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馆

位置:首页 > 范本 > 作文

关于底色作文7篇

作文5.74K

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底色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底色作文7篇

关于底色作文1

如丝如缕的薄雾笼罩着人间烟火,携着田野上庄稼丰收的气息,像一条轻柔纯白的溪流,缓缓淌向天边的鱼肚白。雾霭下的枫叶被氤氲着的桂花香染红了满山遍野,映衬着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潺潺细流。

乡下人家民风淳朴,清晨六点不到就升腾起炊烟,为了让那些庄稼人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余下的一天,待庄稼人吃饱后便下田农忙。南方多是水田,主要以水稻为食,所以一到秋天,田野里便满是打躬作揖的稻谷,每当风走过,田野里便响起哗哗的声音,在乡下的秋天待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今年穰穰满家的象征,亦是明年衣食无忧的标志,更是劳碌了数月的回报。

水稻在金秋是饱满的金黄色,虽然农民没有像画家对色彩那般敏锐,但是他们却懂得这金黄色背后是由多少的汗水所调和而成的,正巧这一点是画家无法参悟的。画家可以绘出最生动的秋天,但他们却无法描摹出那最淳朴的金黄色。

七月流火,袅袅的炊烟盘踞在天空中,那是当归的信号,在田间的庄稼人则会闻着那再熟悉不过的味道向家走去,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只为在今天品味这数月的劳累。这醇厚的饭香飘出千家万户,氤氲在一起,成了庄稼人梦里的那一片金黄色,亦成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心中的故土。梦中的热泪沾湿了枕头,也温柔了漂泊的岁月,十年饮冰,难凉一腔热血,长离故土,稻香萦绕心头。

我从小是在乡下长大的,自从要上学以后便来了这座城市,一待就是十几年,所幸家乡离这儿不远,每年过年还可以回家一次,只是现在的家乡早已与旧时的不同了,时间一久,早已就物是人非了。

小时候吃惯了外婆家的饭菜,也就觉得不过尔尔,只是用来果腹而已,但是现在却倒是怀念得紧,觉得这再也熟悉不过的饭菜早已经成为了心中的佳肴。但令人欢喜的是,外婆时不时会寄来一些粮食,其中最多的就是米了。这些米是他们辛辛苦苦花了数月所种的水稻,仔细嗅嗅还仍有乡下新鲜的空气。这些粮食可能就是我乡情的寄托了,每每闻到熟悉却又陌生的饭香,总是会在梦中见到那一方晴空下的田野,里面浮动着金黄色回忆。

思乡久了,乡情就变成了乡愁。时隔多年再回到家乡,看到稻田里的那一片稻浪,是否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涌上心头?看到亲人在夕阳下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回家时,是否会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是否会感到心里某一处地方突然间变得很温暖,很温柔,好像在这世界上所有的委屈霎时间烟消云散?

你,是否看到了儿时牵着他的手在夕阳下缓缓地走回家?而身后,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关于底色作文2

悬指凝腕,忽然笔底生风,笔走龙蛇间,老树盘曲,奔马跳脱画上。

爷爷慢下手中的笔,悠悠写开一笔藤黄,搁下笔杆,笑着仰头喝尽杯中酒。

“万事易忘,未忘者铭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薄酒三杯。”爷爷平生所爱,一画一酒;而平生所循,只有“淡”二字。

我问爷爷:“何为人生底色?”爷爷回答我的,便是这个“淡”字。见我不解,爷爷一指手中刚刚画就的画:“这便是人生底色。”我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画中正是《天净沙秋思》的诗意图。我亦是不解:“断肠人在天涯,何以见淡?”爷爷呵呵一笑,抿了一口就不再说话了。

爷爷早年颇受艰辛,九州大地的万里长河,颠沛流离中也到过了十之八九。斑驳的岁月,与画相依,与酒相伴,除去一头白发,倒是神情不改。其中那一份凿金破铁的大智慧,我自是难以领会了。

见我不断摇头,爷爷又道:“你看那远游人。”画中的远游人牵着一匹嶙峋的老马,由古道远远西来,却不曾回头远望。

人生有味是清欢,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地相迎,淡淡地相处,淡淡地相送。你来,我不喜;你去,我不悲。也就是佛家的随缘吧。那远游人正是拥有如此心境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心无旁骛地走向远方。

清,是生命的本色。一杯净水,可调百味人生。一张清冷底色的画稿,随意涂抹几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神来之韵。心明如镜,可照尘世万千悲喜。心如净水,可映自然朗月清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了分明。

