一个渡口辗转到另一渡口,看雨中明明灭灭的灯火,找不到驻脚的家,只能从一场繁华漂泊到另一场繁华。那个渡人应是有故事的,而在小谢的故事里,他仅是思乡的'另一种寄托罢了。

再回小镇,小谢已经长大。走在柔软的土地上,小谢眉上停着落寞,腕上系着红丝线。婆婆说可以祛邪的。祖屋已无可挽回的破落。婆婆说过,风侵蚀一扇木窗要三十年,大门的红漆剥落要六十年,白蚁啃食完木梁要一百年,这个家在风雨中能伫立几生几世。可婆婆没有想过,当主人走了,屋子空了,家也散了。家不是这座祖屋,家是小谢对婆婆的牵挂,家是夜晚悠扬笛声中下谢睡梦里的笑靥,家是小谢腕上解不下的红丝线。

离家数日,小谢已有些挂念家中鬓有清霜的父母。虽不喜欢那座城市,小谢仍清楚记得家中温暖的灯火,在陌生的城市不会遗失家的方向,那里,父母在等待。

其实,有羁绊的地方便是家。

以家为题作文 篇2

大家知道我们合肥的美味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吧!

我介绍的第一个美味是龙虾,龙虾在合肥可是相当有名哦!热腾腾、鲜红鲜红的龙虾端上饭桌,人们都流口水,抢着要吃。吃到嘴里,非常香,但也辣味十足哦!让人吃了还想吃,可见它非常好吃。恩,我都流下口水了!我介绍的`第二个美味是炒货。合肥的炒货有炒花生、炒瓜子、炒板栗等等,味道都挺香。大多数人都喜欢吃炒货呢!比如说炒花生,许多人都在喝酒时炒花生,因为炒花

生的味道香,再加上一些小菜,那就更美味了。这真是一顿美味的饭菜!

说到这里,我的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好了,不说了,再见!

以家为题作文 篇3

当我想要翱翔时,总有一缕炊烟给将要启程的我送行;当我将要坠落时,总有一缕炊烟拖住我疲惫的身躯;在我想要回程时,多希望也有一缕炊烟领着我回到梓里。

“灶”这听似老土又落后的设备,却与我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熬过了三伏三九。

从我记事开始,奶奶家就一直用灶来煮饭,烧菜,那时的灶很大,一个灶上有着三口锅,灶台上能放得下砧板和许多菜。特别是年前,一整条庄子上的人都很忙,奶奶家也不例外。那时爸爸妈妈也都会放假,来到奶奶家,做年糕,白面饼和包子。前一天晚上把面粉、糖精、苏打、水之类和到一起,放到一个大瓷缸里,然后把它埋到灶旁边的草堆里。第二天早上,一大团柔软白嫩的`面团就“出生”了。奶奶把火开起来,我却跑过去和奶奶抢着烧,这口灶已经有了年代了,灶外也有了几个小洞,时不时从里面溅出小小的火星,灶上的石灰也已经往下脱落了许多,露出了里面发黄的红砖,高高的烟囱也已经被熏得乌黑,仿佛是顶天立地的擎天柱。坐在灶膛前,说是烧火,其实玩得不亦乐乎。

把一把稻草全部塞进灶膛里,挠挠头,看着灶膛里的灰烟直冒,就是不着火,气急败坏之下,就鼓起嘴往里面吹气,还是不着,就把头探过去看看。突然“砰”的一声,火瞬间蹿起三丈,我前额的头发懦弱的蜷缩了起来,躲避这红色的炙焰,这锅灶不仅给了糕的热量,也慷慨的给予我一股温暖的浪潮。

时光匆匆流逝,我的童年是与这老灶一同度过的,蒸发饼时那云雾缭绕的厨房,炒菜时飘出的缕缕轻烟,寒冷时给我的阵阵温暖,仿佛是过眼云烟般飘过。

可现在科技越蹿越高,老灶也渐渐退出了时代的眼线。人们放弃了这既不方便又不环保的设备,都换上了新式的煤气灶,电饭煲。渐渐地,渐渐地,我忘记了那焦糊的锅巴的味道,忘记了自家做的包子,饼,年糕的味道,也忘记了童年的味道,仅仅剩下一具吃惯了大鱼大肉的躯壳留在这世间.

标签:以家 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