我又一次向画中望去,从那远游人的身影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爷爷。仿佛见到那个西风如铁的傍晚,老树飘落了一地的秋思,残阳照着爷爷,小桥也弓背,岁月长满青苔。偶鸦鸟飞过,惊起一鸿孤影。可爷爷却没有被如海的愁思压倒,他仿佛抛却了烦苦,坚定地走着,即使在残破的岁月中,也没有将一颗心走到荒芜。

一本书,读到无字。一杯茶,品到无味。淡淡的阳光,淡淡的风雨,淡淡的馨香,淡淡的心境。居高位而不娇,居陋室而不卑,人生本空,都不过是百年过后的那一杯黄土,花开花谢本平常,人来人往寻常事。

用安详恬静的姿恣纯粹着生活的基调,用清雅恬淡的芳香展现着人生的底色。

关于底色作文3

正如儿时玩的刮蜡纸,任何事物都有一层蒙蔽真相的伪装,当你小心翼翼揭开它时,你才能发现最后一层明晃晃的底色。

所谓胜者成王败者寇,在战争中,没有所谓的正义、道德,只有无尽的杀戮和底层百姓那微弱的呻吟。为何反复无常三毁盟约的刘邦以欺骗夺得天下,在史书中却是“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种种英勇高大的形象?为何同以奸诈为人所知的曹操却遗臭万年,受万世诟病?

透过重重迷雾,我看见一个身着黄袍的帝王,站在层层叠叠如山峦的坟墓前,那些都曾是他的敌人,巨大的石碑上那些用刀剑刻出的文字不是墓志铭,而是这样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吾皇斩此贼于马下,其千余党羽皆枭首挂于城门,立不世之功……”帝王哈哈仰天一笑,从那带着血腥味儿的龙袍中伸出手指着石碑道曰:“这就是历史。”此后,史官记录它,文人歌颂它,百姓仰慕它。那一张张跪倒在地虔诚而又盲目的脸庞挡住了我的视线,让我看不清那石碑上,那石碑的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看不见后面的枯骨嶙峋。那些散落着的、堆积着的骸骨互相交杂着,那一枚枚头骨用其特有的空洞的眼神静静注视着帝王,以及帝王身后大喊:“吾皇万岁”的群臣百姓。镜头渐行渐远最后浓缩成一个光影,消散在历史的洪流。

呜呼,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边是历史的底色吗?

再来反看现实。

为什么英、法、美能如此冠冕堂皇、光明正大地侵略利比亚?什么为了正义、为了民主?只不过是一个让自己的士兵死得其所得的理由和一个能让自己放下愧疚、放下人性,以便更加无耻地掠夺利益的借口!仿佛“祖国母亲”振臂一呼“吾国儿郎随吾杀敌卫国!”我们便得成群不要命地奔向迎面而来的炮弹,说不定还没见着炮弹,一个跌倒,便淹没在身后疯狂的人群中……

没有借口!脱下你那五彩斑斓的外衣吧!让你真正的底色暴露在阳光下,让众人看看!以任何名义为由挑起的战争都是邪恶的,无论你如何鼓唇弄舌、巧言令色,也掩盖不了那血淋的底色。

关于底色作文4

《道德经》有一句话:刚强的人容易死,温柔的人永生。不妨以柔为底色,以天下为最柔,骑天下为最坚。

玉柔软干净。正是以柔软为底色,玉才能经受住如此高温的融化,才能转化成润泽和谐的外观,才能被世人所保存,成为美丽高贵的象征。玉是养人的,玉是专德的,玉是软的,可以夸赞传播。柔软是一种用来贴合自然的智能柔韧性。

善如水,水无争利万物。流水将柔和的智慧与淡然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滋润着世间万物。穹顶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流水经过的痕迹,除了蓝天,每一个生命都靠水而存在。水早就建立在柔软的基础上,以柔软的形式与万物完全相连,再也分不开。试想一下,如果地震来了,或者火山爆发了,还有一部分人可以逃脱,但是如果水离开了世界舞台,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幸免。柔软是向世界展示其重要性和亮点的巧妙手段。

过去,曲玲怀孕了,牵着手,思考着,高举着;苏轼笑赤壁,谈古今;南山有陶渊明种豆,用莲锄;陶朱公有三个分散的家庭,在西湖划船;梭罗带着他的斧头进入森林,这是自然的。面对黑暗和不公平的世界,他们没有用钢铁抵抗,而是用柔软的姿态悄悄地写道,逃离了世俗的喧嚣。他们在示弱,却以柔软为背景,坚守一颗初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才子圣贤就像枝头盛开的'花朵,这些温柔的人用那些枝头绽放的显眼却又凶险的花朵,避开了流动的泥土和尘埃的命运。他们守着清亮的月亮之心,如净荷的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在的广漆。柔软是明智的保存方法。

但目前,在巴赫金笔下这个喧嚣的时代,加入冷嘲热讽大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所谓的“以僵化为背景,以坚定为态度与生活抗争”,其实只是暴躁和暴怒过早地染指了他们的岁月。他们所谓的“世界的荒凉”,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柔软才是生命的本真。为什么不试着让焦虑尘封的心放下,以柔和为底色,看三千的软水?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强硬有时候并不能彰显你的英雄品质,反而会把你推向深渊。与其去战斗,去掠夺,去失去你的心,失去你的未来,甚至失去你的生命,不如以柔为底,去寻求同样的初心,去保障你的生命,甚至以柔的姿态成为一个惊艳的强者。毕竟滴水可以穿石。

柔软的灵魂会受到晨露的洗礼,受到晚霞的祝福,柔软的背景一定会通向一个开放和平的新世界。

关于底色作文5

“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红荷的底色是它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的底色是经霜弥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挺拔。

年少时都有过梦想。或许是“挥拆方遒”的豪气,而如今己在现实的土壤中失去了方向,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有时会让你在痛苦的旋涡中挣扎徘徊,于是心底便会滋生出淡淡的失落与忧伤。

可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要坚守心底那一抹纯真,永远不变的。

院中腊梅开了,金黄的身姿,在阳光下着实闪耀。不由得我出了神。这时一个微胖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野中,叫喊着“季市特产,荷叶桂花茵糕。”我回过神,下了楼。

我看见她穿着深酒红色的外衣,戴着一顶早已褪色的帽子。耳朵,鼻尖早已被风吹的通红。阳光洒在她身上,似是镀上了一层金边。但是那桂花糕却是散发的腾腾热气,还有那沁人心脾的香气。

我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切分,装袋。接过了袋子。看着她忙绿的身影,买桂花糕的人总是很多,她的手上很粗糙,还有冻疮,通红的手,一看便知她的艰苦,她的勤劳朴实。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她虽然生活上略有拮据,可是她总是坚持做最好的,她做的桂花糕一直很受欢迎。她从来没有偷工减料,人们在一天工作的疲劳后,那沁人心脾的桂花糕香总会缓解疲劳。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点,在阳光下,她那微胖的身影总是忙碌着,她对每个顾客都是微笑着。她总是那样的温和,脸上总带着慈祥的笑容。

曾经母亲对我说过,她的儿子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生活,常年不回来,家里也就她一个人,她一直靠卖桂花糕为生,尽管贫寒,尽管孤独,但她却一直乐观坚强的面对,坚持底色,

墙头的腊梅依旧挺立,傲立于枝头。在阳光下,她忙绿的身影,没有一天欠缺,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显得那样的温馨与美好。尽管贫寒,尽管孤独,可她依然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

抛却人世浮华,给心灵片刻的宁静。每一个生命只是一道跨越天际的彩虹,短暂却绚丽。悲情只是生命色彩中的一抹微蓝,浅浅淡淡的涂抹着层生的忧伤。穿越生命的隧道,你才会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走出灰色的记忆,生命才会多一份洒脱与飘逸。走出连绵的梅雨,才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阳光的亮丽。

人生,几多风雨?雨后,那一抹新绿,会带给你无限的生机。只有经过“山穷水尽”的艰辛才能体会“柳暗花明”的惬意。

关于底色作文6

破旧的老屋前,只有两树白梨。

梨花树下,坐着一对老夫妻。

这对老夫妻正如这低矮的老屋般,在岁月中飘摇。历经风雨的洗礼。风一吹,似乎能听见吱吱呀呀的叹息。但无论何时,总能看见他俩形影不离,如门前两树白梨。

此时时光正好,春风习习。阳光不偏不倚,穿过梨花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两人就这样半躺在椅子上,呼吸着春天香甜的气息。对坐无言,心中却早已写满诗意。

这时,他直起身,拿起拐杖,准备进屋,却被她轻轻拉住。他低下头,只见她微微踮起脚尖,努力地直起佝偻的背。仔细打量着她,和自己一样的苍老,发丝在阳光中闪烁,皱纹在枯黄的脸上肆意张扬。而她正一手扶着自己,另一只手缓缓抬起,却又止不住地颤抖。感觉发丝被轻轻触动,恍惚间,看到她指尖的一瓣梨花和她美若梨花的微笑。

那一刻,他觉得仿佛连时光都静止了,阳光正不偏不倚的佛在她的脸上。天地间仿佛只有那两树梨花,洁白无瑕,暗吐芬芳。她露出光溜溜的牙床,深陷的眼窝中却掬满春光般的温柔。

一瞬间,他以为又回到了从前,那时她还存留着属于自己的记忆,那时的她会每天和自己打趣斗嘴,那时的她很爱管着自己,那时的她……那时……

接着他又想起自己当年娶她的情景,当时的她并未尊崇父母之命,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愣是看上自己这个穷小子。那时的她,敢爱敢恨,耿直率真,从不计较什么家世地位,金钱声望。尽管婚后和自己过了不少苦日子,但娇生惯养的她却从未埋怨半分。

思绪跳转到眼前人,他嘴角微扬。现在的她,更像是孩子般无助地依赖自己。虽然还是会偶尔怀念以前的她,但现在他也依然会陪在她身边,照顾她。从前是深爱,现在是依赖。但不管你忘记多少,我都愿陪你一点一点找回从前的记忆。他在心中暗暗承诺。

老伴,你还记得吗?这两树梨花是我们当年亲手种的,当年你说你喜欢梨花,因为你觉得它们洁白无瑕,老伴,你还记得吗?当年你也可不是现在这样,替我拿掉头上的梨花瓣,而是“欺负”我,把花瓣撒在我的头上。老伴,你还记得吗?老伴……

洁白的梨花树下,他早已泣不成声,而她只是陌生的打量着他,惊恐的眼神有一丝心疼,像哄孩子般,替他擦掉了眼泪。

破旧的老屋前,两树白梨细密地织着阳光,成不了永恒,却成为最难忘的瞬间。

两树梨花,白得耀眼,也许那就是爱情的底色。

关于底色作文7

就像是一块洁白的画布,每个人都是绘图者,将人生勾勒成线,线又汇聚成图,用最好的颜料着色,用特殊的材料装裱。然而,任由表面再怎么华丽缤纷,时间终会给它蒙上重重的阴影。我们只会怀念当初的那层底色,是多么纯净朴实。

出门,雨一滴滴扣在脸上,凉丝丝的,令人不禁打起哆嗦。

意外地拐入这条街巷,才发现早已停满了各色的小吃摊。一路走着,右边的麻辣烫散出滚滚白气扑面而来,左边的香豆腐在锅内被翻炒得“嗞嗞”响……但每个人的眼中都写尽了沉默和麻木,仿佛是这场秋雨勾起了他们无声的思索,浇熄了他们热情的火焰,任由行人浏览式的在面前走过。

只有他不一样,那个卖烧饼的人。一眼瞥到他,他正在将炉壁四面烤好的烧饼取出,动作迅速利落毫无片刻的犹豫。热腾腾的烧饼带着酥皮的脆香,他的眼中顿时溢满了笑意与温和,原本黯淡无光的脸颊也浮现出了些许红润。

他抬头望我,并没有像平常的小贩一样立即大声吆喝,只是含笑轻问:“小姑娘,吃块烧饼暖暖吗?”沙哑的声音里透着朴实厚重。我咽了咽口水,并不好意思拒绝。他便从底下抽出塑料袋包了递给我,还开玩笑似地说:“不好吃不要钱的。”我笑着盯着手里的烧饼,一甜一咸,一方一圆。

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一股浓郁的麦香伴着热气扑鼻而来,中间的糖心随之在嘴中丝丝缕缕地化开,内层更是香软可口,嚼着嚼着,舌间染上了热度,满口的芝麻香,心里也是暖乎乎的。两个烧饼吃完后,我仍意犹未尽。卖烧饼的人手里仍忙活着,擀面、撒料、涂油、揉匀、入炉……他眼里的暖意更浓了,连眼角的皱纹里也溢满了幸福和快活,揉面时的劲道更不觉加重了几分。望见他淡淡的笑容,这秋天的雨仿佛并不清冷了,反倒是增添了些许温馨和烟火气。这小小的烧饼摊,让我久久驻足不忍离去。

画布本是平淡的,生活本身也是乏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可这平平淡淡的烧饼摊,伤我亲身感受到了朴实老百姓身上的底色。虽然他们的生活很普通,但却总能盘活世间冷漠之人心中那一抹温暖的回忆。

底色即初心,纵使它并不华丽,并不出彩,可它是是我们原原本本所拥有的颜色,无论走到何处,再怎样风尘仆仆,只要我心澄两,依然一往直前。

标签: